(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选择题:
1、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是:
()
A
A、三峡 B、丹江口 C、隔河岩 D、葛洲坝
2、长江水能最集中的河段是:
()
D
A、三峡
B、中游河段
C、宜宾至重庆
D、源头至宜宾
3、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 ( )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B
4、长江的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
()
A、尼罗河、刚果河
填空题:
1、长江发源于
青高藏原的
山脉唐,古注拉入
东 海 ,全长
千米。
6300
2、长江依次流经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个地形区
四川盆地
3、长江的干流自湖北的 宜昌 以上为上游,
江西的
湖口以下为下游。
4、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依次是 瞿塘 峡、 巫 峡 和 西陵 峡。
5、长江干流依次流经 青海、 西藏 、云 南、 四川 、 重庆 、湖北、 湖南 、 江西 、 安徽 、 江苏和 上海 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
域都发生了严重灾害。
(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 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如1952年12月5~8日世界公害史上著名 的“伦敦烟雾事件”。
(2)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 减少鱼类食物来源,使水生生态系统紊乱,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如挪威和瑞典 南部五分之一的湖没有鱼,加拿大有1.4万个湖成为死湖。
重庆市
西 部 地 区
长江沿江地带
武汉市
南京市
上海市 沿 江 经 济 地 带
在图中填充完成长江部 分支流,和经过重庆、武汉、 九江、南京、上海等城市的 铁路干线?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续表)
(续表)
续表
让学生献计献策,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较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教学反思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及其特点。

此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深入浅出、精讲精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备课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课时 2 课题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的概念和分布理解内、外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差异2、通过读图、阅读、讨论、收集材料及分析、总结,能以“保护洞庭湖环境生态”为题开展一场辩论会3、学会收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4、进一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用具地图课件教学环节说明二次备课复习复习中国的气候特点新课导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课程讲授第一课时河流与湖泊〔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

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一节河流和湖泊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2.内流区、外流区〔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内容中国的河流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备课时间使用教师初二地理教学目标1、认识长江的源流概况2、了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3、知道长江的水系构成和上中下游的划分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江水系图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并运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长江的概况。

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的概况,增强学生在感官上对长江的认识,并通过对长江水利水害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教具PPT三、各段特点1、上游二次备课课件展示“虎跳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景观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学生看图思考:长江上游有什么特点?通过剖面图分析最后小结:上游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提问:应该怎样开发和利用上游的水能资源?(修水电站)课件展示“长江流域水电站分布图”重点讲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中游课件展示“荆江河段图”学生看图思考:这一河段有什么特点?易发生什么灾害?应采取什么措施?2、下游课件展示长江入海口卫星图片和航道上航运图片讲述黄金水道形成的条件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盘点收获五、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A.曾母暗沙B.帕米尔高原(73°E附近)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

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A.新疆 B.西藏 C、广西D、内蒙古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B.云南省和广东省C.甘肃省和重庆市D.湖北省和江西省4、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湖南、江西B.江苏、山东C.陕西、四川 D.青海、西藏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教学反思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课型新授课课题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时间课时 1 主备审核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知道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2)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3)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其治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治理难点:辩证地认识黄河的利与害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

教学准备地图册、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提问复习中国。

二、检查预习三、情境导入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

四、新课学习(三)滔滔黄河学生自主学习黄河概况:长度、流域面积、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上、中、下游分界点,主要支流。

(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上台指图展示)明确:长度:5464千米,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流经省区: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分界点:河口、桃花峪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多媒体展示,教师边展示边提问:问: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在哪个河段?(学生回答)明确: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在这些峡谷修建了一系列的水电站,实行梯级开发。

图片展示黄河上主要的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流区为主(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二是滚滚长江(开发:水能和航运)三是滔滔黄河(治理:治沙、加强水土保持)六、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 .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B )A.气温的高低B.雨季的长短C.温差的大小D.降水量的多少2.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的丰水期都在夏季,主要原因是(C )A.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B.受季风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3.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C )A.中、上游河段B.中、下游河段C.上游河段D.中游河段4.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D )A.流域广B.没有湖泊调节水量C.支流多D.河道特别弯曲5.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的(A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 华北平原6.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 C )河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并能在图上标注。

2、在地图上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主要支流并能在图上标注。

3、分析黄河各段的自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说出我国对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及在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黄河的自然特点。

2、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3、治理黄河的关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归纳、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请学生欣赏一组黄河风景的图片,观看一组黄河危害的录像。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根据学习长江的方法,阅读黄河水系图,完成54页活动题目1——5。

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质疑。

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是我国第二大河?(2)、教师点拨:(3由于黄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径流量仅为长江的1/20,并且不如珠江的水量丰富,所以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二)、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9——52页,回答:(1)、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2)、下游的“地上河”是怎黄河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3)、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工程?它的作用与长江三峡工程有什么异同?个性化修改: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质疑。

(答案:问题:上游干旱、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断流。

措施:上游还林还草,南水北调;中游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下游加筑堤坝,水量调度。

)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2)、教师点拨:从黄土的性质、降水的特点、植被特点等方面分析。

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该地区夏季暴雨集中,对地表冲刷作用大;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植被差。

(3)、探究结论: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b、夏季多暴雨;c、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流失严重。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黄河上游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黄河的自然特征及综合治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四江川盆地
重庆
宜宾
河道弯曲 江阔水深 多湖泊
上海
宜昌
武汉 湖口
洞庭湖
鄱阳湖
湘 江
长江的开发
上游
落差大,水量大,水流急, 水能丰富
青 藏高 原 岷
1、“水能宝四库江川盆”地 重庆 宜宾
中游
下游
河道弯曲 江阔水深 多湖泊
上海
宜昌
武汉 湖口
洞庭湖
鄱阳湖
湘 江
长江的开发
(米)
7000
长江上游水能最丰富
唐古拉山
水流缓慢,泄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 水流缓慢,导致泥沙淤积,不利于航运;
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
荆江的治理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6、内外流湖的湖水输出方式。
分析一条河流的方法:
河流概况 河流特征
发源地、流经地区、注入海洋 长度、流域面积 主要支流、分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治理保护 河流与人类关系
开发利用
西藏
青海

安 苏 上海
四川 重庆湖北 徽
湖江
云南
南西
想一想长江流经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位于哪个省?
湖北省
葛洲

三峡大坝建设的最大效益: 防洪
1、“水能宝库”
1)长江水能资源占全国水能总储量的1/3,其中 上游 河段最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就丰富”
对不对?
• 2)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世界上最大的水电长__江_三__峡__水 利工程(图中A处),都位于我国地形第__二____级与 第__三____级的交界处,落差__大__,都在___湖__北___省。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年月总第课时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记住长江的源流概况。

2、阅读长江水系图和干流剖面图,记住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水利枢纽的名称、位置和意义。

重点1、长江的源流概况。

2、长江水利枢纽的名称、位置。

难点长江的源流概况。

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板书课题滚滚长江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1)读图2—32“长江水系图”,完成P46“活动1—4”。

(2)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

(3)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

)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4)用红笔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

(5)指图说出长江各段的名称。

学生自主学习并填图,然后组内检查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学生主体活教师主导活动动教学过程2、小组交流提出质疑3、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2)读图2—37“长江干流纵剖面图”,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是什么?(3)完成P47“活动2”(4)完成P47“活动3”(5)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6)阅读“P48长江三峡工程”,该水利枢纽的重要作用有哪些?(7)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被称为“黄金水道”?三、课堂小结四、当堂训练做地理填充图册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小结做练习板书设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一、源流概况1、源远流长2、支流汇集3、分段地点4、别称众多二、上中下游的特征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1、“水能宝库”2、“黄金水道”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教学札记教学反思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练一练】读流量图,判断它们分
别代表哪条河流?(长江、黄河、松
花江、珠江)并说出判断理由。

a: 。

b: 。

c: 。

d: 。

反思: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二)-----长江
【学习目标】
1、能通过长江、黄河水系图,说出源地、注入海洋、上中
“卫星照片中的荆江河段”和“开阔长江下游江面”图,中游的水文特征:
,下游:
【想一想】河流对人类作用主要有哪
些?。

①长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被称为“水能宝库”,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段,目前我国建设最大的水电站
是。

②阅读课本P48,从航运来看,长江被称为“”,利用前面所学气候、地形知识简要说出长江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③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前面所学知识,分析长江洪涝的自然原
因:
,人为原因:上游,中游。

治理的主要措
施:,。

【小结】
一、长江概况
1、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2、上中下游划分地点:和。

二、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
上游:,中游
,下。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主要奉献:
①资源的梯级开发,用画出黄河干流最大水电站:。

②冲积形成的平原:上游有
和,被称为
“”,下游有。

③提供了。

“母亲河”的忧患:中游,原
因:,
,。

下游:①形成“”,带来“”灾害。

②。

【讨论】阅读P52材料,你认为黄河断流的原因。

自然原
因:、。

人为原
因:。

治理断流对
策:、、。

“母亲河”的治理: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是治黄之本。

采取的主要措施:上中游
,下游。

【小结】
一、黄河概况
1、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教学反思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及其特点。

此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深入浅出、精讲精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
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