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欣赏修订稿

合集下载

寿州窑陶瓷艺术探析及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寿州窑陶瓷艺术探析及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寿州窑陶瓷艺术探析及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摘要:文章在探究寿州窑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产品设计方法以及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理念,从材料与技术、功能与形式、意蕴与情感三个方面构建寿州窑陶瓷产品创新设计路径。

通过具体案例,为寿州窑陶瓷的创新设计提供例证。

现代设计方法是实现寿州窑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基于现代设计方法得出的寿州窑陶瓷产品创新路径,能够为寿州窑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寿州窑;陶瓷产品;艺术探析;创新设计;功能;形式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 04—039—(04)Art Analysi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 of Shouzhou Kiln Ceramics0引言寿州窑创烧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在唐朝末期逐渐衰亡。

寿州窑在釉色、器型、装饰纹样等方面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现了淮河流域的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的器物精神,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世纪初,寿州窑的窑火在消失近1200年后再次被点燃,但发展之路并不顺畅,产品大多停留在对古代器物的仿制。

寿州窑想要走进大众的视野,再现昔日辉煌,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寿州窑的创新不只是制作技艺的创新,还应在产品的功能和形态上进行大胆的创新。

要挖掘寿州窑的文化基因,结合现代产品设计方法,找到适合寿州窑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1寿州窑陶瓷的艺术特色探析1.1釉色 南北朝至隋代,寿州窑烧制青瓷,盛唐时期,寿州窑改变了烧制技艺,烧制出了黄、鳝鱼黄、黄绿、蜡黄等具有变化的黄釉瓷[1]。

寿州窑因其独特的黄釉著称于世,黄釉瓷也成了寿州窑主要的艺术特色,是其跻身唐代六大名窑的根本原因。

黄色在古代被看作吉色,是一种温暖、明亮的色彩。

黄色的土地滋生着万物,黄色的河流滋养着万民,黄色的麦田载满了丰收的喜悦,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黄色因象征着丰收富足而备受尊崇。

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湖南陶艺家创作——以致敬长沙窑钱正财陶艺作品展为例

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湖南陶艺家创作——以致敬长沙窑钱正财陶艺作品展为例

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湖南陶艺家创作——以致敬长沙窑钱正财陶艺作品展为例摘要:本文以2023年度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项目“致敬长沙窑——钱正财陶艺作品展”为对象,旨在对不同阶段创作风貌、对艺术创作的成果进行全面展示、对不同时期的陶艺创作进行学术梳理。

键词:陶艺创作;长沙窑;传承与创新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12—114—(03)The Creation of Hunan Ceramic Artis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 Taking the Salute to Changsha Kiln Qian Zhengcai's Ceramic Art Exhibition as an Example 笔者入职长沙师范学院从事陶艺教学及创作已有16年了,这些年来除了常态教学以外,几乎所有时间都专注在陶瓷艺术创作上,由最初对陶艺技艺层面的认知创作开始,经过漫长实践的浸润实践,到此次陶艺个展的举办,用一种阿甘似的傻与憨的执着劲儿,超越常人难以理解的付出,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及实践创作上有了质的飞跃。

取得了一系列较大实践成果,才有了此刻展览的全貌展现。

展览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沙师范学院共同主办,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长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承办。

中唐贸易型窑口长沙窑,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因创新意识强而浓墨重彩中国陶瓷史,“致敬长沙窑”作为此次展览题目,可以看作是对自我艺术之路的激励与鞭策,求变创新理应成笔者艺术之路的“主旋律”,加之在长沙窑非遗传承上,2007年就有过拜师国家级非遗长沙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胡武强先生的经历,更是深化了笔者对长沙窑的尊崇与膜拜,故以“致敬长沙窑”作为此次展览的标题。

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陶瓷山水题材为例

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陶瓷山水题材为例
第 36 卷 第 143 期 2021 年 06 月
陶 瓷 研 究 Ceramic Studies
Vol.36 No.143 J来自ne .2021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陶瓷山水题材为例
彭建春 (春晖斋陶瓷艺术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摘要:当代的陶瓷艺术发展迅速,其有着其丰富的表现力,各种新型材料的发明创烧,都给当代陶瓷工艺提供了更 多可能。当代陶瓷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深受广大艺术家的青睐。其中陶瓷山水题材是一个非常博大的题材, 本文尝试研究山水题材在当代陶瓷绘画中的运用,以便给陶瓷山水绘画领域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陶瓷;艺术;山水;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1) 06—112—(03)
114
图 3《溪山雅士图》
在陶瓷的创作领域也还有巨大的潜能等待优秀的艺术 家开发,这也给今后的陶瓷山水画创作者提供了更为 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文化舞台。
参考文献
[1] 艺术、自然、人生 :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表现论 [J]. 王玲娟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8(04) [2]《山水诗意图》[J]. 王佛生 . 美术 . 2018(07) [3] 山水诗意图 [J]. 曹新刚 . 荣宝斋 . 2015(05) [4] 山水诗书古联 [J]. 洪厚甜 . 现代艺术 . 2016(12) [5] 六朝庄园经济与山水诗画创作 [J]. 董智 . 艺术教育 . 2013(02) [6] 中国山水诗画的意境与审美观 [J]. 李伟力 . 新闻爱 好者 . 2009(10) [7]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比较研究 [J]. 王晓丹 . 佳木斯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2(03) [8] 山水诗和山水画 [J]. 项伟君 . 书画艺术 . 2001(06) [9] 山水美学与山水诗 [J]. 朱德发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04) [10] 读 山 水 诗 和 山 水 画 [J]. 余 冠 英 . 文 史 知 识 . 1989(08)

陶瓷艺术鉴赏论文

陶瓷艺术鉴赏论文

陶瓷艺术鉴赏论文导言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从古代至今,人类通过陶瓷艺术表达着对美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以及欣赏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陶瓷艺术作品。

一、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陶器通常用于生活用具,如盘、碗、罐等。

随着文明的进步,陶瓷逐渐从实用品演变为艺术品。

中国、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陶瓷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

中国的陶瓷艺术尤为著名。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制作出精美的陶器。

汉唐时期,中国的陶瓷艺术达到了巅峰,著名的青铜器、瓷器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此外,中国瓷器的制作技术也向世界传播,对世界陶瓷艺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陶瓷艺术的艺术风格陶瓷艺术作品的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

1.中国陶瓷艺术的风格中国的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陶瓷注重形式的优美和线条的流畅,追求简约而高雅的美感。

著名的汝窑、青瓷、粉彩瓷等都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它们的装饰、釉色以及形态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2.日本陶瓷艺术的风格日本陶瓷艺术秉承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日本的陶瓷作品注重自然、朴素和质朴的美感,常常以简约而富有禅意的形式展现出来。

著名的日本瓷器有黑釉陶瓷、琉璃釉陶瓷等,它们的特点是色彩素雅、线条流畅。

3.西方陶瓷艺术的风格西方陶瓷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艺术风格的变革。

从古代希腊的陶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陶瓷画,再到现代派的陶瓷艺术,西方陶瓷艺术呈现出多样的风貌。

不同的西方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如英国的斯塔福德郡陶瓷、法国的塞維斯陶瓷等。

三、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欣赏陶瓷艺术作品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1.视觉欣赏首先,我们需要从外观上进行视觉欣赏。

陶瓷工艺美术(3篇)

陶瓷工艺美术(3篇)

第1篇一、引言陶瓷工艺美术是我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唐宋的青瓷、白瓷,再到明清时期的彩瓷、釉瓷,陶瓷工艺美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围绕陶瓷工艺美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陶瓷工艺美术的历史渊源1. 新石器时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红陶、灰陶、黑陶为主,造型简单,纹饰古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

2. 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陶器以青铜器为主,陶瓷工艺品逐渐衰落。

但在此期间,出现了原始青瓷,为后来的陶瓷工艺奠定了基础。

3. 汉魏南北朝时期:陶瓷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青瓷、白瓷等品种。

青瓷以浙江越窑、江西洪州窑等为代表,白瓷以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等为代表。

4. 唐宋时期:陶瓷工艺达到鼎盛,青瓷、白瓷、黑瓷、彩瓷等品种繁多。

青瓷以浙江越窑、福建建窑等为代表,白瓷以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为代表,彩瓷以河南磁州窑、江西景德镇窑等为代表。

5. 明清时期:陶瓷工艺继续发展,彩瓷、釉瓷等品种层出不穷。

彩瓷以江西景德镇窑、湖南醴陵窑等为代表,釉瓷以江西景德镇窑、江苏宜兴窑等为代表。

三、陶瓷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1. 独特的造型:陶瓷工艺品造型丰富多样,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如唐代的莲花碗、宋代的梅瓶、明清时期的观音瓶等。

2. 优美的纹饰:陶瓷工艺品纹饰精美,寓意丰富。

如龙凤、花鸟、山水、人物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3. 丰富的装饰手法:陶瓷工艺品装饰手法多样,包括雕刻、绘画、堆塑、镂空等。

如宋代的刻花、元代的釉里红、明代的青花、清代的粉彩等。

4. 独特的釉色:陶瓷工艺品釉色丰富,如青釉、白釉、红釉、黑釉等,展现了陶瓷工艺的神奇魅力。

四、陶瓷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1. 传承:陶瓷工艺美术的传承主要包括技艺传承、文化传承和艺术传承。

技艺传承要求后辈艺人学习传统技艺,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功;文化传承要求后辈艺人了解陶瓷工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艺术传承要求后辈艺人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风格。

人教新课标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评课稿

人教新课标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评课稿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评课记录评课1:教学准备: 许淑红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 并收集了大量的有关陶瓷艺术品及制作过程的影像的资料, 以供孩子欣赏, 激发学生兴趣。

为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及调理清晰的体验欣赏过程做了很好的铺垫;打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同学互动的完美平台。

教学活动: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从陶瓷的发展史到器皿的外形, 纹饰以及釉色等多方面、多角度欣赏的方式方法。

通过科学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讨论, 不仅渗透了多角度欣赏的方式方法, 还使学生观察了解了陶瓷的制作过程及陶与瓷的区别。

最终通过“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欣赏大赛”体验了多角度条理的欣赏古代陶瓷艺术的过程, 检验了学习活动效果及同学合作能力。

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孩子们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现自我。

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评课2:许淑红老师执教的《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这节课从整体上看, 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 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 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 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 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 按部就班, 缺少开拓精神, 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首先, 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 而是根据初一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 教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 具有开放性;其二, 独特新颖的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 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 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资料来自网络, 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 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时每组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品选择自己的优点去参与活动, 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具有开放性。

传统工艺的当代艺术转换——以陶艺作品《晒蓝》的综合装饰与人文创造为例

传统工艺的当代艺术转换——以陶艺作品《晒蓝》的综合装饰与人文创造为例

传统工艺的当代艺术转换——以陶艺作品《晒蓝》的综合装饰与人文创造为例摘要:现代社会的工业扩张导致传统工艺逐渐削弱,如今不少当代艺术家回溯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核,探寻传统工艺当代艺术转换路径。

笔者通过学习总结艺术家们关于传统工艺当代艺术转换的创作经验,进行陶艺作品《晒蓝》的艺术实践,试图打破传统工艺的传统印象及工艺门类之间的边界,创新瓷陶瓷材料和烧制方式,用当代艺术形式重新诠释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工艺;陶瓷艺术;艺术转换;综合装饰;人文创造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10—039—(04)Contemporary Art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 —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Decoration and Humanistic Creation of the Pottery Work "Sun Blue" as an Example1引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人们享受着当代社会的先进福利,但传统随之逐渐弱化。

随着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场景和快节奏的工业扩张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内心焦灼不安,急需情感的宣泄和抚慰。

面对这种状态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机械化的生活空间找到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共鸣?如何让当代社会充溢人文记忆和身心关怀?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过,“世界的科技水平越发达,我们就越需要艺术家和诗人”,这正是本文讨论传统工艺的当代转换的意义。

传统工艺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发明创造,传统工艺中蕴含对所处社会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工艺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除了技术之外的装饰艺术,开始展示时代的特色和风貌以及人们的内在情感。

总结来说传统工艺不仅是材美工巧和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格的体现,也是历史文脉的延续,更是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彰显,传统工艺可以直接面向人们的高情感需求。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中国陶瓷艺术是世界上最为独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陶瓷艺术不断演进和创新,同时也保持了对传统与文化的深刻敬意。

其中,瓷色与釉色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其风华与雅韵犹如一首优美的乐章,让世人为之陶醉。

一、瓷色风华:唯美千姿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瓷色是由器物釉料的成分与烧制工艺共同决定的。

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与创新,中国陶瓷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瓷色风貌。

在宋代,北方窑烧制出的汝窑青瓷,以其淡雅的绿色闻名。

白瓷、青瓷、黑瓷等,宋代的陶瓷瓷色丰富多样,每一种颜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南宋时期,宜兴出产的宜兴紫砂陶,其褐色则成为紫砂壶的独特特色。

明代的景德镇瓷器以蓝色为主,青花瓷成为了明代陶瓷艺术的代表。

清代时,瓷器的颜色更加丰富多样。

豆青色、乳黄色、粉红色等不同瓷色的陶瓷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二、釉里雅韵:内敛与含蓄除了瓷色之外,釉色也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釉色是指瓷器表面的釉料所呈现出的色彩。

它给陶瓷增添了一种沉稳和神秘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雅韵。

最著名的釉色技法之一是汝窑釉色。

汝窑釉色是中国北方窑口的烧制工艺之一,以其奇特的变化和丰富的层次感而闻名。

釉上彩技法是宋代瓷器釉里画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在釉上绘制图案,使瓷器更加美观而凸显艺术价值。

明代德化窑的青花瓷则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饰,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风采。

其釉色多以蓝色为主,富有浓厚的装饰美感。

三、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瓷色风华与釉里雅韵源远流长,得到了世世代代陶艺家的传承与发扬。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转型。

随着科技与工艺的进步,现代陶瓷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釉色与瓷色。

当代艺术家探索了各种新的烧制技法和材质,使陶瓷艺术更加多样化。

如今,艺术家们运用现代洗砂陶、彩瓷和珐琅等新技术,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陶瓷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艺术欣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
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
陶瓷”来称呼”
中国”!看来
,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

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
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

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

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讨论交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
(网纹船型
壶)
人面鱼纹彩陶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
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
赏性。

同时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旋纹彩陶尖底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
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①猜猜原始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
②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
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先人智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此外,龙山文化的黑陶、灰陶等出现了镂空、刻画和堆塑的方
法。

(黑陶高足(黑陶刻纹壶)
(黑陶
从这些陶器的
形状纹样及装饰手
法中,我们可以知
道那时的制造工艺
和烧制技术已经相成熟了。

(二)古代——精美华丽
1、商周时的陶器
表面出现了用拍打或模印的凹凸纹路。

春秋战
国时期,出现了以青黄釉为主的釉瓷和以砖瓦
业为主的陶业。

2、秦汉的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数量众多,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秦国兵强马壮、气吞山河的风貌,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大型群塑的先河。

这些陶佣的显着特点就是:数量众多、形体高大、形象逼真。

(2)《击鼓说唱俑》(东汉高56厘米)东汉一
位无名的雕塑家,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塑造出这
个说书人的形象。

左臂与胸之间夹一圆形皮鼓,右
臂举起,手中紧握鼓槌,做出击打皮鼓之势.其双眉高
耸,二目喜悦地弯曲,两面颊肌肉凸起,笑口大开,舌尖上下翻动, 念念有词, 说(唱)到高兴处,伸头耸肩,弓背,右足高抬,作蹬踢状.大有说(唱)尽天下事,道遍人间情之态,实乃千古之绝唱!
(3)教师问题: 这些陶俑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回答:殉葬用品。

俑,用来殉葬的泥制的小人。

3、唐三彩
出示图片
(1)提问:
“同学们知道什
么是唐三彩吗”
(2)总结: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釉彩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烧制,便形成黄、绿、褐等多种色彩,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现在的“三彩”成了统称。

唐三彩”代表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又一次创举。

唐三彩的题材很多,有器皿,有动物(马匹,骆驼),有人物(武士俑,仕女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

4、宋代陶器
洋溢着一股儒雅的气息,尤其在釉色青瓷上,其美感、釉色、装饰均达造极之境。

5、元、明朝代的青花瓷和高温颜色釉瓷
的烧制日趋成熟,瓷器中,出现了烧制精美的铜红器,
更具特色的是将釉上和釉下相结合的斗彩瓷,给人以丰
富热烈和详明清新之感。

此时景德镇处在全国陶瓷业的
中心,成为“瓷都”。

清代彩釉无论是瓷质的清纯、色彩的艳丽、还
是绘画技法的成熟,都已臻顶峰。

花瓶可不都是用
来插花的,明清时期的花瓶就成了皇帝赏赐功臣的
器物了,那么,它的装饰,欣赏的意味更浓一些。

6、明清紫砂茶壶
紫砂茶壶始于北宋,盛
于明清,成为别树一帜的优
秀茶具。

宜兴紫砂壶和一般
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质地致密且有细微气孔,透气而不渗水。

用此种壶泡茶,茶叶的色、香、味皆蕴,因而,史书上留下了“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的评语。

(三)现代——不拘一格
现代陶艺,表现非常自由,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有情感的、新颖独特的、蕴涵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这正是陶瓷艺术不同于陶瓷工艺之所在。

各种质地、纹理、色泽
这两件作品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大连人--陶艺大师邢良坤。

虽然他是大连人,但是他的陶艺成就却享誉海内外。

他既是艺术家,又是发明家,为什么这么说呢?说他是艺术家,因为他陶艺作品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其中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就有26件;说他是发明家,因为他在研究陶瓷领域取得了20项发明专利,并连续5次获得大世界基尼斯科研成果之最。

因此,有“天下第一陶”、“神州陶王”的美誉。

邢良坤的陶艺作品被广大的陶艺爱好者竞相收藏,像画面中的这支茶道碗在网上的竞拍价格就高达20万元人民币。

看来陶瓷艺术的魅力不容小觑。

三、反馈总结知识点
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交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经典陶艺作品。

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以下三个时期的作品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吗?
总结:远古——朴拙实用
古代——精美华丽
现代——不拘一格
四、学生练习
谁能上前展示图片,介绍一下你今天带来的自己最喜欢的一件陶艺作品,说一说它的材质,花纹,造型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
五、课堂小结
1、说一说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自主探索,了解我国更多优秀的陶艺作品,并向他们学习,也来做一件表达自己个性的陶艺作品,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