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11公式总结(人教版)(2020年九月整理).doc
选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选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研究运动时,需要进行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描述。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是相等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 v = \frac{\Delta x}{\Delta t} $$其中,v表示速度,$\Delta x$表示位移,$\Delta t$表示时间。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不等,速度随时间改变。
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 v = v_0 + at $$其中,v表示速度,$v_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物体的加速度为匀加速度时,还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运动:$$ x = v_0t + \frac{1}{2}at^2 $$其中,x表示位移,$v_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如果静止,则会保持静止;物体如果运动,则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它的公式为:$$ F = m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等的、方向相反的。
牛顿运动定律对于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描述和解释,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定律。
三、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由于运动状态和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
动能表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公式为:$$ K = \frac{1}{2}mv^2 $$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速度。
势能表示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簧势能。
重力势能的公式为:$$ U = mgh $$其中,U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闭合系统内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高中选修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选修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中选修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如下:1. 运动学公式a.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 = s / t(米/秒)- 加速度公式:a = v / t(米/秒^2)-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 = v0 + at(米/秒)- 加速度公式:a = ma + b v/t(米/秒^2)b. 非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米/秒^2)- 位移公式:s = v0 x v0 / 2a(米)- 速度公式:v = x / t(米/秒)-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米/秒^2)2. 静摩擦力公式- 基本概念:f = ma(牛顿)- 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面积- 公式推导:当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时,其速度一定小于等于位移的速度,即将物体看作一个质点。
因此,可以借用质点公式s = v0 x v0 / 2a(米)来推导静摩擦力公式。
3. 动摩擦力公式- 基本概念:f = ma(牛顿)- 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公式推导:当物体受到动摩擦力时,其速度一定大于位移的速度,即将物体看作一个弹性体。
因此,可以将物体看作一个弹性块,通过公式s = v0 x v0 / 2a(米)和f = ma(牛顿)来推导动摩擦力公式。
4. 碰撞公式- 基本概念:P = F / c(平方米)- 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冲量守恒定律: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冲量保持不变。
- 弹性碰撞: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其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以上是高中选修物理公式大全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物理选修1-1公式总结(人教版)

高中物理选修1-1公式总结(人教版)
库仑定律:F=kQ1Q2/r²(Q是点电荷的电荷量,r是间距)
电场强度:E=F/q(F是所受静电力,q是电荷量)单位:牛每库(N/C)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kQ/r²(Q是电荷量)
电流:I=Q/t(Q是电荷量)
焦耳定律:Q=I²Rt(Q是热量,R是电阻,t是通电时间)
P=Q/t=I²R
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电流方向握住磁线管,拇指所指方向即为磁感线方向
安培力:F=BIL(B是磁感应强度,L是导线长度)
左手定则:磁感线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为安培力受力方向洛伦兹力:左手定则
电磁感应的电动势:E=△φ/△t=BLv(φ是磁通量,v是导线的运动速度)。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公式总结

知识点小结一、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1、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21800年春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他的发明为科学家们由静电转入电流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揭开了电力应用的新篇章。
3发明和改进了电灯,改变了人类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习惯。
4、1820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力应用的可能性。
510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
6他的理论,足以与牛顿力学理论相媲美,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
7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单位。
二、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1、避雷针利用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23、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受到我们使用的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4、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电视机显像管就是利用了电子束磁偏转_的原理。
5、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人们制造了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在现代化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而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7来加热食物。
8、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缆、光缆进行有线传播,也可以实现无线传输。
在进必要设备。
9、把声音、图像等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称为调制。
信号的调制强,因此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目,电视伴音采用这种信号调制方式。
10、下面列出一些医疗器械的名称和这些器械运用的物理现象。
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运用这种现象的医疗器械后面的空格上。
⑴X光机 D ;⑵紫外线灯 C ;⑶理疗医用“神灯”照射伤口,可使伤口愈合得较好。
这里的“神灯”是利用了 E 。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力学基础### 1.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2 功和能- 功: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 W = F \cdot d \cdot \cos(\theta) \)。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 \( E_k =\frac{1}{2}mv^2 \)。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1.3 动量和冲量- 动量: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公式为 \( p = mv \)。
- 冲量: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公式为 \( I = F \cdot t \)。
## 第二章:电磁学基础### 2.1 电场和电势- 电场:电荷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电场强度 \( E \)。
- 电势: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为\( E = -\frac{dV}{dr} \)。
### 2.2 电流和电阻-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公式为 \( I =\frac{Q}{t} \)。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 \( V = IR \)。
### 2.3 磁场和磁力-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磁感应强度 \( B \)。
- 磁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公式为 \( F = q(v\times B) \)。
## 第三章:热力学基础###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系统无序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熵总是倾向于增加。
物理选修一公式总结

物理选修一公式总结物理选修一公式总结前言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公式,它们是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物理选修一是一门相对高级的物理课程,其中的公式更加复杂和深入。
本文将对物理选修一中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正文以下是物理选修一中的一些重要公式:•平均速度公式:v = Δx / Δt•平均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 = v₀t + 1/2at²•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 = v₀t + 1/2at²•牛顿第二定律:F = ma•摩擦力公式:fₘ = μN•胡克定律:F = kx•功的定义式:W = Fs cosθ•功的能量转化定理:W = ΔE•动能公式:K = 1/2mv²•势能公式:U = mgh•机械能守恒定律:E = K + U•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定律:m₁v₁ + m₂v₂ = m₁v₁’ + m₂v₂’•有心力公式:F = (mv²) / r结尾以上是物理选修一中的一些重要公式总结。
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能对您的物理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祝您在物理选修一的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继续总结常用公式以下是物理选修一课程中的其他一些重要公式总结:•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 / r²•静电力公式:F = k(q₁q₂) / r²•电场强度公式:E = F / q•电势能公式:Eₘ = k(q₁q₂) / r•电势能差公式:ΔEₘ = qΔV•电流强度公式:I = Q / Δt•电阻公式:R = ρl / A•欧姆定律:V = IR•电功率公式:P = IV•电能守恒定律:ΔE = PΔt•磁场公式:B = μ₀I / (2πr)•洛伦兹力公式:F = qvBsinθ•安培定理:∮B·dl = μ₀I•电磁感应公式:ε = -dΦ / dt•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Blv•光速公式:c = λf•光强公式:I = P / A•光线折射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杨氏双缝干涉公式:λ = dy / m•光的多普勒效应:f’ = f(v ± v₀) / (v ± vs)希望以上公式的总结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选修一的知识点。
高中物理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一公式总结高中物理是学生们对自然现象及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许多公式。
以下是对高中物理中一些核心公式的总结。
一、力学1.牛顿第二定律(F=ma):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2.冲量定理(I=Ft):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力在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与动量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物体的冲量等于作用力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
3.动量定理(p=mv):这个公式描述的是物体的动量与其速度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物体的动量等于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4.角动量定理(L=Iω):这个公式描述的是物体的角动量与其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物体的角动量等于其惯性矩与角速度的乘积。
二、电学1.库仑定律(F=k Q1Q2/r^2):这个公式描述的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其中k是库仑常数,Q1和Q2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2.欧姆定律(I=U/R):这个公式描述的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电路中的电流等于其电压与电阻的商。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ΣU=0):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在一个电路中,所有部分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三、光学1.反射定律(θ1=θ2):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光线在界面反射时的角度关系,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光线在两种不同介质间传播时的折射现象,其中n1和n2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3.波动方程(y=A*cos(ωt+φ)):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光波的波动性质,其中y是光波的振动幅度,A是光波的振幅,ω是光波的角频率,t是时间,φ是相位。
四、热学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这个公式描述的是理想气体在一定质量下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中P是压力,V是体积,n是摩尔数,R 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
选修一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一、匀速直线运动1. 位移公式:s=v_0t+1/2at^2在物理学中,位移是指某一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所处的位置的变化。
位移的大小是一个矢量,它的大小等于位移轨迹的长度,方向和位移轨迹的初始和终点位置之间的夹角。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速度公式:v=v_0+at速度是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变化率的表示。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与初始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时间公式:t=(v-v_0)/a时间是人们用来衡量事件发生顺序的物理量,它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变化率的表示。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与速度、初始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的作用,即:F=ma这个公式指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它上面的净力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公式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净外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三、动能和动能定理1. 动能公式:KE=1/2mv^2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是物体的速度和质量的函数。
动能公式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动能定理:W=ΔKE=1/2mv_f^2-1/2mv_0^2动能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所做功的大小。
在公式中,W代表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ΔKE代表物体的动能变化量,v_f代表物体最终的速度,v_0代表物体的初始速度。
这个公式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即所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描述了一个系统在没有外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不变。
在没有外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即E=KE+P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
高中物理选修1-1公式总结(人教版)
库仑定律:F=kQ1Q2/r²(Q是点电荷的电荷量,r是间距)
电场强度:E=F/q(F是所受静电力,q是电荷量)单位:牛每库(N/C)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kQ/r²(Q是电荷量)
电流:I=Q/t(Q是电荷量)
焦耳定律:Q=I²Rt(Q是热量,R是电阻,t是通电时间)
P=Q/t=I²R
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电流方向握住磁线管,拇指所指方向即为磁感线方向
安培力:F=BIL(B是磁感应强度,L是导线长度)
左手定则:磁感线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为安培力受力方向洛伦兹力:左手定则
电磁感应的电动势:E=△φ/△t=BLv(φ是磁通量,v是导线的运动速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