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子—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合集下载

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当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时,不妨看看名人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 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1、李苦禅教子故事李苦禅先生(一八九八至一九八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李燕是他的儿子。

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而出,也颇有造诣。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

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

一九三七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

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父亲的言行,儿了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化为行动。

““””结束后,有天,李苦禅叫来儿子,说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

他对儿子再三叮嘱:“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

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不人家啊!”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李燕领到的“杂画一批”中发现,一卷二十件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二三件书有李可柒的上款。

李燕遵未嘱,当即交还工作人员,并立即通知李查柒。

李可柒见心爱之物璧还,喜不自胜。

李苦禅听说后,也非常高兴。

当时在场的友人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讨幅牛?”原来李可染画牛是出了名的。

但李苦禅连连说:“物归原主是做可!”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一书中详细谈到此事。

由此可见,父亲的品格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

“干艺术是苦事”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中国现代名人数不胜数,他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教育孩子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学习呢?一起来看看,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aaaaa,希望可以帮到你!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一、梁启超:精心教子满门俊秀梁启超,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编为《饮冰室文集》。

而作为父亲的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全方位精心教子,引导9个子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使他们人人学有所长,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中有三位是中科院院士,也有社会活动家、爱国军官和新四军老战士,真可谓是梁氏一家“满门俊秀”!在20世纪2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梁启超始终注意把握孩子们的前途,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对孩子们进行言教和身教。

他精心培养每一个心爱的孩子,不仅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学问的人,还要他们成为有高尚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活精神”,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梁启超着力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孩子们小时,他常常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

他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和书信,传递对孩子们的情谊,和他们平等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讲解治学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也向他们倾诉生活中的苦乐悲欢,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他告诫儿女:“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

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

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他严以律己:“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梁启超在教子中,特别强调趣味教育。

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他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愿,用心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伟人教育孩子的例子

伟人教育孩子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伟人教育孩子的例子:
1.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认为教育孩子要从娃娃抓起,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他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他曾经写过一封《诫子书》给自己的儿子,告诫他要勤学、修身、明志、致远。

3. 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他要求孩子们要诚实、勤奋、自律、有责任感。

他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这些伟人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强调了品德、道德、自律、勤奋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些教育理念对于今天的家长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名人例子

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名人例子

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名人例子【知识】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名人例子导读: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

通过向孩子介绍一些名人的榜样行为,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介绍几个父母可以向孩子推荐的名人榜样例子,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1. 杜威(John Dewey)杜威是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先驱,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教育。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杜威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和实践。

通过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人。

2. 牛顿(Isaac Newton)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牛顿的奋斗精神和执着追求真理的态度。

通过讲述他曾经的失败和挫折,鼓励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牛顿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学习,才能取得成功。

3. 居里夫人(Marie Curie)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在放射性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通过讲述她的故事,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地追求事业的成功。

居里夫人的例子告诉我们,热爱和执着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4. 马云(Jack Ma)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马云的坚韧和创新精神。

通过讲述他在创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教育孩子们要有耐心和勇气面对失败,并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马云的例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努力。

总结回顾:通过向孩子介绍这些名人的榜样行为,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杜威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责任感;牛顿的奋斗精神和执着追求真理的态度鼓励孩子勇往直前;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告诉孩子追求梦想的重要性;马云的坚韧和创新精神鼓励孩子面对困难有耐心和勇气。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
严父教子在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下面是几则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

第一则是鲁迅的故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父亲鲁鸣凤是一位严
厉的父亲。

鲁迅小时候因为顶撞父亲,经常挨打受骂,但是父亲的严厉教育却培养了他的
坚强性格和勇气,让他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坦荡。

鲁迅后来在文学创作中,以鲜明的个
性和独立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二则是邱少云的故事。

邱少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他的父亲邱德云是一位严父。

在邱少云小时候,他的父亲要求他努力学习,严格要求他遵守家规,对他的学习和生
活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家庭环境下,邱少云养成了勇敢、坚韧的品质,最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英雄,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这些名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严父教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

严父教子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在今天,我
们也应该坚持严父教子的传统美德,给孩子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
和顽强的毅力,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变得更加坚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
量。

历史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

历史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

历史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历史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做好孩子的教养工作是父母的责任,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1.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

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

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

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

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

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名人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

名人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

名人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有很多关于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成为当今的楷模,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名人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名人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颜之推:教育子女读书为上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

面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既没有朝廷的俸禄,也没有积蓄的财产,我们就应当尽全力劳作,来养家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习,让我们勤习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

"颜之推听罢,语重心长地说道:"做儿子的把供养双亲的责任放在心上是对的,但做父亲的更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来教育子女。

如果我的丰衣足食是用你们放弃学业换来的,那我真是食不知味,衣不觉暖。

只要你们能够努力读书,继承祖上的基业,即使是粗茶淡饭、粗布短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名人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郑板桥:教子莫为做官而读书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

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

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

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

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

古代名人教子故事20篇

古代名人教子故事20篇

古代名人教子故事20篇1. 孔子教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念深受后世影响。

据说孔子教子非常严格,要求孩子们在学习上要有恒心、专注和勤奋。

2. 墨子教子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爱人平等、普遍博爱,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和平、公正、思考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中的事物,提倡孩子们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晏婴教子晏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以孝著称。

他教育孩子要尊敬父母,关心家庭,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修养。

4. 孟母教子孟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她教育孩子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刻苦的毅力,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不轻易放弃。

5. 陆游教子陆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能力,希望孩子们能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6. 程颢教子程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教育孩子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灵和生活态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7. 曾国藩教子曾国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8. 杨继绳教子杨继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朱熹教子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10. 王阳明教子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内心世界的美好,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寻求自己的内心真实。

11. 魏源教子魏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们的事业心和公益意识。

12. 陶渊明教子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灵和审美意识,引导孩子们在自然中寻找快乐和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且意坚的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的父亲一生勤劳俭朴,很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亲手教孩子们学习种菜、种花、木工、旋工手艺。

巴甫洛夫是家里最大的男孩,是父亲的一位好帮手。

巴甫洛夫成名后,一直保持着从小养成的劳动习惯。

当他六七十岁高龄时,还常常亲自种菜,种果树,栽培紫罗兰。

他认为,体力劳动,是运用脑力后很好的一种休息办法,能使肌肉结实,身体健康。

巴甫洛夫的父亲工作起来很有毅力。

有一次,太阳烤着他光秃秃的头,又热又累,他也依然细心地给苹果树接枝,不干完总不住手。

巴甫洛夫尽管也干得小手麻木了,腰也酸了,但只要一看父亲的神色,也会坚持干下去。

在父亲言传身教下,巴甫洛夫从小做事就很有毅力。

有一次,他和孩子拉到乡间采果子。

许多孩子把果子吃了,空手回来,而他没光顾着自己吃,却带回家满满的一篮,和父母分享。

这种从小养成的耐性和毅力,是巴甫洛夫日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临终前在给苏联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中,告诉他们从事科学工作要循序渐进,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恒心。

父亲对孩子们的体育活动也很重视。

在菜园里,父亲设立了双杠、秋千、跳高的架子等,供孩子们体育锻炼用。

这些体育设施对邻居的孩子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巴甫洛夫小时候最喜欢玩掷棒游戏。

九枝短木柱交叉架垒在地上,他拿一根长木棒,站在一定距离外,掷向目标,能够一下把木柱击散。

他在77岁高龄时,还兴高采烈地玩掷棒游戏,一些同事还往往玩不过他。

巴甫洛夫家里虽然穷,但父亲对孩子们的文化教育却很重视:穷,也得让孩子们读书。

他及时把巴甫洛夫送到当地教会学校去念书。

为了支付巴甫洛夫的读书费用,家里的吃、穿、用都很节约。

他晚年在总结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常常带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起父母对他的教育。

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说:“我总是感激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教会我过简单朴素的生活,给我良好的品德,使人有可能接受了高等教育。


点评
在劳动中获得毅力、耐性和责任心,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健康、勇敢和机敏,这对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是很有帮助的。

家长不要以为孩子的事情只有学习文化是最重要的。

我们很难发现哪个名人不是一个能吃苦而又自得其乐的人,这个
优点往往从劳动中就能获得。

当然,学习也是劳动,只是千万不要只为了学习。

“水滴石穿,非恒久之力不可以为之”,人和人相比在智力上是差不多的,而成绩为何有天壤之别,最大的区别是耐心和毅力不一样。

要培养孩子这个坚韧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家长首先做出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