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郑州市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上期

高一年级10月考试题

地理

命题人:宋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80分。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回答1-4题。

1.有关月球的知识,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B.月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月球质量、体积小,故其无引力2.“嫦娥四号”绕月运行后构成的天体系统,不属于( )

A.地月系 B.总星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3.“鹊桥”号中继星发射时,巴西里约热内卢(43°12′W)的区时是( ) A.5月21日16时28分 B.5月21日18时28分

C.5月20日16时28分 D.5月20日18时28分

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太阳的距离,以及公转速度的变化,分别是( ) A.日地距离变远;公转速度变慢 B.日地距离变远;公转速度变快

C.日地距离变近;公转速度变慢 D.日地距离变近;公转速度变快

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回答6-7题。

6.太阳( )

A.辐射可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B.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C.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7.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约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 .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 .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

D .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8.下列在我国国内进行太阳辐射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藏人说:我们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最强

B .漠河人说:我们这里夏季的白昼最长,太阳辐射最强

C .新疆人说:我们这里气候干燥,云雨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

D .海南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

9.右图摘自某天文台网站。该段文字中的某个名词,

意为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它发生在

太阳的哪一层(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以外

10.以下关于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地球上任何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经线

B.纬线圈之间的位置关系为相互平行

C.东经位于东半球,西经位于西半球

D.30°W 和60°E 相对应,组成经线圈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

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

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11-12题。

11.图像最能反映(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黄赤交角的存在

D.恒星运动

12.某一遥远的恒星A 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

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

A.23:00

B.23:56

C.23:04

D.22:56

13.下列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纬度数相同的地点,角速度、线速度都相等

B .南北纬60°纬线上各地的自转线速度约是赤道各地的一半

C .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D .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0,角速度为15°/小时

14.以下四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 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15.右图为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中表示黄赤交角

的序号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1′,则会引起

的现象是( )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减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减小C.南温带的范围增大 D.可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增大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7-19题。

17.今天(10月上旬),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18.今天(10月上旬),南半球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于夜,且昼在变长

B.昼长于夜,但昼在变短

C.昼短于夜,且昼在变短

D.昼短于夜,但昼在变长

19.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

A.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许多重要的自然现象。回答20-21题。

20.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地球自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自转,那么正确的有( )

①北京的地方时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②太阳将西升东落

③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

④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关于晨昏线(圈)、昼夜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晨线上的点,地方时为6点②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③晨昏圈的圆心一定是地心④夏至日,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呈23°26′的夹角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某人原本生活在西安(108°E),且手机时间正确,但出国时没有及时调整手机时间。到达其他国家时,发现当地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手机上显示为凌晨3:00。则当地的经度为( )

A.75°W B.105°W C. 117°W D. 120°W

下图为180°经线附近的若干条经线,其中,已知A所在时区的区时是2018年10月6日8:00。读图回答24-26题。

24.经线A所在的时区是( )

A.东十区

B.东十一区

C.西十区

D.西十一区

25.经线D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A.10月5日10:00

B.10月5日6:00

C.10月7日10:00

D.10月7日6:00

26.此时,处于10月6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 )

A.1/3

B.2/3

C.3/8

D.5/8

27.如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经过长时间演变,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岸堤的位置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即考虑日照因素后的合理楼间距。表中H 是住宅的高度。读表回答28-29题。

28.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29.上表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郑州101中学位于(34°45′N,113°47′E),为简化计算,以下题目中按照约为(35°N,114°E)来处理。据此完成30-31题。

30.在我校,关于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北京时间12:00

B.是北京处于昼半球中央经线的时刻

C.是北京时间12:24

D.是北京时间11:36

31.某天正午时分,某同学在校估测出自己的影长和身高基本相等,这一天,有可能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

①甲地②乙地③丙地④丁地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②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③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④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如下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NAS为本初子午线。回答34-35题。

34.关于此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AB叫做昏线

B.图中的NB段与BS段地方时是不同的

C.此时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

D.此时0点所在经线位于90°W

35.这一天,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0°

B.23°26′

C.43°08′

D.46°52′

读如下光照图(深色表示黑夜),已知P点的经度为45°W,回答36-37题。

36.本图所表示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7.如图所示,赤道与晨线交点、赤道与昏线交点的经度依次为( )

A.135°W、45°E

B.45°E、135°W

C.90°W、90°E

D.90°E、90°W

38.下图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在距地表2900千米以下时完全消失

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它们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

D.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39.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可能是( )

A.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上地幔上部

D.岩石圈、地幔、地壳

40.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软流层以上)

B.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二、综合题(填空,每空2分,共20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41.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以下问题。(8分)

(1)此时的节气名称为________。

(2)A点此时的地方时为______点。

(3)写出A、B、C三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

(4)写出A、B、C三地的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___________。

42.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已知P点所在的经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纬度为________;经度为________。

(2)比较D、E、F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由大到小)________。

(3)比较D、E、F三地图示时刻太阳高度的大小:(由大到小)________。(4)P地的日落时刻为________点。

(5)此时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

10月月考高一地理答案解析

1.C

2.D

3.D

4.A

5.B

6.A

7.B

8.A

9.B 10.B

11.A 12.D 13.D 14.C 15.A 16.D 17.B 18.A 19.C 20.B

21.C 22.C 23.B 24.B 25.A 26.C 27.C 28.D 29.B 30.C

31.D 32.C 33.C 34.D 35.D 36.D 37.B 38.D 39.A 40.A

41.(1)夏至 (2)15 (3)B>A>C (4)C>A>B

42.(1)23°26′N 100°E (2)D>F>E (3)F>E>D(4)20(5)13:20

部分题目解析:

3.所求地的时区是西三区。已知东八区,求西三区,所求时刻=北京时间-11小时。

4.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因此5月份为变远、变慢。

6.太阳不是最大的恒星;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应为行星和卫星组成,如地月系;太阳地球的距离与季节无直接关系,季节主要取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7.A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是11年,不等于黑子11年出现一次;C混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10.A项对于南北极点不正确,其余地方是可以的。

16.热带和寒带范围的变化与黄赤交角一致;温带范围变化与其相反。

19.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2.只有在春秋分时,晨线与经线重合,此时这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点;非二分时,赤道与晨线交点处所在经线为6点,但晨线本身不是一条经线,所以无固定的地方时。无论任何时候,太阳光线总是与晨昏线垂直的。

23.生活在西安且手机时间正确,意味着使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即:当120°E为3:00时,求什么地方是12:00。该地比120°E的地方时数值增加了9个小时,也就是要向东135°。而120°E向东走了60°到达180°经线,还需继续向东75°,答案为105°W。

25.已知东十一区为6号8点,求西十一区,所求=已知-22小时,答案为A

26.方法一,度数法:两条日期界线为0点线和180°经线。已知165°E为6号8点,则0点的位置是45°E,所以此时45°E向东至180°经线的范围为6号,答案为135°/360°

方法二:时间法:东十二区的区时除以24,即数值较大的一天占全球比例,9/24。

27.左图北半球,右图南半球。选的是水不偏向的一侧。

30.相当于,已知114°E的地方时为12:00,求120°E的地方时,数值应该是增大的。故C为答案。而B项,北京处于昼半球中央经线的时刻,指的是116°E处于昼半球中央经线的时刻。这种说法如改为:郑州处于昼半球中央经线的时刻,就是正确的。

31.正午时分,影长与身高相等,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45°,则纬度差为45°。即直射点与我们相距45°,只能是直射10°S。A、B、C三个都是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32.甲地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乙的昼长大于12小时,丙和丁的昼长都小

于12小时。即丙、丁在一个半球,乙在另一个半球。由题意知,丙丁位于南半球。

33.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最大值,出现在春分和秋分。

34.35.本图相当于下图人的眼睛从右边看:

人的视线从右向左看,看到的是此图的纸

外右半部分,以及与其相连的纸内部分。(忽

略字母,仅表示图形,字母不对应,本图的E

点是原图中的B点)

所以AB为晨线;NBS在一条经线上,地方

时都是12点,只是现象(处于昼或夜)不同;

日期为冬至日;0°线为赤晨交点,所以0°线

为6:00,可得出D为正确。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根据90°

-(66°34′-23°26′)可得出D正确。

36.由于北极圈内为极夜,得出冬至(再次强调:即使这类题无法想象出立体图形,完全不会影响做题,不要自设障碍,自己把困难夸大。)

37.由图知,P处于夜半球中央经线,结合条件,即说明45°W地方时为0:00,据此计算出6:00和18:00对应的经度即可。同上题,并不一定要求把立体图形想清楚,当然,如果明白几何关系更佳。

39.岩石圈与地幔是有交集的关系,排除C、D;B选项里的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完全并列。

41.解题提示见图: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昼长由北

向南递减。(或:直接看图中A、B、C的昼弧比

例也可)

42.解题提示见图:

(1)由夏至日直接得出直射点纬度;直射点的经

度是昼半球中央经线的经度,即图中经线NFS,

可以由已知的NPS来推知。

(2)(3)容易混淆,区分:第(3)题的(此

时)太阳高度和第(2)题的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一般情况下在中学阶段不会准确计

算,包括上午、下午、中午、晚上等等,第(3)

题,只能判断出D是晚上,小于0°,E在日出,

等于0°,F是白天,大于0°

第(2)题,无论这些点的“现状”如何,我们

只研究它处于正午时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

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4)方法一:计算P的昼夜弧比例,其昼弧占

据了2/3,昼长为16小时,根据日落时刻=12+昼长/2,可得出答案为20点。方法二:观察本图特殊性,P点本身的位置处于日出时,而又可看到它位于4点这条经线上,即4点日出,所以日落时刻为24-4,即20点。

(5)相当于,已知100°E是中午12点,求120°E的地方时。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检测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地球自转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E、F六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的点是 A.点A、F B.点B、A C.点C、D D.点E、B 2.图中A、C、D、E、F五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北极点相同的个数是 A.0个B.5个C.3个D.4个 3.A地某人连续两次看到太阳最高的时间间隔为 A.23时56分4秒B.24时C.23时3分56秒D.一个恒星年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43o08′ B.46o52′ C.23o26′ D.26o2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的大小影响地球自转速度B.黄赤交角度数即为回归线的度数C.黄赤交角始终不变D.图中α是黄赤交角2010年6月26日出现月偏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出现月偏食时,地球公转的大致位置是 A.A点后的几天B.B点后的几天 C.C点后的几天D.D点后的几天 7.当地球公转到A点后的几天内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慢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快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快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慢 8.当地球公转到B点附近时

高一地理《第一章 行星地球》单元检测

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地球和火星B.金星和木星C.水星和天王星D.火星和木星 2.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3.太阳活动周期约为()A.10年B.11年C.30年D.60年 5.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116°E经线的地方时B.120°E经线的地方时 C.北京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16分钟D.120°W经线的地方时 6.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①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①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①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 A.①③ B.①① C.①④ D.①① 7.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 A.“磁暴”现象 B.极光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 D.耀斑现象 8.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①金属矿产资源①地震①风海流 A.①② B.①① C.①④ D.①① 9.正午哈尔滨市阳光从窗子照入室内最多时() ①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②济南正处于夏季;③哈尔滨正举办冰灯节;④西双版纳傣族同胞正过泼水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在北极点上,当正午太阳高度为0°时,正是我国的节气() A.冬至日B.夏至日C.秋分日或春分日D.立秋或立春 11.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13.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最新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一、填空: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法国有一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2、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4、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 二、判断: (×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 ×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10、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三、选择: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C)。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B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B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B )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C )。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极星 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B )个时区。 A、12 B、24 C 、36 9、傅科是通过观察( B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 B、摆 C、水流

《行星地球》单元测试题

《行星地球》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原创题)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2014年11月1日宣布,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回答1—2题。 1.月球和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月球的表面形态留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了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天体。它拥有大气层,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生存。据此回答下3—4题。 3.该天体属于()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D.星云 4.天文学家推测该星球上没有“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天体() A.没有水 B.距离恒星太近 C.温度太低 D.体积太小 (改编题)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李先生乘车在嘉峪关街道上等红灯时,随手拍下了前方的太阳能红绿灯。下图为拍摄的红绿灯照片,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东南丘陵 D. 云贵高原 6.李某车辆行驶的方向为() A. 正南 B. 正北 C. 正东 D. 正西 (改编题)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喻为“太阳打喷嚏”。科学家预言:太阳将于2015年的某一天打一个强烈的“喷嚏”,可能导致世界某些区域出现“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后突然停电”的现象。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地球的运动试题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6中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C.________,D.________。 (2)地球公转至B点时,北极圈内有________现象,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 情况是________。 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读图8“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3题。 2.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3.广州亚运会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现象 读右图,判断4~5题。 4.在该图中() A.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南极地区笼罩在黑夜之中 C.北京的天还没亮呢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5.如图中所示,北京() A.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正好是新学期刚开学 C.白天短,黑夜 长 D.是一年中风沙天气最多的季节 6、读地球的五带图,回答: (1)在图上填写五带的名称 (2)在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带和 带。 (3)热带气候终年寒冷 北温带和南温带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气候四季变化明显 7.(2008·山东)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济南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 8.(2008·山东)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D.九月十日教师节 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2-1-6,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潍坊市是秋分 B.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C.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D.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是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 10.我国某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纬度和时间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B.23.5°S——夏至日 C.23.5°N——冬至日D.23.5°N——夏至日

第二单元 行星地球(2022高考地理)新高考版 作业帮试题

第二单元行星地球 选择题 [2021辽宁适应性考试]晓华于北京时间6月14日17时从北京乘飞机出发,去M地开启16天的旅游,飞行10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6月14日22时到达,发现M地刚好日落。据此完成1—2题。 1.M地位于( ) A.加拿大 B.挪威 C.俄罗斯 D.法国 2.旅游期间,晓华发现 ( ) A.日出时间提前 B.正午日影变长M地 C.出现极昼现象 D.昼长有时相同 (新情境:嫦娥五号)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此次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土壤样本。据此回答3—4题。 3.嫦娥五号选择在凌晨发射升空的气象原因是此时( ) A.气压低,火箭飞行阻力较小 B.云层薄,利于信号传输 C.地面温度低,便于箭体导热 D.雷电少,可保障运行安全 4.嫦娥五号顺利将月壤样本带回地面,将有助于( ) A.探索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地质演化历史 B.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的科学研究 C.最终认识地月系统的形成与演变 D.研究月、日、地、气等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 [2021浙江湖丽衢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年昆明、北京、贵阳、拉萨四城市日照时数图(单位:小时)。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城市是( )

A.昆明、贵阳、拉萨、北京 B.贵阳、昆明、北京、拉萨 C.拉萨、北京、贵阳、昆明 D.贵阳、北京、昆明、拉萨 6.影响甲地1月日照时数的主要锋面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锢囚锋 D.准静止锋 [2021安徽安庆质检]北京的王先生出国旅游时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据此完成7—8题。 7.王先生到太平洋一小岛游览时,当地报时(区时)为11时,而他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 ) A.150°E B.160°E C.80°W D.175°E 8.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比为( ) A.1∶2 B.1∶1 C.2∶1 D.1∶3 [2021江苏泰州二测]住在某城市(30°N,120°E附近)的李先生每天在日出前后从他所住的住宅楼出发,沿小区的健康步道锻炼身体(下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一年中,李先生晨起时间早晚与晨起时日出方位组合正确的是 ( ) A.夏季晨起早,日出东北 B.夏季晨起晚,日出东南 C.冬季晨起晚,日出东北 D.冬季晨起早,日出东南 10.2020年3月20日(春分日),北京时间6时,李先生发现在图示线路的某一段,其影子刚好与线路平行且位于其身后,李先生当时所处的位置及其前进方向最有可能是( ) A.①向西 B.②向南 C.③向东 D.④向南 11.经过长期观察,李先生发现他每天中午回家时(约12时)住宅楼的影子长短变化很大,下列日期中住宅楼影子最长的是( ) A.5月1日 B.6月22日 C.7月1日 D.8月22日 选择题 [2021辽宁辽阳期中](新角度:太阳辐射量与坡角的关系)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在1月31日、5月10日、10月11日测得的正午时刻坡面太阳辐射量与坡角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高考总复习】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 5分钟训练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___________________岸相连。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10 分钟强化类训练 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4.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图1-3-1 5.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读图1-3-2,完成6—7题。 6.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图1-3–2 7.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8.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9.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0.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图1-3-3 (3)在A、B、C、D、E、F六点中,近日点为__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______点,每年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_______点,冬至日为_________点,春分日为________点,秋分日为__________点。 (4)A、B、C、D、E五点公转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____。 11.读图1-3-4和图1-3-5,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据图完成1-3题。 1.图中A 天体是 A.金星B.火星C.水星D.地球 2.不属于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的是 A.同向性B.同步性C.近圆性D.共面性 3.科学家认为B 天体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B 天体与地球的相比A.有相近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 太阳耀斑是太阳表面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活动现象,是太阳活动爆发最直接的表现形式。2019 年9 月 6 日,太阳爆发了一次X9.3 级特大耀斑,是继2019 年9 月7 日之后爆发的最强耀斑。据此完成4-6题。 4.此次太阳耀斑最有可能发生在 A.对流层B.日冕层C.光球层D.色球层 5.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扰动地球的磁场B.干扰地球电离层C.有线电通信中断D.损坏卫星电子器6.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 A.12 年B.11 年C.10 年D.9 年 北京时间2019 年10 月8 号19:00,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中国赛上海站勇士队vs 森林狼队的比赛如期举行。据此完成7-9题。 7.家住莫斯科(东二区)的勇士球迷打开电视收看全场直播的最晚时间是 A.10 月8 日12:00B.10 月8 日13:00C.10 月7 日13:00D.10 月8 日14:00 8.从该比赛日到此次月考期间,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B.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9.若北京时间9 日6:00,勇士队的球员将乘坐球队专机返回奥克兰(西八区),预计飞行时间为18h,勇士队员抵达奥克兰国际机场时,当地时间为 A.10 月8 日8:00B.10 月9 日8:00 C.10 月10 日8:00D.10 月9 日24:00 下图为某半球的俯视图,画斜线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完成10-13题。 10.图示半球为 A.南半球B.东半球C.北半球D.西半球 1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为 A.23°26′N,45°E B.0°,45°E C.23°26′S,45°E D.0°,45°W 12.关于图中各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A.E、M、N 三地全年昼夜等长 B.P 地该日出现了极昼现象 C.E、F 两地日出地方时相同 D.弧PM 为晨线,弧PN 为昏线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第1单元:达标训练(地球的运动) 达标训练基础?巩固?达标 1读图1.10,请在赤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面向地球仪,靠近身体 的一侧半球,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应该在赤道上向右画一箭头。??答案:如下图??图1.10 2读图1.11,完成下列各题。??图1.11 (1)在图1.11中,用///描绘出夜半球的范围。??(2)当北半球的节气时会出现这种光照情况,此时南北半球 的昼夜长短情况是。??解析:此题考查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等。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北半球有可能是春分,也有可能是秋分。??答案:(1)如下图??(2)春分或秋 分相等 3请在图1.12中填写如下纬线的名称及其纬度: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在正确位置填写南北极点的纬度,在正确范围内填写地球五带的名称。??图1.12 答案:?? 4北极圈范围内全 部出现极昼现象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 日 D.冬至日??解析: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全部范围内都会出现极昼现象,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答案:C 5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全年昼夜等长的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回归线上?? C.赤道上 D.北回归线上??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年为一个周期,所以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而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全年昼夜等长的地方只有赤道,而赤道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也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C。答案:C 6下列四个纬度中,最有可能四季分明的是()??A.40°N B.80°S C.21°S D.0°??解析:五带中具有四季 分明特点的是北温带和南温带,其纬度范围介于南北纬??23.5??°到南北纬66.5°之间。选项B属于南寒带,选项C属于热带,选项D 位于赤道,也属于热带,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A,位于北温带。??答案:A 7关于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东向 西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公转方向自南向北 D.地轴

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2.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A.18时59分57秒 B.未到18时59分57秒 C.已过18时59分57秒 D.次日18时59分57秒 3.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没有大气层B.有自转运动 C.有公转运动D.存在生命现象 【解析】1选A,2选C,3选D。该题利用“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背景条件,分别考核天体系统、地方时的计算及地球的特殊性等相关知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形成天体系统地月系。北京(东八区)发射时,东经150°(东十区)的地方时应该为20时59分57秒,地球的特殊性是有生命存在。 4.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时差的产生 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解析】选A。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即使没有地球自转,也有昼夜现象。

5.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 【解析】选A。越接近近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越快,1月初地球到达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6.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 【解析】选B。因为地球的自转,使得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因而产生了时差。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9:00在中山开始传递。回答7、8题。 7.火炬传递时,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18′E)的区时是( ) A.10月13日1点 B.10月13日4点 C.10月13日12点 D.10月12日1点 8.火炬从中山开始传递时,地球位置最接近图1(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 图1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完整版)《行星地球》测试题

《行星地球》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 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D.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右下图为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像,据此完成4~5题. 4. 照片中的耀斑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A.光球层上 B.日冕层上 C.色球层上 D.日核上 5. 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 B.北方地区风力电厂增产 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多发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6~7题。6.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 你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B.电网供电情况 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7.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 C.大庆D.海口

高一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地理试题(1)【新人教】命题范围:必修一第1单元(行星地球)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地 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 2.这些蔓 延的火山灰之后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多数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4.太阳的能量来源是() A.黑子和耀斑爆发时放出的强烈射电 B.太阳风抛出的太阳粒子流 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读下图,完成5~7题。5.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 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D.丁 6.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7.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8.右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b B.a、c C.a、 d D.b、d 9.当北京时间为19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A.8点 B.12点 C.13点 D.6点 10.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转④太阳 的照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自然

{高中试卷}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测试题2[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理解课本15页活动里的表格)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026 C、A点在的东南方 D、A点比B点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仅从地球自转速度来说,我国酒泉发射火箭的条 件比美国休斯敦好 B、中山站、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广州、武汉、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 D、上海、漠河、曾母暗沙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基本相同。 3、右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4.二分日,图4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昼长相同而 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自转运动的绕转面:平面 公转运动的绕转面:平面 5、7月9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6、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的依据是………………( ) A、日地距离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速度 7、一年中正午物体影子永远朝南的地区是 ………… ( ) A、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以南 8、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 A、北极点永远是极昼 B、没有昼夜交替 C、没有四季变化 D、不存在地方时差 9、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 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 该地一定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D 此地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交角的存在 的周年移动

行星地球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一3题。 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3.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B.23°26′C.66°34′D.90° 5.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C黑子的活动周期约是17年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 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B.西亚C.东南亚D.南欧 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B.湘C.皖D.鄂 9江苏某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A.3月B.6月C.9月D.12月10.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1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金星B.月球C.太阳D.火星12.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13.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A.夏季B.春节C.冬季D.秋季14.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读右图判断15—17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N,30°W D .0°,120°E 16.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

最新地球的运动练习题汇编

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 2.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 5.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③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周期为一个月 ④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7.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B.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D.高纬度地区 9.12月22日这一天() A.北半球是夏季 B.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C.南半球是冬季 D.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10.当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是夏季 B.此时我们学校正处于冬季 C.南京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大值 D.此时赤道上才会昼夜平分 11.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6月21日或22日 B.3月20日或21日 C.12月22日或23日 D.9月22日或23日 12.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升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3.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14.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D.南温带

(完整版)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练习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①1个恒星日②1个太阳日③23小时56分4秒④24小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地球自转速度来考虑,高纬度发射火箭的条件比低纬度更加有利B.中山站、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广州、武汉、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 D.上海、漠河、曾母暗沙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3.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4.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除两极点外,其他各点都相同

B.1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度,用了23小时56分4秒 C.北纬40度自转的角速度,约为每分钟0.25度 D.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即自东向西 5.8月30日,某天文爱好者利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象观测,21点整牛郎星进入镜头。如保持天文望远镜不动,8月31日牛郎星再次进入镜头的时间是:() A、20时56分4秒 B、21时3分56秒 C、21时整 D、21时56分4秒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并于13日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据此完成6~7题。 6.“神舟”十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快后慢 D.最快 7.在“神舟”十号发射时,下列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8.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10.1-10.7),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9~10题。 9.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D.丁—甲段 10.2014年1月31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D.丁点 11.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中,与日历所示之日最接近的( )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接近的地点是( ) A . 90°W,89°S B . 80°E,40°N C . 10°E,1°S D . 180°W,71°N 2.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C .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B .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D .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重温儿时的童谣,结合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 . 恒星、行星、卫星 B . 恒星、小行星、流星 C . 星云、恒星、行星 D . 恒星、行星、小行星 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4.④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 A .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 表面存在大气层 C . 具有适宜的温度 D . 具有液态的水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局部)”。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5.构造①最大厚度位于( ) A . 青藏高原 B . 大西洋中脊 C . 安第斯山 D . 阿卑尔斯山 下图为“我国某校的部分篮球场地和行道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7月2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 北半球高纬度 B . 南半球中纬度 C . 北半球中纬度 D . 南半球低纬度 2013年2月15日叶卡捷琳堡时间7时15分(世界标准时间3时15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宴斯克州发生天体陨落事件。该天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的“陨石雨”。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8.“陨石雨”发生时,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正处于( )前后( ) A . 午夜 B . 日出时刻 C . 日落时刻 D . 正午 读下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季节变化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D.昼夜更替现象 2.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3.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小时分钟小时分钟 4.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即东经120°的时间)时,位于东经45°的某地的时间是() 10月1日点9月30日点 10月1日点10月2日点 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 7.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8.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3月20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赤道以南地区 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10.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11.有关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在温带 B.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该纬线上的地区就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练习题及答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知能演练提升 1.地球自转和公转(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运行轨道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框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第2~3题。 2.移动地球仪,使其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5°S~23.5°N B.66.5°S~66.5°N C.90°S~90°N D.始终直射赤道 3.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 ) 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 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 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 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 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S——夏至日 D.23.5°N——冬至日

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球的公转 B.气候的变化 C.板块的运动 D.海陆的变迁 7.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昼夜交替 C.连云港的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热量带的划分界线?( ) A.热带与北温带 B.南温带与南寒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 D.热带与南温带 9.此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这一天图中N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北寒带 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c地四季分明 D.d地终年炎热

高考【高考地理测试卷】地理 第二单元行星地球单元训练A卷含解析 13

更多优质资料请关注公众号:诗酒叙华年 更多优质资料请关注公众号:诗酒叙华年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地理卷(A ) 第二单元 行星地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时间7月15日23:00决赛开始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3°S, 45°W B .18°S, 38°E C .3°N, 38°E D .18°N, 45°W 2.“世界杯”期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北京昼长逐渐增大 B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 .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D .亚平宁半岛高温干燥 据报道,美国航母战斗群于当地时间2018年4月11日18时30分离开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36°54′N ,76°18′W ),经大西洋前往欧洲和地中海执行部署任务,24日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航母战斗群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A .11日5:30 B .12日5:30 C .11日7:30 D .12日7:30 4.航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白昼长度逐渐变短 B .船员看到太阳从东北方海面升起 C .济宁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D .船员经历的一个昼夜长度大于24小时 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较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黑子 B .耀斑 C .极光 D .极昼 每年冬至前后,落日的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桥洞,俗称“金光穿洞”。下图为某游客拍摄的“金光穿洞”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据图可知( ) A .桥体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B .拍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8:00 C .拍摄照片之时,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 ,77°07′E)为黑夜 D .在整个可拍摄该景观的日子里,北京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8.“金光穿洞”景观( ) A .属于水域风光类型 B .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 .受天气状况影响小 D .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 下图中 ABC 是纬线,BE 是昏线,E 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 卷只装订不 密封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