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AlUHwq

合集下载

2018年北京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

《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

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

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

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

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

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旱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灌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

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

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

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

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2018年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

《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为武。

”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

《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

”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

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

“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

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

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武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习射箭、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B.与“文”相对,专指军事活动。

2018年度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年度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东城一模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9日,“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未来能否回到科学的制高点?对此,施一公说:“中国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间科学技术没有领先过,一直是受惠于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危机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家命运_。

”潘建伟表示,量子研究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许晨阳称,是时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作为年轻的获奖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当代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当代世界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未来社会,科学将作为“社会中轴”起决定性作用。

科学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类理性方面将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必须进行文化上的推陈出新。

这不仅要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所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即“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被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雕刻,使之适应雕刻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

(取材于“中国日报网”相关报道)1.填人材料一第2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A.相辅相成B.不离不弃C.息息相关D.并行不悖2.根据材料一,我们“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3分)()A.中国在未来重回科技制高点B.由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型C.自觉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长处D.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材料二这几个年轻人正在致力于用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驾驶已经慢慢从“概念化”走向了“实用化”。

吴甘沙就瞄准了这个对很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他要颠覆人们对“无人驾驶”的认识,完成一个全天候、全区域、全速度的无人驾驶过程。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科综合试题“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节选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今西安市西)时所写的一首诗据此回答第1-2题。

1.依据诗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为我国红壤主要分布区B.正值小暑至大暑期间,盛行南风C.“”为该地粮食作物冬小麦D.该月昼短夜长,每日劳作时间渐长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主要原因是A.南冈气温低,蒸发弱,利于作物生长B.南冈位于亚热带,作物受冻害威胁小C.南冈为背风坡,焚风效应利于作物越冬D.南冈为向阳坡,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图1为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4题。

3.该地理现象是A.海啸下B.温带气旋C.台风或飓风D.石油泄漏4.据图可知A.④地位于两大板块消亡边界B.⑤地比②地的昼长变化幅度大C.③地因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D.③地比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图2为“2017年4月7日某时东亚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该日M地出现“落黄沙”天气,沙尘来自远处的地表扬沙,通过高层气流输送到M地上空飘落而形成。

读图,回答第5-6题。

5.该日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A.黄土覆盖的甲地B.植被稀少的乙地C.气候干旱的丙地D.狂风肆虐的丁地6.形成M地“落黄沙”天气的原因是A.上升气流将M地的沙尘扬起B.M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P处的大风将沙尘吹向M地D.沙尘来源与N处的高压槽有关图3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图。

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读图文资料,回答第7-8题。

7.建设石坎梯田的区域背景叙述正确的是①土层薄,石漠化严重②岩溶地貌为主,多大理岩石料③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④河流水位变化大,有春、夏两个汛期⑤常绿硬叶林植被稀疏,涵养水源差⑥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8.关于建设石坎梯田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缓解旱情B.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C.石坎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人口容量D.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阿瓦什国家公园(图4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8东城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

此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

臣以为所尤先者三焉,请为陛下陈之。

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

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

有其本,不患其无用。

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

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训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狂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

夫以一夫之身,立志不笃,则.不能自修,况天下之大,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自昔人君,孰不欲天下之治?然而或欲为而不知所措,或始锐而不克.其终,或安于积久之弊而不能改为,或惑于众多之论而莫知适用。

此皆上志不立故也。

臣观朝廷每有善政,鲜克坚守,或行之而天下不从。

请举近年一二事以明之。

朝廷以今之任人未尝选择,一用荐举之定式,患所举不得其人也,故诏以饬.之,非不丁宁,然而当其任者如弗闻也。

陛下以为自后所举果得其人乎?曾少异于旧乎?又以守令数易之害治也,诏廉察之官举其有善政者啤之再任,于今未闻有应诏者。

岂天下守令无一人有善政邪?苟陛下之志先立,奋其英断以必行之,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莫敢违也,况郡县之吏乎?故臣愿陛下以立志为先,如臣前所陈,法先王之治,稽.经典之训,笃信而力行之,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为生民长久治饬:告诫D. 稽.经典之训稽:考察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犹未知其.本也吾其.还也B.不狃滞于.近规师不必贤于.弟子C.则.不能自修欲速则.不达D.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今者有小人之.言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这三项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是具体的功用B.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够治理好呢C.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即使强大的诸侯、专横的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D.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愿陛下不因为我的粗疏卑贱而轻视我的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018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长阅读默写微写作朝阳顺义石景山丰台房山

2018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长阅读默写微写作朝阳顺义石景山丰台房山

微写作(18朝阳一模)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80字。

①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口气”。

请你结合《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来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某中学要举行一场“古诗文朗诵会”。

如果让你推荐一篇古诗词或古文,你会推荐哪一篇?请说明推荐理由。

③请以“春天的声音”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18丰台一模)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学校要选择一个场所,为高三学生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北京798艺术区”这四个场所,你建议选择哪个,请说明理由。

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楚。

②请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明天》里的单四嫂子、《红岩》里的江姐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以第一人称叙述“我和他(她)之间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我”和“他(她)”必须是原著中的人物,符合原著内容,内容充实。

③请你为《边城》中的“小溪”或《老人与海》中的“大海”,写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依据原著,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18石景山一模)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秋以为期》的作者描述了与秋天的美好约定,其实春天也容易引发我们对自然、人生的无尽情思。

请以“约会春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

要求: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有感染力。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请以“吐槽孔夫子”为题,写一段评论性文字。

要求: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③以下是三部名著的封面图片,请任选其一,解说这一封面的设计依据。

要求:结合相关作品的内容,条理清楚。

(18顺义一模)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进入》第一段结尾说:“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靠不断壮大自己的方式,使钉子变得渺小。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3月统一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全部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养老券整齐化一吞噬(shí)失之东隅(yú)B.经纪人寥若辰星窈窕(tiǎo)自怨自艾(ài)C.跑龙套耳濡目染烘焙(bèi)暴殄(tiǎn)天物D.破天慌锱铢必较忖(cǔn)度叱咤(chà)风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监督官员是人民的权利和职责,法律允许人民监督官员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只有在专制的社会中民众才会噤若寒蝉、三缄其口。

B.好莱坞商业片中的中国面孔正日渐增多,如《环形使者》中的许晴,《敢死队2》中的余男。

尽管她们的戏份有限,却足以让影片蓬荜生辉。

C.在实际生活中拙于交往的人,多精于事业。

他们不善应酬,只想着把工作干好。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潜心钻研,挖井见泉,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D.电视剧《老严有女不愁嫁》讲述老严退休后监控女儿感情生活的故事。

为了这个掌上明珠,老严真是操碎了心,就怕女儿遇人不淑,嫁给一个不靠谱的男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内,枪支管理成为他不得不尽力解决的问题。

国事千头万绪,禁枪成为必须处理的急务,这倒也颇具美国特色。

B.为了应对雾霾天气给驾驶员带来的行车干扰,交通管理部门在绕城快速路两侧设置了用波纹钢制成的防冲撞护栏,并种植了防眩绿化。

C.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D.坎比亚索在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中司职中场,凭借充沛的体能和全面的技术被很多前辈看好。

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一道屏障,深得主教练倚重。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3月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3月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2018年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

《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为武。

”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

《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

”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

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

“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

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

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武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习射箭、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B.与“文”相对,专指军事活动。

C.其本质是制止暴力,追求和谐。

D.“国术”“功夫”是武术的别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

《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为武。

”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

《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

”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

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

“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

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

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武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习射箭、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B.与“文”相对,专指军事活动。

C.其本质是制止暴力,追求和谐。

D.“国术”“功夫”是武术的别称。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窥见一斑:“窥”读作kuì,意思是“看见”。

B.角力:“角”读作jio,意思是“竞争”。

C.偃闭武术:“偃”读作yn,意思是“倒下”。

D.庶士倾风:“倾”读作qng,意思是“向往”。

3.“武”是会意字,由“止”“戈”两部分组成,其本义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

下面不全是会意字的一项是(2分)A.从囚B.近本C.明尖D.休淼材料二中华武术虽然是世界上诸多搏击术中的一种,但其本身已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

武术的招式名称最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含蓄与智慧。

武松醉打蒋门神用的是戳脚(一种北派拳术)中的“玉环步、鸳鸯脚”。

《水浒传》的读者可能没见过这招,但应该能想象出杨贵妃雍容华贵的行姿,也应该知道鸳鸯成双,随即能想到是双脚连环踢出的意思,于是这一招就通过短短六个字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武术套路是最富有艺术美感的。

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描述的“舞剑器”这种舞武除具备技击含义外,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演练者先放慢速度,凝如泰山,安若处子,外示安逸,又在电光石火之间,动若脱兔,舞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

以慢来衬快,则快者更快;以快来衬慢,则慢者更慢。

这是一种对立统一,正如《道德经》中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也正是武术套路审美价值的奥秘所在。

武术套路除了能使欣赏者产生美的感受,也能使操练者的身心获得极大的愉悦感。

高水平的习武者在练习前,往往花一段时间凝神静气,当心神不受外界干扰时,才开始演练。

时间推移,招式频出,他也渐入佳境,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演练的动作上,最终达到庄子所谓“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和其他传统文化的关系表现在融合性上。

在原始社会时期,武术就和舞蹈相结合产生了舞武;京剧将武术吸纳入表演,“唱念做打”中的“打”就是武术;“草圣”张旭在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后悟出了草书的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文学与武术的结合可谓天衣无缝。

一方面,武术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给予文学创作以题材和灵感,另一方面文学天马行空的想象给予武术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前文所提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是比较写实的武术文学,而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滥觞,后来的《水浒传》以及有清一代的侠义公案小说,再到以金庸、古龙的作品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都为中国人编织着纷繁的武侠之梦。

(取材于陈俊炜、田洪森等的相关文章)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武术的艺术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有华贵感B.具有观赏性C.能愉悦身心D.能启发灵感5.对下列词语在材料二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电光石火:形容舞武的演练者在危急情势下反应迅速。

B.奇葩:比喻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奇特而美丽的事物。

C.天衣无缝:比喻文学与武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D.滥觞:意指《史记·游侠列传》是武侠小说的起源、发端。

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诗句不能表现武术特点的一项是(2分)A.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B.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曹植《白马篇》)C.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

(颜真卿《裴将军诗》)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材料三武术十分重视武德,素有“习武先习德”的说法。

武德的形成是传统儒家思想和古代社会道德标准共同演绎的结果,习武者要先具备武术道德修养,才能练习武术。

在武术文化传承的各个历史时期,各武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武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以约束习武者的行为。

除暴安良、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武德已传承至今。

武术受到了传统哲学文化多方面的影响。

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动作缓慢,注重内在修为,其最大特征就是以柔克刚,这即是在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太极拳功法要求“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即习练太极拳功法时要先用意,再行气,而后身体动。

在习练功法时注重季节、时辰的选择,习武者针对经络运行选择相应的时辰,练习相应的功法。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练习太极拳的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武术理论中将习武者的外在运动和内在修为统一为一个整体,习武者不但要外练筋骨,还要运气通脉增加内功修为,外练一定要以内练作为基础,否则就会外强中干。

阴阳理论对武术的影响同样深远,阴阳学说论述了拳术练习过程中动作的相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武术拳理。

如身体重心的虚实相互转换、动静相互结合、双掌前后正反相互转变等,这些都是阴阳学说在拳术中的具体体现。

为保护我国传统武术,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太极拳、沧州武术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已有32种武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受西方思想影响,现代武术的发展更加注重体现其自身的体育属性。

例如,武术被列为北京奥运会的表演赛事,此外很多地方还定期举办武术比赛。

尽管发展武术的体育属性可以提高武术的知名度,增加武术的商业性,但也很容易导致文化空巢现象,即传统文化只保留了物质内容,而文化思想观念的传播出现断层。

如果不注重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终将成为体操式的竞技运动项目。

(取材于邱长文、原敏芳等的相关文章)7.下列现象不能体现材料三所述武术文化内涵的一项是(2分)A.武术对练开始前和结束后须行“拳礼”,表示谦虚礼让。

B.为抵御外来侵略,霍元甲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

C.八卦掌取意于《易经》,把八卦掌法的无穷变化看成是有规律的。

D.融入了传统武术元素的短片《功守道》在天猫“双11”晚会亮相。

8.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武术需要我们加强理解与传承。

今后对中华武术我们应该传承什么?在传承中需要注意什么?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义騟【1】传【宋】岳珂义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

开禧间,成以卒从戎四方山,屡战有功,稍迁将候骑。

成徇地至花靥,见病騟焉,疥而瘠,骨如堵墙,步且僵,莫适为主,絷而得之。

会罢兵归,饲以丰秣,几半年,肤革仅完,毛耏【2】复生。

日置之槽枥,整整然与群马不相顾,时一出系庑下,顾景嘶鸣,若自庆其有所遇,成亦未始异之。

一日,有告马病,从成请騟往。

始命鞍,踶鸣人立不可制,易十数健卒,莫能孰何。

乃以归之成,成曰:“安有是!”呼常驭羸卒持鞚来,则帖耳训服如平时,骋控缓亟无少忤者。

自是惟成乘则受之,他人则弗受,军中咸指为驽悍。

嘉定庚午,峒寇李元砺盗弄潢池,统府调兵三千人以往,成与行。

崎岖山泽,夷若方轨。

至月余,寇来犯,成出搏斗四五合,危败之矣,或以钩出其腋及鞬而坠死焉。

官军亟鸣钲,騟屹立不去,踯躅徘徊,悲鸣尸侧。

贼将顾曰:“良马也。

”取之。

元砺有弟,适见之,色动曰:“我欲之。

”遂试之,蹴踘进退,折旋良惬,即不胜喜,贮以上厩,煮豆粟,用金玉为铠,群渠皆酾酒来贺。

卒有为贼掠取者,知之,曰:“騟他日未当若是,彼畜也而亦畏贼耶!”窃怪之。

后旬余,复犯永新栅,官军闻有寇至,披鹿角出迎击。

鼓声始殷,果乘騟以来,騟识我军旗帜,亟驰。

贼觉有异,大呼勒挽不止,则怒以铁槊击之,胯尽伤。

騟不复顾,冒阵以入,军士识之者曰:“此王校之騟也,是异服者必其酋。

”相与逐之,执以下,讯而得其实,则缚以徇于军,曰:“得元砺之弟矣。

”噪而进,贼军大骇,军士勇跃争奋,遂败之。

朝廷方患其跳梁,闻而嘉之,第赏有差。

众耻其功之出于马也,没騟之事,騟之义遂不闻于时。

居二日,騟归病伤,不秣而死。

孔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今视騟之事,信然!夫不苟受以为正,报施以为仁,巽以用其权,而决以致其功,又卒不失其义以死,非德其孰能称之也。

彼仰秣而恋豆,历跨下而不知耻,因人而成事者,虽有奔尘绝景之技,才不胜德,媲之驽骀【3】,何足算乎!(取材于《桯史》)注释:【1】騟(yú):紫色马。

【2】耏(ér):动物体毛。

【3】骀(tái):劣马。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肤革仅完仅:将近 B.顾景嘶鸣景:景色C.则缚以徇于军徇:巡行示众 D.巽以用其权巽:同“逊”,卑顺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彼畜也而亦畏贼耶B.疥而瘠历跨下而不知耻C.用金玉为铠夫不苟受以为正D.讯而得其实非德其孰能称之也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骋控缓亟无少忤者(马)进退快慢(都听从驾驭)没有一点违背B.夷若方轨平稳得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样C.卒有为贼掠取者终于有被贼寇掠走的人D.朝廷方患其跳梁朝廷正为贼寇猖狂肆虐而担忧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