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加工粗糙度对照表

合集下载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Surfaceroughnesscomparisontable)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Surfaceroughnesscomparisontable)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Surface roughness comparison table)United States surface roughness control chartChina's old standard (finish)New Chinese standard (roughness) RaAmerican Standard (micron) RaAmerican Standard (micro inches), RaAt 4Six point threeEightThree hundred and twentySix point three zeroTwo hundred and fiftyAt 5Three point twoFiveTwo hundredFourOne hundred and sixty Three point two zeroOne hundred and twenty-five At 6One point sixTwo point five zeroOne hundredTwoEightyOne point six zeroSixty-threeAt 7Zero point eightOne point two fiveFiftyOneFortyZero point eight zeroThirty-twoAt 8Zero point fourZero point six threeTwenty-fiveZero point five zeroTwentyZero Point Four ZeroSixteenDomestic surface roughness and surface roughness Ra and Rz conversion tables (unit: m)Surface finishAt 1At 2At 3At 4At 5At 6At 7surface RoughnessRaFiftyTwenty-five Twelve point five Six point three Three point two One point six zeroZero point eight zero RzTwo hundredOne hundredFiftyTwenty-fiveTwelve point fiveSix point threeSix point three Surface finishAt 8At 9At 10At 11At 12At 13At 14surfaceRoughnessRaZero Point Four ZeroZero point two zeroZero point one zero zero Zero point zero five zero Zero point zero two five Zero point zero one two -RzThree point twoOne point six zeroZero point eight zeroZero Point Four ZeroZero point two zeroZero point one zero zeroZero point zero five zeroAttached: the roughness of the new and old standard parameters change performance contrast, TR200 roughness instrument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ndards change the list of parameters as follows, if there are problems, by the Time Inc responsible for explanation. This table also applies to the company's TR1 series roughness tester. The total number of measurable parameters has not changed after modification, but it is still 13 parameters. It is only displayed in different standards. That is to say, the time roughness instrument product parameter covers the old and new standard parameters! (see table for details)New standard (ISO)Old standard (ISO)ExplainRaRaStandard general parametersRzShown in the Japanese standard JISRzRyParameter definition has been modified. The original Ry is still displayed in the Japanese standard JIS and the German standard DIN.RqRqNo changeRpRpNo changeRvRmSymbol modification, parameter definition unchangedRtNo changeR3zShown in the Japanese standard JIS, the parameter has not changedRmaxIt is shown in German standard DIN and American Standard ANSIRSkSkSymbol modification, definition is not changedRSSSymbol modification, definition is not changedRSmSmSymbol modification, definition is not changedRmrTPIs there a definition of symbol change?Attached: surface roughnes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processing methodsStandard grade codeSurface roughnessMachining tools (Methods)Requirements for processing materials and hardnessPhotometric descriptionCoarse grind grit sizeFinishing grit sizeDiamond PolishSPI (A1)Ra0.005S13654HRCVery high finish, mirror effectEight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seven 52HRCSPI (A2)Ra0.01DF-258HRCLow finish, no sandpaperXW-1060HRCSPI (A3)Ra0.02S136300HBLower finish, but no sandpaper718SUPREME300HBSPI (B1)Ra0.05Without brightness, there is a slight 3000# sandpaper patternSPI (B2)Ra0.1Without brightness, there is a slight 2000# sandpaper patternSPI (B3)Ra0.2Without brightness, there is a slight 1000# sandpaper pattern that does not ident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machined tracesRa0.4Finishing: fine car, finishing milling, grinding and scraping, and hingeThe direction of micro machining tracesRa0.8Finishing: fine car, finishing milling, grinding and scraping, and hingeThe direction of a machined markRa1.6Ra3.2Ra6.3Ra12.5Ra25Ra50The surface roughness is Ra, Rz, Ry, according to GB 3505 excerpt:The 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 and its numerical value (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ir Values) are 3 commonly used ones: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违规点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轮廓最大高度。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整理]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整理]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
2级
Ra值不大于\μm=25、5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
3级
Ra值不大于\μm=12.5
Ra值不大于\μm=0.012
表面状况=雾状镜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仪器的测量表面和配合表面,尺寸超过100mm的块规工作面 14级
Ra值不大于\μm=0.0063
表面状况=雾状 表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块规的工作表面,高精度测量仪器的测量面,高精度仪器摩擦机构的支承表面
10级
Ra值不大于\μm=0.1
表面状况=暗光泽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工作时承受较大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保证精确定心的锥体表面。液压传动用的孔表面。汽缸套的内表面,活塞销的外表面,仪器导轨面,阀的工作面。尺寸小于120mm的IT10,IT12级孔和轴用量规测量面等
11级
Ra值不大于\μm=0.05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整理]
表面粗糙度级别对照及应用
国际标注 Rz Ra 表面形状特征 加工方法举例 N12 200 50 明显可见刀痕 锯断、粗车、粗铣、粗刨、 N11 100 25 粗糙面 可见刀痕 钻孔以及用粗纹锉刀、粗砂
轮等加工 N10 50 12.5 微见刀痕
N9 25 6.3 可见加工痕迹
表面状况=亮光泽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保证高度气密性的接合表面,如活塞、柱塞和汽缸内表面,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表面。

光洁度与粗糙度数值对照表

光洁度与粗糙度数值对照表

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对照换算表(单位:μm)另附:表面粗糙度国际标准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法从量测仪器上,我们多可获得工件表面不规则状况的放大结果,而此一结果常被称为"表面轮廓图"(surface profile)。

当仪器的尖笔正沿着工件表面进行扫描时,其垂直方向的运动乃可被放大而被绘制下来,且在同时,我们亦可直接自仪器上读出在该处工件表面上的表面粗度算术平均值究竟为多少。

在1930年以前,这完全是要凭触觉来建立标准。

检验时必须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粗度的试片,工厂人员在使用这些试片时,先用他的手指甲划过标准的试片表面,然后再划过他制造出来之工件的表面,当感觉这两个表面具有相同的粗度时,则工件表面便被认为足够光滑了。

在表面密封、滚珠轴承、齿轮、凸轮或轴颈等应用场合,表面光度对于设备的功能能否发挥影响很大,有人发现,设备的性能与对数的表面光度值成线性的变化关系。

也就是说,要使性能提高一倍时,平均的波峰到波谷的粗度值必须减低十倍。

于是乎,对表面粗糙度量化的要求也就产生了。

图 1 表面轮廓包含了粗糙度曲线与波浪起伏的曲线表面轮廓断面曲线中,包含了粗糙度曲线与波浪起伏的曲线(图 1),一般说来波浪起伏的曲线是属于轮廓量测的范围,其值远大于表面粗糙度之值(有关轮廓量测请参阅第六章),但也有将表面轮廓断面两种曲线分开或合并考虑的作法,因此也就有了各种表面粗糙度之定义,如表 1.尽管各种表面粗糙度之定义有那么多,一般表面粗糙度之表示法只有下列三种:Ra(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ymax(最大高度粗糙度)、Rtm (十点平均粗糙度),现分述如下:图 2 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之测量长度L1. Ra :中心线平均粗糙度若从加工面之粗糙曲线上,截取一段测量长度L(图 2) ,并以该长度内粗糙深之中心线为x轴,取中心线之垂直线为y轴,则粗糙曲线可用y = f(x)表之。

以中心线为基准将下方曲线反折。

然后计算中心线上方经反折后之全部曲线所涵盖面积, 再以测量长度除之。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国旧标准(光洁度)
中国新标准(粗糙度)Ra
美国标准(微米)Ra
美国标准(微英寸)Ra
▽4
6.3
8.00
320
6.30
250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8
0.4
Ra
Rz
Rmax
瑞士
澳大利亚RaRa丹麦源自捷克RaRa
Rz
Rz
Rmax
Rmax
Ru
南斯拉夫
瑞典
Ra
Ra
Rz
Rz
Rmax
Rmax
K
tp
KB
新西兰
匈牙利
Ra
Ra
Rmax
Rt
芬兰
加拿大
Ra
Ra
Rz
Rmax
保加利亚
Ra
Rz
Rmax
阿根廷
hm
荷兰
Ra
西班牙
hm
125
N8
9
6.3
250
N9
10
12.5
500
N10
11
25
1000
N11
12
50
2000
N12
表面光洁度级别与表面粗糙度Ra系列值的对照(μm)
各国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符号
国别
算术平
均偏差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

镜面0.006微米雾状镜面0.012镜状光泽面0.025亮光泽面0.05暗光泽面0.1不可见加工痕迹的方向0.2可见加工痕迹方向0.8微见加工痕迹方向0.4看不清加工痕迹方向 1.6微见加工痕迹方向 3.2可见加工痕迹方向 6.3微见刀痕12.51级Ra值不大于\μm=10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2级Ra值不大于\μm=25、5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3级Ra值不大于\μm=12.5表面状况=可见刀痕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4级Ra值不大于\μm=6.3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

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5级Ra值不大于\μm=3.2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

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

不重要的紧固螺纹的表面。

需要滚花或氧化处理的表面6级Ra值不大于\μm=1.6表面状况=看不清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刮1~2点/cm^2铣齿应用举例=安装直径超过80mm的G级轴承的外壳孔,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定位销孔,V 型带轮的表面,外径定心的内花键外径,轴承盖的定中心凸肩表面7级Ra值不大于\μm=0.8表面状况=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车、镗、拉、磨、立铣、刮3~10点/cm^2、滚压应用举例=要求保证定心及配合特性的表面,如锥销与圆柱销的表面,与G级精度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径和外壳孔,中速转动的轴径,直径超过80mm的E、D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及外壳孔,内、外花键的定心内径,外花键键侧及定心外径,过盈配合IT7级的孔(H7),间隙配合IT8~IT9级的孔(H8,H9),磨削的齿轮表面等8级Ra值不大于\μm=0.4表面状况=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铰、磨、镗、拉、刮3~10点/cm^2、滚压应用举例=要求长期保持配合性质稳定的配合表面,IT7级的轴、孔配合表面,精度较高的齿轮表面,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与直径小于80mm的E、D级轴承配合的轴径表面、与橡胶密封件接触的轴的表面,尺寸大于120mm的IT13~IT16级孔和轴用量规的测量表面9级Ra值不大于\μm=0.2表面状况=不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布轮磨、磨、研磨、超级加工应用举例=工作时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中旧标( 光洁度) 中新标( 粗糙度)Ra 美标(微米),Ra 美国标准( 微英寸),Ra ▽4 6.38.00 3206.30 250▽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6 1.62.50 1002.00 801.60 63▽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

总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

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

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z.示意图如下一般的书籍都推荐表面粗糙度大的(12.5)和小的(0.025)用RZ,其余用Ra 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a。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中旧标 ( 光洁度 ) 中新标 ( 粗糙度 )Ra 美标(微米 ),Ra 美国标准 ( 微英寸 ),Ra▽ 4 320 250▽ 5 200 160 125▽ 6 100 80 63▽ 7 50 40 32▽ 8 25 20 16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

总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

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

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内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内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z.示意图如下一般的书籍都推荐表面粗糙度大的()和小的()用RZ,其余用Ra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粗糙度加工方式所得粗糙度对照表

粗糙度加工方式所得粗糙度对照表
標準等 級代號
表面粗糙度SPI(Fra bibliotek1) Ra0.005
SPI(A2) Ra0.01
SPI(A3) Ra0.02
粗糙度加工方式所得粗糙度對照表
加工工具(方法)
粗研磨砂粒粒度
精研磨砂 粒粒度
鉆石膏拋 光
加工材料及硬度要求
S136
54HRC
8407
52HRC
DF-2
58HRC
XW-10
60HRC
S136
300HB
718SUPREME
300HB
SPI(B1) Ra0.05
光度描述 光潔度非常高,鏡面效果 光潔度較低,沒有砂紙紋 光潔度更低一級,但沒有砂紙紋 沒有光亮度,有輕微3000#砂紙紋
SPI(B2) Ra0.1
SPI(B3) Ra0.2
Ra0.4
精加工:精車\精刨\ 精銑\磨\鉸\刮
沒有光亮度,有輕微2000#砂紙紋
沒有光亮度,有輕微1000#砂紙紋 不辨加工 痕跡的方向
微辨加工痕跡的方向
Ra0.8
精加工:精車\精刨\ 精銑\磨\鉸\刮
可辨加工痕跡的方向
Ra1.6 Ra3.2 Ra6.3 Ra12.5 Ra25
Ra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
Rz
Ry
最大高度
UEFCO ISO 1302MCC
μm
μm μm
国际标准 ISO 468 e 4287
日标
0.006N01
0.0120.05
0.05N00.0250.10.1N10.050.20.2N20.10.40.4N3f5
0.20.80.8fP N40.4 1.6 1.6fP N5f40.8 3.2 3.2fG N6f31.6 6.3 6.3fF N7f23.212.512.5fO N8f16.32525fO N9f 12.55050fR N1025100100fT
N1150200200N12100400
400
N13200
N14
Ra μm AA& CLA μinch
0.0250.05120.140.280.4160.8321.6633.21256.325012.550025100050
2000
μm 德标
μinch 英标BS 1134
842516100
500.250.80.5
2.51.6~毛料
在与主沟的横向方向上测量粗糙度。

粗糙度测量假定算术平均值“ Ra”以μm 为单位。

Rt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粗糙度最大值。

Rz :10点的平均粗糙度。

机加工,非常光滑机加工,非常光滑
机加工,中等光洁度机加工,粗糙
~毛料超精抛光钻石膏
层叠,非常精细的抛光,完美光滑搭接用于密封接头
磨削,EDM 电火花加工,极细腻的表面
8000
符号和表面等级
常规符号
表面状态2000400050050010001000
125125250250323263638816162440.51国际标准加工粗糙度转换对比表
AA 平均峰谷线CLA
Rt 0.25μinch 美标ASA B.4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