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检测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虚词”配套检测

“文言文实词、虚词”配套检测

“文言文实词、虚词”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贺若敦,代人也。

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

西魏大统三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赐爵当亭县公。

敦少有气干,善骑射。

统之谋执迅也,虑.事不果,沉吟者久之.。

敦时年十七,乃进策曰:“愿思全身远.害,不得有所顾念也。

”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

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

统大悦,谓左右僚属曰:“我少从军旅,战阵非一。

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明年,从河内公独孤信于洛阳,被围。

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

乃言于.太祖。

异.之,授都督。

(节选自《周书·贺若敦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执.刺史田迅以州降(2)虑.事不果(3)愿思全身远.害(4)异.之,授都督参考答案:(1)拘捕(2)担心(3)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4)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执刺史田迅以.州降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B.①沉吟者久之.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①统乃.流涕从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①乃言于.太祖②不拘于.时,学于余解析:选B A项,①介词,率领;②连词,表目的,用来。

B项,二者都是衬音节助词,无实义。

C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竟然。

D项,①介词,向;②介词,表被动。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

译文:(2)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译文:参考答案:(1)当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人张世显暗中赶来袭击贺若统,贺若敦挺身而出与贼人交战,亲手斩杀七八个贼人,贼人才退走。

[注意:潜,暗中;手,名词作状语,亲手;“敦挺身赴战”为省略句,应为“敦挺身(与之)赴战”](2)像这孩子这样的年龄而有如此胆量谋略的,我还没有见过,他不仅能光耀我家的门庭,也应当会成为国家的名将。

100个文言实词检测(选择题)

100个文言实词检测(选择题)

文言实词训练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君安与项伯有故居安思危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通“背”,背叛)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鸿门宴》(一倍)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

《穆天子传》(读péi,陪伴,伴随。

)5.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副词,本来)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

)6.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低贱)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C、与从弟俱知名D、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众里寻他千百度.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朱)泚固.致大绫三百匹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红豆生南国.”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逝将去女,适彼乐国.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考点2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实词(限时检测)(原卷版)

考点2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实词(限时检测)(原卷版)

考点23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实词(测)【限时检测1】时间:15分钟实际答题时间:分数:20分实际得分:一、【2021·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20分)许敬宗,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善心子也。

其先自高阳南渡,世仕江左。

敬宗幼善属文,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俄直..谒者台,奏通事含人事。

善心为宇文化及所害。

敬宗流转投于李密,密以为元帅府记室。

太宗闻其名,召补秦府学士。

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

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绿经。

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众或指之,敬宗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

十九年,太宗亲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敬宗与高士廉等共知机要。

中书令岑文本卒于行所,令敬宗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

太宗大破辽贼于驻跸山,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

高宗嗣位,代李义府为中书令,任遇之重,当朝莫比。

册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

乾封初,以敬宗年老,不能行步,特令每朝日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

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

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

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

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

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

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

敬宗又辄以已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然自贞观已来,论次诸书,自晋尽隋,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赉,不可胜纪。

威亨元年,抗表乞骸骨,诏听致仕,俸禄如旧。

三年薨,年八十一。

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陪葬昭陵。

文集八十卷。

谥曰“恭”。

(节选自《旧唐书·许敬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俄直..谒者台俄:不久B.备.见其事备:完全C.敬宗深衔.之衔:后悔D.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就:到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许敬宗是隋代礼部侍郎许善心的儿子.他的先祖从高阳南渡,世代在江左为官,他年幼时擅长写文章,被荐举为秀才,朝廷授任他为淮阳郡司法书佐。

广东省广州天河中学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 04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天河中学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 04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0481.【素】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 (白色的生绢)B.中有尽素书《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 (素帛)C.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平素、素来)D.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子刘子自传》(一向)82.【汤】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

》(shāng水大流急的样子)B.臣待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汤药)C.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武传》(用火烫)D.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鞭贾》(热水)83.【涕】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并序)》(眼泪)B.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流泪)C. 儿涕而去《促织》(眼泪)D.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寄欧阳舍人书》(眼泪)84.【徒】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徒然,白白地)B.有宁越、徐尚……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徒弟,同学)C.(陈涉)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指服劳役的犯人)D.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项羽本纪》(只是,仅仅)85.【亡】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失去,丢失)B.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逃亡)C.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行不语《鸿门宴》(逃跑)D.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苏武传》(通“无”,没有)86.【王】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称王)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称王)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称王)D.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黄州快哉亭记》(大王)87.【望】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向远处看,远眺)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农历的每月十五日)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期望)D.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期望)88.【恶】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寄欧阳舍人书》(厌恶)B.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寄欧阳舍人书》(wū怎么)C.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苏武传》(wù羞恶,不好意思)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赤壁之战》(嫉妒)89.【微】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陈情表》(地位卑微)B.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马钧传》(细小的,微不足道的)C.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隐蔽,不清楚)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90.【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详尽地叙述)B.倾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与元微之书》(全部,都)C.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项羽本纪》(清楚)D.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详尽,全面)91.【相】意思解说没有错误的一组是()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文言实词和虚词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文言实词和虚词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文言实词和虚词(一)一、基础回练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辞:计较、看重。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托词,借口。

C.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辞:命令。

D.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辞:言辞,文辞。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抵御,抵挡。

B.惴惴恐不当.意当:符合。

C.北邀当.国者相见当:在……里面。

D.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当:值,正在。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日寝帐中,落被.于地被:被子。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

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被:披散,披着。

D.将军身被.坚执锐被:蒙受,覆盖。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之病.在肠胃病:疾病,重病。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使……折断。

C.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病:责备,羞辱。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困苦。

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乘:坐,乘坐。

B.乘.鄂渚而反顾兮乘:趁机会。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乘:交加,接连。

D.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乘:一车四马的总称。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儿寒乎.?欲食乎技盍至此乎.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嬴乃.夷门抱关者也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汝其.勿悲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示赵弱且.怯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文言同步巩固训练(文言实词“爱”—“得”)练习检测

文言同步巩固训练(文言实词“爱”—“得”)练习检测

文言同步巩固训练(2)120个文言文必考实词“爱”——“得”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3.然后得一夕安.寝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7.衣食所安.8.既来之,则安.之3 被1.禹,汤被.之矣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将军身被.坚执锐4.被.发行吟泽畔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焉用亡邻以倍.郑4.每逢佳节倍.思亲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2.盖亦反其本.矣3.本.在冀州之南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5.是无难,别具本章.6.此之谓失其.本心7.本.未倒置8.抑本.其成败之迹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鄙.人.不知忌讳4.孔子鄙.其小器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4.左右欲兵.之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必以情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6.人至察.则无朋10 朝1.朝.服衣冠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4.于是入朝.见威王5.两朝.开济老臣心6.期年不听朝.7.坐南朝.北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4.是高、曾.时为一户5.曾.益其所不能12 乘1.乘.犊车,从吏卒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自京师乘.风雪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13 诚1.帝感其诚.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4.帝感其诚.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为汉家除.残去秽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6.扶辇下除.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大礼不辞.小让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0.近者奉辞.伐罪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从.此道至吾军5.弟走从.军阿姨死6.其从.如云7.欲不可从.8.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9.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0.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11.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7 殆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4.思而不学则殆.18 当1.木兰当.户织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3.有大石当.中流4.北邀当.国者相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8.犯法当.死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19 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12.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20 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未得.与项羽相见4.吾得.兄事之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10.此言得.之。

文言文实词翻译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实词翻译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左宗棠一、实词1、非梦卜夐求,殆无幸矣 (大概)2、僚属白事 ( 报告)3、武事不竞之秋(时候)4、欲藉通商深入腹地(假借借助)5、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占据停止收缩)6、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时出为吾办贼。

(写信表达替平定)7、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要挟)8、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列条陈述)9、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 (供奉)10、每克一地,招徕抚绥(攻克攻下)二、翻译句子1、辄问:“亟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

(4分)(骆秉章)就问:“左先生是怎么说的?”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的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的大了。

2、“若识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3分)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怎么很久不出来任职呢?他年岁多大了?3、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4分)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地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地去获得胜利。

4、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

5、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林翼敦劝之,乃出。

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

6、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送献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万万不可以答应的。

壮其言,嘉许之。

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皇帝觉得左宗棠的话有志气,非常嘉许。

崇厚获罪离任,朝廷命曾纪泽出使俄国,更改前面的和约。

二、和凝一、实词1、独好礼文士以礼对待2、每倾赀以交之财物3、因妻之以女嫁给4、吾恨未得死所尔遗憾5、以故凝得与之游交游6、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旧例主管二、翻译1、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

(3分)不久,有一名骑兵追赶过来,快赶上贺瑰了,和凝大声呵斥,那骑兵仍不停止,和凝就拉开弓射死了他。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选择题)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选择题)
29.【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返回) B.吾妻归宁。《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 C.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返回,回到) D.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回去) 29.【答案】C(A.古代女子出嫁 B. 特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D.同道,一起)
28.【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必定,一定)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固执,顽固) 28.【答案】B(A.险要,坚固 C.固然,诚然D.本来,原来)
7.【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B.草木皆兵。(名词,兵器) C. 穷兵黩武。(名词,战争) D.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7.【答案】B.(名词,兵士) 8.【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名词,病情)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动词,使……病。) 8.【答案】A.(动词,担心、忧虑。) 9.【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动词,详审、细究。)
14.【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名词,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名词,道义,道理) ③然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名词,学说,主张) 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名词,方式,方法,技能)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名词,学问,修养)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名词,风尚) 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动词,说,讲) 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名词,小路)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14.【答案】D⑧(名词作动词,取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检测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将军身披坚执锐()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使童子烛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引次江北()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曾不知老之将至()
向吾不为斯役,则九已病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
进之布指算,不爽(2007年高考江苏卷)()
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2007年高考江苏卷)杀人如不能举,刑
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道济趋下阶(2007年高考江苏卷)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滕王阁序》)()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召医而尤其故()
不素餐兮《诗》()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赵奢之伦制其兵()
势拔五岳掩赤城()
城之不拔者二耳()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齐人追亡逐北()
通五经,贯六艺()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
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不意乃在朝列()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
沛公军霸上()
拔剑撞而破之()
知杭州仁和县(2005上海卷)()
系梁父子以组()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冠者五六人()
庭除甚芜,堂庑甚残()
有牧人御众之才()
季布匿濮阳周氏()
而郑氏数千指独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国论》)()
铨简秀士()
意季布匿其所()
诸将皆阿吕后意()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