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日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 ,月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 。

2、能使我们________或_______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

3、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4、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5、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

6、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________。

7、我们把储存在食物当中的能量叫______能,当我们在运动时此能量可转化为______,也可以转化为______维持我们的体温。

8、自行车上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速度比大齿轮___________;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速度比小齿轮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用蜡烛火焰加热金属汤匙中的白糖约5分钟,白糖()。

A.只是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后来生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后来变成黑色物质 D.没有发生变化3、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4、我们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C.部分相同5、金鱼和鸽子的共同特征()。

A.都有翅膀B.都用鳃呼吸C.身体里都有脊柱6、下面的垃圾不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A.废电池B.废注射器C.废餐巾纸7、“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

A.杠杆B.轮轴C.滑轮8、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科学)(总分40分)一.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1. 放大镜又称。

2.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3. 蚜虫靠吸食植物嫩枝上的生活。

4.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

5. 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表皮上的。

6.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判断题(共9分,每题1分)()1.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2. 印刷物上的图片,其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用眼睛仔细观察能看到色彩点由红、绿、蓝组成。

()3. 细菌属微生物,乳酸细菌对人有毒。

()4. 罗伯特.胡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 草履虫、眼虫、变形虫等是单细胞生物,细菌、动物的卵也只有一个细胞。

()6. 透明的有规则形状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7. 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8.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9. 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 选择题 (共12分,每题2分)1. 自制显微镜时,我们需要两个(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2. 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准焦螺旋,降低( ),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A. 目镜B. 镜筒C. 物镜3. 下列对于微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微生物是病菌,只能使人得病,不可以治病B. 微生物能分解垃圾和处理污水C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品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4.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 越大B. 不变C. 越小5. 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 食盐B. 雪花C. 玻璃6.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 .显微镜B .电子显微镜C .放大镜四.填图 (共11分,每空1分)1.认识显微镜(5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2、________、________等都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____,电池多则磁力__________。

4、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

5、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6、蚂蚁的身体由头、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蚂蚁头部有一对______。

7、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8、________ 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 方向运动。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2、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A.蛋白质B.脂肪C.淀粉3、在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鱼缸、池塘中的水 B.盐水 C.碘酒4、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包成粽子B.面团拉成面条C.米饭酿成黄酒5、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6、下列方法最不会污染水源的是()。

A.洗碗时用洗洁精洗B.洗碗时用淘米水洗C.洗衣服时用肥皂洗7、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A.沉淀、过滤、消毒B.消毒、沉淀、过滤C.过滤、消毒、沉淀8、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马上熄灭B.继续燃烧C.一分钟后熄灭9、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

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有关。

A.对流B.传导C.辐射10、框架结构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支撑力大B.实心的C.抗风能力强三、判断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增加纸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以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2、常见的机械大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基本组件组合而成的。

3、小明一家去旅游,来到山区发现山路弯弯,盘旋其间。

通过学习小明知道了盘山公路是属于简单机械类型中的___________。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_____才可以看清楚。

5、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6、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7、能使我们________或_______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

8、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2、我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翟志刚B.杨利伟C.聂海胜3、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4、瓦楞纸是通过()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的。

A.增加厚度B.增加长度C.增加宽度5、下列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

A. B. C.6、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A.沉淀、过滤、消毒B.消毒、沉淀、过滤C.过滤、消毒、沉淀7、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8、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A.短路B.断路C.通路9、下列不属于导致世界人均供水量减少的原因的是()。

A.环境污染逐渐严重B.海洋面积增大C.人口迅速增长10、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三、判断题。

(共20分)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2、动物、植物和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__ 、______、______和产生沉淀物。

3、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

5、搬运杂乱的废钢铁用________就省事多了。

6、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了一些新鲜的鱼,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储存一条鱼,防止它变质。

7、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8、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二、选择题。

(共20分)1、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排开的水量C.物体的颜色2、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A.白色大颗粒B.都是立方体颗粒C.粉末状颗粒3、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4、在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鱼缸、池塘中的水 B.盐水 C.碘酒5、鸡蛋握在手中不易破碎是因为()A.鸡蛋壳很坚硬B.鸡蛋壳很厚C.鸡蛋壳接近球形D.鸡蛋壳内部是实心的6、北极狐的耳朵比红狐长得小,个体却长得要大,这是为了()。

A.捕猎食物B.野外奔跑C.适应寒冷7、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A.电能B.光能C.机械能8、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A.改变电流的方向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C.增加线圈的圈数9、食物进入人体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经历许许多多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含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含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将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如图所示),不能看到的现象是()A.有沉淀物产生B.溶液颜色变淡C.有气泡产生2 . 两个()组合起来使用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A.平面镜B.玻璃片C.凸透镜3 . 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食盐B.雪花C.石蜡D.味精4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的燃烧B.将铁熔化后制成锅C.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5 . 下面属于真菌的生物是()。

A.流感病毒B.大肠杆菌C.蘑菇6 . 微生物能将动植物的遗体A.吸收B.利用C.分解7 . 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滴水成冰C.百炼成钢8 . 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发生了物理变化B.发生了化学变化C.没有什么变化9 . 下列日常生活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白酒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C.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10 . 下列动物体内没有“骨骼”的是()。

A.鸡B.金鱼C.蜗牛11 . 木材在下列哪个变化中产生新物质?()A.点燃当火把照明B.加工成桌子C.被粉碎成小木粒12 . 最牢固的框架结构是()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13 .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

A.牛顿B.伏特C.爱迪生14 . 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

A.水中的一半B.空气中的一半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15 . 换水过勤,金鱼会()。

A .褪色B .变形C .得病D .死亡16 . 人们常用( )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A .过滤B .蒸发17 . ( )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 .格罗斯泰特B .牛顿C .培根18 . 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C .既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19 . 铁钉放在( )里,生锈的速度最快。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们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2、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3、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可以看到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4、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6、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7、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终止。

8、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二、选择题。

(共20分)1、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首先会()。

A.变成液态的糖B.变成水C.不变2、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3、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4、吃饭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外部加热B.补充内能C.身体运动D.内部刺激5、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A.没有味道B.慢慢甜起来C.越来越酸6、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7、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珍珠B.琥珀C.雪花8、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_____才可以看清楚。

2、以___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________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________。

3、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

4、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或________来实现。

5、如果电路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________。

6、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__ 、______、______和产生沉淀物。

8、水滴里的那些小家伙,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A.没有味道B.慢慢甜起来C.越来越酸2、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A.改变电流的方向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C.增加线圈的圈数3、能改变物体用力方向的是()。

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4、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5、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6、在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鱼缸、池塘中的水 B.盐水 C.碘酒7、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8、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基本是一个开关控制一种电器,所以可判断是()。

A.串联B.并联C.串并联9、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10、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三、判断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科学)
(总分40分)
一.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
1. 放大镜又称。

2.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3. 蚜虫靠吸食植物嫩枝上的生活。

4.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

5. 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表皮上的。

6.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判断题(共9分,每题1分)
()1.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2. 印刷物上的图片,其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用眼睛仔细观察能看
到色彩点由红、绿、蓝组成。

()3. 细菌属微生物,乳酸细菌对人有毒。

()4. 罗伯特.胡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 草履虫、眼虫、变形虫等是单细胞生物,
细菌、动物的卵也只有一个细胞。

()6. 透明的有规则形状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7. 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8.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9. 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
物体的图像放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选择题 (共12分,每题2分)
1. 自制显微镜时,我们需要两个(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平面镜
2. 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准焦螺旋,降低( ),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A. 目镜
B. 镜筒
C. 物镜
3. 下列对于微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是病菌,只能使人得病,不可以治病
B. 微生物能分解垃圾和处理污水
C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品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4.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
A. 越大
B. 不变
C. 越小
5. 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 食盐
B. 雪花
C. 玻璃
6.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
A .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四.填图 (共11分,每空1分)
1.认识显微镜(5分)。

认识显微镜
备选:
反光镜
物镜 调节旋钮 目镜
载物台( ( ( (
(
气孔
8.√ 9.
四.1.略
2.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