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需要动机意志

合集下载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

大学心理学总复习资料(包括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化学传导_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

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_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

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额叶__;__顶叶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

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需要动机与行为ppt课件

第二章 需要动机与行为ppt课件
第二贾厂长应吸取教训今后真正从关心人出发遇到问题出发听取群众的意见组织集体共同决策让各成员自觉遵守集体做出的决策凡是关系列群众利益的决策必须从群众中来对群众中去对职工而要严格要求又要热心关怀运用感情投资这种管理模式以便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修定厂规厂纪一旦职代会通过就要坚决执行只有发扬民主才能保证决策的质量

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不是经济需要,人们努力追求的
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理论揭示人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及追求良 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三、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与Y理论

“自我实现的人”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假设。 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 能,只有这样人才会感到满足。 Y理论:
工作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 • • • • • • •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民族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工作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 促使动机迁移 提供成功机会 正确对待挫折 良好的心理环境
• 面对工人对“早退罚款”的反对,贾厂长 • 第一,应大胆的否定自己,不要怕失去面子,失去“权威”。领 导的权威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二种,正式的权威是上级任命 的权威,非正式的权威是指不靠上级任命,而是靠领导人自身的 声望而产生的权威,一个厂长的权威就是要靠自己的专长和技能, 靠沟通能力和说服能力与被领导者处理好关系。只有这样大家才 愿意服从你的领导,你才有威信,因此,贾厂长应主动取消罚款 措施,这样做,不但不会推动权威,反而会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 和支持。 • 第二,贾厂长应吸取教训,今后,真正从关心人出发,遇到问题 出发,听取群众的意见,组织集体共同决策,让各成员自觉遵守 集体做出的决策,凡是关系列群众利益的决策,必须从群众中来 对群众中去,对职工而要严格要求,又要热心关怀,运用感情投 资这种管理模式,以便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修定厂规厂纪, 一旦职代会通过,就要坚决执行,只有发扬民主,才能保证决策 的质量。

第二章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内容提要: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迅速发展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为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关注在什么阶段,哪些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重要;在什么阶段,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最易造成伤害。

本章将讨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预防某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或对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给予咨询与诊治,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一节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中小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与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相矛盾,这一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它推动着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心理冲突随之出现,这些心理冲突就构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取决于健全的脑功能,而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则是脑功能障碍的结果。

生理因素对心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生物条件是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或者在遗传上有严重的缺陷,人的心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或阻碍,如:智力落后的往往有染色体异常;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

其次,生物因素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至于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的水平如何,主要决定于社会生活条件和学校教育。

如果一个遗传素质健全的儿童,自幼失去了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尽管有着正常人的头脑,也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印度狼孩的事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指的就是生物的普遍现象——遗传。

遗传是指生物性状的逐代传递,它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如机体的构造、形态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现在研究表明: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有一种遗传物质叫脱氧核糖核酸(DNA)它包括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

心理学基础:第二章需要动机和意志

心理学基础:第二章需要动机和意志

(三) 社会心理需要
1.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是指一种内化的想取得成功的愿望。 心理学家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等研究发现: 可以采用测验来预测和分析成就目标对人的行为 的影响; 并且能预测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在不同情景下的 行为模式。
2.成功恐惧 你有过“不敢成功”的经验吗? 为什么人会表现出避免成功呢?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二节 动机
一、动机的概述
(一)概念:动机时常被定义为发动并维持活动的倾
向或意向,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
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而非指活动本身。
(二)、需要、动机与行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行为具有三种
二、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三、意志品质
(一)自觉性 (二)果断性 (三)坚韧性 (四)自制力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
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 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就属 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 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 动时的动类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起源分类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指向对象分类
二、人的需要
(一)饥饿感 饥饿是指有机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不愉快的 机体感觉和不平衡状态。它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什么情况下吃,什么情况下停止吃? 是什么释放满足的信号和调节进食行为? 调节失败会怎样?

第二章 动机与意志PPT课件

第二章 动机与意志PPT课件
22
(三)动机的强化理论
代表人:斯金纳 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它在一定 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23
行为主义的领袖—— B.F.斯金纳(1904— 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 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 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 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 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 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 用。
5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
2.指向功能 采取什么样的活动
3.维持和调节功能 推动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调节活动
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4 .动机还有强化功能
6
(三)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源于个体自身的生理需要, 如饥饿、口渴、性欲、睡眠等动机。 (2)社会性动机源于社会性需要,以人的较 高层次需要,如交往需要、自尊及爱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为基础。
第二章 中小学生行为 的调节与控制
2020/7/21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本章结构
第一节 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 第二节 意志 思考题
3
第一节 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
一、动机的概述 二、动机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这种训练方法和动物园、马戏团中训练动物表演的方式一样。
2020/7/21
27
2020/7/21
10
(一)动机的本能理论
对行为动机的探讨,最早起源于本能的概念。 本能:指个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 式或行为倾向。 创始人:弗洛伊德

普通心理学-动机、需要与意志-思维导图

普通心理学-动机、需要与意志-思维导图

动机、需要与意志•动机概述o动机的含义、功能及过程▪含义: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过程:目标-诱因(外)-需要(内)-动力-行动o动机的分类▪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饥饿、渴、性、睡眠等•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力,如权利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动机等。

▪动力来源•外在动机o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o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外在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内部动机o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动机与行为效率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对任务难度增强而下降•动机理论o动机的早期理论▪本能理论:人的行为由本能决定的•詹姆斯:人类除了具有动物本能还具有社会本能•麦独孤:人类具有18种本能•洛伦茨:印刻现象•弗洛伊德: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驱力理论• 1.伍德沃斯提出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2.赫尔提出驱力减少理论(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行为潜能P,P=D*H-1)▪唤醒理论• 1.人们偏好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2.简化原理:重复的刺激会降低唤醒水平3.个体经验偏好原理:个体经验对偏好有影响,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

▪诱因理论•斯彭斯:P=D*H*K-Io动机的认知理论▪期待价值理论(托尔曼)▪归因理论:1.罗特的控制点理论2.海德的归因理论3.韦纳的归因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功效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逆转理论•需要o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o需要的种类▪按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o需要的层次理论▪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理论观点:1.五种需要是天生与生俱来的,但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人后才出现2.层次越低的需要能力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个体的生存,又叫缺失性需要3.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又称生长性需要。

《动机、需要与意志》课件

《动机、需要与意志》课件
通过分析学生的动机和需 要,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习效果。
培养意志力
通过意志力的培养,帮助 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 挑战,增强自我控制和调 节能力。
促进个性化教育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员工
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要,制定有 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

意志表现在个体的决策中,如选 择目标、制定计划、评估风险等

意志表现在个体的心理调适中, 如应对挫折、调整情绪、保持积
极心态等。
意志的作用
01
02
03
04
意志能够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 ,推动个体不断追求目标并克
服困难。
意志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控制 能力,帮助个体抵制诱惑和克
服拖延等不良习惯。
意志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 ,使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 能够保持积极心态并快速恢复

意志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 展,帮助个体实现自我超越和
提升人生价值。
04 动机、需要与意志的关系
CHAPTER
动机与需要的联系
动机产生于需要
动机是行为背后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往往来源于个体的 内在需要。当个体意识到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 一种驱动力,促使个体采取行动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形成 动机。
03 意志
CHAPTER
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指个体通过自我决定和行动来 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和坚定性的 特点,能够克服困难和障碍,实现预 定目标。
意志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自我 激励等方面,是个人行为的重要驱动 力。
意志的表现

2010动机意志需要

2010动机意志需要

成就需要的小测验
假设你的面前有5个靶子,放在远近不同的位 置上。你的任务是用一粒豆子击中任何一个 自己选定的靶子。靶子A的位置最近,任何人 都能击中;靶子B稍远,大部分人能击中;靶 子C更远一些,也许一半人能击中;靶子D更 远,很少有人能够击中;靶子E最远,几乎没 人能够击中。作为奖励,如果你击中A可以得 到200元,击中B可以得到400元,击中C可以 得到800元,击中D可以得到1600元,击中E 可以得到3200元。你会选择哪个目标呢?
遗传+营养 人们对食物及饮食行为的思维方式
盲目减肥或限制饮食所导致的饮食障碍(智慧较高、行 为良好、做事认真、出身富家)
厌食症进食障碍 暴食性进食障碍
体型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标准体型的判断标准基 本一致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
什么样的体形吸引人?——来自男女的不同想法
性动机
和饥饿动机的区别(出现时间;产生原因; 能否消失;有无对象)
性行为的进化
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差异的存在
性规范
从社会中学习得到的性反应的内容 当前既有的规范面临着挑战
同性恋:以同性作为性行为的对象。 同性恋
(断袖之癖;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基督文化; 60年代末期)
本能因素:研究表明性偏好有遗传成分 环境因素:(1)单一性别集中的环境; (2)特殊的经历 社会与同性恋:观念的改变
饮食的生理学:饥饿的感觉从何而来? 饮食的生理学
外周反应:如胃部的活动 中枢反应:脑内的饥饿中枢(外侧下丘脑LH)和饱食 中枢(腹内侧下丘VMH)
饮食的心理学:你吃东西仅仅是为了不饿吗? 饮食的心理学
社会习惯 文化习惯 个人习惯
生理性动机
饥饿(下视丘底部) 肥胖(文化遗传因素、情绪因素、外在诱因作用 ) 肥胖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
– 运气——不稳定 – 能力——稳定
可控性
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
– 努力——可控性高 – 能力、运气——可控性低
下面这些归因
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
– 能力 – 努力程度
– 工作难度
– 运气
– 身心状态
– 其他
它们的内外在?稳定性?可控性?
常见归因的特性
归 因 内 部 外 部 可控 稳定 不稳定 努力 不可控 不稳定 身心状态 运气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Dodson Law) (简称倒“U”曲线规律)。
高 解 决 问 题 的 效 率

动机强度

动机的最佳水平受任务性质的影响
任务较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s—Dodson Low)
可能出现的结果
教师:愿意对学生的好成绩负责任,而 总是把无长进的坏成绩归罪于学生(此时 教师指责学生懒惰、笨、迟钝、不用心 或认为他努力不够) 学生:成功是自己能力或努力的结果; 失败则却认为并非自己笨或不用功,只 是功课太重、老师讲课生硬呆板或者老 师太差劲。
自我服务偏见
人们总是宁愿获得成功的荣誉,而把失 败的埋怨推给外因。
──荀子。榮辱篇
需要的种类
1、起源: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指向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 肉来解除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 和牙齿来啃生肉来解除饥饿。 -马克思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braham.H.Maslow , 1908—197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 人之一。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个体成败的经验 个体的归因方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练习
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是教育活动 的开始。以你自己作为学生的经历,并 且联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你认为 学生有哪些基本的需要?教师应该如何 去满足学生的这些基本的需要?
马斯洛所描绘的五种主要需要渐进变化图
我国古代的需要层次理论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稳定 能力 任务难度
考虑一下
如果人们持续地、习惯性地将成功或失 败进行某种归因,会造成什么样的的后 果?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
动机降低 认知出现障碍 情绪失调
想一想
对于学生与教师而言,面对以下情况时, 会做如何的归因?
–学生学习成绩好 –学生学习成绩差
需要
动机
问题
你有考研的打算吗?想一想,如果有的 话,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的动 机是什么?
动机的种类
自主水平: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起源: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在活动中的作用:主导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是否被意识: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的动机 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 动机。
动机与效率
自我效能感理论
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 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 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
班杜拉 ( Bandura)
自我效能感理论
行为的结果因素: 强化
行为
行为的先行因素: 期待 备考研究生 结果期待 效能期待
期待的重要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 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 的主观判断。
第二章
需要、动机、意志
徐长江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
xucj@
内容纲要
需要 动机理论
需要
需要的含义 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 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 而欲息,好利而惡害,凡人之所生而有也, 是無待而然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动机的理论
归因理论 我效能感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寻找原 因的过程。 归因是人的一种内在倾向。
问题
考虑一下,你的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如 果成功的话,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如果 失败了呢?
因素来源
行为结果由外部还是内部因素控制
–运气、机遇-外部 –能力-内部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问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否可以 解释人们“舍生取义”的行为?
动机
动机的概念 动机的形成 动机的种类 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 动机理论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 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心理动力。
动机的形成
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能引起个体动机的 刺激或环境。 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