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与动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心理学之需要与动机精品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之需要与动机精品PPT课件
艺术(精神);知识(精神)—要有物质载体,如书、电脑。
四者之间关系:自然需要≈物质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
2.动机
(1)动机的定义
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发动),并维持这种活动(保持)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 或内部动力。常以愿望、兴趣、理想来表现。(找水喝)
(2)动机产生的因素--(要不要、有没有)
(3)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①1种行为-1种动机; ②1行为—多动机:做官—为民做主;受人尊重;升官发财。 ③多行动—1动机:托人;掏钱送礼;用心读书—找好工作。
需要 缺水,口渴
举例
动机 找水喝
行为
买;厕所-自来 水;到超市偷。
找水喝;卖了换 超市偷水 钱;找乐
2.动机
(4)动机的种类 ①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按根源分)
根据需要产生角度不同,
①自然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
--生理不平衡引起的需要。食、衣、睡、性、好奇与 探究、避害。人与动物都有。
②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
--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求知、成就、交往、消遣 娱乐。人特有,通过学习得知。
需要
(2)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满足的对象不同 ①物质需要—物质产品的需要,如食物、生活、工作的物理环境。 ②精神需要—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如知识、文化、荣誉。 两者关系—互相渗透、转化。物质需求可上升到精神需要,如衣服(物质)—美感、荣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没有行为表现时是需要,有行为表现时则为动机。 内部环境—生理需要—生理性动机(驱力或内驱力) 外部环境—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即使内部环境平衡,也可在诱因下触动行为。
饱食后,看见色香味俱佳的蛋糕,仍有食欲驱力。 情绪:积极—推动行为;消极—远离。

第七章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PPT课件

第七章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PPT课件

习方法,如向别人请教,或仔细思考自己哪
些方面做得不好,吸取教训等。
11
• (三)动机是怎么产生的呢? • 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当某种需要
每月得到满足时,它就推动人们去 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 动的动机。 • 人类的最重要的需要有哪些?
12
二、动机的理论
13
1、本能理论
• 詹姆斯: – 人的行为依赖于 本能的指引,人 有生物本能和社 会本能。如“爱、 同情”。
14
• 其他代表观点
– 1、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 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 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 力。
– 2、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 基础的;本能是人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 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 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 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 (逃避、拒绝、好奇心、自卑等)。
• 研究发现,幼小动物发生印刻的 对象,是她出生后第一个看见的 大的活动物,通常情况下是小动 物的母亲,但也可以是其他物体 甚致是人类。如劳伦兹在进行这 项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 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 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 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 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 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 亲,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 伦兹的原因。
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对印刻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
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
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
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
16
• 印刻的产生有时间性,一般说来, 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 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 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 现在出生后的3-7周。错过这个时 间就不会产生印刻现象,心理学 家把这个时间称为关键期。

《需要和动机》课件

《需要和动机》课件

Enhancing Motivation
1
Intrinsic Motivation
Explore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fostering a sense of purpose, autonomy, and mastery, to enhance intrinsic motivation among employee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Explore how motivated employees contribute to improved teamwork, innovation, and overall organizational success.
Understanding Employee Motivation
Team Building
Explore team-building activities and initiatives that foster trust, collaboration, and a positive team culture, leading to increased motivation.
Positive Work Environment
Discover the significance of creating a positive work environment that nurtures motivation, well-being, and overall employee satisfaction.
Discover the power of recognition and rewards in motivating employees, boosting morale, and fostering a positive work environment.

《需要与动机》PPT课件

《需要与动机》PPT课件

3.动力开展性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个体 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开展变化的动态 构造,永远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 人是永远不知足的。人类也正是基于这种 “不知足〞的动力而不断开展着。
4. 整体关联性
人的需要构造中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整体。这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又互 为补充。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的 反映。一定强度的需要会使个体产生内驱力, 进而推动个体的行为。
作用: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最根本 的动力因素。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 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 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 动。
参考教材
〔三〕需要的种类:★ ★ ★ P108
1.按需要的起源: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A. 生理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 代而产生的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自然性 需要。如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 生活、平安、运动等的需要 。
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 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 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 满足那么主要靠生产劳动满足需要的对象, 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的 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和个人 特点的制约。
考核要求
识记:需要、动机的概念
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耶克斯— 多德逊定律、归因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需要、 动机和行动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需要 一 需要的概念、作用与种类 二 需要的理论
第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机 一 动机的概念、作用与种类 二 动机的理论
第一节 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作用与种类

需要和动机ppt课件

需要和动机ppt课件
会消失,反而会出现不断上升的 发展变化趋势。
(三)需要的特征
❖1、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 ❖2、需要具有主观差异性 ❖3、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 ❖4、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
1、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
❖人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为了个体和社 会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然会产生种种需要。
❖需要的产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客观现实的 基础上;
(3)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 动力的重要源泉。
❖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 永远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
(4)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
❖这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又互 为补充。
❖一方面,精神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以物质需要的存 在与发展为基础;物质需要的存在与发展又以精 神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为条件。
中国古代人们的需要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一)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它是由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感到某种欠缺而力 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个体进行各种 活动的基本动力。
正当需要:需要的目的或结果有利于(或不损
害)社会或个体的健康成长。
畸形需要:需要的目的或结果是危害社会或个体
健康成长的。
4、根据需要满足后的后继发展划分
一次性需要:这类需要一旦获得满足,将会消
失并且不会再次产生。
周期性需要:这类需要的产生与满足呈现出周
期性变化的特征。
上升性需要:这类需要在获得满足后,不但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不稳定的 内部归因
C稳定的外部归因 D不稳定的 外部归因
• 3、成就动机理论
• 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三 大内驱力:
• 认知的内驱力;(了解和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的需要, 阐述问题并解决 问题的需要)
•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因胜任能力或 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 附属的内驱力。 (为了得到赞许和 认可……特别是年幼)
•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 1、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 (1)动机水平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 (2)作业难度会影响动机与学习效
率的关系: 难度作业,最佳动机水平偏低 容易作业,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倒“U”型曲线
各种活动任务中都有动机的最佳水平问 题。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 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 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 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 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在完成难 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 率最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是叶克斯— 多德森定律。
自我实现需要:表现为人要求自 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要求成为他能 够成为的人。
需要层次论的优点
• (1)分类细致,把需要分为五个高低 层次,揭示了需要在调动人的积极性、 激励和组织人的行为中的巨大作用。
• (2)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乐观地 看待人的发展,重新唤起了人的自尊。
• (3)可以解释很多需要现实。 • (4)可以指导教育斯洛的需要理论
生理需要:生理的需要是直接与生存 相关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
安全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是对于秩 序、自由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又称为社交的需 要 。(需要朋友、亲人、爱人、孩子 等)
尊重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 (希望有社会地位,能得到他人高 度评价,受人尊重从而自尊)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 1、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 目标
•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 •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 4、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 • 5、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的教
育作用。
第一次作业
• 1.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3.论述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及其 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的需要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犹太人,出生在美国,人本 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我是一个极不快乐的孩子…… 我的家庭是 一个令人痛苦的家庭,我的母亲是一个可怕的 人…… 我没有朋友,我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 大的。但是,奇怪的是,过着这样的童年生活, 我居然没有患精神病。
对我们的启示:
1.动机过强或过弱对学生的学习都 是不利的;
2.动机的强度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 度水平来调整。
• 2、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内在原因
外在原因
• 2、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内在的 外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能力 努力
作业难度 运气
•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个体把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归为运气好坏,属于 ()
第一节 需要及其发展
• 一、需要的概念
请同学们用“需要”来造句!
第一节 需要及其发展
• 一、需要的概念 •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具有驱动性。 • 二、需要的种类 • 需要一般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两大类。 • 生物性需要是人的生理方面的需要。主要包括
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性的需要。 • 社会性需要是人的社会生活方面的需要。主要
包括高级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交往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具有驱动性
1、需要的不满足会促使个体采取行动以获得满 足。
2、原有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诗
需要的驱力性
刺激 需要
引起
导致 动机
行为
指向 目标满足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 动机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内部条件是人的需要 外部条件是刺激诱因
二、动机的种类
•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 据需要)
• 2、长远动机与短暂动机(根据持 续时间)
• 3、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社 会价值)
• 4、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活 动中作用)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马斯洛
对父亲的评价
父亲是一个感情粗糙,但没有恶意的人。
------马斯洛
对母亲的评价
我常常感到困惑,我的理想主义倾向,我对伦理 的关注,我对人道主义、善良、爱、友谊和所有 其他美好事物的珍视是从哪里来的。我确知它们 并不是我所得到的母爱的直接结果。但是,我的 生活哲学、创立理论的整个取向以及所有的研究, 却都可以从憎恶和反感她所喜欢的每一件事情中 找到根源。
需要层次论的局限
• (1)把潜能作为需要的实质,认为自 我实现是潜能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用 “潜能”替代了“本能”,没有摆脱 “本能说”的局限。
• (2)把自我实现看成最高需要,忽略 了人的社会价值,犯了“自我中心” 的狭隘主义错误。
第二节 动机与学习
• 一、动机的概念
第二节 动机与学习
• 一、动机的概念 •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
教师教育课程
心理学
第二章 需要与动机
第二章 需要与动机
本 1、理解需要及动机的概念。

2、了解需要及动机的种类。 3、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理解学习动机的理论。叶克斯— 多德森定律
习 教学重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培养与激
要 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动机的理论。
点 教学时数:4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