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保护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 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卷(含答案)

2022 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部分(9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校.(jiào)对含蓄.(xù)呕心沥.(lì)血B.遒.(qiú)劲薄.(bó)弱惟妙惟肖.(xiāo)C.奖券.(juàn)辐.(fú)射金戈.(gē)铁马D.楷.(kǎi)书提.(tí)防和.(hé)颜悦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涵养避风港英雄倍出B.云宵气象台一张一驰C.部署坐右铭大器晚成D.遐想洗涤剂休戚与共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套仍然存在巨大缺口,充电难成为______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②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______一个时代的风气。
③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______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
A.制止带领鼓动 B.制约引领推动C.制约带领鼓动 D.制止引领推动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钱钟书的《围城》这部小说的情节对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B.只有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就能让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C.队员在比赛前那段时间的良好状态,决定了他们能否代表中国队去征战。
D.近年来,《山海情》《装台》《人世间》等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街头打篮球、操场跳皮筋、组队玩沙包、门前踢毽子……这些户外活动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B.人应当读三本书:第一本是有字之书,第二本是无字之书,第三本是心灵之书。
C.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010年部分省市高考外国小说阅读答案

《保护人》(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
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
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A不是“回报的方式”,而是炫耀的方式。
B不是“照应上文”,而是引起下文。
E 除了“犹豫”外,应该还有不安和恐惧,或说受宠若惊。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文学类文本莫泊桑《莫泊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村故事[法国]莫泊桑两间茅屋并排坐落在小山脚下,离一个有海滨浴场的小城市不很远。
两个庄稼汉为了养活他们的孩子,终年辛辛苦苦地在肥沃的土地上劳动。
蒂瓦什夫妇和让·瓦兰夫妇两家人全都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
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两家的主妇像养鹅的人赶鹅那样,把孩子们吆喝到一块,喂他们吃的。
在他们每人面前放一个盆子,盆里盛满用汤泡着的面包,汤是用土豆加上半棵白菜、三个洋葱煮的。
所有的孩子都吃得饱饱的,最小的一个由妈妈亲自喂。
星期日,汤里熬上块牛肉,对大家来说就跟吃酒席一样丰盛。
八月里的一天下午,有一辆轻便马车突然停在两间茅屋前面,一个年轻女人和她的先生径直走进了乡下人的茅屋。
“我的好心的人,我来找你们,是因为我想……我想把你们的……你们的顶小的男孩……带走。
”那两个乡下人一惊之下,听不懂是怎么回事,没有回答。
“我的妻子没有说清楚。
我们想收养他,不过他以后会来看你们的。
如果有出息,那他将来就是我们的继承人。
如果我们万一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一样平分家产。
我们也考虑到你们,要送给你们一笔终身年金,每月一百法郎。
你们听明白了吗?”德·于比埃尔先生补充道。
那个农妇勃然大怒,站了起来。
“你们是要我把夏洛卖给你们吗?啊!不行。
这种要求根本就不应该对做母亲的提出来!啊!不行!那简直是太卑鄙了!”德·于比埃尔太太朝外走着,忽然想起顶小的男孩一共有两个,于是她噙着眼泪,固执地问:“那另外一个小的不是你们的吧?”带瓦什大伯回答:“不是,是邻居的。
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到他们家去。
”瓦兰夫妇正在吃饭。
饭桌上在他们两人中间放着一碟黄油,他们用刀子挑一点,十分节省地抹在面包片上,慢慢吃着。
德·于比埃尔先生又一次提出他的建议,不过这一次提得比较婉转,比较谨慎,比较巧妙。
两个乡下人摇头拒绝,但是知道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以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使着眼色互相询问,决心已经有七八分动摇了。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阅读题及阅读答案精编版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阅读试题《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作者:(法)莫泊桑浙江文艺出版社一、填空题1、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作家。
2、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3、大文学家是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
4、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发表,它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读者称他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
5、莫泊桑的故乡是在法国的。
6、1876年左拉、莫泊桑、阿莱克西等人成立了集团,文学史是称其为。
7、莫泊桑讲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例如《项链》中因爱慕虚荣而毁了一生的,《羊脂球》中,有爱国骨气的和软骨头的。
8、在莫泊桑的名篇中,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可言,所写的只是一个公务员家庭里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惟一可称为情节的仅仅是老太太的休克,但小说却绝妙地表现了公务员家庭生活的情景与他们的精神状态。
9、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10、《项链》的女主人公是。
二、选择题1、莫泊桑关于普法战争的著名短篇有()A、《珠宝》B、《一家人》C、《骑马》D、《羊脂球》2、在法国文学中,描写莫泊桑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出色的短篇有()。
A、《一场决斗》B、《米隆老爹》C、《我的叔叔于勒》D、《俘虏》3、莫泊桑关于诺曼底题材的短篇为数甚多,重要的有()。
A、《烧伞记》B、《小狗皮埃罗》C、《项链》D、《遗产》、4、( )描写的是法国妇女机智擒敌的故事。
A、《俘虏》B、《我的叔叔于勒》C、《米隆老爹》D、《一场决斗》5莫泊桑是19世纪末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短篇小说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契珂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7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亵渎(xie)怂恿(cong)梦寐以求(mei)B.哂笑(xī)收敛(liǎn)怏怏不乐(yang)C.苋菜(xian)涟漪(yī)五行缺土(hang)D.吊唁(yan)畚箕(jī)颔首低眉(ha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端详悲怆迫不及待孤立无援 B.潦草倔强语无纶次慷慨淋漓 C.宣泄诓骗戛然而止缩手无策 D.真缔青睐惊慌失措锐不可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其融入到集体之中,才有可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能量。
C.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
备战2022高考语文第一单元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中册

备战2022高考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新人教版怜悯是人的天性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可声誉如此卓著的卢梭其实和拿破仑一样,并不能算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
他一生当中,通常用以下的方式签名“让—雅克·卢梭,日内瓦【注】公民〞,卢梭祖上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所以,确切地说,___①___。
30岁那年,卢梭来到巴黎,此后,___②___。
当时的巴黎人才荟萃,卢梭结识了狄徳罗等著名思想家、学者。
他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的内容,自己还创作了七部歌剧;他在狄德罗的鼓励下,以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参加第戎学院征文,获得名次,在法国名声大振。
1753年,第戎学院再次征文,卢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根底》一文应征,虽未入选,但确立了他的名声;他隐居巴黎近郊,1756年至1762年间,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作品;他保卫自己的信仰,屡遭迫害,像浮萍一样,一会儿流亡瑞士,一会儿逃奔英国,和伏尔泰、休谟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么能折腾又信仰坚决的卢梭,一生争议不断。
1794年,在去世十六年后,卢梭被以国家英雄的身分葬在巴黎先贤祠。
【注】日内瓦:瑞士第二大城市,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较、比喻、夸张B.引用、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夸张D.引用、借代、比喻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他参加第戎学院征文并获得名次,使他在法国名声大振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是在狄德罗的鼓励下写的。
〞从语意上看,二者根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某校举行辩论会,请根据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莫泊桑《残废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泊桑《残废人》阅读练习及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残废人莫泊桑这件奇遇大约发生在一八八二年。
我刚在一节空车厢里安排下来,车门打开了,我听到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请您心,先生,这儿正好处在铁路交叉点上,踏脚板特别高。
”车门两旁的皮吊上涌现了两只手,接着露出一个戴着一顶圆礼帽的脑袋,随后一个肥胖的身躯跟着渐渐地升上来,两只脚踩在踏脚板上发出一种手杖击地的声音。
当这个人的上半身进了车厢以后,在他松软的裤管里,涌现了一条涂成黑色的木腿的末端,紧接着另一条同样的木腿也上来了。
一个仆人把一堆东西送上车来,说道:“统统在这里了,先生。
一共五件,糖果、玩具娃娃、鼓、枪和鹅肝酱。
”“好了,我的孩子。
”“一路平安,先生。
”他大略三十五岁左右,头发却几乎全白了;他佩着勋章,蓄着小胡子,特别肥胖,患有那种简单气急的肥胖病。
他揩了揩额头,看着我,红着脸①说:“抽烟阻碍您吗,先生?”“不,先生。
”这眼神,这声音,这面孔,我都熟识。
但到底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的呢?我确定遇到过这个人,和他谈过话,握过手。
而他这时也在注视着我,就像一个人想起了什么,却又没有完全想清晰那样。
“我叫亨利·邦克莱尔,法官。
”我自己说道。
他略微迟疑了一下:“哎呀!不错,我是在普安塞尔家里遇到您的,那还是战前老早的事,算起来已经有十二年了。
”“是的,先生!……啊!啊!您是勒瓦利埃尔中尉吧?”“是的,也就是后来的勒瓦利埃尔上尉——一贯到我失去两只脚为止……一发炮弹飞进来,两只脚一下全报销了。
”我已经完全回忆起当年见过的那个身材修长的美丽的小伙子,由于他领跳沙龙舞时那种狂热的劲头,机敏的动作和潇洒的姿态,人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把他叫做“龙卷风”。
一张年轻姑娘的面孔突然涌现在我的眼前。
接着她的名字也像爆竹炸裂一样在我的头脑里忽地现出来:德·芒达尔小姐。
可现在我已完全记起来了:当我遇到这个年轻人时,年轻姑娘正爱着他,别人说他们就要结婚了。
小学生阅读理解训练题

莫泊桑学写作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早在青少年时期就爱好写作。
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文学名著,也写了不少文章。
不管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语言,都没有什么特色。
他非常苦恼,就带着自己的几篇作品去请教当时的著名作家福楼拜。
福楼拜对他说:“问题很简单,主要是你观察的功夫不到家,现在你就从观察马车开始吧。
每天都有马车从你家门前经过,你就仔细观察一番,把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莫泊桑回到家后按福楼拜的要求,全神贯注地观察马车在晴天和雨天、上坡和下坡时行驶的不同样子,还仔细观察了赶车人在暴风雨中和烈日下的不同表情……他将观察到的这些材料写进作品里,又送给福楼拜看。
福楼拜看了他的文章后满意地笑了,他对莫泊桑说:“()你观察得仔细,写作有了进步,但贵在坚持啊!”莫泊桑将福楼拜的话铭记在心,不断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他一生中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成了闻名世界的大作家。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如饥似渴: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烦恼()举世闻名()牢记()专心致志()3.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从莫泊桑成功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花的启示在我家的小院里,种着两种花:牵牛花和郁春棒。
这是两种不同品格的花。
牵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自己依靠着葡萄架向上爬,那纤细而瘫软的身体是那样(柔弱),仿佛一阵轻风就能吹倒似的;而那郁春棒总是把根深深在所在土壤里,依靠自己吸收的养料,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顽强地生长着。
春暖花开的季节,牵牛花开出这一朵朵镶着五颜六色花边、色彩艳丽的花朵,它躺在毛茸茸的叶子上,吹着喇叭(夸耀)着自己的美貌。
在又大又圆的绿洲中郁春棒也(捧出)一朵朵水灵灵的白花。
白花绿叶,格外淡雅,但它并没有为此而飘飘然,只是默默在散发着浓郁的清香。
这香气令人欲醉,招惹蜂飞蝶舞。
一进入金色的秋天,牵牛花早已枯黄的叶子纷纷凋零,花蕾也渐渐枯萎,最后只结下几粒(干瘪)的种子就死了;郁春棒也脱去翠绿的外衣,只留下几根一寸来长的茎露出地面,待到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就又(破)土萌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以前的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子无限慷慨的帮助。
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
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
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
那儿已有个老神父。
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
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
我到行政法院去。
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
神父好像挺为难。
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
您不会感兴趣的。
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
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
您心肠真是太好了。
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
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呱呱叫的同事。
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
包在我身上好了。
”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
“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
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
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力协助。
”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
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
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恳切的介绍……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
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
我要写信。
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 ……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地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
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
(据郝运译文刪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
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
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
尊敬起来”。
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
这足以看出他似
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 给总主教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这表明他犯错之后有了自我反省和推己及人的实际行动。
5.小说中的玛兰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6 分)
4.答案:C。
解析:A不是“回报的方式”,而是炫耀的方式。
B不是“照应上文”,而是引起
下文。
D并非强调反省及行动,可理解为他的掩饰过错和转移话题。
5.答案: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
没有原则。
(不苛求表述相同,可适度展开论述。
)
6.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
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