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第一讲1
刑法总论第一讲——刑法概说

七、刑法的体系
编、章、节、条、款、项
一款中若有数个意思,每个意思称为“段”;
若以“但是”连接,“但是”后的文字称为 “但书” 13条:……都是犯罪,但是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八、刑法的解释(重点)
问:刑法需要解释吗? 275:毁坏?
明确用语含义
114:以危 险方法危害 消除文字表述及立法原意缺陷 公共安全罪
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5)体系解释:根据刑法条文在整个刑法中
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阐明其规范 意旨的解释方法。
……
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06)
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
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
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
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
体系解释:不包括对女童的性行为(236)
扩大解释:对男童则可以认为猥亵包括性行
为,否则会导致处罚的不合理。例如国外的 公然猥亵罪。
再如:259条破坏军婚罪,长期通奸能否解释
为同居?
1、法益保护的广泛性与补充性
2、制裁手段的最严厉性与昂贵性
保障法!——刑法的谦抑性
刑罚犹如双刃之剑,用
之不当,则国家和个人两 受其害 !——耶林(德)
四、刑法的根据(第1条)
1、法律根据
——宪法
2、实践根据
——同犯罪作斗争的实践经验
五、刑法的任务(第2条)
1、惩罚犯罪(手段) 2、保护法益(目的)
狭义刑法与广义刑法 ︱ ︱ 刑法典 ︱ 刑法典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 ︱ 刑法典 ︱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港澳台地区刑法
刑法学讲义

演讲人
202X-06-08
扉页
扉页
一.
第一章 刑法基 础知识
第一章 刑法基础 知识
刑法:犯罪人 的大宪章
刑法:犯罪人的大 宪章
001 刑罚的起源 002 刑法是道德伦理的最低要求 003 不受约束的刑罚权,比犯罪 更可怕
刑法的基本原 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
004 罪刑法定原则:对权力的严 格约束 005 空白罪状怎么填 006 罪刑相当原则:罪刑的标尺 007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 非多余的重复
刑罚的裁量与 消灭
刑罚的裁量与消灭
038 量刑 039 自首 040 累犯和缓刑 041 刑罚的消灭:减刑和假释
第四章 危害公 共安全罪
第四章 危害公共 安全罪
危险方法类犯 罪
危险方法类犯罪
042 危险方法类犯罪 043 投放危险物质罪 044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事故犯罪
事故犯罪
生命健康
060 故意杀人 061 自杀行为 062 协助自杀 063 故意伤害罪 064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性自由权
性自由权
065 强奸罪 066 性同意年龄 067 强奸罪的加重情节 068 职场中交易与强奸 069 猥亵与强奸
侵犯自由
侵犯自由
070 非法拘禁罪 071 绑架罪 072 拐卖妇女、儿童罪 073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婚姻家庭类
婚姻家庭类
074 婚姻自由 075 虐待和遗弃 076 家庭暴力 077 侵犯名誉和民主权的犯罪
第七章 侵犯财 产罪
第七章 侵犯财产 罪
强制占有型的 财产犯罪
强制占有型 的财产犯罪
06
083 索赔是 正当权利
刑法学讲义课件资料

但从另一方面看,1979年的刑法典毕竟是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17年的实践也暴露出它的一些不足,既有立法时就存在的先天不足一 面,也有在社会变革面前难于适应的问题。
▪附属刑法。是指散见于其他非刑事法律中有关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关于走私罪的规定,也属于广义刑法的组成 部分。
▪在中国具有效力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
二、刑法的法律性质
刑法的法律性质,是指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 法律的关系问题。
刑法与其他法律相比,有二个显著的特点:
第三节 刑法制定的根据
一、宪法是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刑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它的内容必须体 现宪法规定的精神,刑法的规定及其解释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失 去法律效力。刑法正是根据宪法提出的任务,将上述内容具体化,以保 证宪法的有关内容得到贯彻和落实。
二、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是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创制与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便开始了刑法典的起草工作,到 196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室共草拟了33稿刑法草案。1979 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刑法》,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刑法典,这部刑法典在1980年 1月1日生效后,结束了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刑事审判基本上无法可依 的不正常的局面。
“狭义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以法典形式公 布的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 新中国的第一部刑法典,而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是我国现行的 刑法典。狭义刑法是广义刑法的主体和基础,单行 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以及散见于其他法律中的附属刑 法规范是刑法典的补充与修正。
刑法第一章讲义

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形式及分类(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刑法的形式:1、狭义的刑法:刑法典: 79刑法,97刑法2、广义的刑法:(1)刑法典(2)刑法修正案:是指最高立法机关在保留刑法典原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集中针对某些刑法条文作出的修改补充法案,或者在刑法典上增设全新条文的情况。
A 1999年12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13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内容:金融犯罪的惩罚变更,修正7个罪名,增加一个法条“162条之一”B 2001年8月31日《刑法修正案(二)》:内容:刑法342条修正,将耕地的范畴扩大为农用地、(林地和耕地)C 2001年12月29日《刑法修正案(三)》:内容:涉及恐怖主义犯罪的5个罪名修正,并增设2个新条文“120条之一”、“291条之一。
”D 2002年12月28日《刑法修正案(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渎职犯罪的修订。
E 2005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五)》:信用卡诈骗罪F 2006年6月29日《刑法修正案(六)》:洗钱犯罪(3)立法解释A 2000年4月29日:刑法93条“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B 2001年8月31日:对228条、342条、410条中“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含义解释C 2002年4月28日:384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D 2002年4月28日:294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E 2002年8月29日:313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F 2002年12月28日: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4)单行刑法:是指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
(过去刑法修正的主要方式,现已基本不再适用。
1998年12月29日《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5)附属刑法:是指附带规定于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行规范。
刑法学总论第一讲

第一讲刑法及刑法学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功能一、刑法的概念形式意义上的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刑法。
狭义的刑法和广义的刑法:前者指刑法典,后者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
3.制裁手段的严厉性二、刑法的性质和渊源(一)刑法的阶级性质(二)刑法的法律性质1.调整与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与其他部门法不同。
2.法益保护的广泛性3.强制性不同。
4.刑法是其他部门法得以实施的后盾与保障。
刑法的渊源包括:1、刑法典2、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4、国际条约三、刑法的功能(一)行为规制功能即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的功能。
(二)社会保护功能(三)人权保障功能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一、刑法典新中国成立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刑法典,只有极个别单行刑法条例。
即建国初颁布的《惩治反革命条例》、《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条例》、《惩治贪污罪条例》等。
(一)1979年旧刑法的制定过程建国初期中国开始了起草刑法典的工作,到1963年10月9日写出第33稿。
文革结束后,1978年10月开始重新对第33稿进行修改。
三中全会后进一步修改,先后写出五个稿本。
1979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原则通过后,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进行审议,最终于1979年7月1日通过,1980年1月1日生效。
(二)1997年刑法立法机关从1982年提出对旧刑法进行修改。
1997年1月份拿出第四稿。
后来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该稿本。
新刑法共452条,6万多字。
其中总则101条,分则351条,附则1条。
(三)刑法的修正新刑法生效后,立法机关先后颁布了5个刑法修正案。
1.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 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3.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4.2002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5.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6.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二、单行刑法单行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进行部分补充、修改或废除部分刑法规定的单行规范性法律文件。
刑法学课程课件第一章-刑法概述

总则: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 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 其他规定
刑
(468个)分则:危害国家安全罪(12);危 害公共安全罪(5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
法
经济秩序罪(108);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罪(42);侵犯财产罪(13);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36);危害国防利
益罪(23);贪污贿赂罪(14);渎职罪
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 —— 宪法 (二)我国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
争的司法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 二、刑法的任务
刑法第2条规定 ,包括惩罚和保护两个方面 ,具 体体现为四个方面。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就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刑法分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其中总 则、分则各为一编,在编之下,再根据法律规 范的性质和内容有次序地划分为章、节、条、 款、项等层次。
案例
1.甲绑架了乙的儿子丙后,前往乙的住处, 以杀害丙相威胁,要求乙交付财物;
2.甲将路人乙女的孩子突然抱起,将刀架在 孩子的脖子上,威胁乙女交付财物,否则杀 害孩子。
刑法法条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
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 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 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质定义则力求“在定义中揭示其阶级实质” 。一般 表述为:“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 护其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 行为是犯罪并应给以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即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第一讲: 刑法 (一)

1、高铭暄
马克昌 主编《刑法学》2000年第一版
2、赵秉志 主编《犯罪问题探索》《刑罚问题探索》 2003年版 3、康树华 张小虎主编《犯罪学》2004年版 4、历年司法考试试题汇编(刑法卷)
一、我国刑法的存在形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典) 2、单行刑法(特别法) 、单行刑法(特别法) 3、附属刑法 、 4、7个刑法《修正案》 、 个刑法 修正案》 个刑法《 5、司法解释 和立法解释 、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 2、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
到外间屋北面隔断的小屋门口,抄起脸盆回击王、 到外间屋北面隔断的小屋门口,抄起脸盆回击王、姜 二人。黑暗中(里外屋灯始终没开),王持片刀、 ),王持片刀 二人。黑暗中(里外屋灯始终没开),王持片刀、姜 持铁管与持脸盆的谭在外间发生搏斗。 持铁管与持脸盆的谭在外间发生搏斗。双方搏斗时间 持续20分钟左右,至王、姜二人制服并捆住谭。随后, 持续 分钟左右,至王、姜二人制服并捆住谭。随后, 分钟左右 姜二人即到公安机关报案。后谭被送往医院, 王、姜二人即到公安机关报案。后谭被送往医院,经 四个多小时抢救,不治而死。 四个多小时抢救,不治而死。王晓岚家两次被盗大部 分物品,公安机关于2000年2月8日24时在被害人谭 分物品,公安机关于 年 月 日 时在被害人谭 家伟住处依法搜出。问题: 家伟住处依法搜出。问题:王、姜二人将入户盗窃的 犯罪分子打死,是否属于防卫过当? 犯罪分子打死,是否属于防卫过当?
案例二:吴某(男,45岁)为减少继承父亲遗产的法定继承人 的人数,以便分得更多的遗产,便极力怂恿其兄乘坐飞机出差。 为达到此目的,吴某甚至自己掏钱为其兄购买飞机票,因为最 近一段时间,民航客机频繁出事,吴某便希望通过让其兄乘坐 飞机而飞机失事,从而达到杀死其兄的目的。其兄为吴某表面 的热情所动,遂乘坐飞机外出。果然,飞机因遇到强烈风暴坠 毁,其兄也死于空难。吴某突然良心不安,于是到公安机关自 首,以致案发。 问:希望他人死亡而积极劝他人乘坐飞机,后被害人死于空难 的,是否有危害行为?
《刑法学》教学课件(刑法总论)第一章

三、刑法典的编纂体例
1.编 2.章解释的含义
(一)国内学者 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国外理论 司法工作者或者学者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
1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早期)。 2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主流)。 3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 的法律规范体系
1. 刑法是一种法律规范; 2.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是刑法 特有的内容;
3. 刑法是具有特定目的、功能的规范体系。
2. 理论根据:刑法的保障功能 3. 解释方法:合目的论、补充法
四、刑法解释的种类
(一)刑法解释的效力分类
1. 法定解释
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刑法规范 作出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解释。
1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特定程序制定
的法律解释。
2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
适用刑法中具体问题的解释。
4. 论理解释(逻辑解释):即运用形式逻辑 来探求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刑法解释方法。
本章思考题
1 . 怎样理解“保护人民”这一刑法基本价值与 “惩罚犯罪”等刑法功能的关系?
思考提示:“保护人民”是刑法的根本目的, “惩罚犯罪”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为限度。 2 . 如何理解刑法应该严格解释?
思考提示:刑法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制裁方法 的严厉性决定了不论是放纵犯罪,还是滥用刑罚, 都会从根本上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刑法 的解释必须比其他法律解释更准确、更合理、更 不容许存在相对模糊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