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大学生讲思政课报名表
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课程思政专项)立项申报书

附件:
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申报书
(课程思政专项)
项目名称
课程类别
所属专业
项目负责人(职称)
联系电话
所属院部
教务处制
2019年5月
填写说明
1.备案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2. 项目组成员须在“项目组成员基本情况”处签名。
3. 填写此表时,不要任意改变栏目,内容简明扼要。
如因篇幅
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4.填写要求: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5磅。
二、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三、项目组成员基本情况
二、课程现状:教学对象、基本内容、教学安排、教学目标与效果
三、“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重点措施、预期目标及成果、特色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时间、步骤与方法)
五、经费预算
六、院部意见
七、教务处审核意见。
华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数
理论教学
主讲教师姓名
职称
实验教学
开课系/教研室
拟开课间
最近一次学生评教排名
教材来源
课程面向对象
课程主要
内容简介
(另附教学
大纲和建设
规划)
预期效果
开课单位
意见
签名(盖章):
学校评审
意见
签名(盖章):
说明:1、教材来源填写“选用(注明书名、主编、出版社)”或“准备自编(书名)”;
2、表格后需附课程教学大纲和建设规划(三项材料均一式3份),教学大纲和建设规划的体例自定。
2025年度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书(A表)

2025年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
精品建设项目
申报书
(A表)
类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类型
学校
名称
填报日期年月日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制
2024年10月
填表说明
一、请如实填写《申报书》。
填写前须仔细阅读申报通知和
管理办法(试行)。
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二、《申报书》分为A、B两表,A表要如实、准确反映团
队基本情况,B表文字表述中不得透露高校、团队和个人相关信息。
三、《申报书》采用A4规格页面,左侧装订。
四、所填写内容可附页。
如有支撑材料,请按表格的顺序装
订好作为附件附后。
五、凡递交的《申报书》及支撑材料概不退还。
一、基本情况
二、推荐意见。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成功申报)

附件1xxxxxxxxxx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课程名称:商品图像设计与处理专业大类:财经商贸课程负责人:xxx申报类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所在部门:xxxx填表日期:2020年12月3日教务处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填报说明1.每门课程根据已开设的实际情况,只能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
2.相同授课教师、不同选课编码的同一名称课程,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相同,教学效果相近,可以合并申报。
3.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但应注意整体美观,便于阅读。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4.申报书请用A4纸张双面打印,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一份。
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团队三、课程建设计划图1 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确定课程的思政指导理念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课程讲授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多个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价值引领,实现技能培养、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的“三促进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通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显性技能与隐性素养结合的通道,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肩负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电商视觉设计技术技能人才。
2.课程设计(本课程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等各环节中,课程思政理念和元素的融入情况。
)学习情景课时思政融入点思政教学目标教学素材软件使用基础8课程介绍时,欣赏往届学生优秀作品、设计领域优秀作品,介绍设计作品主题中应传达的正能量。
在课程引入时,及引导学生把握设计作品主题的重要性,把握设计作品主题中应传达的正能量、正确政治立场等思政要素。
课程思政教育专项教学改革申报书

课程思政教育专项教学改
革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人:
所在学院: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填表日期:
教务处
二○年制
填表说明
一、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
二、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时,要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
四、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五、表格不够可加行或加页。
六、本表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二、立题背景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方案和进程
四、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五、预期成果和效果分析
六、项目研究基础
七、经费预算
八、学院意见
九、学校意见。
思政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登记表(学生用表)

十一、评阅老师意见和系部审核意见学生不填。
十二、凡表格不够用可另附页。
一、项目组成员基本信息
序号
姓名
性别学号专业年班级政治面貌1
何小慧
女
2
市场营销
1001
团员
2
3
4
5
6
7
8
二、选题意义
2010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加上大量往年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近几年一直讨论不断的问题,而我选这个题目作为我调查研究的主题是想了解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外在原因,帮助包括自己在内的在校学子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毕业后的顺利就业。
思政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登记表(学生用表)
————————————————————————————————作者:
————————————————————————————————日期:
项目编号:
项目类型:(A)A.个人B.集体
湖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项目登记表
项目名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五、对应课程,即该学期所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六、项目负责人。个人项目填写本人;集体项目必须有负责人一个,成员应以5人为限。
七、项目组成员基本信息。个人项目填写本人;集体项目除填负责人外还填写其他成员信息。
八、选题意义、实施方案及过程记录按社会实践调查情况如实填写。
高校课程思政申请书模板

标题:高校课程思政申请书模板一、项目名称【课程名称】:XX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申请单位】:XX高校【申报时间】:XX年XX月XX日二、项目背景与目标1. 项目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和实践,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三、项目实施方案1.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改革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修订教学大纲,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意识、劳动观念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造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课程思政教学平台。
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思考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
同时,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鼓励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4. 教师培训与团队建设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四、项目预期成果1. 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2.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实施方案一、竞赛课程范围非思政类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二、竞赛内容和方式比赛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附件1)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竞赛设置三个环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说课与课堂教学展示,竞赛成绩占比为20%、20%和60%。
(一)教学设计参赛教师选取某2个学时为参赛单元,依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附件2)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按要求完成授课教案的编制(简案+详案),教案模板见附件3。
教学设计要突出显示该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说课参赛教师针对提交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组织,以及思政育人功能的融入方式、具体思路、取得的效果与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规定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三)课堂授课选取2课时中具有课程思政元素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展示。
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师素养、教学效果和课程思政特色等方面进行评审。
授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授课结束后现场提问3分钟。
换场2分钟。
(四)竞赛评审组织5位校内外专家,依据评分标准(附件4)进行评审。
得分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保留2位小数)。
三、竞赛组织形式(一)系级选拔赛各教学系(院部)以课程承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本教研室内教师参赛,共计55个教研室(见附件5)。
1.各教学单位每个教研室内部进行选拔赛,选拔出1名教师代表教研室参加系级比赛。
2.每个教学单位,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系级比赛,每个教研室选拔赛获胜教师参加系级比赛。
3.每个教学单位按本单位教研室数量的30%比例,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校级比赛(四舍五入计算参赛教师数,不足1人,按1人计)。
学院首批立项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非思政类)课程团队(附件6),每个团队可以推荐1名教师,直接参加校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