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大家来看大屏幕,喜欢吃这些美食吗?大家回顾第六节我们所学的内容,这些美食的原材料玉米、甘薯、马铃薯是中国原产的吗?那它的原产地在哪呢?通过观察传入中国的途径,我们发现欧洲成为了中转站,为什么欧洲能够成为中转站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来寻找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航路的开辟》。
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本课,更能使学生感同身受。
二、新课讲授什么是新航路呢?呈现内容。
既然有新航路,那是不是还有旧航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旧航路都有哪些航线,我们发现旧有的航线都是陆上交通。
大家想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有沟通东西方的航线,能够进行商贸往来,欧洲人为什么还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来开辟新的航路呢?(一)下面大家迅速阅读课本32 页内容,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老师给大家了几点提示:经济根源、政治根源、宗教(文化)根源、社会根源。
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准备,之后请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之后改正其不准确的地方,呈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有了这些因素,在旧有的航路上也可以进行贸易,为什么非要开辟新的航路呢?大家来看这则材料,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再次呈现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五个方面)。
以马可波罗的一段话引出人们为什么向往东方。
(二)设置情景,如果你是当时的欧洲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你会出海远航?提示阅读课本32 页至33 页小字部分。
与学生一起概括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四个条件)。
本部分充分运用课本内容。
(三)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有了,条件也有了,是不是要去寻金了,要去实现梦想了?本课内容已让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并且这部分历史史实清晰明了,没有需要理解的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直接讲解四条航线,通过图示请清楚四位航海家出航的时间、航向的方向、到达的目的地,受哪个王室的支持。
讲解之后请同学到黑板写出各航海家出航的时间以及到达的地方。
(四)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分析历史事件的实例。
一讲到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首先要想到什么?正反两方面,用历史术语来说就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②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结合地图和表格熟练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历实基础。
②通过图示结合课本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③通过史料探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②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得血腥掠夺,一方面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其发展,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情分析】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运用不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高三历史复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思维能力,理解运用是关键;同时学生对历史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难点: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教学方式】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以板书形式提炼出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复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设计问题: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繁荣。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历史进入到到15、16 世纪,当我们还固守在田陇之上进行精耕细作时,当我们还在为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洋洋得意之时,当我们沉醉于城市的繁华之中时,西方国家已经踏上了前往东方淘金的航船,开辟新航路,拉开了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的序幕。
新航路的开辟优秀教案4新航路开辟优秀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优秀教案4新航路开辟优秀教案新航路的开辟优秀教案4|新航路开辟优秀教案《开辟新航路》五步教学案例——一堂市级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研讨课长沙市明德中学熊建新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第一课。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本单元从“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四个目介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过程。
首先,人类社会在古代是几大文明区域的点状分布,相互间几乎处在隔绝状态。
其次,到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横向交流,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
第三,工业文明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由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了重大的跨越,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在客观上又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进程。
第四,19世纪末,随着科技革命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考情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从文科综合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将越来越成为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重点和亮点,成为世界史新的、最主要的学科主体知识。
近两年考查过的主要知识点有:广东卷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009宁夏卷就考到了新航路的开辟;全国卷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江苏卷英德的崛起。
特别是2021年对这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更多:如山东卷考到了新航路的开辟;上海单科考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北京文综还考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等。
通过上述考情分析,全球化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殖民扩张等知识点密切相关,这些知识都是命题的重点。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教案岳麓版必修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教案岳麓版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课《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认识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认识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运用地图和图片,直观地展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结合实例,分析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1.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2. 新航路的开辟过程;3. 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 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已知的海洋航线,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4. 展示分享5.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6.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举例,分析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堂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10. 课后拓展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教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7)》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
通过分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探索精神。
通过对郑和和西方航海家的比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正确认识本民族存在的问题,培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三、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原产于美洲的一些植物图片。
(如:辣椒、玉米、马铃薯、土豆等。
)概念解释:什么是旧航路?①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往欧洲。
②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往欧洲。
③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前往埃及或通过地中海转往欧洲。
什么是新航路?15、16 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既然有旧航路,为什么还要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新的航路呢?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一:1500 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土地。
——哥伦布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游记》材料三: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新航路的开辟教案第一部分:导入部分1. 教师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欧洲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现新航路的背景,以及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欧洲人要开辟新航路吗?”3. 引导学生记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1. 教师介绍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经济动机、政治动机和宗教动机。
2. 教师向学生解释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交通、地理、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第三部分:案例学习1. 教师介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航海经历,讲解他是如何成功开辟通往印度的航路的。
2. 学生们分组进行研究,选择其他重要的航海家或探险家,介绍他们的航海经历和对新航路开辟的贡献。
第四部分:启发思考1. 教师提出问题:“开辟新航路对世界历史有哪些重要影响?”2. 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自己组的观点整理出来。
3.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全班讨论。
第五部分:迁移应用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设计一个新航路的开辟计划,并包括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解决方案。
2. 各小组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部分:总结回顾1. 教师向学生进行总结,确保他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历史背景、关键人物和影响有所理解。
2. 教师提问:“在你们看来,新航路的开辟对于现代社会有何启示?”3. 学生们进行个人思考,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七部分:评价反思1. 学生进行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检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2. 学生进行反思,写下他们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东西,以及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3. 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教材、教具和其他资源:地图、图片、幻灯片、白板、笔记本等。
拓展延伸活动:学生可以自行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互联网资料,进一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并写下个人观点。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为主题,通过对该历史事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全球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史料分析和评价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后续历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航海家;(2)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交流与互动;(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4)学会搜集、整理、分析相关史料,提高历史研究能力;(5)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互动;(4)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制作思维导图、编写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5)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形象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伟大;(4)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5)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从多元视角看待历史问题。
高二历史《新航路开辟》优秀教案

高二历史《新航路开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等。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主要航海家的航线和成就。
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包括对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史料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运用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感受航海家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过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的理解。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重要知识点。
2.史料分析法: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幅世界地图,提问学生:“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局限。
接着展示一幅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地图,提问学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航路开辟。
2.讲授新课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以及《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使得欧洲人急需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思想根源: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和创新。
客观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使用、造船技术的提高等)、地理知识的丰富(地圆学说的流行)、王室的支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经济史第二单元第一课,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起点,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必要性与可能性),培养学生获取有效
信息的能力;②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③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图文史料分析、互动探究等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②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使学生更清晰明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通过问题探究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建设性和破坏性并存的双重性影响。
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③通过提供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料,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依据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经过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西欧
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人文主义精神。
强调中国的罗盘针对欧洲航海事业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热情;②依据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从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性及伟大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导入新课】
(出示PPT)
播放美国乡村音乐、电影《哥伦布传》的主题曲《I am sailing》(我在航行),使学生感受
到歌曲中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的思乡之情,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进入本课的学习。
)
【讲授新课】
(出示PPT)
什么是旧航路?
什么是新航路?
“新航路”指的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欧洲人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在开
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提出问题:为什么欧洲人要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为什么欧洲人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引导学生进入第一环节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航路概念阐述,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
一、探索未知的渴望------- 东方的诱惑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创设情境1】
材料1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
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
材料2:在社会分工扩大的基础上,欧洲的城市和城镇日益增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4、15 世纪先后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首先,在商品生产竞争中,手工业者分化出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成为资本家。
他们雇用的大批学徒和帮工则成为雇用劳动者。
在欧洲城市中,封建主各等级间的附庸关系逐渐被资本家与工人间的雇用关系所取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
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学生回答预期效果: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望 ---- 寻金热。
教师过渡:既然欧洲社会强烈渴望前往东方获得商品和黄金,那么中世纪原有的商路便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了,何况到了15 世纪原有的商路还出现了问题。
材料3 1453 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
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
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引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4 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
十字军的多次东侵,就是受着传教精神鼓舞的。
热心于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外,便
是发动新一次十字军运动,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引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5 14-17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引自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问题:请同学们从史料中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其他原因学
生预期回答效果:商路危机、宗教因素、人文主义
教师过渡: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2.新
航路开辟的条件
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和课件中的图片,找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师生互动归纳】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展示答案如下: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客观条件:欧洲出现了地圆学说,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地圆学说的出现
(设计意图:第一环节通过设计情境材料,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和论从史出的能力,进而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二、怒海争锋向东方------- 新航路的开辟
PPT 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动态图。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图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表格的填写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能力。
加深学生的认知能力。
)
1992 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州500 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州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试想哪些国家会举行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 周年的活动?为什么?
印第安人后裔为什么打出这样的标语?
只有印第安人对哥伦布们的航行感到不满吗?
教师过渡:新航路的开辟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很多地区带来了灾难。
对此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进行辩证的评价。
三、新航路沟通世界-------- 影响
材料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
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点拨】读懂材料,注意这样几句“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商业、航海业和
工业空前高涨”、“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了革命因素迅速”,从而判断发生的地点。
学生预期效果: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1992 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 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
身着15 世纪服装的12 人陪审团进行了3 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541 岁,意大利人,在500 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及国际恐怖主义等7 大罪行。
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350 年徒刑。
问题:这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给美洲等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学
生回答预期效果:灾难
材料三:
思考:这些图片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预期效果:
1、世界文明开始会和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与各地的商业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教师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创设不同的情景培养学生多角度感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课堂总结:】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欧洲国家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文化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布置作业】学案检测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