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装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合集下载

2024年电子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子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子加工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加工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电子加工是指将电子元器件进行加工加工和组装,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文将对电子加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电子加工市场的规模电子加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规模。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电子加工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十年里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

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对功能更强大、智能化电子设备的需求增加。

3. 电子加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电子加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电子设备制造商、加工厂和供应商等。

电子设备制造商通常负责研发和设计电子产品,并将生产任务外包给加工厂。

加工厂则负责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和组装,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供应商则负责向电子加工厂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4. 电子加工市场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成为电子加工市场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加工厂采用先进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生产还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2 电子产品的多样化需求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功能和样式的不断追求,电子加工市场也面临着多样化需求的挑战。

电子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涉及到不同的设计、材料和生产工艺,对加工厂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电子加工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环境污染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企业还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来生产电子产品,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5. 电子加工市场的挑战除了机遇,电子加工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5.1 激烈的竞争电子加工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随着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的加工厂和供应商。

竞争加剧给电子加工企业带来了价格压力和营销难题。

电子组装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组装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组装工艺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组装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本文将从材料、设备和工艺三个方面探讨电子组装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材料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电子组装工艺技术也随之发展。

例如,柔性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子组件可以在弯曲、可拓展的基底上进行组装,大大拓展了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

此外,新型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的应用也为电子组装工艺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它们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用于制作高性能电子组件。

其次是设备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智能化和微型化,电子组装工艺技术需要更加高效、精准的设备来实现。

例如,自动化装配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电子组装工艺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采用自动化装配设备,可以实现对电子组件的自动化焊接、精确定位等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一些新兴技术如3D打印、纳米制造等也开始在电子组装工艺中得到应用,为电子产品的制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最后是工艺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电子组装工艺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方面,需要采用更加环保、能耗低的工艺来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更加精密、快速的工艺来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高温退火、等离子喷涂等新型工艺已经开始在电子组装中得到应用,这些工艺可以提高电子组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

总之,电子组装工艺技术发展的趋势包括材料的应用、设备的改进和工艺的创新。

只有不断追求新材料的应用、引进更加高效精准的设备、创新工艺方法,才能适应电子产品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电子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组装工艺技术将会不断进步,为电子产品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SMT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SMT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SMT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指的是表面安装技术,是一种电
子组装技术。

它可以将比传统安装技术小得多的元件安装在电路板的表面上,是目前电子组装技术的流行方式。

目前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SMT已
经成为了主流的方式,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主流是SMT技术发展,也是
从未停止。

随着社会产品结构的变化和新兴市场的成长,SMT技术将得到更多的
应用和发展,可以预见,SMT市场的发展将伴随着数字产品,移动设备,
汽车零部件,智能家居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大规模发展。

第一,SMT技术放大了电路的集成度,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
设计,并将现有的封装技术推向极致。

它可以有效地压缩空间,提高每平
方厘米的信息载体量,节省材料和加工时间,降低系统体积,提高设备的
功能和性能。

第二,随着深入的智能化,SMT技术也进一步拓展了电子设备的应用
范围,SMT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在通用能源方面,SMT设备使用的技术更
加先进,并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焊接工艺,从而加快了设备的组装速度,提
高了产品的质量。

第三,可搭配自动化设备进行高量级生产,中小企业可以实现工厂快
速投放,快速反应产品,实现智能制造,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电子行业发展现状

电子行业发展现状

电子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电子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电子行业的背景与现状电子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包括电子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通信网络、软件开发等多个子行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电子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目前,电子行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电子行业的投资力度,希望通过电子行业的发展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电子行业的重要进展1. 5G技术的引领近年来,5G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

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等特点,使得人们能够更快、更稳定地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

5G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为电子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2.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逐渐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监测人体健康状况,还能提供一系列智能化的功能,如支付、导航等。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为电子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3.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作为电子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还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电子行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创新力。

三、电子行业面临的挑战1. 研发竞争的加剧电子行业是一个高度创新的行业,研发能力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 供应链的稳定与可持续电子行业中存在着复杂的供应链,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

供应链的稳定与可持续对于电子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与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与交付能力。

3. 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

电子组装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

电子组装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

电子组装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组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到工业自动化设备,电子组装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电子组装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前景。

一、电子组装的现状1. 传统电子组装技术传统电子组装技术主要包括表面贴装技术(SMT)和插件技术。

SMT是一种将电子元器件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表面的技术。

相比之下,插件技术是将电子元器件通过插脚插入到PCB上的孔中。

传统技术虽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精度和效率面临一些限制。

2. 先进电子组装技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先进电子组装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三维封装技术允许在更小的空间内集成更多的功能。

焊接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电子组装的进步,例如无铅焊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

二、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前景1. 进一步集成和微型化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对电子产品的集成和微型化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的电子组装技术将更加注重开发更小、更高效、更智能的器件和组件。

例如,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电子产品更加薄型化和可弯曲,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

2.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电子组装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成为趋势。

自动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并降低人为错误。

智能化技术能够帮助生产线更好地适应多样化、定制化的市场需求。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电子组装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降低电子废料的产生,以及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

例如,可降解材料和再生材料的应用将成为电子组装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电子组装作为现代工业的核心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五至十年,电子组装技术将继续向更高集成、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我们相信电子组装技术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并助力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

电子组装业的将来发展趋势

电子组装业的将来发展趋势

你也 许会 猜到 ,底 线是 我们 目前就 应 当开始 考
虑将 来需 采用 的技 术和设 备 ,只有 这样 到本世 纪前 十年我们才不至于破产 。 MieB eo k u tw:一个智 者曾对我说 ,千 万不能低 估现有技术 的可持续性 。 Sae , i ad:现有技术也在进 步 ,不会被抛 t m Rc r d h
5问 :回顾 过去 ,展 望2 1 ,请问孙总对今年 的 02
市场预期如何?
答: 首先感谢广大S 同仁对E a b r MT sm e热风再 流焊 炉 性能 测试 技术 的认可 和支持 ,得 以让该 技术 更快 地 普及并成 为行业标准 。 今 后 ,我 相 信 电 子 工 艺 需 要 更 多 的 创 新 ,
第3卷第2 3 期
电子组装业 的将 来发展趋势
IaT m e,n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未来 的贸易 。 on e pa i g 我们 目 前所用的电子组装方式5 年左右会被淘汰吗? 我 的意思 是随着 印刷 电子 和 纳米材 料 的应用 , 目前 的焊 膏印刷 机 、插件 机和 波峰焊 机 到那 时还 有 用吗 ?因为Je jl a 的奥克姆工艺 需要使用完全不 o e t F sd
(2) 波 峰 焊 性 能 分 析 仪 ,新 增 2 2 1 款 0 S T一 D 4 M,更智 能 ,更强 大 ; ( 3)轨道平 行度测试 仪 ,新 增C P 3 0 e , B 一0 0款 可 测试 空气 温度 、震 动测试 功能 、链速 以及 轨道倾 角测试等功能 ;
弃 。再 说 了还 有 返工 的需求 …… 。我读 到一篇 关 于 焊 点 自我修 复 的文章 ,一开 始觉 得很酷 ,但 是后 来 觉得将整个 器件逆 向装入板子不是一个好 的方法 。 E i C r t o :未 来学 家 ( 实有这样 一个 职 r hi i n c ss 确 业 )曾 经 说 过未 来 总是 被 过 度 吹 嘘 并 且 多 为 虚 构

电子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子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子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ml/technology/hotspot/20071211/647.html作者:贾忠中、樊融融/f/10819876.htmlppt课件电子组装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我们经常会提到电子装联工艺、电子组装技术和电子封装工程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基本都是指将电子元件转为产品的技术,由于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而有所区别。

电子装联工艺,在国内用的比较多,一般指将电子元件通过基板、背板、线缆进行互连的技术。

电子组装技术,指将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技术,它包括SMT技术和微组装技术,如MCM、DCA。

而电子封装工程则是指将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所具有的电子的、物理的功能,转变为适用于机器或系统的形式,并使之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科学与技术。

三者之间的区别见图1所示,从图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封装工程包括了电子装联工艺、电子组装技术。

电子组装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设备追求高性能、多功能,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永无止境,不断推动着电子封装技术和组装技术“高密度化、精细化”发展。

今后,电子组装技术将向着以下四个方面发展:1)精细化随着01005元件、高密度CSP封装的广泛使用,元件的安装间距将从目前的0.15mm向0.1mm发展,工艺上对焊膏的印刷精度、图形质量以及贴片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SMT从设备到工艺都将向着适应精细化组装的要求发展。

松下APC技术就是为适应0201、01005元件的贴装而开发的新技术。

2)微组装化元器件复合化和半导体封装的三维化和微小型化,驱动着板级系统安装设计的高密度化。

电子组装技术必须加快自身的技术进步,适应其发展。

将无源元件及IC 等全部埋置在基板内部的终极三维封装以及芯片堆叠封装(SDP)、多芯片封装(MCP)和堆叠芯片尺寸封装(SCSP)的大量应用,将迫使电子组装技术跨进微组装时代。

引线键合、CSP超声焊接、DCA、PoP(堆叠装配技术)等将进入板级组装工艺范围。

电子行业1电子组装技术

电子行业1电子组装技术

电子行业1: 电子组装技术概述电子组装技术是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将电子元器件组装到电路板上,形成可工作的电子设备。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组装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电子组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子组装技术的基本概念1.1 表面贴装技术(SMT)表面贴装技术是电子组装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电路板上直接焊接表面贴装元件(SMD)来完成组装。

相比传统的插件式元件,表面贴装元件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可以实现高密度组装。

1.2 焊接技术电子组装中的焊接技术主要包括波峰焊接和回流焊接。

波峰焊接是将电路板浸泡在熔融的焊料中,通过波浪形的机械波峰将电子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而回流焊接是使用热风或红外线加热电路板,使焊料熔化并完成焊接。

二、电子组装技术的常用方法2.1 自动化组装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自动化组装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化组装通过使用机器人和自动设备来提高组装效率和精度,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

它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2.2 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工艺控制是电子组装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它包括焊接温度的控制、焊接时间的控制以及焊接环境的控制等。

合理的焊接工艺控制可以确保焊接的质量,提高组装成功率。

2.3 质量检测电子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测、显微镜检测、X-ray检测等。

目视检测和显微镜检测主要用于检测焊点和元件的连接是否正确;X-ray检测则可以检测焊点和电路板内部的隐蔽缺陷。

三、电子组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3.1 微型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的尺寸越来越小,对电子组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的电子组装技术将更加注重微型化,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尺寸。

3.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子组装技术也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电子组装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以及在组装过程中自动纠正错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组装技术的发展与现状XX XXXXXXXXX摘要: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高集成度的发展趋势, 电子产品的封装技术正逐步迈入微电子封装时代。

从SMT 设备、元器件和工艺材料等几个方面浅谈电子组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组装技术、逆序电子组装、SMT、表面组装一.电子组装技术的产生及国内外发展情况电子管的问世,宣告了一个新兴行业的诞生,它引领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此展开,世界从此进入了电子时代。

开始,电子管在应用中安装在电子管座上,而电子管座安装在金属底板上,组装时采用分立引线进行器件和电子管座的连接,通过对各连接线的扎线和配线,保证整体走线整齐。

其中,电子管的高电压工作要求,使得我们对强电和信号的走线,以及生产中对人身安全等给予了更多关注和考虑。

国内封装产业随半导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IC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业的格局也正不断优化,形成了三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格局。

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部分,封装产业及技术在近年来稳定而高速地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内本土封装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国外半导体公司向国内转移封装测试业务,其重要性有增无减,仍是IC产业强项。

境外半导体制造商以及封装代工业纷纷将其封装产能转移至中国,近年来,飞思卡尔、英特尔、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瑞萨、东芝、三星、日月光、快捷、国家半导体等众多国际大型半导体企业在上海、无锡、苏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建立封测基地,全球前20大半导体厂商中已有14家在中国建立了封测企业,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仍然是封测业者最看好的地区,拉动了封装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二.电子封装的分类一般来说微电子封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零级封装、一级封装、二级封装和三级封装( 如图1 所示) 。

零级封装指芯片级的连接; 一级封装指单芯片或多芯片组件或元件的封装; 二级封装指印制电路板级的封装; 三级封装指整机的组装。

一般将0 级芯片级和1级元器件级封装形式称为“封装技术”, 而将2 级印制板级和3 级整机级封装形式称为“组装技术”。

三.逆序电子组装技术Fraunhofer IZM 和TU Berlin一起研发出一种先进的封装技术,应用于埋入式有源芯片的系统级封装。

这种工艺被称为“Chip in Polym er”工艺。

Chip in Polymer工艺可以实现在一个板上集成多个器件的系统级封装组装。

其方法是利用传统的PCB 技术将薄的芯片直接埋入到每一层基板中间,而芯片与芯片之间的电互连是通过激光打孔和微孔的金属化来完成的。

另一种工艺是Joe F jelstad提出Occam 工艺。

该工艺使用的是一种粘性基板,在其上布置电子元器件,且使元件的引脚或者焊盘面朝下置于基板上,并用一种塑胶材料封起来。

然后将组件翻转过来,元件的引脚或者焊盘朝上,用激光打孔制作出与元件引脚接触的过孔。

在接触点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制作出电镀铜的母层。

然后在这些过孔上电镀铜。

再在上面生成阻挡层图形样式,通过刻蚀形成线路图形。

还可以在最上面再放置元器件,制作出第二层元器件组装层。

还有一种是我们提出的逆序加成工艺, 该工艺也是将整过电子装联或集成电路封装放在一个低温的过程中,不使用传统的焊料和基板, 而且在线路的形成中更符合加成的思想, 大大地节约了成本和增加了封装的密度。

奥克姆工艺也是一种倒序互连工艺, 在其工序中采用了许多成熟的、低风险的、常见的核心处理技术。

该工艺使用的是一种粘性基板, 其上布置电子元器件, 且使元件的引脚或者焊盘面朝下置于基板上, 并用一种塑胶材料封起来。

然后将组件翻转过来, 元件的引脚或者焊盘朝上, 用激光打孔制作出与元件接触的过孔, 通过电镀铜与掩模刻蚀的方法实现互连。

逆序加成电子组装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子组装技术, 它引入了一种“绿色制造”的概念, 采用逆序的加成工艺, 完全不采用传统的焊料互连, 可大大简化电子产品的制造方法。

在整个制造过程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避免经历高温过程。

相比较而言, 逆序加成工艺更符合加成的特点,之前的无论是奥克姆工艺还是“ Chip in Polymer”工艺都是在镀一层厚铜以后用传统的减层工艺将不需要的铜腐蚀掉, 而此工艺创造性地采用先薄铜后厚铜的方法, 大大减少了需要腐蚀掉的铜的量, 更加贴切加成的概念, 也符合绿色制造的思想, 目前该方法已经完成理论原型的制作, 并对特定温度下的热应力匹配进行了有限元模拟。

无论是“Chip in Polymer”工艺, 奥克姆工艺还是逆序加成工艺, 它们都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就是把整个电子制造的过程在一个低温加工的过程中完成, 这可以使电子制造的中不再使用焊接, 这样就使产品根本上符合RoHS 的要求, 并且使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便于实现3D封装以及其它的高密度封装,更适合现代电子产品的要求, 因而具有发展前景。

四. 表面组装工艺SMT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 经过40余年的发展, 已不仅成为当代电路组装技术的主流,而且正在继续向纵深发展。

就封装器件组装工艺来说, SMT的发展已经接近极限(二维封装), 因而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多芯片模块和三维组装技术的研究。

表面组装技术是当今高密度引脚数组件的新领域。

尽管这显示出实际的设计与制造的优越性, 但是它的能力却远未完全被认识。

通过减小引脚间距, 表面组件可以大大地缩小其尺寸。

由于将单个管芯或多个管芯的芯片直接贴装在基板上, 可以进一步减小印刷电路板的面积。

这就是所谓的板上芯片技术。

用COB 技术封装的裸芯片的主体和I/O (输入/输出) 端子(焊区) 在晶体上方, 焊区周边分布在芯片的四边。

焊接时, 先将裸芯片用导电/导热胶粘在PCB上, 凝固后, 用线焊机将金属丝(Al或Au) 在超声、热压的作用下, 分别连接在芯片上的I/O端子焊区和PCB相对应的焊盘上, 测试合格后再封上树脂胶。

COB技术具有价格低廉、节约空间和工艺成熟等优点。

TAB技术比COB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 TAB在印刷电路板上分布较低, 且由于COB中引脚较长, 故引脚电感约高20%。

这使得TAB比COB的电性能(尤其是高频下) 要好。

由于TAB的内外引脚均可组合键合, 因而其工艺过程也较快速。

组合键合是内引脚键合的典型工艺。

然而,外引脚通常是单个地、一次键合一边或所有四边同时键合的。

组合键合可节省键合时间和成本。

TAB可使内部互连线更加密集, 因为它允许在4mil的间隔内键合2 mil的焊点, 而COB只能在8 mil的间隔内键合4 mil的焊点。

由于这一特点, 如果应用TAB技术而不是标准引脚键合工艺, 那么,许多器件的管芯尺寸都可以缩小。

最重要的是,当单个载体封装时, TAB允许在组装前预选器件。

这样就使返修量减少, 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与COB相比, 倒装芯片(FC) 的I/O端子是以面阵列式排列在芯片之上, 并在I/O端子表面制造焊料凸点。

焊接时, 只要将芯片反置于PCB上, 使凸点对淮PCB 上的焊盘, 加热后就能实现FC与PCB的互连, 因此, FC可以采用类似于SMT的技术方法进行加工。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IBM公司就把FC技术大量应用于计算机中, 即在陶瓷印刷电路板上贴装高密度的FC; 到了90年代, 该技术已在多种行业的电子产品中开始应用, 特别是便携式通信设备中。

IBM公司将FC连接到PCB的过程称之为受控的塌陷芯片连接(C4)。

在焊接过程中, 裸芯片一方面受到熔化焊料表面张力的影响, 可以自行校正位置, 另一方面又受到重力的影响。

芯片高度会有限度地下降。

因此, FC无论是封装还是焊接, 其工艺都是可靠和可行的。

当前, 该技术已受到电子装配行业的广泛重视。

倒装片工艺使高密度组装成为可能, 因为它既不需要键合引脚, 也不需要封装。

芯片翻转或倒过来直接贴装在基板上, 其内部互连介质是管芯上的焊点和基板。

倒装片工艺要求能够非常严格的控制, 但它要比任何其它类型的COB工艺会快得多。

当然, 与SMT一样, FC的贴装速度依赖于贴装机的类型。

三维立体组装技术(简称3D组装技术) 的指导思想是把IC芯片(MCM片、WSI大圆片规模集成片) 一片片叠加起来, 然后利用芯片的侧面边缘和垂直方向进行互连, 从而将水平组装向垂直方向发展为立体组装。

实现三维组装不但使电子产品的密度更高, 也使其功能更多、信号传输更快、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 电子系统的相对成本会更低, 它是目前硅芯片技术的最高水平。

当前实现3D组装的途径大致有三种: 一是在多层基板内或多层布线介质中埋置R (电阻)、C(电容) 及IC, 并在基板顶端再贴装备类片式元器件, 故称之为埋置型3D结构; 二是用硅大圆片规模集成片作为基板, 在其上进行多层布线, 最上层再贴装SMD以构成3D, 此方法称为有源基板型3D; 三是将MCM上下层双叠互连起来成为3D,故称之为叠装型3D结构。

高生产效率是衡量SMT生产线的重要性能指标,SMT 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体现在产能效率和控制效率。

产能效率指的是SMT 生产线上各种设备的综合产能。

为了提高产能效率,一些SMT 生产线的回流炉后都配上了全自动的连线测试仪,这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可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有些SMT 生产线正从传统的单路连线生产向双路连线生产方式发展,在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当今人们生活的地球已经遭到人们不同程度的损坏,以SMT 设备为主的SMT 生产线作为工业生产的一部分,毫无例外地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破坏。

从电子元器件的包装材料、胶水、焊膏、助焊剂等SMT 工艺材料,到SMT 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无不对环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污染,SMT 生产线越多、规模越大,这种污染也就越严重,因此,最新SMT 生产线正朝绿色生产线(green line)方向发展。

绿色生产线的概念是指从SMT 生产的一开始就要考虑环保的要求,分析SMT 生产中将会出现的污染源及污染程度,从而选择相应的SMT 设备和工艺材料,制订相应的工艺规范,以适时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式维护管理SMT 生产线的运行,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和环保的要求。

这就提示我们,SMT 生产线不仅要考虑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还要考虑SMT 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从SMT 建线设计、SMT 设备选型、工艺材料选择、环境与物流管理、工艺废料的处理及全线的工艺管理,全面考虑环保的要求。

绿色生产线同样是SMT 生产线未来的发展方向。

SMT 设备的更新和发展代表着表面组装技术的水平,新的SMT 设备的发展朝高效、灵活、智能、环保等方向发展。

焊膏印刷是SMT 生产中关键工序之一,其控制直接影响着组装板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