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资料分析共33页
第十二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依据研究的主题,理清研究记录中的意义分布和相互关系,编组成号码系 统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工作内容。斯伯来德里的分类系统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①空间(地点的物质环境);②行动者(参与事件的人);③活动(有关 人员的一系列活动);④实物(在场的物品);⑤行为(有关人员的单一 行为);⑥事伴(有关人员的一系列活动);⑦时间(事件 发生的先后序列);⑧目标(有关人员希望完成的任务); ⑨感受(感受到的和表现出来的情绪)。
2、注意作者自己的态度和语言
研究者自己的语言一般分为描述型语言与分析型语言两种,前者是一种 “隐蔽性语言”,后者是一种直接的“介入性言语”。
3、充分尊重读者
考虑自己的读者是“谁”是撰写质性研究报告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节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与思维方式 一、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技巧
在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中,无论是类属分析还是情境分析,研究者都需要 运用一些操作技巧与分析技巧对资料进行归类。
第四节 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结构与原则 一、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结构
质性研究报告一般要包括6个部分: 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背景知识;研究的方法策略;研究的结果;
研究的结论。
二、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原则
质性研究报告一般要包括6个部分: 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背景知识;研究的方法策略;研究的结果;
研究的结论。
.情境分析就是将资料置身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当中,按照事件发生 的先后顺序对人物或者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呈现出在整体脉络下的各部 分之间的连续性。 .情境分析的具体手段包括轮廓勾勒、片段呈现、个案、访谈片段、观察事 件、故事等。 .情境分析的步骤:第一步要求系统认真地通读资料,发现资料中的核心叙 事、故事的发展线索以及组成故事的主题内容。第二步是按照已经设立的编 码系统为资料设码。第三步就是要对资料进行归类。 .情境分析的优势与不足。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采用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 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Part
0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访谈法
总结词
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内心世界和经验
详细描述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经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 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深层次的想法,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深入研究特定个案的详细过程和背景
VS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是对个别研究对象进行深入、 全面的研究,包括其背景、过程、结果等 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 情境下的研究对象,并从中提炼出一般性 结论。
文本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理解其意义和主题
详细描述
文本分析法是对书面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文章、日记、信件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研究者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主观性强
质性研究依赖于研究者对资料的主观解读和分析, 因此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个人观点、经验和背 景的影响。
耗时耗力
质性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收集、 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者要求较高,且研究成果产 出较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获取方式
研究者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获取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确保其充分理解并自愿参与。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智力障碍者等,研究者应特别关注其知情同意的能力,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其权益。
保密原则
数据保护
研究者应对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 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第
三方。
存储和传输安全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11
思考单位举例(1)
• 我现在好像是吊在悬 崖上,手里抓着一根 稻草,命悬一线。我 觉得我抓着这根草, 使劲往上攀,我要活 着,我要活下去,我 不能松劲,放松自己 就好像放弃自己了。
• 强烈的生存欲望 (信念态度)
12
19
工具
• 剪刀+浆糊 • 复制+粘贴(office word) • 计算机软件: MAXqda, NVivo,
MAXdictio, MAXmaps, ATLAS.ti
• /
20
21
NVivo 8
标题栏
菜 单 工 具 栏
列
表
视
导
18
详细描述和结构框架举例
• 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的质性 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589-592
– 主题1:承受压力和痛苦 – 主题2:从不断的失去中走过 – 主题3:不断调整自己, 以适应变化 – 主题4:完全投入地照顾患者 – 主题5:在照顾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 将照顾者的照顾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临变化——适应变化——面对未来
• 注意寻找当事人使用的词语 • 命名尽量使用当事人的原话,也可以是研究
者自己的话 • 在对资料进行逐步分析时,就有关词语、短
语、句子、行动、意义和事件询问具体的问 题
14
归类
• 归类
– 按照编码系统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在 一起,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找到资 料之间的联系
• 归类方式
– 类属分析 – 情景化分析
4
阅读原始资料
• 以完全开放的态度
– 暂时悬置自己的前设和价值判断 – 勿回避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陈向明-质性研究

陈向明-质性研究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选择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关系
选择研究方法 进入研究现场
与量的研究 有何不同?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写研究报告
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陈向明-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抽样:随机 v 目的性 收集资料:问卷/封闭观察 v
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 分析资料:演绎为主 v 归纳为主 效度检验:真实性 v 相关性、严谨性 推广度:可控制性推广 v 认同推广
理论推广 伦理道德问题:无关 v 重视
陈向明-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本体论(本质 v 现象;参见图) 认识论(客观 v 主观、客观地建构主观 研究方法(自发性 v 自为性) 研究结论(概括 v 特殊) 性质定位:前科学 v 后科学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可能性,教师的控制很严。
陈向明-质性研究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陈向明-质性研究
代表性:强度和密度不等于代表 性
比较:样本太小无法比较(如: 三个拥有不同计算机知识和计算 机的学生)
陈向明-质性研究
3、反思研究关系
自己与对方是什么关系? 这种关系将如何影响到自己的研究? 自己打算怎么办?
陈向明-质性研究
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生理和社会特征: 性别 年龄 文化背景、种族 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 个性特点、形象整饰
1)这些学生是如何辍学的?(过程、事件、原因) 2)他们是如何看待辍学的?(对辍学本身的评价,
辍学对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个人前途的影响 等)? 3)其他人(父母、同学、教师、校长、邻居等)是 如何看待这些学生的辍学的?对他们来说,辍学 具有什么教育意义、发展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 意义? 4)辍学造成了什么后果?(对辍学生本人,对家庭, 对社区,对学校,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第5章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方法

第5章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方法第五章资料分析的方法资料收集是运用社交技巧,资料整理/分析是孤独的知性探索。
面临的主要困惑:如何从资料中发掘意义?研究者如何可能理解被研究者?被研究者文化主位的意义如何通过研究者文化客位的解释获得意义?主体间性的解释性理解具体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在创造性与严谨性上维持一个平衡?呈现质性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本原则、基本过程、基本的理论取向。
第一节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整理与分析资料”,指根据研究目的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然后用逐步集中与浓缩的方式将资料反映出来,其最终目的是对资料进行意义解释。
不少研究者怀念实地访问/现场调查的时光(田园诗),但在资料组织、整理及分析中,面对庞大的资料茫然失措。
提供一些整理/初步分析资料指导方针,保持批判精神(弹性)。
一、质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层级●资料分析的层级-最低层是原始资料,包括录音带、田野笔记、文件等原始资料;-第二层是经过部分处理的资料,比如研究者的笔记与评论;●-再高一层级的资料为译码或类别,即从原始资料与部分处理过的资料中摘要出有意义部分,同时,在这一层级工作中要呈现分析的备忘录,以解释为什么作此译码的决定。
●用什么方法来呈现类别或主题:在质性研究中有不同的选择。
-用一些图表、矩阵图与地图来呈现社会网络关系、自然环境、地面区划、译码之间的关系或研究的概念;-用个案研究或以故事描述个案的状况来说明类别或主题。
●资料处理及分析的技术以归纳为主的,并且是有系统的。
量化研究在资料收集前简化资料,质性研究在资料收集后简化资料,也使质性研究报告变得易读、生动。
二、质性资料的处理研究者实地调查后积累了成箱的资料夹、录音带、笔记、电脑磁片,但资料组织与分析需要较实地调查多六倍的时间。
许多质性研究者常常会怀疑甚至会迷惑于这个问题,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全部结束所有的工作。
●资料收集:撰写稿、对话、感觉和想法、事件与个人行为描述、概要讨论、多方面的资料收集;笔记、译码、分类、计算值,深度访谈的录音及相关的报纸、书籍、学术文章等。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一、阅读原始资料 2.寻找意义 内容层面:寻找资料内部的故事线、主要事件、次 语言层面:重要的词、短语、句子等 要事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话语层面:资料文本结构、文本内部各部分的联系 主题层面:寻找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反复出现的行为和 语义层面:有关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意义模式 :有关于此和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用途 语境层面 符号学层面: 寻找探讨资料文本的内容与相关的符号 系统及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
类属与码号 示例
1.类属分析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资料分析中 码号 :“送礼” “谦和” “含蓄” “面 子” 类属:“人情” “社会交往行为” “利益 问题:1. “送礼” 属于哪个类属? 的互换” 送礼∈“人情” “社会交往行为” “利益的互换” 码号∈类属1 类属2 类属3 2.“社会交往行为”包括哪些码号? “社会交往行为”⊃ “送礼” “谦和” “含蓄” “面子” 类属 ⊃ 码号1 码号2 码号3 码号4
料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现象,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那么这些现 象往往是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被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需要进行重点登录。
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码号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三、寻找“本土概念”
• 1.什么是“本土概念” • 2. “本土概念”的意义何在 • 3.如何寻找“本土概念”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三、寻找“本土概念” 1. 什么是“本土概念”
“逻辑”。使用他们对事物的分类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 即使这些标准在我们看来是不符合“逻辑”的。
例子
一位研究人员在访谈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时,问她语文课上
老师念的一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时,小学生回答说:“写 得很好听”。
2.情景分析
定义:
质性研究文档

质性研究简介质性研究是一种基于观察、访谈和分析非统计数据的研究方法。
与定量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更注重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参与者的经验和观点。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质性研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质性研究的特点质性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非统计数据:质性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收集非统计数据,如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2.描述性和解释性:质性研究关注研究现象的深度理解和解释,而非简单地统计或量化。
3.符合现实情境:质性研究通常在实际场景中进行,以获得真实世界中的数据和参与者观点。
4.灵活性和开放性:质性研究强调灵活和开放的研究设计,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问题和领域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质性研究的应用质性研究在多个学科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组织管理等。
以下是质性研究常见的应用领域: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中的质性研究主要用于探索和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
通过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社会学家可以深入了解社会行为背后的动机、观念和价值观。
心理学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广泛应用于理解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情绪和行为。
访谈和观察是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个案可以揭示心理学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育学教育学中的质性研究主要用于研究教育现象和教学实践。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教学过程、访谈教师和学生,以及分析课堂文本来了解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人类学人类学研究中的质性研究用于研究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关系。
人类学家常常进行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以获得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
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领域,质性研究用于研究组织行为、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等问题。
通过访谈管理者和员工、观察工作场所和分析组织文档,研究者可以了解组织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动态变化。
质性研究的步骤和方法质性研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和方法:1.研究设计:质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进行选择,常见的设计包括个案研究、群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完整版)质性研究评价分析

资料分析 关于现象
步骤法, 学资料的
资料经整 7步分析
理提炼后, 法。并将
反给被访 分析结果
者本人核 反馈到其
实确认。 中两位被
6.资料收集:访谈提纲可以提高读者的 理解。是否有重复访谈,记录的方式, 访谈时长,是否有资料饱和也可以反映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7.资料分析:明确资料的编码,推断和 验证过程可增加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分 析结果反馈参与者可以确保其观点充分 表达,并排除研究者的个人偏倚。
8.报告:所提出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之间 应该保持一致,包括主要和次要主题, 以增加质性研究的效度。
采用半结构 非结构式访 半结构式访 研究者本人
式访谈,个 谈。个体访 谈和观察法。 初步制定
体访谈时间 谈时间为30- 个体访谈时 了访谈提纲,
为30min-1h,45min。访谈 间为30-
并在正式访
访谈过程全 过程全程录 60min。访谈 谈前,预访
程录音并结 音。存在资 过程全程录 谈2位烧伤科
怎么对这五篇文 献进行评价呢?
文献
1
2
3
4
5
研究者 个人特征
方艳,福建 裴艳,第二 张睿,中国
医科大学护 军医大学护 协和医科大
理学研究生, 理学研究生, 学护理学研
女
女
究生,男
曾友燕,第 二军医大学 护理学研究 生,女
吴菁,第二 军医大学护 理学博士生, 女
研究者与 参与者关 系
作者与被访 作者与被访 作者与被访
共访谈15名 面对面访谈, 的前提下, 共访谈10名 共访谈8名烧
患者,4名患 共访谈7人, 进行目的性 居家老年人, 伤患者,0名
者复发3名死 无中途退出 抽样。面对 0名中途退出 中途退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