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公开课-优质课(人教A版必修二精品)

合集下载

金版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

金版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 解法一:E点在 xOy 面上的射影为 B,B(1,1,0), 竖坐标为12.
∴E1,1,12.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数学•必修2•(配人教A版)◆
F 在 xOy 面上的射影为 BD 的中点 G,竖坐标为 1
∴F12,12,1.
解法二:B1(1,1,1),D1(0,0,1),B(1,1,0),E 为 B1B 中点,F 为 B1D1 中点.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数学•必修2•(配人教A版)◆ 2.点A(-1,2,1)在x轴上的投影点和在xOy平面上的
投影点的坐标分别为( )
A.(-1,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0)
B.(-1,0,0),(-1,2,0)
C.(-1,0,0),(-1,0,0)
D.(-1,2,0),(-1,2,0) 解析:点A(-1,2,1)在x轴上的投影点的横坐标是-1, 纵坐标、竖坐标都为0,故为(-1,0,0),点A(-1,2,1)在xOy 平面上横、纵坐标不变且竖坐标是0,故为(-1,2,0). 答案:B
故 E 点的坐标为1+2 1,1+2 1,1+2 0=1,1,12, F 点的坐标为1+2 0,1+2 0,1+2 1=12,12,1. 点评:熟记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和坐标平面上点的坐标的 特征.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数学•必修2•(配人教A版)◆
跟踪训练
②相关概念:______叫做坐标原点,______轴叫做坐标 轴.通过____________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分别称为 ______平面、______平面、______平面.
(2)右手直角坐标系

1.3.1空间直角坐标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3.1空间直角坐标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的个数是(
A.1
B
)
B.2
C.3
D.4
[解析] 在①中,OP的坐标为 1,2,3 ,故①正确;
在②中,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 −2, −3 ,故②错误;
在③中,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 −2, −3 ,故③错误;
在④中,点P关于Oxy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2, −3 ,故④正确.故选B.
= x, y, z
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可简记作___________.
课前预习
【诊断分析】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 x, y, z 既可以表示向量,也可以表示点.( √ )
[解析] 空间中的点和向量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 x, y, z 表示,符号 x, y, z 具有双
1 1
1
, ,−
2 2
2
所以EF =
因为CG =
.
1
CD,所以GC
4
=
1
DC,
4
又因为H为C1 G的中点,所以GH =
1 1
8 2
GH = 0, ,
.
1
GC1
2
=
1
(GC +
2
CC1 ) =
1
DC
8
+
1
DD1 ,所以
2
课中探究
[素养小结]
用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步骤: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三 空间中点的对称问题
课中探究
探究点二 求空间向量的坐标
例2
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一长方体
OABC − O′A′B′C′,且OA = 6,OC = 8,OO′ = 5.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4.3空间直角坐标系学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4.3空间直角坐标系学案含教学反思

4.3空间直角坐标系4.3.1&4.3.2 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新知初探]1.空间直角坐标系(1)空间直角坐标系:从空间某一定点引三条两两垂直,且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x 轴、y 轴、z 轴,这样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2)相关概念:点O 叫做坐标原点,x 轴、y 轴、z 轴叫做坐标轴.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y 平面、yOz 平面、zOx 平面.2.右手直角坐标系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右手拇指指向x 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 轴的正方向,如果中指指向z 轴的正方向,则称这个坐标系为右手直角坐标系.3.空间一点的坐标空间一点M 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x ,y ,z )来表示,有序实数组(x ,y ,z )叫做点M 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M (x ,y ,z ).其中x 叫点M 的横坐标,y 叫点M 的纵坐标,z 叫点M 的竖坐标.[点睛]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画法(1)x 轴与y 轴成135°(或45°),x 轴与z 轴成135°(或45°).(2)y 轴垂直于z 轴,y 轴和z 轴的单位长相等,x 轴上的单位长则等于y 轴单位长的12.4.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点P (x ,y ,z )到坐标原点O (0,0,0)的距离 |OP |= x 2+y 2+z 2.预习课本P134~137,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2)任意两点P 1(x 1,y 1,z 1),P 2(x 2,y 2,z 2)间的距离 |P 1P 2|=x 1-x 22+y 1-y 22+z 1-z 22.[点睛] (1)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类比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只是增加了对应的竖坐标的运算.(2)空间中点坐标公式:设A (x 1,y 1,z 1),B (x 2,y 2,z 2),则AB 中点P ⎝⎛⎭⎪⎫x 1+x 22,y 1+y 22,z 1+z 22.[小试身手](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xOz 平面内的点的坐标一定是(a,0,c )的形式( ) (3)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1,3,2)关于yOz 平面的对称点为(-1,3,2)( ) 答案:(1)× (2)√ (3)√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 (3,4,5)与Q (3,-4,-5)两点的位置关系是( ) A .关于x 轴对称 B .关于xOy 平面对称 C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D .以上都不对解析:选A 点P (3,4,5)与Q (3,-4,-5)两点的横坐标相同,而纵、竖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两点关于x 轴对称.3.空间两点P 1(1,2,3),P 2(3,2,1)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P 1P 2|=-22+02+22=2 2.答案:2 2空间中点的坐标的求法[典例]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D 1D ,BD 的中点,G 在棱CD 上,且CG =14CD ,H 为C 1G 的中点,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E ,F ,G ,H 的坐标.[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点E 在z 轴上,它的x 坐标、y 坐标均为0,而E 为DD 1的中点,故其坐标为⎝⎛⎭⎪⎫0,0,12.由F 作FM ⊥AD ,FN ⊥DC ,垂足分别为M ,N , 由平面几何知识知FM =12,FN =12,故F 点坐标为⎝ ⎛⎭⎪⎫12,12,0.点G 在y 轴上,其x ,z 坐标均为0,又GD =34,故G 点坐标为⎝ ⎛⎭⎪⎫0,34,0. 由H 作HK ⊥CG 于K ,由于H 为C 1G 的中点. 故HK =12,CK =18,∴DK =78,故H 点坐标为⎝ ⎛⎭⎪⎫0,78,12.(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要考虑如何建系才能使点的坐标简单、便于计算,一般是要使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2)对于长方体或正方体,一般取相邻的三条棱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坐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求某些与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即将坐标转化为与轴平行的线段长度,同时要注意坐标的符号,这也是求空间点坐标的关键.[活学活用]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AB |=12,|AD |=8,|AA ′|=5.以这个长方体的顶点A 为坐标原点,射线AB ,AD ,AA ′分别为x 轴、y 轴和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长方体各个顶点的坐标.解:因为|AB |=12,|AD |=8,|AA ′|=5,点A 为坐标原点,且点B ,D ,A ′分别在x 轴、y 轴和z 轴上,所以它们的坐标分别为A (0,0,0),B (12,0,0),D (0,8,0),A ′(0,0,5).点C ,B ′,D ′分别在xOy 平面、xOz 平面、yOz 平面内,坐标分别为C (12,8,0),B ′(12,0,5),D ′(0,8,5).点C ′在三条坐标轴上的射影分别是B ,D ,A ′,故点C ′的坐标为(12,8,5).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及应用[典例] 已知点M (3,2,1),N (1,0,5),求: (1)线段MN 的长度;(2)到M ,N 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 (x ,y ,z )的坐标满足的条件.[解] (1)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线段MN 的长度|MN |=3-12+2-02+1-52=26,所以线段MN 的长度为2 6.(2)因为点P (x ,y ,z )到M ,N 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有下面等式成立:x -32+y -22+z -12=x -12+y -02+z -52,化简得x +y -2z +3=0,因此,到M ,N 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 (x ,y ,z )的坐标满足的条件是x +y -2z +3=0.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线段长度问题的一般步骤为:[活学活用]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AA 1=4,M 为BC 1的中点,N 为A 1B 1的中点,求|MN |.解:如图,以A 为原点,AB ,AC ,AA 1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4,0,0),C 1(0,4,4),A 1(0,0,4),B 1(4,0,4). 因为M 为BC 1的中点, 所以由中点公式得M ⎝⎛⎭⎪⎫4+02,0+42,0+42,即M (2,2,2),又N 为A 1B 1的中点,所以N (2,0,4).所以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MN |=2-22+2-02+2-42=2 2.空间中点的对称[典例] (1)点A (1,2,-1)关于坐标平面xOy 及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 (2)已知点P (2,3,-1)关于坐标平面xOy 的对称点为P 1,点P 1关于坐标平面yOz 的对称点为P 2,点P 2关于z 轴的对称点为P 3,则点P 3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 (1)如图所示,过A作AM⊥xOy交平面于M,并延长到C,使AM=CM,则A与C关于坐标平面xOy对称且C的坐标为(1,2,1).过A作AN⊥x轴于N并延长到点B,使AN=NB,则A与B关于x轴对称且B的坐标为(1,-2,1).∴A(1,2,-1)关于坐标平面xOy对称的点C的坐标为(1,2,1);A(1,2,-1)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1,-2,1).(2)点P(2,3,-1)关于坐标平面xOy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2,3,1),点P1关于坐标平面yOz的对称点P2的坐标为(-2,3,1),点P2关于z轴的对称点P3的坐标是(2,-3,1).[答案] (1)(1,2,1),(1,-2,1) (2)(2,-3,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x,y,z)关于坐标轴和坐标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如下:(1)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P1(-x,-y,-z);(2)关于横轴(x轴)的对称点为P2(x,-y,-z);(3)关于纵轴(y轴)的对称点为P3(-x,y,-z);(4)关于竖轴(z轴)的对称点为P4(-x,-y,z);(5)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为P5(x,y,-z);(6)关于yOz坐标平面的对称点为P6(-x,y,z);(7)关于zOx坐标平面的对称点为P7(x,-y,z).其中的记忆方法为“关于谁谁不变,其余的相反”.如关于横轴(x轴)的对称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横坐标、纵坐标不变,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活学活用]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是(4,7,6),则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xOz平面上的射影的坐标为( )A.(4,0,6) B.(-4,7,-6)C.(-4,0,-6) D.(-4,7,0)解析:选C 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M′(-4,7,-6),点M′在xOz平面上的射影的坐标为(-4,0,-6).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1.点P(a,b,c)到坐标平面xOy的距离是( )A.a2+b2 B.|a|C.|b| D.|c|解析:选D 点P在xOy平面的射影的坐标是P′(a,b,0),所以|PP′|=|c|.2.已知A(1,1,1),B(-3,-3,-3),则线段AB的长为( )A.4 3 B.2 3C.4 2 D.3 2解析:选A |AB|=1+32+1+32+1+32=4 3.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3,1,5)关于平面xOz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1,5) B.(-3,-1,5)C.(3,-1,-5) D.(-3,1,-5)解析:选A 由于点关于平面xOz对称,故其横坐标、竖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即对称点坐标是(3,-1,5).4.若点P(-4,-2,3)关于xOy平面及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是(a,b,c),(e,f,d),则c与e的和为( )A.7 B.-7C.-1 D.1解析:选D 由题意,知点P关于xOy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为(-4,-2,-3),点P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4,-2,-3),故c=-3,e=4,故c+e=-3+4=1.5.点P(1,2,3)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过点P作平面xOy的垂线,垂足为Q,则点Q的坐标为( )A.(0,0,3) B.(0,2,3)C.(1,0,3) D.(1,2,0)解析:选D 由空间点的坐标的定义,知点Q的坐标为(1,2,0).6.空间点M(-1,-2,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点M(-1,-2,3)关于x轴对称,由空间中点P(x,y,z)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x,-y,-z)知,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1,2,-3).答案:(-1,2,-3)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1,b,2)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1,c-2),则点P(a,b,c)到坐标原点的距离|PO|=________.解析:由点(x,y,z)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点(-x,y,-z)可得-1=-a,b=-1,c-2=-2,所以a=1,c=0,故所求距离|PO|=12+-12+02= 2.答案: 28.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M(-2,4,-3)在xOz平面上的射影为点M1,则点M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点M 1的坐标为(-2,0,-3),点M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0,3). 答案:(2,0,3)9.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交于同一顶点的三个面分别平行于三个坐标平面,顶点A (-2,-3,-1),求其他七个顶点的坐标.解:由题意,得点B 与点A 关于xOz 平面对称, 故点B 的坐标为(-2,3,-1);点D 与点A 关于yOz 平面对称,故点D 的坐标为(2,-3,-1); 点C 与点A 关于z 轴对称,故点C 的坐标为(2,3,-1); 由于点A 1,B 1,C 1,D 1分别与点A ,B ,C ,D 关于xOy 平面对称,故点A 1,B 1,C 1,D 1的坐标分别为A 1(-2,-3,1),B 1(-2,3,1),C 1(2,3,1),D 1(2,-3,1). 10.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2,|AA 1|=4,点M 在A 1C 1上,|MC 1|=2|A 1M |,N 在D 1C 上且为D 1C 的中点,求M ,N 两点间的距离.解析:由已知条件,得|A 1C 1|=2 2.由|MC 1|=2|A 1M |,得|A 1M |=223, 且∠B 1A 1M =∠D 1A 1M =π4.如图,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A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M ⎝ ⎛⎭⎪⎫23,23,4,C (2,2,0),D 1(0,2,4).由N 为CD 1的中点,可得N (1,2,2).∴|MN |=⎝ ⎛⎭⎪⎫1-232+⎝ ⎛⎭⎪⎫2-232+2-42=533.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点A (0,-2,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 A .在x 轴上 B .在xOy 平面内 C .在yOz 平面内D .在xOz 平面内解析:选C ∵点A 的横坐标为0,∴点A (0,-2,3)在yOz 平面内.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4)和点Q (-2,-3,-4)的位置关系是( ) A .关于x 轴对称 B .关于yOz 平面对称 C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D .以上都不对解析:选C 点P 和点Q 的横、纵、竖坐标均相反,故它们关于原点对称.3.设A (1,1,-2),B (3,2,8),C (0,1,0),则线段AB 的中点P 到点C 的距离为( )A.132 B.534 C.532D.532解析:选D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点P 的坐标为⎝ ⎛⎭⎪⎫2,32,3,由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PC |=2-02+⎝ ⎛⎭⎪⎫32-12+3-02=532. 4.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D (0,0,0),A (4,0,0),B (4,2,0),A 1(4,0,3),则对角线AC 1的长为( )A .9 B.29 C .5D .2 6解析:选B 由已知,可得C 1(0,2,3),∴|AC 1|=0-42+2-02+3-02=29.5.已知A (3,5,-7),B (-2,4,3),则线段AB 在yOz 平面上的射影长为________. 解析:点A (3,5,-7),B (-2,4,3)在yOz 平面上的射影分别为A ′(0,5,-7),B ′(0,4,3),∴线段AB 在yOz 平面上的射影长|A ′B ′|=0-02+4-52+3+72=101.答案:101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0,2),B (1,-3,1),点M 在y 轴上,且点M 到点A ,B 的距离相等,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因为点M 在y 轴上,所以可设点M 的坐标为(0,y,0).由|MA |=|MB |,得(0-1)2+(y -0)2+(0-2)2=(0-1)2+(y +3)2+(0-1)2,整理得6y +6=0,解得y =-1,即点M 的坐标为(0,-1,0).答案:(0,-1,0)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各题.(1)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它与点P 0(4,1,2)的距离为30;(2)在xOy 平面内的直线x +y =1上确定一点M ,使它到点N (6,5,1)的距离最短. 解:(1)设P (x,0,0). 由题意,得|P 0P |=x -42+1+4=30,解得x =9或x =-1.所以点P 的坐标为(9,0,0)或(-1,0,0). (2)由已知,可设M (x 0,1-x 0,0). 则|MN |=x 0-62+1-x 0-52+0-12=2x 0-12+51.所以当x 0=1时,|MN |min =51.此时点M 的坐标为(1,0,0).8.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M 为BD 1的中点,N 在A 1C 1上,且|A 1N |=3|NC 1|,试求MN 的长.解:以D 为原点,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a ,a,0),A 1(a,0,a ),C 1(0,a ,a ),D 1(0,0,a ).由于M 为BD 1的中点,所以M ⎝ ⎛⎭⎪⎫a 2,a 2,a 2,取A 1C 1中点O 1,则O 1⎝ ⎛⎭⎪⎫a 2,a2,a ,因为|A 1N |=3|NC 1|,所以N 为O 1C 1的中点,故N ⎝ ⎛⎭⎪⎫a 4,34a ,a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MN |= ⎝ ⎛⎭⎪⎫a 2-a 42+⎝ ⎛⎭⎪⎫a 2-34a 2+⎝ ⎛⎭⎪⎫a 2-a 2 =64a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线x +y -1=0被圆(x +1)2+y 2=3截得的弦长等于( ) A. 2 B .2 C .2 2D .4解析:选B 由题意,得圆心为(-1,0),半径r =3,弦心距d =|-1+0-1|12+12=2,所以所求的弦长为2r 2-d 2=2,选B.2.若点P (1,1)为圆x 2+y 2-6x =0的弦MN 的中点,则弦MN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 .2x +y -3=0 B .x -2y +1=0 C .x +2y -3=0 D .2x -y -1=0解析:选D 由题意,知圆的标准方程为(x -3)2+y 2=9,圆心为A (3,0).因为点P (1,1)为弦MN 的中点,所以AP ⊥MN .又AP 的斜率k =1-01-3=-12,所以直线MN 的斜率为2,所以弦MN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2(x -1),即2x -y -1=0.3.半径长为6的圆与x 轴相切,且与圆x 2+(y -3)2=1内切,则此圆的方程为( ) A .(x -4)2+(y -6)2=6 B .(x ±4)2+(y -6)2=6 C .(x -4)2+(y -6)2=36D .(x ±4)2+(y -6)2=36解析:选D ∵半径长为6的圆与x 轴相切,设圆心坐标为(a ,b ),则b =6.再由a 2+32=5,可以解得a =±4,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4)2+(y -6)2=36.4.经过点M (2,1)作圆x 2+y 2=5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 ) A.2x +y -5=0 B.2x +y +5=0 C .2x +y -5=0D .2x +y +5=0解析:选C ∵M (2,1)在圆上,∴切线与MO 垂直. ∵k MO =12,∴切线斜率为-2.又过点M (2,1),∴y -1=-2(x -2),即2x +y -5=0.5.把圆x 2+y 2+2x -4y -a 2-2=0的半径减小一个单位则正好与直线3x -4y -4=0相切,则实数a 的值为( )A .-3B .3C .-3或3D .以上都不对解析:选C 圆的方程可变为(x +1)2+(y -2)2=a 2+7,圆心为(-1,2),半径为a 2+7,由题意得|-1×3-4×2-4|-32+42=a 2+7-1,解得a =±3. 6.如图,一座圆弧形拱桥,当水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12米,当水面下降1米后,水面宽度为( )A .14米B .15米 C.51米 D .251米解析:选D如图,以圆弧形拱桥的顶点为原点,以过圆弧形拱桥的顶点的水平切线为x 轴,以过圆弧形拱桥的顶点的竖直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圆心为C ,水面所在弦的端点为A ,B , 则由已知可得A (6,-2),设圆的半径长为r ,则C (0,-r ), 即圆的方程为x 2+(y +r )2=r 2.将点A 的坐标代入上述方程可得r =10, 所以圆的方程为x 2+(y +10)2=100,当水面下降1米后,水面弦的端点为A ′,B ′,可设A ′(x 0,-3)(x 0>0),代入x 2+(y +10)2=100,解得x 0=51, ∴水面宽度|A ′B ′|=251米.7.过点(3,1)作圆(x -1)2+y 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 )A .2x +y -3=0B .2x -y -3=0C .4x -y -3=0D .4x +y -3=0解析:选A 设点P (3,1),圆心C (1,0).已知切点分别为A ,B ,则P ,A ,C ,B 四点共圆,且PC 为圆的直径.故四边形PACB 的外接圆圆心坐标为⎝ ⎛⎭⎪⎫2,12,半径长为123-12+1-02=52.故此圆的方程为(x -2)2+⎝ ⎛⎭⎪⎫y -122=54.① 圆C 的方程为(x -1)2+y 2=1.②①-②得2x +y -3=0,此即为直线AB 的方程.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 2+y 2=-2y +3,直线l 经过点(1,0)且与直线x -y +1=0垂直,若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则△OAB 的面积为( )A .1 B. 2 C .2 D .2 2解析:选A 由题意,得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y +1)2=4,圆心为(0,-1),半径r =2.因为直线l 经过点(1,0)且与直线x -y +1=0垂直,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方程为y -0=-(x -1),即为x +y -1=0.又圆心(0,-1)到直线l 的距离d =|0-1-1|2=2,所以弦长|AB |=2r 2-d 2=24-2=2 2.又坐标原点O 到弦AB 的距离为|0+0-1|2=12,所以△OAB 的面积为12×22×12=1.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9.圆心在直线x =2上的圆C 与y 轴交于两点A (0,-4),B (0,-2),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圆心坐标为(2,-3),半径r =2-02+-3+22=5,∴圆C 的方程为(x -2)2+(y +3)2=5.答案:(x -2)2+(y +3)2=510.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 ,B ,M ,点A 与点B 关于点M 对称,且已知A 点的坐标为(3,2,1),M 点的坐标为(4,3,1),则B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解析:设B 点的坐标为(x ,y ,z ),则有x +32=4,y +22=3,z +12=1,解得x =5,y =4,z =1,故B 点的坐标为(5,4,1). 答案:(5,4,1)11.圆O :x 2+y 2-2x -2y +1=0上的动点Q 到直线l :3x +4y +8=0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圆O 的标准方程为(x -1)2+(y -1)2=1,圆心(1,1)到直线l 的距离为|3×1+4×1+8|32+42=3>1,∴动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1=4. 答案:412.已知过点(1,1)的直线l 与圆C :x 2+y 2-4y +2=0相切,则圆C 的半径为________,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y -2)2=2, 则圆C 的半径为2,圆心坐标为(0,2).点(1,1)在圆C 上,则直线l 的斜率k =-12-10-1=1,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x ,即x -y =0. 答案: 2 x -y =013.已知圆C :(x -1)2+y 2=25与直线l :mx +y +m +2=0,若圆C 关于直线l 对称,则m =________;当m =________时,圆C 被直线l 截得的弦长最短.解析:当圆C 关于l 对称时,圆心(1,0)在直线mx +y +m +2=0上,得m =-1.直线l :m (x +1)+y +2=0恒过圆C 内的点M (-1,-2),当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即MC ⊥l 时,圆C 被直线l 截得的弦长最短,k MC =-2-0-1-1=1,由(-m )×1=-1,得m =1.答案:-1 114.已知点M (2,1)及圆x 2+y 2=4,则过M 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若直线ax -y+4=0与该圆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3,则a =________.解析:若过M 点的圆的切线斜率不存在,则切线方程为x =2,经验证满足条件.若切线斜率存在,可设切线方程为y =k (x -2)+1,由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得|-2k +1|k 2+1=2,解得k =-34,故切线方程为y =-34(x -2)+1,即3x +4y -10=0.综上,过M 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2或3x +4y -10=0. 由4a 2+1=4-32得a =±15.答案:x =2或3x +4y -10=0 ±1515.已知两圆C 1:x 2+y 2-2ax +4y +a 2-5=0和C 2:x 2+y 2+2x -2ay +a 2-3=0,则两圆圆心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此时两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填“外离、相交、外切、内切、内含”中的一个)解析:将圆C 1:x 2+y 2-2ax +4y +a 2-5=0化为标准方程得(x -a )2+(y +2)2=9,圆心为C 1(a ,-2),半径为r 1=3,将圆C 2:x 2+y 2+2x -2ay +a 2-3=0化为标准方程得(x +1)2+(y-a )2=4,圆心为C 2(-1,a ),半径为r 2=2.两圆的圆心距d =a +12+-2-a2=2a 2+6a +5=2⎝ ⎛⎭⎪⎫a +322+12,所以当a =-32时,d min =22,此时22<|3-2|,所以两圆内含.答案:22内含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3,G 是PD 的中点,求|BG |.解:∵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3,∴正四棱锥的高为1.以正四棱锥的底面中心为原点,平行于AB ,BC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y 轴、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正四棱锥的顶点B ,D ,P 的坐标分别为B (2,2,0),D (-2,-2,0),P (0,0,1).∴G 点的坐标为G ⎝ ⎛⎭⎪⎫-1,-1,12 ∴|BG |=32+32+14=732.17.(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从圆外一点P (4,6)作圆O :x 2+y 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1)求以O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2)求直线AB 的方程.解:(1)∵所求圆的圆心为线段OP 的中点(2,3), 半径为12|OP |= 124-02+6-02=13,∴以O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2)2+(y -3)2=13. (2)∵PA ,PB 是圆O :x 2+y 2=1的两条切线, ∴OA ⊥PA ,OB ⊥PB ,∴A ,B 两点都在以OP 为直径的圆上.由⎩⎪⎨⎪⎧x 2+y 2=1,x -22+y -32=13,得直线AB 的方程为4x +6y -1=0.18.(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圆过点A (1,-2),B (-1,4). (1)求周长最小的圆的方程;(2)求圆心在直线2x -y -4=0上的圆的方程.解:(1)当线段AB 为圆的直径时,过点A ,B 的圆的半径最小,从而周长最小, 即以线段AB 的中点(0,1)为圆心,r =12|AB |=10为半径.则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1)2=10.(2)法一:直线AB 的斜率k =4--2-1-1=-3,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 -1=13x ,即x -3y +3=0.由⎩⎪⎨⎪⎧x -3y +3=0,2x -y -4=0,解得⎩⎪⎨⎪⎧x =3,y =2,即圆心的坐标是C (3,2).∴r 2=|AC |2=(3-1)2+(2+2)2=20. ∴所求圆的方程是(x -3)2+(y -2)2=20.法二: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则⎩⎪⎨⎪⎧1-a 2+-2-b 2=R 2,-1-a 2+4-b 2=R 2,2a -b -4=0⇒⎩⎪⎨⎪⎧a =3,b =2,R 2=20.∴所求圆的方程为(x -3)2+(y -2)2=20.19.(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圆x 2+y 2-4ax +2ay +20a -20=0. (1)求证:对任意实数a ,该圆恒过一定点; (2)若该圆与圆x 2+y 2=4相切,求a 的值.解:(1)证明:圆的方程可整理为(x 2+y 2-20)+a (-4x +2y +20)=0, 此方程表示过圆x 2+y 2-20=0和直线-4x +2y +20=0交点的圆系.由⎩⎪⎨⎪⎧x 2+y 2-20=0,-4x +2y +20=0得⎩⎪⎨⎪⎧x =4,y =-2.∴已知圆恒过定点(4,-2).(2)圆的方程可化为(x -2a )2+(y +a )2=5(a -2)2. ①当两圆外切时,d =r 1+r 2, 即2+5a -22=5a 2,解得a =1+55或a =1-55(舍去); ②当两圆内切时,d =|r 1-r 2|, 即|5a -22-2|=5a 2,解得a =1-55或a =1+55(舍去). 综上所述,a =1±55. 20.(本小题满分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坐标原点,以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x -3y -4=0相切.(1)求圆O 的方程.(2)直线l :y =kx +3与圆O 交于A ,B 两点,在圆O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四边形OAMB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直线l 的斜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设圆O 的半径长为r ,因为直线x -3y -4=0与圆O 相切,所以r =|0-3×0-4|1+3=2,所以圆O 的方程为x 2+y 2=4.(2)法一:因为直线l :y =kx +3与圆O 相交于A ,B 两点,所以圆心(0,0)到直线l 的距离d =|3|1+k2<2,解得k >52或k <-52. 假设存在点M ,使得四边形OAMB 为菱形,则OM 与AB 互相垂直且平分, 所以原点O 到直线l :y =kx +3的距离d =12|OM |=1.所以|3|1+k2=1,解得k 2=8,即k =±22,经验证满足条件. 所以存在点M ,使得四边形OAMB 为菱形. 法二:设直线OM 与AB 交于点C (x 0,y 0).因为直线l 斜率为k ,显然k ≠0,所以直线OM 方程为y =-1kx ,由⎩⎪⎨⎪⎧y =kx 0+3,y =-1k x 0,解得⎩⎪⎨⎪⎧x 0=-3k k 2+1,y 0=3k 2+1.所以点M 的坐标为⎝ ⎛⎭⎪⎫-6k k 2+1,6k 2+1.因为点M 在圆上,所以⎝⎛⎭⎪⎫-6k k 2+12+⎝ ⎛⎭⎪⎫6k 2+12=4,解得k =±22,经验证均满足条件. 所以存在点M ,使得四边形OAMB 为菱形.。

1.3.1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学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3.1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学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体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实际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实践活动法: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他们能够通过例题解析和实际问题解决,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然而,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时面临的一大挑战。空间直角坐标系是一个三维的概念,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空间直角坐标系。
r = √(x^2 + y^2 + z^2)
其中,r表示点P到原点O的距离。
4. 坐标点的坐标应用
①坐标应用的定义:坐标应用是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坐标点的坐标值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性质和应用,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性质,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lrg20071114 三级(580)|个人中心||私信(0)|下载客户端|百度首页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搜一个:很高兴见到你试试帮助全部DOCPPTTXTPDFXLS百度文库教育专区高中教育数学高二数学上传文档支持以下设备:扫二维码下载AndroidiPhoneiPad文档信息举报文档cdzshui002贡献于2012-07-264.3(12人评价)我要评价1/4同系列文档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及教...专题幼班教师寄语小学教师开学发言稿秋季初中开学典礼校长讲话...高一英语上册unit1教案4.1.1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1/2相关文档推荐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页免费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4页5财富值示范教案(4.3.2 空间两点间...5页免费示范教案(4.3.2 空间两点...暂无评价5页免费高一必修2多媒体教案4.3.2...16页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示范教案(4.3.2 空间两点间...5页免费[教案精品]新课标高中数学...4页免费必修二4.3.2空间两点间的距...17页免费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页免费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14页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限时!免财富值下载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教学设计312人阅读精品课程教学设计,老师集体备课的精华哦第 1 页共 3 页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1)通过表示特殊长方体(所有棱分别与坐标轴平行)顶点的坐标,探索并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通过推导和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探索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体会转化(降维)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索和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三、教学基本流程四、教学情境设计1、问题:求粉笔盒(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度。

4.3.《空间直角坐标系》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4.3.《空间直角坐标系》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O x x O x
思考2: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互相 垂直的数轴组成,设想:空间直角 坐标系由几条数轴组成?其相对位 置关系如何?在平面上如何画空间 直角坐标系? z 三条交于一点且两 两互相垂直的数轴 ∠xOy=135° ∠yOz=90°
O
y
x
思考3:在长方体中,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
OABC D A B C 是长方体.以O为原点,分别以 如图, 射线OA,OC, OD ' 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三条数轴:x轴、 y 轴、z 轴.这时我们说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 O xyz, 其中点O 叫做坐标原点, x轴、y 轴、z 轴叫做坐标轴.通过 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y 平面、 yOz平面、zOx平面.
知识探究(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思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 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如何?
(x,y)
|x| |y|
y
O
x
思考2:怎样确定空间中点M的坐标?
设点M是空间的一个定点,过点M分别作 垂直于x 轴、y 轴和z 轴的平面,依次交x 轴、 y 轴和z 轴于点P、Q和R. 设点P、Q和R在x 轴、y 轴和z 轴上的坐 标分别是x,y和zz ,那么点M就对应唯一确定 的有序实数组(x,y,z).
设想: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几条数轴组成?其相对位 置关系如何?在平面上如何画空间直角坐标系? C1 思考3:在长方体中,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 D1 思考4:什么是右手直角坐标系? A1 B1
思考5:怎样确定空间中点
O A B
C
M的坐标?
知识探究(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思考1:数轴上的点M的坐标用一个实 数x表示,它是一维坐标;平面上的 点M的坐标用一对有序实数(x,y) 表示,它是二维坐标.设想:对于空 间中的点的坐标,需要几个实数表 示? (x,y) y

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

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

【课题】4.3.1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二第134页至136页.【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对象】高二(上)学生.【授课教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引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是在学生已学过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推广,为以后学习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平行、垂直以及空间中的夹角与距离问题、研究空间几何对象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是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与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共同体现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思想;通过空间直角坐标系内任一点与有序数组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形向数的转化,将数与形紧密结合,提供一个度量几何对象的方法。

其对于沟通高中各部分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可编辑修改-✧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成与特征;(2)掌握空间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3)能初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问题引入,诱导学生自主探究;(2)类比学习,循序渐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感受数学刻画生活的作用,进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2)通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新知识,使学生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加深领会研究事物从低维到高维的方法与过程。

(3)通过对空间坐标系的接触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的理解;空间中点的坐标表示。

-可编辑修改-教学难点:右手直角坐标系的理解,空间中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探究五.教学基本流程:↓↓↓↓六.教学情境设计:-可编辑修改--可编辑修改-思路点拨:-可编辑修改--可编辑修改-。

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高一数学教材配套教学课件(人教A版必修二)

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高一数学教材配套教学课件(人教A版必修二)

④关于z轴(竖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4(-x,-y,z); ⑤关于xOy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5(x,y,-z); ⑥关于yOz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6(-x,y,z); ⑦关于xOz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P7(x,-y,z).
【补偿训练】已知点P(2,-5,8),分别写出点P关于 原点,x轴,y轴,z轴和xOz平面的对称点.
0
பைடு நூலகம்
1
z 2
0

x0 1,

y0
所1, 以M
(-1,-1,-1
).
z0 1,
【补偿训练】已知点P(1,2,3),Q(-3,5,2),它们 在平面xOy内的投影分别是P′,Q′,则P′,Q′的坐 标分别为________.
【解析】因为点P(1,2,3),Q(-3,5,2)它们在平 面xOy内的投影分别是P′,Q′, 所以P′(1,2,0),Q′(-3,5,0). 答案:(1,2,0),(-3,5,0)
【解析】选C.点B1到三个坐标平面的距离都为1,易知 其坐标为(1,1,1).
2.点P(-1,2,3)关于zOx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1,2,3)
B.(-1,-2,3)
C.(-1,2,-3)
D.(1,-2,-3)
【解析】选B.因点P(-1,2,3)关于zOx平面对称,则
对称点P′的坐标应为P′(-1,-2,3).
【方法总结】求空间中点P(a,b,c)的位置的四个步 骤 (1)在平面xOy内作出点P′(a,b,0). (2)过点P′作垂直于平面xOy的直线l. (3)在l上结合z的值与正负截取. (4)得点P(a,b,c).
类型三 空间中点的对称问题 【典例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1,4). (1)求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2)求点P关于xOy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
2、给出点的坐标能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找出点的位置.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整体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都看过2009年国庆大阅兵吧?在阅兵的时候,天上的战机风驰电掣,速度如此的快,岂不是很容易撞机?但事实上,撞机的可能性为零.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战机的航线都是统一规定的,而划定航线时,不仅要指出航线在地面上的经度和纬度,还要指出航线在地面的高度.为此,我们要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
阅读教材134页内容,回答问题(空间直角坐标系)
<1>通过自学教材,回答一下我们怎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2>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怎样确定点的位置的?
<3>请同学们学习右手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并理解之.
结论:<1>如图所示,''''C B A D OABC 是单位正方
体.以O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D OC OA 、、的长为单位
长,建立三条数轴:z y x 、、轴.这时我们说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其中点O 叫做坐标原点,z y x 、、轴叫做坐标轴.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分别称为zox yoz xoy 、、平面;<2>如图所示,设点M 为空间一定点,过点M 分别作垂直于z y x 、、轴的平面,交点依次为R Q P 、、,设点R Q P 、、在z y x 、、轴上的坐标分别为z y x 、、,那么点M 就对应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z y x ,,).反过来,给定有序实数组(z y x ,,),我们可以在z y x 、、轴上分别取坐标为实数z y x 、、的点R Q P 、、,分别过这三点各做一个平面,分别垂直于z y x 、、轴,这三
个平面的唯一交点就是有序实数组(z y x ,,)确定的点M.这样,空间一点M 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z y x ,,)表示,有序实数组(z y x ,,)叫做点M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M (z y x ,,).其中z y x ,,分别叫做点M 的横坐标、纵坐标、竖坐标.<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右手拇指指向x 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 轴的正方向,如果中指指向z 轴的正方向,则称这个坐标系为右手直角坐标系.
【教学效果】:关键是让学生能找出空间中点的坐标.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自学教材例1、2,检查一下自己能否顺利的写出空间中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同学们,这是我们这节课必须掌握的内容,一定要认真的完成,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练习二:完成教材136页练习1、2、3,检验是否完成了今天的学习目标.
【教学效果】:通过巩固与练习,让学生能更好的把握课堂内容和重点.
四、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空间直角坐标系,要求学生能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能准确的找到点的坐标,并能够根据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