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分解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带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带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带答案一、金属切削基础知识1.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也随之增加。

(AB)A切削速度B进给速度C进给量D切削深度2.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

其特点是。

(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3.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

(镗刀连续转动)4.当车床上的挂轮架和进给箱的速比一定时,如主轴转速变快,此时进给量加快。

(╳)5.拉削加工时,机床无需进给运动。

(√)6.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

(A)A刨斜面B磨外圆C铣斜齿D滚齿7.切削加工时,须有两个进给运动的有。

(B、D)A刨斜面B磨外圆C铣直齿D滚齿8.调整好切削用量后,过程中切削宽度、切削深度是变化的。

(C)A车削B刨削C铣削D镗削9.所有机床都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0.切削运动中,具有间歇运动特点的机床有。

(B、F)A车床B插床C磨床D镗削E拉床F刨床11.切削运动中,具有往复运动特点的机床有。

(C、F)A车床B插床C磨床D镗削E拉床F刨床12.任何表面的形成都可以看作是沿着运动而形成的。

(母线、导线)13.切削用量包括、和。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二、刀具知识14.刀具的主偏角是在平面中测得的。

(A)A基面B切削平面C正交平面D进给平面15.刀具的住偏角是和之间的夹角。

(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16.刀具一般都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切削、夹持)17.车刀的结构形式有:等几种。

(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18.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

(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19.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与。

(摩擦;强度、锋利程度)20.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

(D)A使主切削刃锋利B减小摩擦C控制切削力大小D控制切屑流出方向21.车刀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轴线,车外圆时,。

(C、D)A工作前角变小B工作前角不变C工作前角变大D工作后角变小E工作后角不变F工作后角变大22.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下列哪种刀具材料的硬度最高?()A. 高速钢B. 硬质合金C. 陶瓷D. 金刚石答案:D解析:金刚石是目前已知的最硬材料。

2. 在车削加工中,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是()A. v = πdn/1000B. v = 1000πdnC. v = 1000n/πdD. v = nπd/1000答案:A解析:切削速度v = πdn/1000,其中d 是工件直径,n 是主轴转速。

3. 下列哪种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加工平面?()A. 车削B. 铣削C. 磨削D. 钻削答案:B解析:铣削是常用的平面加工方法。

4. 刀具的前角增大,切削力()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刀具前角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减小。

5.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称为()A. 设计基准B. 工艺基准C. 测量基准D. 装配基准答案:B解析:工艺基准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

6. 粗基准一般()A. 只能使用一次B. 可以重复使用C. 能使用多次D. 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以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位置精度。

7.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外圆,其主运动是()A. 砂轮的旋转运动B. 工件的旋转运动C. 砂轮的直线运动D. 工件的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外圆磨床磨削外圆时,砂轮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

8. 加工精度最高的孔加工方法是()A. 钻孔B. 扩孔C. 铰孔D. 镗孔答案:C解析:铰孔的加工精度较高。

9. 顺铣时,工作台的进给方向与铣刀的旋转方向()A. 相同B. 相反C. 垂直D. 没关系答案:A解析:顺铣时,工作台的进给方向与铣刀的旋转方向相同。

10. 刀具耐用度的单位是()A. 分钟B. 秒C. 米D. 毫米答案:A解析:刀具耐用度通常以分钟为单位。

11. 下列哪种机床可以加工螺纹?()A. 铣床B. 钻床C. 车床D. 磨床答案:C解析:车床可以通过丝杠传动加工螺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空缺的横线上。

每空1分,共1×20=20分。

)1.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2.刀具角度标注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组成。

3.YT类硬质合金主要由:碳化钨、碳化钛和钴组成。

4.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5.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和展成法(范成法)。

6.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主要平面,后主要孔及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二、判断题(在每个小题前面的括号中做标记,正确者做“√”,错误者“×”。

每小题1分,共1×10=10分。

)(√)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2.低碳钢的塑性太高,可以通过正火适当降低塑性,提高硬度。

(×)3.常见的预备热处理有退火和淬火等形式。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

(×)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8.切削厚度对切屑变形没有影响(×)9.砂轮的硬度与磨料的硬度是同一个概念。

(√)10.刃倾角主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和切屑流动的方向。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5=20分。

)1.试述铣削过程中逆铣的加工特点。

关键点:(每个关键点1分,共4分。

答对4个关键点即可)逆铣时,刀齿由切削层内切入,从待加工表面切出,切削厚度由零增至最大。

由于刀刃并非绝对锋利,所以刀齿在刚接触工件的一段距离上不能切入工件,只是在加工表面上挤压、滑行,使工件表面产生严重冷硬层,降低表面质量,并加剧刀具磨损。

西安理工大学《84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典型题解析讲义

西安理工大学《84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典型题解析讲义

西安理工大学《84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典型题解析西安理工大学《84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典型题解析第1讲2008年真题解析(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三维曲面的切削加工,主要采用和或方法。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和三个重要参数。

3.刀具前角增大可使剪切角,变形系数,因此切削变形。

4.根据刀具与工件间相对运动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分为运动和运动。

5.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6.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参数、参数与参数。

7.机床夹具一般由:、和等几部分组成。

8.基准包括基准和基准两大类。

9.不正常定位有和两种。

10.零件的机械制造质量包括零件和零件两个方面。

11.消除细长轴变形的方法有:、和等。

12.原理误差是指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刀具或近似的刀具。

13.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和机床。

14.误差敏感方向是指。

15.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组成。

二、是非题(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每题2分,共20分)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工序组成的。

2.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只要有六个定位支撑点就可以限制全部六个自由度。

3.分组装配法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很高,而组成环数很少的场合。

( ) ( ) ( )4.加工轴类零件时,往往先加工两端面和中心孔,并以此为定位基准加工所有外圆表面,这样既满足基准统一原则,又满足基准重合原则。

( ) 5.展成法加工齿轮是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保持一对齿轮啮合运动关系而切出齿形的方法。

( )6.工件只有夹紧后才能进行加工,因此,工件受力变形误差在加工前就存在。

7.加工方法选择,首先取决于该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度和表面粗糙度。

8.精基准就是精加工时用的基准。

9.扩孔和铰孔一般不能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10.在磨床上用磁力工作台将工件吸牢后,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就全被限制住了。

西安理工大学《84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典型题解析第 2 讲 2008 年真题解析( 二)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磨削板状零件的上平面时,由于工件表面温度升高,致使上下表面产生温度差,结果磨削好冷 却后的工件上表面( )A .中间凸B .中间凹C .不凸不凹D .倾斜2.磨削钢件时,由于温度较高,使零件表面产生了热塑性变形,最终其表面呈现( )状态。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库试题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库试题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5分)1.模样由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

2.切削深度一般指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3.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4.划线基准—划线时,在工件上所选定的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5.轴承预紧—装配时给轴承外圈加一预载荷,使轴承的外圈产生轴向相对位移,消除轴承游隙,并使滚动体与外圈滚道产生初始的接触弹性变形,从而提高轴承刚度的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各6分,共 30分)1.如何合理选用切削液?(6分)切削液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方法、加工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加以合理选用。

(1分)一般切削塑性材料时需使用切削液,切削脆性材料时可不用用切削液;(1分)使用高速工具钢刀具切削时需使用切削液,(1分)使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时一般不用切削液;(1分)粗加工时选用冷却作用好的切削液,(1分)精加工时选用润滑作用好的切削液。

(1分)2.指出(下图)卧式车床的主要部件及功用。

(6 分)(每项1分,答全8分)CA6140卧式车床的外形如图所示。

其主要部件如下:1)主轴箱:功用:将电动机输出的回转运动传递给主轴,再通过装在主轴上的夹具盘带动工件回转,实现主运动。

主轴箱有变速机构,通过变换箱外手柄的位置,可改变主轴的转速,以满足不同车削工作的需要。

2)刀架:功用:用于装夹刀具。

3)滑板:功用:俗称拖板,由上、中、下三层组成。

床鞍(下滑板,俗称大拖板)用于实现纵向进给运动;中滑板(中拖板)用于车外圆(或孔)时控制切削深度及车端平面时实现横向进给运动;上滑板(小拖板)用来纵向调节刀具位置和实现手动纵向进给运动。

上滑板还可以相对中滑板偏转一定角度,实现手动加工圆锥面。

4 )尾座:功用:它有一个套筒,由手轮驱动可沿主轴轴线方向移动。

套筒锥孔中可安装顶尖,用以支承较长的工件并增加工件的安装刚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机械加工中,精度最高的加工方法是()。

A. 车削B. 铣削C. 磨削D. 钻削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

A. 刀具磨损B. 材料硬度C. 操作者技能D. 机床精度答案:B3.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进给量过大会导致()。

A. 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B. 切削温度降低C. 加工效率提高D. 刀具耐用度增加答案:A4.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塑性变形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数控机床的优点?()。

A. 加工精度高B. 生产效率高C. 适应性强D. 操作复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切削液的选择?()A. 刀具材料B. 工件材料C. 切削速度D. 机床类型答案:A B C7. 在机械加工中,哪些因素会导致刀具磨损?()A. 切削速度B. 工件硬度C. 刀具材料D. 冷却液的使用答案:A B C8. 机械加工中,为了提高生产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增加切削速度B. 增加进给量C. 使用更耐用的刀具D. 多轴加工答案:A B D三、判断题9. 所有的金属加工都必须使用切削液。

()答案:错误10. 机械加工中的“三要素”指的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数控机床相对于传统机床的优势。

答:数控机床相较于传统机床具有以下优势:加工精度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生产效率更高,因为它可以自动连续加工;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件加工需求;操作简便,减少了对操作者技能的依赖。

12. 描述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答: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消除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使其更易于加工。

五、计算题13. 已知一车床加工某轴类零件,切削速度为60m/min,进给量为0.2mm/转,求每分钟的金属去除率(MRR)。

淮阴工学院机械制造基础题库部分解答题答案

淮阴工学院机械制造基础题库部分解答题答案

1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vc 、进给量f (或进给速度vf )、背吃刀量ap 三者的总称,也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它是调整刀具与工件间相对运动速度和相对位置所需的工艺参数.关系:切削层公称厚度h:r K f h sin = ;切削层公称宽度b:r p K a b sin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p fa hb A == 3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是由哪些参考平面构成的,如何定义基面Pr :通过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切削平面Ps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与基面的平面正交平面0p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6 切断车削时,进给运动怎样影响刀具工作角度横向进给车削:当进给量f 增大,则η值增大,当瞬时直径d 减小,η值也增大。

车削至接近工件中心时,η值增长很快,工作后角由正变负,使工件最后被挤断。

纵向进给车削:进给量f 越大,工件直径dw 越小,工作角速度值的变化就越大。

一般η值不超过30°到40° 7 镗内孔时,刀具安装高低怎样影响刀具工作角度刀尖高于工件轴线时,工作前角oe γ减小,工作后角oe α增大;刀尖时情况相反。

8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的耐热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经济性 9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P51K 类,M 类,P 类。

具体参见p5110 什么是积屑瘤它对切削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屑瘤的产生P17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性切屑的情况下,加工钢料等塑性材料时,常在前刀面切削处粘着一块剖面呈三角形的硬块,这块冷焊在前刀面上的金属是积屑瘤。

影响:增大前角;切削厚度;增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刀具使用寿命。

措施:控制切削温度;使用润滑性较好的切削液;增大刀具前角;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库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库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5分)1.模样由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

2.切削深度一般指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3.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4.划线基准—划线时,在工件上所选定的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5.轴承预紧—装配时给轴承内外圈加一预载荷,使轴承的内外圈产生轴向相对位移,消除轴承游隙,并使滚动体与内外圈滚道产生初始的接触弹性变形,从而提高轴承刚度的方法。

二. 简答题(每题各6分,共 30分)1.如何合理选用切削液?(6分)切削液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方法、加工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加以合理选用。

(1分)一般切削塑性材料时需使用切削液,切削脆性材料时可不用用切削液;(1分)使用高速工具钢刀具切削时需使用切削液,(1分)使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时一般不用切削液;(1分)粗加工时选用冷却作用好的切削液,(1分)精加工时选用润滑作用好的切削液。

(1分)2.指出(下图)卧式车床的主要部件及功用。

(6 分)(每项1分,答全8分)CA6140卧式车床的外形如图所示。

其主要部件如下:1)主轴箱:功用:将电动机输出的回转运动传递给主轴,再通过装在主轴上的夹具盘带动工件回转,实现主运动。

主轴箱内有变速机构,通过变换箱外手柄的位置,可改变主轴的转速,以满足不同车削工作的需要。

2)刀架:功用:用于装夹刀具。

3)滑板:功用:俗称拖板,由上、中、下三层组成。

床鞍(下滑板,俗称大拖板)用于实现纵向进给运动;中滑板(中拖板)用于车外圆(或孔)时控制切削深度及车端平面时实现横向进给运动;上滑板(小拖板)用来纵向调节刀具位置和实现手动纵向进给运动。

上滑板还可以相对中滑板偏转一定角度,实现手动加工圆锥面。

4 )尾座:功用:它有一个套筒,由手轮驱动可沿主轴轴线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前角γ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和基面间的夹角。

前刀面在基面之下时前角为正值,前刀面在基面之上时前角为负值。

2.外联系传动链:机床动力源和运动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联系。

3.内联系传动链:执行件与执行件之间的传动联系。

4.定位:使工件在空间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这个正确位置是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确定的。

5.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6.粗基准: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

7.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械加工系统(简称工艺系统)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

8.常值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皆不变。

9.强迫振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强迫振动是指在外界周期性于扰力的持续作用下,振动系统受迫产生的振动。

10.夹紧:工件定位后,不一定能承受外力的作用,为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正确位置,还必须把它压紧,此过程称为夹紧。

11.精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

12.变值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

13.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14.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在主切削刃上,刀尖为最高点时刃倾角为正值,刀尖为最低点时刃倾角为负值。

主切削刃与基面平行时,刃倾角为零。

15.主运动:是使刀具和工件产生主要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运动(其速度称为v)。

切削速度c16.进给运动:是使切削能持续进行以形成所需工件表面的运动(其速度称为进给速度f v )。

17.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c v 、进给量f (或进给速度f v )和背吃刀量p a 。

18.砂轮硬度: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的难易程度。

二、填空1、机械加工系统(简称工艺系统)由机床 、 夹具 、刀具 和工件 组成。

2、切削三要素是指金属切削过程中的 切削速度 、 进给量 和 背吃刀量 三个重要参数,总称切削用量,其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切削速度 。

3、车外圆时,导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影响 大 得多,故称水平方向为车削加工的误差 敏感 方向。

4、磨削加工时,提高砂轮速度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 减小 ,提高工件速度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 增大 ,增大砂轮粒度号,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 增大 。

5、夹具的基本组成有 定位 元件、 夹紧 装置、 对刀 元件、 导向元件、联接元件、夹具体 和其它元件。

6、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 单件 、 成批 和 大量 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7、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

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 径向圆跳动 、 轴向圆跳动 和 角度摆动 三种基本形式。

8、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前角 增大 ,而后角 减少 。

9、铰孔加工可降低 粗糙度 ,提高 尺寸 和 形状 精度,但不能提高 孔轴线的位置 精度。

10、常用的特种加工方法有: 电火花 、 电解加工 、 激光、超声波快速原型与制造技术 等。

(写出三种)11、机械加工中工件上用于定位的点、线、面称为 定位基准 。

12、在机械加工中,由于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夹紧力时大时小等原因引起的加工误差属 随机性 误差。

13、铰孔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提高加工精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 位置 精度。

14、车削加工中形成带状切屑条件是大前角、小切厚、中高速切削 塑性 金属。

15、切削用量与切削力有密切关系,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切削速度 。

16、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包括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 角度摆动 。

08、平面铣削有 端铣 和 周铣 两种方式。

09、齿轮齿面的切削加工方法可分为成形法和展成法(范成法)两种方式。

17、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进给运动是10 ,主偏角是8 ,刀具后角是 5 ,已加工表面是 2 。

三、选择题①完全定位——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②不完全定位——限制的自由度<6③欠定位——该限的自由度没有限——绝不允许④过定位——重复限制一自由度——一般不允许(A)1.切削层公称厚度(简称切削厚度)hD:是垂直于工件过渡表面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判断)A、√B、×(B)5.在同样切削条件下,硬质合金刀具的前角应比高速钢的大些。

(判断)A、√B、×(B) 6.当以很大的刀具前角、很大的进给量和很低的切削速度切削钢等塑性金属时形成的是节状切屑。

(判断)A、√B、×(B) 7.背向削力Fp也称为切向力。

(判断)A、√B、×(B) 8.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前角增大,并使切削轻快省力,所以对精加工有利。

(判断)A、√B、×(A) 9.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影响最小。

(判断)A、√B、×(B) 10.刀具寿命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到完全报废实际切削时间的总和。

(判断)A、√B、×(A)11.进给运动为刀具的直线移动的切削加工方法是()。

(单选)A、车外圆B、磨外圆C、刨平面D、铣平面(B)12.下列加工方法中,主运动为刀具旋转运动的是()。

(单选)A、车外圆B、钻孔C、刨平面D、拉孔(A)4.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宜采用车削。

(判断)A、√B、×(B)5.车削锥面时,刀尖移动的轨迹与工件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工件锥面锥角的2倍。

(判断)A、√B、×(A)6.车削长径比L\D>10的细长轴类零件,在没有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时,由于径向力的作用,会使车削后的工件成为中凸状。

(判断)A、√B、×(B)9.铰孔既能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能纠正原有孔的位置误差。

(判断)A、√B、×(B)10.镗孔只能加工通孔,而不能加工盲孔。

(判断)A、√B、×(B)15.无心外圆磨削时,导轮的轴线与砂轮的轴线应平行。

(判断)A、√B、×(B)17.珩磨是对预先磨过的外圆表面进行的精密加工。

(判断)A、√B、×(A)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A、√B、×(C)19.机床型号CQ6140中的“40”表示()。

(单选)A、中心高为400mmB、中心高为40mmC、床身上最大的回转直径为400mmD、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为40mm (C)23.在CA6140车床上用来安装钻头、铰刀等的部件为(单选)A、主轴B、刀架C、尾座D、床身(D)26.车细长轴时,为防止工件产生弯曲和振动,应尽量减少()。

(单选)A、轴向力B、前角C、主偏角D、径向力(D)32.下列加工方法中,能加工孔内环形槽的是()。

(单选)A、钻孔B、扩孔C、铰孔D、镗孔(A)33.在实心材料加工孔,应选择()。

(单选)A、钻孔B、扩孔C、铰孔D、镗孔(A)34.钻孔时的切削热大部分传到()。

(单选)A、工件B、刀具C、切屑D、机床(B)38.逆铣与顺铣相比,其优点是()。

(单选)A、散热条件好B、切削时工作台不会窜动C、加工质量好D、生产率高(C)17.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是()。

(单选)A、主后刀面B、前刀面C、副后刀面D、底平面(A)18.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的平面是()。

(单选)A、基面B、切削平面C、正交平面D、假定工作面(A)20.刃倾角为正值时,切削流向(单选)A、待加工表面B、已加工表面C、过渡表面D、垂直于主刀刃方向(C)21.当刀尖是主切削刃上最低点时,刃倾角为(单选)A、正B、零C、负D、无法确定(A)22.切削塑性材料时应选(单选)A、大前角与后角B、大的前角、小的后角C、小的前角和后角D、小的前角、大的后角(C)24.用较大的前角、较高的切削速度切削铸铁和黄铜等脆性材料时所产生的切削是()。

(单选)A、带状切屑B、节状切屑C、崩碎切削D、无法确定(A)25.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是()。

(单选)A、保护刀具,增大实际前角B、提高工件精度C、提高加工表面质量D、增大背吃刀量(A)26.纵向走刀车外圆时消耗功率最大的力是()。

(单选)A、切向力B、径向力C、轴向力D、无法确定(A)27.切削加工时所产生的切削热,对加工不利的是()。

(单选)A、传入工件热量B、传入切屑的热量C、传给介质的热量D、切削液带走的热量(B)28.粗车时选择的切削用量的顺序是()。

(单选)A、ap-Vc-fB、ap- f -V cC、f -ap-VcD、Vc -ap –f(D)29.降低切削温度最有效地措施是()。

(单选)A、降低切削速度B、减小背吃刀量C、减小进给量D、加切削液0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11.工序;17.工步;71.走刀;77.工位。

四、简答题:1、试分析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答:l)克服切削层材料和工件表面层材料对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的抗力。

2)克服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表面间摩擦阻力所需的力。

2、试分析滚动轴承的外环内滚道及内环外滚道的形状误差(如图)所引起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它对被加工零件精度有什么影响(以车床和镗床为例)?图轴承滚道误差的影响答:在车床上内环外滚道的形状误差对主轴径向圆跳动有较大影响;在镗床上外环内滚道的形状误差对主轴径向圆跳动有较大影响;3、试说明下列加工方法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车端面,车床钻孔,车内孔,牛头刨床刨平面,铣床铣平屑瘤形成?答:粗加工时:保护刀具,增大实际前角精加工时: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使加工表面质量下降。

5、回答下图中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X轴转动之外的五个自由度。

6、如图所示的毛坯,在铸造时内孔2与外圆1有偏心。

如果要求获得:①在(a)图中,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内孔,应如何选择粗基准?②在(b)图中,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应如何选择粗基准?(5)答题要点:1.在(a)图中,选择外圆1为粗基准,加工内孔2。

(2分)2.在(b)图中,选择内孔2为粗基准,光外圆1,再以外圆1定位加工内孔2。

(3分)(7分)如图所示板状框架铸件,壁3薄,壁1、2厚,用直径为D的立铣刀铣断壁3后,毛胚中的内应力要重新分布,问断口尺寸D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答:断口尺寸D将会减小。

(3分)原因:壁3铣断之前,1、2内为拉应力,3内为压应力(2分)。

铣断之后,壁3无应力,在1、2处拉应力的作用下(应力重新分布),D会减小。

(2分)(7分)如果卧式车床床身铸件顶部和底部残留有压应力,床身中间残留有拉应力,试用简图画出粗刨床身底面后,床身的纵向截面形状,并分析其原因?答:简图如下(3分)原因:底部刨去一层后,应力平衡被破坏,应力要重新分布:中部通过收缩减小拉应力,顶部通过伸长减小压应力,即变成如图所示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