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阳光照进心灵,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摘要]:本课题旨在加强教师以及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快乐成长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校师生关系的整体优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潜能得以开发。培养教师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及高远的职业境界。为人师者的我们用心灵去触摸教育时,我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们渴望让阳光照进心灵,我们渴望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我们渴望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我们恍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是美,当我们用心与教育亲密接触时,我们会油然产生一种美感,于是教育就被解读为一首散文诗一幅田园画,会感受到幸福是一种心境,是自己用心渲染出的一种朴素而平静的生命底色。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正是偏执、叛逆而又多愁善感的年龄,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有幸参加了由资深的心理咨询专家李子勋教授主讲的心理咨询师执业能力培训班,培训归来潜心内化所学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其中的关于青少年问题教育中“关系大于教育”的教育理念如清风拂面。掩卷之时,意犹未尽,适逢我校开展“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主题活动,在这种大环境中着力践行此教育理念,感悟和收获颇多。意欲与陷入青少年教育问题漩涡的、并且愿意尝试此教育理念的为人师者共享此后现代教育理念。

李子勋提倡“关系大于教育”,他强调这里的关系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当教师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的时候,孩子会无意识地向教师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如果更注重关系,孩子会自然地进步。

“正是因为太重视教育了,反而忽视了和孩子的良好关系!”李子勋说,这就像一个团队,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团队就会充满朝气、有活力,能做到十分的,孩子能做到十二分。教师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并且你的平和投射给他,他会产生愉悦的感应,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教师在和孩子交流时用一种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这个时候孩子的记忆更多是指向教师的情绪,很少关注教师的言语,更少关注教师的价值标准。

用成人的心态去解读孩子内心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因为这样总是能发现问题,也总是感觉到教育的重任,教师失去了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乐的空间。教师的眼睛在建构孩子的问题,以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失去创造的能力,变得听话与平庸。孩子是什么个性本身并不给孩子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是父母对不同性格赋予的观念。往往是这样,越担心的事情越可能成为事实,因为担心本身可能存在一种心理驱动力,并缓慢地变成真实。其实,我们转个角度,用关注去照亮另一面,孩子很快就会忘掉他是这样的,而变得那样,变得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常常拿着放大镜寻找孩子的缺点,喜欢从反面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我们从

“资源取向”上看问题,而不是“问题取向”,结果会不同。“问题取向”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总能看到好事背后的坏事,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资源取向”则把问题看成资源,总能看出负面背后的正面,这则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成长的力量是自然赋予的,允许孩子不完美,以自然状态来帮助他。只要环境适应,不用过度教化,有一种自然的力量。这与自然教育的倡导者卢梭的在自然状态下教育孩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心理学的关系学派则认为关系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关系治疗应运而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我们遇到的很多个案中,一些教师有非常教条的教育方法,非常认真的教育态度,师生关系却非常糟糕,源于不科学的教育思想、不平等的教育关系。

大多数孩子平和地长大成人,但还有一些人是靠斗争来长大的,他的成长伴随着攻击性,所以青春期的孩子要长大,就必然带有成长的力量,成长的力量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愤怒也算一种。因为愤怒也是一种成长的力量,是一种摆脱依恋的力量。青春期的孩子的成长,是向外挣着长的,新陈代谢速度快,思维、眼光、胆识都是想冲出去,但有些教师往往用定势思维去要求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干扰和

破坏,甚至无意识地引发孩子的愤怒情绪。孩子不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不能做出自己的决定,不能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最终不能独立自主。

让孩子自由成长,教师的麻烦会很多,孩子要闯很多“祸”,其实,如果教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内心不那么焦虑,把孩子的问题正常化,对孩子的行为有部分认同,跟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教育反而更容易成功。实际上过多的关注青春期,反而使青春期的问题变得明显,因为人的视觉有一种创造力,关注什么,什么就变得明显,容易被扩大,甚至是严重化……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特别不要告诉他什么、让他做什么,你要比他做得更慢。可以表现出适当的无知;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学会对孩子示弱;有的孩子非常聪明,他有轻度双向思维,制服这些青少年要让他沉浸在轻松幽默之中。教师需要告诉孩子社会规则:“你内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心与现实的边界意识,让孩子可以在两个层面来接纳自己。

分析心理学的先驱德国的卡伦·霍尔奈认为: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株橡树。

卡伦·霍尔奈相信,如果移除了障碍,人自然地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体现自我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株橡树。他需要一种温暖的气氛即能给他内在的安全感,又能

给予他自由。使之能够拥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将他们表达出来。这是多么自由而清晰的图像!它给了我们面对成长的新视角,并将永远改变了我们教育的角度。我们的任务是移除阻碍孩子成长的障碍,我们没有必要去做所有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繁琐地灌输给孩子成长的欲望,灌输给他们自我实现个体所具有的种种特点,我们要做的是确定障碍并且移除障碍,剩下的事情受到孩子自身自我实现力量的推动,去自然而然地完成。

每个人的成长有偶然性,随机性和不系统性。他可能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然后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然后去探索、学习、反思,然后调整自己的成长。这其实是一种蜿蜒、曲折、迂回、充满了痛苦和盲目性的成长。其实成长是一种痛,是青春期必须经历的疼痛。成长总是伴随着丧失,但丧失一定会促进成长。

人生很多时候是不被预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能,所以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力量,更相信我们有力量处理好现实中遇到的困难。美国哲学教育家所罗门教授指出:“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品质高尚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必将造成其身心发展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比父母、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更具影响力的资源与技巧了。我们去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