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之走进古琴教学设计
新版古琴曲流水教案(古琴曲《流水》赏析)

精品文档古琴曲《流水》【课型】欣赏课【学校】潍坊四中【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授课教师】张珊珊【教学思路】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针对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第四单元的音乐与时代,让每个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
中国古代乐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文化底蕴很深,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能使我们领略到自然质朴的美以及古人的生活气息,返本归真,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使心态祥和宁静。
本课通过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琴曲《流水》和围绕古琴曲的艺术特点与古琴文化的探究,并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从而对琴歌古曲有一个清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
达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民族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湘教版高中音乐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古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
这首古曲淡泊、优雅、深邃,意境深远。
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该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个部分。
【教学目标】1、在欣赏古琴曲《流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了解古琴构造蕴含,并初步理解和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3、拓展了解我国古代乐器及其古代音乐的简单概况。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教学难点】深入了解古琴知识,理解和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与思考观赏《笑傲江湖》琴箫和鸣的视频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请注意观察影片中的两个人物在演奏什么乐器出示问题:以上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弹拨:古琴或是古筝吹管:箫或是笛2、学生交流:(略)二、展开1、对比古筝和古琴结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课件出示古筝和古琴的对比图师:大家请注意,这两种乐器很相似,但是区别也很大,古琴较古筝有很大的深层含义古筝:身躯较长,一米半左右,琴码21个,通过佩戴假指甲拨动琴弦。
初中音乐《流水》教案2

《流水》教案教学目标:一、学生古琴曲让学生了解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
二、通过欣赏体验,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相关音乐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点:一、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展示课件:古琴图片,简介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最常用的定弦方法被称之为“正调”,如果我们用唱名来说的话,应是这样:Sol、La、Do、Re、Mi、Sol、La。
古琴采用的是独特的记谱方法,称作“减字谱”。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看到林黛玉弹琴时用的谱子,惊呼“妹妹近日愈发长进了,看起天书来了”。
这种“天书”发明于唐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谓“减字”,就是将古琴的演奏技法术语所用的字加以简化,比如弹琴时右手的“勾、剔、抹、挑”,就变成了“勹、易、木、乚”;左手的“吟、猱、绰、注”,就变成了“亽、犭、丄、氵”;再加上弦数、徽位的提示,就形成了减字谱。
2、欣赏作品《流水》。
(1)看视频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2)介绍《流水》遨游太空的故事,让学生参与进来;(3)作品欣赏:琴曲《流水》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
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
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
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是乐曲的展开部分。
初中流水音乐教案

初中流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流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音准、节奏、演奏等。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流水》是一首古琴曲,源自我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
传说中,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一次,伯牙弹奏《高山流水》,钟子期听后赞叹:“好一曲高山流水!”伯牙惊叹:“你真是我的知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
2. 作品特点:《流水》曲调优美,意境深远。
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高山”、“流水”和“尾声”。
音乐表现了高山峻岭、流水潺潺的景象,以及伯牙与钟子期深厚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流水》的背景、特点和演奏技巧。
2. 难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琴和《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流水》的曲调、结构、演奏技巧等,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教师演奏《流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借鉴,提高演奏水平。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奏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奏技巧的提高。
2. 学生对《流水》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发挥。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增加实践活动,如音乐会、比赛等,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感受《流水》的美妙,提高音乐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流水(古琴独奏)教案》初中音乐苏少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流水(古琴独奏)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古琴的文化与历史,感知《流水》的模拟手法与丰富的演奏技法,以及古琴所追求的“物我交融”的境界。
分别欣赏《流水》和《高山流水》,通过对比能够熟悉古琴与古筝的音色,分辨其异同。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琴不熟悉,常常分不清古琴与古筝,更不了解古琴的历史与文化以及代表曲目。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使用用对比的方法介绍古琴与古筝两种乐器,分别欣赏两首乐曲《流水》、《高山流水》。
并初步感受古琴的人文内涵。
重点难点重点欣赏两首乐曲《流水》《高山流水》;理解古琴艺术的人文内涵为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高山流水韵知音——琴与筝(一)课前音乐:《春晓吟》(二)学生辨识乐器。
【讲授】古琴篇琴之源简介古琴的来历。
琴之形:观赏一组传世名琴的图片,感受古琴声音。
(背景音乐:琴曲《关山月》片段)琴之曲:(1)介绍古琴代表曲目;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2)欣赏琴曲《流水》,感受古琴音乐和古琴独特的演奏方法。
(四)琴之魂:古琴音乐从先秦到现代,一直是中国人抒情寄性、吟咏生命,嗟叹无常的音符。
更被许多人视为高贵德行的象征。
【讲授】古筝篇筝之源:简介古筝名称来历。
筝之形:古筝在形制上与古琴的区别。
筝之曲:欣赏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拓展:古筝新韵:《呼吸》流水(古琴独奏)课时设计课堂实录流水(古琴独奏)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高山流水韵知音——琴与筝(一)课前音乐:《春晓吟》(二)学生辨识乐器。
【讲授】古琴篇琴之源简介古琴的来历。
琴之形:观赏一组传世名琴的图片,感受古琴声音。
(背景音乐:琴曲《关山月》片段)琴之曲:(1)介绍古琴代表曲目;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2)欣赏琴曲《流水》,感受古琴音乐和古琴独特的演奏方法。
(四)琴之魂:古琴音乐从先秦到现代,一直是中国人抒情寄性、吟咏生命,嗟叹无常的音符。
更被许多人视为高贵德行的象征。
【讲授】古筝篇筝之源:简介古筝名称来历。
筝之形:古筝在形制上与古琴的区别。
流水(古琴独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流水(古琴独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并理解古琴曲《流水》的结构、演奏技巧以及历史文化背景。
2.掌握古琴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右手指法、左手指法等。
3.了解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2.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和演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美好和感动。
2.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古琴曲《流水》的结构和演奏技巧1.介绍《流水》的曲调特点和演奏技巧。
2.讲解《流水》的结构和演奏方式。
3.演示古琴演奏技巧,让学生亲自体验琴声。
教学内容2: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1.介绍古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着重介绍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同时介绍古琴在当代的发展和演奏现状。
教学内容3:古琴演奏示范1.请专业古琴演奏家进行现场演奏示范。
2.辅以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更好地听到古琴的声音和风格。
3.让学生再次尝试演奏古琴,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播放《流水》的视频,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他们了解古琴这种乐器,并简单介绍其文化背景和重要作用。
第二步:学习《流水》的结构和演奏技巧1.教师简要介绍《流水》的曲调特点和演奏技巧。
2.演示古琴演奏技巧,包括右手指法、左手指法等。
3.让学生亲自试琴,让他们感受古琴的指法和风格。
第三步:介绍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1.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琴这种乐器的历史背景、文化地位和传统节日等。
2.让学生思考古琴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四步:古琴演奏示范和实践1.请专业古琴演奏家进行现场演奏示范。
2.辅以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更好地听到古琴的声音和风格。
3.让学生再次尝试演奏古琴,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第五步: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展示学生的演奏成果和创意作品。
流水(古琴独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流水(古琴独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曲目简介《流水》是一首古琴独奏曲,演奏者不需要伴奏,通过手指按弦和弹拨琴弦的技巧来表达音乐情感。
该曲作品的作者为古代著名音乐家高适,流传到现今,是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案中,将《流水》作为古琴曲的一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古琴演奏技巧、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目标:•了解古琴曲《流水》的历史、演奏及歌词。
•学习和理解古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内容:1.古琴曲《流水》的演奏和歌词2.古琴演奏技巧的学习3.古琴演奏者的基本素养培养三、教学过程步骤1.介绍古琴老师通过短小的介绍和宣传片向学生展示古琴的制作和演奏过程,也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古琴的来源和发展历史,并让学生观看一些古琴演奏的视频。
步骤2.介绍古琴曲《流水》老师播放乐曲《流水》并让学生聆听,随后介绍曲名的由来和背景,引领学生进入曲目的情感氛围。
步骤3.学习古琴演奏技巧老师向学生展示古琴演奏技巧的图文资料,讲解古琴琴弦、音高、音调和演奏方式。
然后,老师以自己的实际操作为范例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古琴演奏技巧。
步骤4.学习古琴曲《流水》的演奏老师向学生讲授古琴曲《流水》的演奏方法,以乐谱为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按照琴谱演奏,并强调了弹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
步骤5.学习古琴曲《流水》的歌词老师通过课堂板书或课件向学生展示古琴曲《流水》的歌词,指导学生正确地学唱歌曲。
步骤6.练习古琴演奏和歌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古琴演奏和歌唱的练习,并提供适量的时间让学生自行练习和表演。
步骤7.作品展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或演奏,让学生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并及时给予反馈和点评,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琴演奏技巧和基本素养。
四、教学评价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该教学计划进行评价:•该计划是否能有效地传递古琴文化和音乐技能?•该计划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琴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该计划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评价和表达能力?•学生的实际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五、结语通过该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更好地了解古琴文化和古琴演奏技巧,并能够通过学习和掌握古琴曲的演奏和歌唱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走进古琴》教案设计

《走进古琴》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第三单元《华夏古韵》之《古琴》。
古琴是中国文化艺术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的国粹艺术。
从伏羲氏削桐为琴至今,先辈们留下了三千多首琴曲以及完整的琴学理论,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琴学体系。
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母语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古琴是中华历史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由于它一直被当作帝王文人的专利,与人民大众相距较远。
针对这一现象,《走进古琴》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古琴所要表达的音乐文化内涵。
因此,本设计不仅定位在对古琴琴曲、琴歌的学习,还包括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探究,并进一步寻找其文化中音乐本身的价值。
本设计首先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琴的资料;其次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探究的环境,做到以学生为本;再次,整合教学内容把内容分为:(1)认识古琴;(2)感受古琴;(3)表现古琴;(4)拓展延伸四大模块,使学生在认识、欣赏、交流、表演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欣赏琴曲、学唱琴歌,了解古琴的音色、琴曲的音乐内涵,感受和体验琴歌的艺术魅力。
3、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创编音乐情景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感受古琴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学习琴歌的独特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欣赏古琴独奏曲《流水》音乐片段。
二、导入:导言:1977年,美国科学家从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中选择了部分音乐作品,代表地球文化的精华,刻成一张唱片搭载在“航行者号”太空船上,发往浩淼的太空,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间的知音”。
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的古琴曲《流水》即是其中之一。
今天让我们伴随着深沉而浑厚的旋律走进古琴的世界,去揭开这一吉老乐器神秘的面纱。
三、新课教学:(一)认识古琴1、讲一讲:古琴自产生以来,就与历代的文人雅士结下了缘,有关古琴的传说和美谈己使它的艺术价值超过了一般乐器。
古琴曲《流水》听赏 微课堂教学设计

大音希声话神韵———古琴曲《流水》听赏微课堂教学设计浙江省湖州中学:刘鸿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2、初步了解古琴的文化背景及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课题:《大音希声话神韵——古琴音乐赏析》一、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师:请你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想想音乐带给你怎样的心境?师:很好,刚才你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你产生了更多无语的状态,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
二、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师: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学们对于故事中俞感悟:师:很好!从刚才你对“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刚才初步接触到的古琴琴韵,古琴曲意境之深远带给我们曲高和寡之感,接下来,我想和你一起通过古琴曲《流水》来尝试“演绎”一番新世纪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你意下如何啊?三、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高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师:请你保持刚才的赏乐心境,继续闭目静心聆听古琴曲《流水》并随琴音的起伏轻轻拨动你手中的“弦”(注:牛皮筋),把自己置身于鼓琴者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四、问题拓展深入,赏乐探古寻音师:刚才你对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你想过它通过什么手段或手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知感寻古琴曲《流水》带给我们的神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流水》之走进古琴微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古琴文化,培养学习古琴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深刻感悟古琴艺术的内涵,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将古琴精髓传承下去。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古琴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欣赏和鉴赏高雅的古琴艺术。
知识与技能:认识古琴音色、形态、构造,学习基本演奏技巧,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和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琴相关知识。
难点:理解古琴艺术的人文内涵和深远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思考视频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绝弦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这就是“知音”的典故。
师:视频中演奏的乐器是什么,音色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古筝;古琴;不知道;音色是深沉古朴,余味悠长的。
师:古琴和古筝的确有相似之处,但在形制音色上还是有区别的,古代文人常用古琴来表达情感,因此琴也是四艺之首。
【设计意图:通过“知音”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古琴艺术直接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科间的渗透和交流。
】
(二)认识古琴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去了解和认识古琴吗?
生:愿意。
师:下面让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古代传统乐器的大家长——古琴。
(课件介绍古琴的历史文化、构造、喻义)
生观看并学习。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古琴和我们大家的身体结构有什么联系吧。
生(交流讨论后):和我们人体相似,都有头颈肩腰尾足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对啊,古琴的结构与凤身是相对应的,别看乐器不大,可是“五脏俱全”。
人琴合一看起来形态也很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古琴的基本知识,体味古琴构造的形态美,感悟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
】
(三)学习古琴
师:同学们,古琴的意境十分高深,音色变换丰富,你们知道有哪些基本的技巧吗?
生:不知道
师:基本的演奏技巧是绰注吟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生观看视频,学习基本技法。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于古琴丰富表现形式、手法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古琴的兴趣。
】(四)欣赏古琴曲《流水》片段
师:同学们了解了基本演奏技巧之后,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古琴曲《流水》吧。
生观看视频,观察所用指法,静心欣赏乐曲。
师: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吗?
生(分组讨论后):古琴的音色很丰富,时而清脆时而低沉,很有韵味和意境;演奏的技巧很多,变换多样;有一种小河流水的感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心境和情操,培养鉴赏能力和恬淡平和的心性。
】(五)拓展延伸
师:作为一个被文人雅士所推崇的古代传统乐器之首的古琴,延续发展到今天,随着时间的变迁丝毫没有消减,仍然屹立于高山而岿然不动,这和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高深的价值影响力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琴的人文价值。
生学习和了解掌握古琴文化价值。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刻感悟古琴艺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呼吁学生保护和发扬古琴文化。
】
(六)总结下课
四、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