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修订稿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换。
(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三叶草.蝴蝶.时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4.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 (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 DNA成RNA.①所有 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 DNA双螺旋分子;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1.2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1)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换。
(2)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并可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答: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1)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三叶草.蝴蝶.时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4.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DNA成RNA.①所有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DNA 双螺旋分子;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四版)26 物种形成

26
物种形成
26.1 物种的概念 26.2 物种形成的方式
Page 1
物种是分类学基本单位,它一方面和微进化有关,微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 础和先兆,物种形成是微进化的延伸和发展。
另一方面,物种又同宏进化有关,宏进化的研究涉及在大的时空尺度中物 种的更替。物种是宏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问题处于微进化和宏进化的 连接点上。
26.2.3 多倍体植物一经产生就是一种新的物种
被子植物中大约有40%以上是多倍体,小麦、燕麦、棉花、烟 草、香蕉等都是多倍性的。
由于不同种的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种经常是高度不育的,因 此在培育异源多倍体植物时,要进行染色体加倍的处理,才能 产生能够结实繁殖的后代。
Page 9
将亚洲棉(2n=26)与野生美洲棉杂交得到的杂种, 经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染色体数为4n=52 的棉株。
每一物种都有共同来源,物种之间存在着历史或时间 的延续性。
26.2 物种形成的方式
26.2.1 地理隔离条件下的物种形成
同一个 外界 不同个体出现 种群 因素 生殖隔离
新物种
物种形成需要隔离,地理隔离条件下的物种形成——异域物种形成, 自然选择起了主要作用。自然选择使原先轻微的变异汇集、积累而 演变成显著的差异,是一种渐进的物种形成方式。
26.1.3 物种之间在空间上是 不连续的,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生殖隔离使物种间有了明显界限。两个同时存在于同 一地域的物种不管如何相似,在遗传上是不能混淆的。
物种之间在空间上是不连续性的,有着重大的生物学 意义,能使群体的遗传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和功能称为 该物种的生态位。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保证了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圣才出品】

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1 复习笔记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1)神经组织人的神经组织包含神经细胞(神经元)以及支持细胞(胶质细胞)。
(2)神经元①概念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②组成a.胞体,营养和整合中心;b.树突,是由胞体发出的短突起,接受神经冲动;c.轴突,是由胞体发出的长突起,传导神经冲动,外有神经膜细胞组成的髓鞘包裹。
③特点多数神经元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但有些神经元没有树突或没有轴突。
④功能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2.神经元的静息跨膜电位与动作电位【提醒】考研常考知识点,必须牢记(1)神经元特性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的细胞,主要特性是接受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再通过轴突传导出去。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到外负内正,再到外正内负的过程,也成为神经冲动,其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便是动作电位的传播。
(3)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3.刺激神经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提醒】考研常考知识点,必须牢记(1)动作电位负电位的形成与恢复①极化极化指神经纤维膜在静息状态时,由于正电荷在膜外聚集,负电荷在膜内聚集,使膜外的电位高于膜内的电位,即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状态。
②反极化反极化指神经纤维膜受到刺激后,极化状态被破坏,膜内电位短时间内高于膜外电位,即外负内正的膜电位状态。
③复极化复极化指神经纤维膜在极短时间内又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状态。
(2)神经细胞膜出现极化状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带电离子(Na+、K+、Cl-)在细胞膜两侧的不均匀分布,以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所造成的。
(3)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的变化,Na+离子通道张开,神经冲动伴随Na+大量流入和K+大量流出,发生一短暂的可逆性的周期变化,即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特征:全或无,传播快速。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pdf

①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 B.C.):动物志。②贾思勰:齐民要术。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胡克(Hooke,R):显微镜。⑤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于1838~1839年共同提出的。
(四)学习动物学的目的
动物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动物学的新理论、新概念对农牧业的生产和人、畜的医疗保健事业,必然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学习动物学的目的,就在于揭露和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对于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简明扼要地介绍动物界的一般现象和规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物学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有关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
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
5.六界分类:我国生物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
Ⅰ非细胞生物
1.病毒界
Ⅱ原核生物
2.细菌界Ⅲ真核生物4.植物界5.真菌界6.动物界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习题

实用标准文档普通生物学习题总结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第四章细胞代谢第五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十七章植物的结构与生殖十八章植物的营养十九章植物的调控系统二十五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二十六章物种形成二十八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二十九章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4届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和()4种原子是组成细胞及生物体最主要的原子,其中()原子相互连接成()或环,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化学键是将相邻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的相互()。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而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分子之间()叫氢键。
3.细胞及生物体通常由()、()、()、()、()和()6类化合物所组成。
4.核苷酸单体的组成包括()、()和()基团。
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是多糖?A.纤维素B.琼脂C.麦芽糖D.糖原E.韧带纤维6.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水解反应()A.氨基酸+氨基酸→二肽+H2OB.二肽+H2O→氨基酸+氨基酸C.多肽变性反应D.A和B都是E.B和C都是7. 将下列4类基本的生化大分子与有直接关联的名词或概念连线:细胞壁DNA双螺旋细胞膜A 糖类磷酸激素基因B 脂类葡萄糖相对高储能营养物质甘油C 蛋白质嘌呤或嘧啶活性位点氨基酸D 核酸酶二硫键电泳260nm紫外吸收峰280nm紫外吸收峰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 下列()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A.细胞核B.过氧化物酶体C.线粒体D.质体2.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A. 蓝细胞B.古细菌C.霉菌D.支原体3. 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场所的是()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4. 细胞核不含()A.核膜B.染色体C.核仁D.核糖体E.蛋白质5. 真核细胞的分泌活动与()无关A.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质膜6. 细胞是由()命名的A.WatsonB.HookeC.LeeuwenhoekD.Schleiden7. 核糖体亚基的化学成分是()A.蛋白质、rRNA、tRNAB.多肽、rRNAC.多糖、rRNA、tRNAD.多糖、rRNA8. 高尔基体的功能很多,但不包括()A.蛋白质修饰B.蛋白质合成C.参与植物新细胞壁的合成D.细胞分泌活动9. 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肌细胞D.神经细胞10. 下列是膜中脂质的是()A.甘油磷脂B. 鞘磷脂C.胆固醇D.上述各项11. 只存在于动物细胞的是()A.溶酶体B.内质网C.线粒体D.高尔基体12. 下列细胞器为非膜结构的是()A.线粒体B.微体C.核糖体D.内质网13. 原生质中最丰富的是()A.蛋白质B.脂类C.水D.糖类14.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A.环状双链B. 环状单链C.线状双链D.线状单链15. 关于质体描述正确的有()A.是叶绿体的一种B.白色体存储淀粉和蛋白C.有色体含色素D. 白色体和叶绿体可以互相转化16. 下列对粗面内质网描述错误的是()A.有核糖体附着B.和细胞膜相连C.和核膜相连D.与蛋白质合成和运输有关17.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的是()A.可以产生ATPB.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C.消耗氧气D.ATP形成的部位18. 质膜上的糖链()A.只存在于质膜外层B.各种细胞器膜上都有糖分子C.与细胞识别有关D.主要成分是蔗糖19.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不同的是前者在细胞质中转录RNA,后者在细胞核中转录RNA。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 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 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 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生物的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 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最小的生物为病毒, 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 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 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 重达100多吨.(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 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 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 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 使个体数目增多, 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 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 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 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 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 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 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 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 动物界. 植物界.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特点:环状DNA 位于细胞质中, 不具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器无膜, 为原核生物. 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 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真菌界:真菌, 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 特点:细胞具细胞壁, 无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的分化. 营腐生和寄生生活, 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 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 特点:具有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养方式:自养, 为食物的生产者.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特点:营养方式:异养. 为食物的消费者.5.六界分类: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Ⅰ非细胞生物Ⅲ真核生物1.病毒界4.植物界Ⅱ原核生物5.真菌界2.细菌界6.动物界3.蓝藻界二、动物学及其分科(一)动物学的定义:动物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科, 主要有以下几类: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中解剖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细胞与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 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 用比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 称为比较解剖学. 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程的, 称为胚胎学. 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化石的, 称为古动物学.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类群之间彼此相似或相异的程度, 并分门别类, 列成系统;似阐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的生活机能(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刺激反应性等)、各种机能的变化、发展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起的反应等.动物生态学:根据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的辩证统一, 研究动物的生活规律及其与环境中非生物与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按照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寄生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和哺乳动物学等.由于生物学与物理和化学的互相渗透, 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 对包括动物学各分科在内的生物科学, 影响特别显著. 如对基因物质DNA的深入研究, 使定向改变生物的特性, 甚至创造目前世界上所没有的生物种, 已成为可能. 这方面的研究, 被称为遗传工程. 再如有人对人、黑猩猩、猴、鸡等生物细胞色素丙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完善了生物进化树, 为分类学和进化论据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近年来, 从分子的水平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 已涉及生物学科的各个方面, 对这方面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学中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另外, 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 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供依据的科学, 叫做仿生学.三、动物学发展简史动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描述生物学阶段切身利益, 积累知识. 形态的、解剖的、分类的、生长发育的、繁育的、等等.①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动物志.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胡克(Hooke, R):显微镜. ⑤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 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 M.J.和动物学家Schwann, T.于1838~1839年共同提出的.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细胞水平上提供了有机界统一的证据, 证明了植物和动物有着细胞这一共同起源, 为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中辩证唯物主义战胜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为近代生物科学发展, 接受生物界进化的观念准备了条件, 推动了近代生物学的研究.⑥林奈(C.Linne,17001778):创立了动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种志, 植物属志⑦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物种起源, 进化论(二)实验生物学阶段在实验条件下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①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的分离、连锁和交换三大定律. ②巴斯德:微生物学, 致病微生物传染.(三)分子生物学阶段:①蛋白质分子结构、酶的性质、DNA双螺旋结构. ②DNARNAProtein中心法则. ③基因的组成、表达、遗传、标记、分离、提取、转导、沉默、缺失、突变、跳动、序列测定等等.④人体基因组计划. ⑤克隆技术、胚胎移植、干细胞研究等等.⑥生物学与三大难题. 未来的生物学将是数理化天地生等的大综合科学.四、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 互相制约, 错综复杂的整体, 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 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 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一)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第 21 页共 21 页。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内容简介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
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
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1.2 典型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篇细胞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2.1 复习笔记2.2 典型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3.1 复习笔记3.2 典型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细胞代谢4.1 复习笔记4.2 典型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5.1 复习笔记5.2 典型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6.1 复习笔记6.2 典型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营养与消化7.1 复习笔记7.2 典型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血液与循环8.1 复习笔记8.2 典型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9.1 复习笔记9.2 典型题详解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10.1 复习笔记10.2 典型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1.1 复习笔记11.2 典型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2.1 复习笔记12.2 典型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1 复习笔记13.2 典型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感觉器官与感觉14.1 复习笔记14.2 典型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动物如何运动15.1 复习笔记15.2 典型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生殖与胚胎发育16.1 复习笔记16.2 典型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第17章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7.1 复习笔记17.2 典型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植物的营养18.1 复习笔记18.2 典型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植物的调控系统19.1 复习笔记19.2 典型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遗传与变异第20章遗传的基本规律20.1 复习笔记20.2 典型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1.1 复习笔记21.2 典型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基因表达调控22.1 复习笔记22.2 典型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重组DNA技术简介23.1 复习笔记2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人类基因组24.1 复习笔记24.2 典型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生物进化第25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25.1 复习笔记25.2 典型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物种形成26.1 复习笔记26.2 典型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宏进化与系统发生27.1 复习笔记27.2 典型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第28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1 复习笔记28.3 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9.1 复习笔记29.2 典型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第30章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30.1 复习笔记30.2 典型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第31章真菌多样性的进化31.1 复习笔记31.2 典型题详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2.1 复习笔记32.2 典型题详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人类的进化33.1 复习笔记33.2 典型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篇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第34章生物与环境34.1 复习笔记34.2 典型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35.1 复习笔记35.2 典型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第36章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36.1 复习笔记36.2 典型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7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37.1 复习笔记37.2 典型题详解37.3 考研真题详解第38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38.1 复习笔记38.2 典型题详解38.3 考研真题详解第39章动物的行为39.1 复习笔记39.2 典型题详解39.3 考研真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一、生物具有6个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结构(1)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叶草.蝴蝶.時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4
.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
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
(1)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換。(2)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
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并可完成基本新陳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Pmtista),,(3)
五界系统
: 1967
年
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 R. whmaker
根据组胞
(3 )稳造和应激性,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条件被限制在一个很窄的幅度之内,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这一特性称为稳态;体内成体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生物体能感受这些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这一行为称为成激性.
(4)生殖和遺传,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久存活,它们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界有多种生殖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将全部遺传信息通过组胞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
(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DNA成RNA.
①所有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連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DNA双螺旋分子;
4生殖和遺传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久存活它们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界有多种生殖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将全部遺传信息通过组胞从亲代传递到子代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组胞体积成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6进化和适成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2
(1)二界系统:人类观察自然,很[T1就注意到生物可区分为两大类群,即「植物界和动物界,林奈将所有生物分为两大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2)三界系统: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进化论者海克'11(E. Haecke1)提出三界分类系统,即植物界(Pb解),,动物界(Animalia),原生生物界(Pmtista),,(3)五界系统: 1967年, R. whmaker根据组胞结构和営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4)六界系统:我国生物学提出了一个六界系统,他把生物界分为三个总界:无组胞生物总界,,包括病毒一界;原核生物总界,包括细菌和蓝藻两界;真核生物总界,包括植物真菌和动物三界,还有人主张在**的五界系统之下,加一个病毒界,构成另一个六界系统。(5)三域分类方案(三原界学说):2o世组7o年代伍斯、福克斯等根据核糖体小亚基的分子结构,把生物界分为古组菌域(Archaea)、真组菌域(Bactna)、真核生物域(Eucarya),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组胞体积成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成,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2.试述生物分界的发展历史和各分界划分的主要依据[l111西师1lt大学2oo5石开、暨商大学2oo6石开、四川大学2006 1111'、西南大学2006研、中科l1完2008研]答:长期以来,界是最大的分类阶元,生物的分界及其发展过程如下:
5.简述假说和实验的关系, [厦ll大学2oo5研]
答:假说是指根編己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編经过了详组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哲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科学的重要原则是假说是可以检验的;实验是指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不仅意味着某种精确地操作,而且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1)对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提出某种可能的解释,也就是提出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设想成假说,,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5)最后根据预测,设计实验,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假说,,
师1·大学2005⊠11'、. :l大大学20061111'、四川大学20061111'、四川大学20091111'、暨南大学2011研]
答: (1)特定的组成结构,期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単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组胞所组成的。
(2)新陈代谢,在生活的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着无休止的化学变化,一系列酶促反成组成复杂的反应网络,,这些化学反应总和称为新陈代谢,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得自由能来驱动化学反成,,
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
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5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功?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答: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
1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
(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co2中的氧是来自于o2:如果c02没有放射性,则进一步表明co2中的氧来自糖而并非来自2.有人说:“不必担心工农业所产生的化学度料会污染环境,因为组成这些度料的原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坏境中。”你如何驳斥此种论调?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Haecke1)
提出三界分类系统
,
即植物
界
(Pb
解
),,
动物界
(1)由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大气中的co2液度恰好使地表温度适合生物生存,没有让地表液态水过度蒸发,,进而为生物维持了一个适合生存的液态水圈。(2)由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大气中含有足够的分子态氢,使得:①人类的呼吸得到保证;
②岩石风化产生生命所需的矿物质,
③臭氧层形成,保护地表生命免于宇宙紫外线辐射;④大多数跟石在劃法地表之前燃烧掉,
(3)由于生命活动产生了储存在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为人类活动提供了能量,,
要维持以上这些环境状态,仍然需要依靠具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课外五、简答题
1.生物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华南理l.大学2005研、i所江1Jrt11·大学2005研、映西
(2)根据假说,用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作预测,并在进一步观察和实验中检验(3)如果实验的结果不支持假说,就成提出新的假说,作新的探索;如果证明这个假说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假说就不再是假说,而是定律成学说了,
22.课后习题
1.动物是由于氧气(o2)氧化糖(c6Ho6)产生co2和H2o而获得能量。假设你想知道所产生的co2中的氧是来自于糖还是氧气,试设计一个uo作为示踪原子的实验来回答你的同题。
,科学方法的各个关键要素是基于事实、符合逻辑的,且科学中任何思想、假说、理论都必须是可以检验的,所以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
6.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答:今口的地球表面成为适宣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于地球生物和环境37亿年的协同进化,主要表现在;
3.简述生物学的分科, [映西1lrtlft大学2005研、中科l1完2008研]
答:生物学是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学有如下分科:
(1) [11期按生物类辞成研究对象划分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
(2)按结构、机能以及各种生命过程划分的学科有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组胞学等; (3)从不同层次研究生物学的学科有种群生物学、组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4) 2o世纪以来,用物理学的、化学的以及数学的手段研究生命的分支学科成交叉学科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仿生学等,
4.请用植物为例,简述生物适应的涵义, [南京大学2oo7石野]
答: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早生植物为例,干早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早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減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早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早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坏境相适应,
答:自然界中的氧元素含有三种同位素,即60、70、u0。其中S0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常作为示踪原子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实验设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