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练习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高考开始啦!!各位考生,别紧张!!给大家带来福音!!在这个炎炎夏日,给考生和家长们送来徐徐凉风!!在六月这个忧伤的时期,给大家甜蜜的祝福!!愿考生金榜题名!那么下面是高考相关资讯,请大家参考。
点击下载 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卷)逐题评析(三)文言文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卷)逐题评析(三)文言文阅读【选文】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宋史·许将传》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在进士考试中名列第一。
神宗召他来回答问题,任命他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负责中书条例的编修。
契丹以二十万人的军队来迫近代州边境,他们还派遣使者来请求分割代州的地盘,宋朝的岁聘使不敢出行到契丹,皇上把这个使命交给许将。
许将入朝对皇上说:“我愧居侍从之位,朝廷的大决议,不容许我不关心。
只是万一契丹人说道代州的事,而我没有办法来折服他们,那就会伤害国家利益。
”皇上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来阅读相关文书。
他去到契丹境内后,当地的居民爬上屋栋,聚集在一起偷看许将,他们说:“我们要看看南边王朝的状元。
”等到操练射箭时,许将先射破目标。
契丹使者萧禧负责招待客人,萧禧果然拿代州事来向许将发问,许将随问随答。
2017年语文高考题及答案解析及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质量检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宋朝给我们留下了“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这样的负面记忆,其积贫积弱、昏聩无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人们心中。
然而,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乃当时世界之最。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景象,千年后的今天仍让西方人惊叹不已。
宋朝靠兵变建立,为了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
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
过去由武将把持的行政、财政、司法权力交到了文臣手中。
建立枢密院,削弱武将兵权,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每次出征前,由优居深宫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图,交给统兵作战的将领遵照执行,而这也极大抑制了武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统治阶级有无斗志、进取心和高明的战略,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
从宋太宗开始,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发生转变,强军强国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以和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
宋朝自太宗后期始,即不再以积极防御、开疆拓土为能事,军队转而以维护域内统治为主要任务,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度。
“澶渊之盟”的缔结,使宋朝统治者自认为一劳永逸地寻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之路,从此更倾向于以和的方式解决边患威胁。
宋朝的军队的规模不可谓不大,国防投入不可谓不多。
然而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却没有锻造出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
究其原因,其兵员构成和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不容忽视。
宋代的兵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招募,宋代募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
二是抓夫,在军情紧急、兵员枯竭的情况下,也实现强制征召。
三是配隶,即让罪犯充军。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教九流之徒,各类人员混杂,士兵地位极低。
201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练习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练习姓名:班级:训练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节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选项]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分析:训练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广东中山模拟)初,(邹)浩除谏官,恐贻亲忧,欲固辞。
母张氏曰:“儿能报国,无愧于公论,吾顾何忧?”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
稍复直龙图阁。
瘴疾作,危甚。
杨时过常州,往省之。
萧然仅存余息,犹眷眷以国事为问,语不及私。
(节选自《宋史·邹浩传》) [选项]C.邹浩心系国家,病中关切国事。
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
邹浩身体已十分虚弱,但在谈话中,他仍关切询问国事,说话不涉及私事。
分析:训练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安徽六安模拟)十年,诏丞相伯颜总兵南征,改(崔斌)行省为河南宣慰司,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
十月,围潭州,斌攻西北铁坝。
挟盾先登。
诸将怒其抗敌持久,咸欲屠之。
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编民当如公说,敌兵必诛之。
”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且杀降不祥。
”诸将乃止。
(节选自《元史·崔斌传》) [选项]D.崔斌严明军纪,爱护百姓。
其任东平府太守时,接到百姓投诉,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并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
分析:训练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7·全国卷Ⅲ)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许将)。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端阳初始宜清晨,午晌过半好乘阴,节节高开创佳绩,快笔生辉候佳音。
乐此不疲别更亲,每句首字联独嗅!吾仅以此小诗祝高考期间的所有考生:金榜题名!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考!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推荐文章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及表现手法热度: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掌握课文方法热度:高考语文论文阅读《在古诗诵读中融入德育内涵浅探》热度:高考指导: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赏析句子六种方法热度:采桑子·杂忆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热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关于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原文(一)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一)4.下列对文中第一句加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文分析综合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
6.【2017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零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
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
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高尚之节丧焉。
故裒可喜慕者类于篇。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
性简放,不喜拜揖。
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
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惟《中说》独传。
通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
与李播、吕才善。
大业...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遂解去。
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
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
仲长子光者,亦隐者也,无妻子,结庐北渚,凡三十年,非其力不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文分析综合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
6.【2017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零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
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
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高尚之节丧焉。
故裒可喜慕者类于篇。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
性简放,不喜拜揖。
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
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惟《中说》独传。
通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
与李播、吕才善。
大业...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遂解去。
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
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
仲长子光者,亦隐者也,无妻子,结庐北渚,凡三十年,非其力不食。
绩爱其真,徙与相近。
子光喑,未尝交语,与对酌酒欢甚。
绩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
以《周易》、《老子》、《庄子》置床头,他书罕读也。
欲见兄弟,辄度河还家。
游北山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
乘牛经酒肆,留或数日。
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贞观初,以疾罢。
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
‛竟除之。
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
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
自是太乐丞为清职。
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
李淳风曰:‚君,酒家南、董也。
‛所居东南有盘石,立杜康祠祭之,尊为师,以革配。
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
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
刺史崔喜悦之,请相见,答曰:‚奈何坐召严君平邪?‛卒不诣。
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绩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
‛之松岁时赠以酒脯。
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
豫知终日,命薄葬,自志其墓。
绩之仕,以醉失职,乡人靳之,托无心子以见趣曰:‚无心子居越,越王不知其大人也,拘之仕,无喜色。
越国法曰:‘秽行者不齿。
’俄而无心子以秽行闻,王黜之,无愠色。
退而适茫荡之野,过动之邑而见机士,机士抚髀曰:‘嘻!子贤者而以罪废邪?’无心子不应。
机士曰:‘愿见教。
’曰:‘子闻蜚廉氏马乎?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億,骤驰如舞,终日不释辔而以热死;一者重头昂尾,驼颈貉膝,踶啮善蹶,弃诸野,终年而肥。
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
’‛其自处如此。
节选自(《新唐书·隐逸列传第一百二十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B.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C.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D.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
从东汉后期设立秘书监起,到南北朝升为秘书省,至明初被撤销。
B.文中《六经》即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古代非常有名的儒家经典。
这六部古籍是经孔子晚年整理而成。
C.“有司”古代泛指政府的某些主管部门。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有时也代指官吏,如“召有司案图”。
D.文中“大业”是隋炀帝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从汉武帝起,始有年号的出现,此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文中有关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A.作者认为,到唐代,真正的隐士并不多,即使有少数的隐士能够保持本性,但更多的隐士也只将“隐居”作为入仕的捷径。
B.王绩个性狂放,自由散慢,不拘常礼,不忙于家务,同乡同族人有什么婚庆、加冠吊丧之事,他一概不参加。
C.王绩博学洽闻,遍览群籍,作过秘书省的正字,特好饮酒,并因此丢官,同乡也因此编了一个故事来奚落他。
D.王绩性喜饮酒,且酒量不小,别人邀请他去喝酒,对方无论地位高低他都去。
但如果高官以他事相求,他往往倨傲不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
(5分)②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
(5分)7.【2017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9分)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
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
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
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
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
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
即位,以为骠骑参军。
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
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
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
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
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
射慈云十九犹为殇。
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
‛博士太常以下皆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
准以事例,亦宜及咎。
‛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
政治苛刻。
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
为有司所奏,征还。
明帝崩,遇赦得免。
为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
性流俗,善趋势利。
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
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
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
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
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
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
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
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
B.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
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
《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
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
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
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
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5分)②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
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5分)8.【2017届四川遂宁市高三零诊】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平阳人。
乾道八年进士,累官太常丞。
孝宗临御久,事皆上决,执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惧顾望。
谊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名乎?‛及论乐制,谊对曰:‚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
‛上遽改容曰:‚卿可谓不以官自惰矣。
‛知徽州,陛辞,属光宗初受禅,谊奏:‚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
‛至郡,歙县有妻杀夫系狱,以五岁女为证,谊疑曰:‚妇人能一掌致人死乎?‛缓之未覆也。
会郡究实税于庭,死者父母及弟在焉,乃言:‚我子欠租久系,饥而大叫,役者批之,堕水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