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标注方式方法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区别word精品
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详解

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详解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是梁(beam)设计中常用的两种标注方法。
这些标注方法用于标识结构中梁的尺寸、位置和其他有关信息,以便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提供指导。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标注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集中标注是一种将所有梁的尺寸和位置信息集中放置于一个地方的标注
方法。
这种标注方法通常在图纸的一侧或者另起一页显示,将所有梁的尺寸、型号、长度、宽度、高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这种集中标注的优点是清晰明了,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各个梁的规格和位置。
同时,集中标注还可以便于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查验和记录,方便后续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其次,原位标注是将每个梁的尺寸和位置信息直接标注在相应的梁上的一种标
注方法。
这种标注方法在图纸中直接显示每个梁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将具体的数值标注在每个梁的一侧或另一侧,并用线条和箭头指示梁的方向。
原位标注的优点是直观、直接,不需要翻阅其他资料,减少了信息交流的复杂性和可能的错误。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在梁的设计和施工中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
集中标注适用
于一次性标注多个梁的场景,例如大型建筑项目中的结构标注。
而原位标注适用于每个梁的位置和尺寸都有差异或需要频繁调整的场景,例如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标注。
总的来说,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是梁设计中常用的两种标注方法。
集中标注将
所有梁的尺寸和位置信息集中显示,方便快速了解和操作。
原位标注直接在每个梁上标注,减少了信息交流的复杂性。
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标注方法可以提高梁的设计和施工效率。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区别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区别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区别如下:
1、标注数字:集中标注表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梁的特殊数值。
2、针对地方:集中标注针对于整个钢筋混凝土梁。
原位标注针对钢筋混凝土梁的一部分。
3、优先度:原位标注优先度高于集中标注;
4、性质:集中标注具有通用性,原位标注具有确定性。
集中标注表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梁的特殊数值。
即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
扩展资料:
钢筋混凝土梁分类:钢筋混凝土梁按其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梁、T形梁、工字梁、槽形梁和箱形梁。
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梁、预制梁和预制现浇叠合梁。
按其配筋类型,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
按其结构简图,可分为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主梁和次梁等。
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详解

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详解(实用版)目录1.引言2.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定义3.集中标注的内容4.原位标注的内容5.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在梁的标注中的应用6.结论正文1.引言在建筑结构中,梁是一种常见的构件,用于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柱子或墙体上。
为了确保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在梁上标注一些重要的信息,如钢筋的布置和规格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来表示。
本文将对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进行详解。
2.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定义集中标注是指在梁的某个位置上,对梁的全部或部分钢筋进行统一标注的方法。
它可以反映梁的钢筋布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原位标注是指在梁的每个截面上,对梁的钢筋进行逐一标注的方法。
它可以反映梁的钢筋在各个截面上的位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3.集中标注的内容集中标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梁截面:梁的截面形状、尺寸和材料等信息。
- 箍筋:梁的箍筋布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上部贯通筋(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的布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底部筋:梁底部钢筋的布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腰筋:梁腰筋的布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拉勾筋:梁拉勾筋的布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4.原位标注的内容原位标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梁上部钢筋:梁上部钢筋在各个截面上的位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梁下部钢筋:梁下部钢筋在各个截面上的位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支座钢筋:梁支座处的钢筋位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构造腰筋:梁腰筋在各个截面上的位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 拉勾筋:梁拉勾筋在各个截面上的位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5.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在梁的标注中的应用在实际的梁标注中,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通常结合使用。
先通过集中标注反映梁的全部或部分钢筋信息,然后在具体的截面上通过原位标注反映钢筋的具体位置、规格和数量等信息。
这样,既可以统一表示梁的钢筋布置,又可以详细表示钢筋在各个截面上的情况,从而确保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详细讲解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详细讲解标注是许多文档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它可以用来提供关于文档内容的信息和背景。
两种常见的标注方法是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标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集中标注。
它是一种提供文档内容背景信息的标注方式,采取的是把文档的每一段都聚合在一起的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标注也定义为针对整个文档的信息,而不是段落或句子级别的信息。
集中标注的一个优势是,整个文档的背景都会被描述,可以更好地表达文档的概念和总体内容。
另一个优势是,由于所有标注都集中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维护文档内容,例如,如果有任何更改需要进行,只需要更改一次即可。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指的是文档中的每一段或每一句都有一个独立的标注,这意味着每个段落或句子都有一个独立的标注,用以提供内容的背景信息。
原位标注的优势在于,它更加精细,可以为每个段落或句子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从而更全面地描述文档的内容。
另一个优势是,由于每个段落都有其自己的标注,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文档内容,例如,可以更新任何尚未更新的内容,而无需修改整个文档。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它们的优势也不尽相同。
所以,当你在处理文档标注时,应该根据文档中内容的复杂程度来选择哪种标注方式。
如果你想让文档更加易于理解和维护,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原位标注,如果想要详细了解文档的内容,那么可以考虑使用集中标注。
总之,标注是许多文档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而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是其中的两种常见标注方法。
它们各有优势,应该根据文档的内容复杂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标注方法,以确保更好的文档理解和维护。
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详解(二)

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详解(二)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详解1. 概述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是文献中常见的两种标注方式。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种标注方式的定义、特点以及使用场景。
2. 梁的集中标注梁的集中标注是一种将所有注解集中放置在文末或章末的标注方式。
它的特点包括: - 标注信息以文中的标记符号标示,如序号或符号代表不同的注解; - 所有标注集中放置在文末或章末的位置; -标注信息包含注解内容和相应的文中引用。
梁的集中标注通常用于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等需要详尽注释的文献。
它的优点包括: - 不会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注解不会打断文章的连续性; - 可以为读者提供详尽的解释、引用和参考资料。
然而,梁的集中标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阅读时需要频繁翻到文末或章末查看注解,影响阅读效率; - 对于有大量注解的文献,注释信息可能会显得冗长,难以组织和理解。
3. 原位标注原位标注是一种将注解直接放置在文中相应位置的标注方式。
它的特点包括: - 注解直接插入到被标注的文中位置; - 标记符号可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 - 注解信息可以包含文中引用和详细解释。
原位标注通常用于文学作品、小说等需要在特定位置进行注释的文献。
它的优点包括: - 注解与被标注的内容直接关联,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细节; - 注解可以更方便地查阅,不需要频繁翻到其他位置。
然而,原位标注也有一些局限性: - 注解信息插入到文中可能会破坏原有的排版和流畅性; - 对于较长的注解内容,插入到文中可能会导致内容过于冗长。
4. 使用场景•梁的集中标注适用于学术研究、学术论文等需要提供详尽注解的文献。
它可以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适合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的读者。
•原位标注适用于文学作品、小说等需要在特定位置进行注释的文献。
它可以直接将注解与被标注内容关联起来,方便读者理解和参考。
综上所述,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是两种常见的标注方式,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文献和需求场景。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的两种注写方式:一、平面注写方式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2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见下表: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悬挑梁XL XX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3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标注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一)梁编号,见上表,该项为必注值。
(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h×b表示;当为加腋梁时 Y C1×C2表示,其中为C1腋长,为C2腋高;当有悬挑没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图4-2-3b)。
(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是南昌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平面标注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一、平面标注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不同值)⑴集中标志中必须标注的五个部分①KL2(3A) ,表示2号框架梁,3跨,一端有悬挑。
KL2(3B) ,表示2号框架梁,3跨,两端有悬挑。
KL2(3) ,表示2号框架梁,3跨,没有悬挑②300×500 Y 500×250,表示截面宽×高为300×500,腋梁尺寸为500×250,其中500表示腋长,250表示腋高。
③φ8@100/200(2),表示箍筋直径为8的一级钢,加密区间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用二肢箍绑扎。
④纵向钢筋分三种情况:⒈角部通长筋+(架立筋):2Φ22+(4Φ20),表示梁上部角部2根直径22的通长筋,中间4根直径20的架立筋。
⒉(架立筋):(4Φ20),表示梁上部没有通长筋,有4根直径20的架立筋。
⒊上部纵筋;下部纵筋:3Φ20;3Φ22,表示梁上纵向钢筋与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时用分号隔开,上部配置3根直径20的通长筋,下部配置3根直径22的通长筋。
⑤纵向构造钢筋和受扭钢筋:G4Φ20,表示在梁的两侧各配2Φ20的构造筋(腰筋)。
N4Φ20,表示在梁的两侧各配2Φ20的纵向受扭钢筋。
⑵原位标注包括梁支座上部和梁下部纵向钢筋。
①梁支座上部纵筋(分三种情况):⒈4Φ25,表示梁上部纵筋排一排时是4根直径25的纵筋。
⒉2Φ25+4Φ20,表示梁上部纵筋排一排时,角部钢筋是2根直径25的纵筋,并写在加号前面,中间是4根Φ直径20的钢筋并写在加号后面。
⒊2Φ25+4Φ20 (4/2),表示梁上钢筋布置两排,共6根钢筋,上一排角部布置2根直径25的通长筋,中间布置2根直径20的纵筋,下排布置2根直径为20的纵筋并放在角部。
②梁下部纵筋(两种情况):⒈6Φ25,表示梁下部钢筋为一排,布置6根直径25的纵筋,全部深入支座。
⒉2Φ25+4Φ20 4(﹣2)/2 ,表示梁下部钢筋布置两排,上排布置4根,角部布置2根直径25的纵筋并伸入支座,中间布置2根直径为20的纵筋并不伸入支座。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的两种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 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 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 施工时, 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
2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见下表: 梁编规定如下:(一 梁编号,见上表,该项为必注值。
(二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hXb 表示;当为加腋梁时 丫C1XC2表示,其中为C1腋长,为C2腋高;当有悬挑没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 部的高度值,即为bX h1/h2 (图4-2-3b )。
(三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 /”分隔; 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 则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是南昌将肢 数注写一次; 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当抗震结构中 的非框架梁、 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 也用“/” 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 数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四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该项为必注值。
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筋肢数 等构造要求而定。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 应用加号“ +”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 。
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事的前面, 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 区别。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 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 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 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第 4-2-1 条的规定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
1. 集中标注
(1)梁编号
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 x 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即为b x h1/h2。
(3)梁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 ”)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如© 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勺I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
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
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6© 25 4/2 :上一排纵筋为
4© 25, 下一排纵筋为2© 25。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相同时, 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
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
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6© 25 2/4 :上一排纵筋为2© 25, 下一排纵筋为4© 25。
全部伸入支座;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6© 25 2(-2)/4, 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 25, 且不伸入支座, 下排纵筋为4© 25, 全部伸入支座。
、柱平法
柱平法施工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注写式,也就是用柱平面图,再用表格式配合来表示柱钢筋的各项信息;另一种是截面注写式,也就是直接在柱平面图上,在柱的截面表示该类柱钢筋的各项信息。
1、列表注写方式
定义
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反映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用简明的柱表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配筋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箍筋类型图。
柱表中自柱根部(基础顶面标高)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具体注写方法详见《平法规则》。
2、截面注写方式
定义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
(1)柱定位图
在柱定位图中,按一定比例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在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按不同形状标注所需数值)、角筋、中部纵筋及箍筋。
(2)柱的竖筋数量
柱的竖筋数量及箍筋形式直接画在大样图上,并集中标注在大样旁边。
(3)柱纵筋采
当柱纵筋采用同一直径时,可标注全部钢筋;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需将角筋和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分开标注;当柱采用对称配筋时,可仅在一侧注写腹筋。
(4)柱平面布置图
必要时,可在一个柱平面布置图上用小括号“ ()”和尖括号“ < > ”区分和表达各不同标准层的注写数值。
(5)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结论
通过对平法和钢筋计算、平法梁基本知识、平法柱基本知识、平法钢筋计算的一般流程、平法板识图与钢筋计算、平法楼梯识图与钢筋计算、平法剪力墙识图与钢筋计算、平法筏形基础识图与钢筋计算的学习,增强了我们对建筑方面的更深一步的学习。
平法识图只是建筑中的“一块砖” ,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块砖上砌更多的“砖”。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一定会厚积而薄发,努力去开辟一片自己的天地。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能够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共同开辟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2007版王昌伟.浅谈平法施工图中一些注意事项. 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陈大
飞.平法施工图识读. 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