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易懂的“十年利润估值法”
pe估值法的计算公式和比较方法

pe估值法的计算公式和比较方法
PE估值法,即市盈率法,是一种常见的企业估值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市盈率(P/E)是指公司市值与其净利润之间的比率。
市盈率可以分为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是使用上一年度的净利润计算,动态市盈率是使用预测的未来一年度净利润计算,滚动市盈率则是考虑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净利润。
在使用PE估值法时,需要将目标公司的市盈率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市盈率进行比较,以确定目标公司的合理价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司的成长性、行业地位、盈利能力等因素,以更准确地评估公司的价值。
此外,PEG估值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估值方法,是在PE估值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弥补了PE法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
PEG估值法的计算公式为:PEG=P/E/企业年盈利增长率。
PEG估值法考虑了公司的成长性,使得对公司的估值更加准确。
总的来说,PE估值法和PEG估值法都是重要的企业估值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等。
一、P/E估值法市盈率是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或动态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
如果某上市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
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
通过市盈率法估值时,首先应计算出被评估公司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被评估公司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市盈率(非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打折);最后,依据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决定估值:合理股价= 每股收益(EPS)x合理的市盈率(P/E)。
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 = EPS ×P/E;股价决定于EPS 与合理P/E值的积。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EPS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P/E,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
因此,当EPS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P/E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
因此,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预期时,股价往往出现暴涨或暴跌,这其实是P/E 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用。
可见,市盈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还要看净利润而定,如果公司的净利润只有几十万或者每股收益只有几分钱时,高市盈率只会反映公司的风险大,投资此类股票就要小心。
如何估值我把如何估值的方法系统的给你介绍,把我以前写的所有估值的方法,知识点在汇总

如何估值我把如何估值的方法系统的给你介绍,把我以前写的所有估值的方法,知识点在汇总这样以后大家有需要的话,只要收藏就可以找到这篇文章了。
估值的意义在于设置安全边际,炒股比的是谁在市场上活的久,活的久的核心是保住本金,本金在,机会就在。
我将由易到难来介绍到底如何使用。
第一种方法:市净率估值(PB)公式:股价/净资产意思是说你以多少倍的钱去购买上市公司的净资产。
用市净率估值只适合银行,钢铁水泥,房地产等周期性行业。
为什么只适合这几个行业呢?因为这些行业太成熟了,没有高增长,股民就赚不到钱,那就只能在你估值很低的时候买才有钱赚。
银行一般PB是0.7倍,也就是0.7元购买1元的资产,银行业的核心资产是准备金,但是它还有不良资产,所以必须要打个折才安全。
自己拿这个标准去对比就知道高了还是低了,当然商业银行一般比国有银行估值高点,也就是1:1的水平。
房地产的核心资产是土地,房子,现金,把这些折算成净资产,比例看周期,繁荣的时候高点,但不超过1:3:。
计算土地,房子的时候,价格不是按照市场价格,一定要再打折,去掉破泡沫,比如北京的房子8万一个平方了,你按照8万计算,然后买他股票的时候再出2倍?那不是比直接买他房子还傻吗?就是成本价格计算。
还有现在这样的时候买地产就要非常小心了,行业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长期的趋势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二种:市盈率估值(PE)股价/每股盈利用PE估值的逻辑是基于公司增长的,记住这个概念,后面还会用到,你出的价格是买它的盈利能力。
比如股价是30元,每股盈利是2元,静态市盈率就是15倍,意思就是在公司赚钱能力不增长的情况下,15年收回成本,但如果有增长,就看增长速度的快慢了。
用市盈率作为基本工具,分为静态市盈率(代表过去的业绩),动态市盈率(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测),滚动市盈率(代表最近一年的业绩),所以结果也不同。
一般我们用静态市盈率,15倍左右就是正常的。
但是这个倍数和经验数据只能用在那些稳定增长,有稳定预期的成熟行业,比如消费品,零售,医药酒类等。
通俗易懂 一文让你看懂公司的估值方法

通俗易懂一文让你看懂公司的估值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估值是指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预估和评估。
在投资和交易中,了解公司的估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和成本。
对于初学者来说,公司估值的概念可能有些抽象和复杂。
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几种常见的公司估值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市盈率法市盈率是最为常见的公司估值方法之一。
市盈率(P/E ratio)是指公司市值与其盈利的比率。
一般计算方法为:市值/盈利= 市盈率。
市盈率越高,代表市场对该公司未来盈利的增长预期越高;反之亦然。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公司的市盈率来评估其估值水平。
3. 折现现金流法折现现金流法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估值方法,通常用于评估未来现金流对公司价值的贡献。
简单来说,投资者会预测未来几年公司的现金流,并将这些现金流折现到当前价值。
通过该方法,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
4. 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等因素的估值方法。
投资者会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如营业利润率、ROE、资产负债比等,来评估公司的估值水平。
基本面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公司的估值。
5. 市场认知法市场认知法是一种相对主观的估值方法,通过研究市场对公司的认知和情绪来评估公司的估值。
投资者会考虑市场热度、投资者情绪、行业动态等因素,来评估公司的估值水平。
市场认知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敏锐地捕捉市场的波动和机会。
公司的估值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偏好,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来评估公司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等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和决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司的估值方法,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2000字】第二篇示例:公司的估值方法是指对一家公司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确定该公司在市场上的合理估值,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如何给企业估值常用的十种公司估值方法!

如何给企业估值常用的十种公司估值方法!1.市盈率法:市盈率是企业市值与其净利润之间的比率,它可以反映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期望。
根据同行业公司的市盈率水平,可以合理估计目标企业的估值。
2.市净率法:市净率是企业市值与其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和净资产收益能力。
根据同行业公司的市净率水平,可以合理估计目标企业的估值。
3.现金流量法:现金流量法是根据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来评估企业的估值。
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现金流量预测,计算出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并采用贴现率对其进行折现。
4.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指将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减去投资额之后得到的净现值。
根据净现值的正负决定企业的估值,净现值为正时企业的估值较为合理。
5.市销率法:市销率是企业市值与其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它可以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营销效率。
根据同行业公司的市销率水平,可以合理估计目标企业的估值。
6.市现率法:市现率是企业市值与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比率,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能力。
根据同行业公司的市现率水平,可以合理估计目标企业的估值。
7.经济附加值法:经济附加值是企业的净利润减去资本使用成本后得到的剩余利润,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资本运作效率。
根据经济附加值的大小来评估企业的估值。
8.哈希根式增值模型:哈希根式增值模型是一种以公司成长率为核心的估值方法,通过现金流量的增长率和预计的回报率来衡量企业的估值。
9.资产负债表法:资产负债表法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评估企业的估值。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从而估计企业的估值。
10.增长股模型:增长股模型是根据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和盈利增长率来评估企业的估值。
通过对企业未来的盈利增长率的预测,可以计算出企业的未来收益,并将其折现到现值,得出企业的估值。
以上是常用的十种公司估值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偏好的数据指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值评估。
三种简单的估值方法

三种简单的估值方法
1、市净率估值法:市净率就是市价除以每股净资产,适用于夕阳行业和重资产行业,这样的行业一般主要靠资产,所以市净率这个指标就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市净率不超过5,而且越小越好。
2、市盈率估值法:市盈率就是市价除以每股收益,市盈率一般采用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如果是行业龙头的话,可以将市盈率提高10%,对于成长期的行业进行估值时,发展前景越好和想像空间越大的行业,估值一般就比较的高,而成熟行业,一般增速稳定,估值的话也就比较的稳定,而且不同的行业增长率不同,所以市盈率不同,如果对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市盈率的比较,那么是没有意义的。
3、利润估值法:通过净利润的数据计算得出企业过去五年的复合利润增长率和当前的每股收益,并且计算过去五年低位区的市盈率。
然后用市盈率乘以每股收益得出股价,举个例子,如果股价是过去五年低位区的市盈率是10,当前每股收益是1,股价净利润增长率是20%,那么明年股价的估值就是10乘以(1+20%)等于12。
不过这个方法适用于长期稳定增长的公司。
谈谈我对十年利润估值法的理解20200803

谈谈我对十年利润估值法的理解202008030 写在前面的话前一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谈谈我的投资体系2020/07/22,其中文章中提到了十年利润估值法,今天我稍微展开谈一下我对十年利润估值法的理解,也欢迎大家私信我提出意见,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1 十年利润估值法介绍马喆老师认为: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就是其未来10年可以为股东创造的净利润总和。
为什么是10年呢?马喆老师的回答如下:基于实体公司的实际回报提出了10年的标准。
据2018年数据,上证指数公司净资产回报率为10.35%,深证指数公司为9.87%,中小板公司为10.11%,创业板公司为10.81%。
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上市公司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应该在10%左右。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用1倍市净率买进沪深指数的所有公司,股东平均回收成本的时间大概在10年左右。
根据马喆老师按复合均速设计的估值模型,我稍微做了一下补充,可以形成如下表格:假设净利润为Q,公司内在价值为M,如果净利润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0%,10年的净利润总和M可以按照等比数列求和来计算公司内在价值。
等比数列首项a1=Q*1.1,公比q=1.1,根据公式Sn=a1*(1-q^n)/(1-q)可以计算如下:M=Q*1.1*(1-1.1^10)/(1-1.1)=17.53Q,我们知道合理PE=内在价值/净利润,由此可以认为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0%的公司的合理PE就是17.53。
现实中公司的净利润变化曲线不可能是均速的,肯定是有大有小,所以增速预测是为了计算方便的一种简化和理想的状况。
关于十年利润估值法的详细解释大家可以去看马喆老师的文章。
2 十年利润估值法买入的安全边际根据马喆老师的论述:增长率为0%,安全边际留5年;增长率为<8%,安全边际留6年;增长率为8%-15%,安全边际留7年;增长率为15%-20%,安全边际留8年;增长率>20%,安全边际留9年。
按照马喆老师的方法制作了留出安全边际后的合理PE的表格,方便大家查询。
最简单的估值方法

最简单的估值方法
最简单的估值方法就是市场上的常见估值方法,比如:
1. 市盈率(PE)法:将公司市场价值除以年度利润,得到一个PE比率。
根据相似行业公司的PE比率来估计目标公司的估值。
2. 市销率(PS)法:将公司市场价值除以年度销售额,得到一个PS比率。
根据相似行业公司的PS比率来估计目标公司的估值。
3. 市净率(PB)法:将公司市场价值除以公司净资产,得到一个PB比率。
根据相似行业公司的PB比率来估计目标公司的估值。
4. 现金流量法:根据公司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得到一个现值。
根据相似行业公司的现值来估计目标公司的估值。
5. 市值倍数法:根据相似行业公司的市值倍数来估计目标公司的估值,比如每个用户的价值、每个订阅的价值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假设条件,仅作为初步估值的参考,并不代表真实价值。
因此,在进行估值时,应结合多种方法,并考虑其他非财务因素,比如行业趋势、市场竞争等。
最好是在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进行
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估值不是新鲜话题,估值方法似乎多种多样,具体形式不一。
然就投资者而言,无非是赚企业成长和估值提升的钱(还可以考虑下分红),所以估值方法也是围绕这两个核心。
怎么给企业进行估值?
企业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按照PB估值的,有按照PE估值的,有按照PEG估值的,按照PS估值的,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简单直观,但这些都不全面,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你理解了,用起来就会非常好,但你没有真正理解,那么可能就会犯错,导致投资的失败。
实际上最反应投资本质的估值方法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但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方法又是最难的,因为你不能精确估计未来的自由现金流。
那么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只需要模糊的正确就行。
巴菲特提出过内在价值的概念,即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其存续期间所产生现金流的折现值。
上述概念非常简明扼要,但又很理想化很难实施。
公司的存续期是多长,折现率是多少,现金流是多少,这些因子只要稍有不同,那么内在价值的估值就差异巨大。
一、十年利润估值法
这次提出了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公司未来10年的净利润的总和这样一个概念,这就具体而有可操作性了。
那么为何要定义为10年呢?这是根据马总自己的从商经验和历史数据得出,历史上全美工商企业的ROE在12%左右,中国企业平均ROE在10%左右。
也就是说,美国企业的资本投入大概8年左右回本,中国企业大概10年左右回本。
所以将时间
定义为10年作为资本投入的回收期,也是相对合理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经验参数,不是客观固定值。
按上述定义就很容易来定义PE估值,假如一家企业每年利润增速是5%,那么10年利润总和就是等比求和:
1*1.05 1*1.05^2 1*1.05^3……1*1.05^10=13.21倍
以此类推,如果企业保持15%增速则估值为23.35倍;保持20%倍增速估值为31.15倍,保持25%增速估值为41.57倍。
所以根据未来的增速,可以给出内在价值的估值,如下图:
当然企业的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优秀的企业基本会一直保持正增长,且很少负增长,但还是会有起伏的。
所以上面的增速预测是一种简化和理想状况,是为了计算方便。
二、格力电器为例
下以格力电器为例来说明过去时点的内在价值的计算和对未来内在价值的预估。
格力电器1997年-2017年的净利都是已知的,那么从2008年往前推的10年,其内在价值都可由之后10年的净利润相加所得。
如上如图2008年的内在价值是09年的29.1亿10年的42.8亿……17年的224亿之和就是972亿,其他前面几年的内在价值可以此类推。
对上述数据作一简单分析:
1、格力电器一直被低估:即使在2007年这样疯狂的牛市,格力电器的内在价值相对于当时的市值也有1.8倍,所以即使买在2007年牛市的最高点,只要坚定持有最终也是盈利的,这主要得益于格力电器之后10年来的利润持续增长。
所以持有一个基本面良好的股票是多么的重要,无非是时间换成本,而持有一只错误的股票恐怕一辈子难翻身哦。
2、内在价值的稳步提升:除了2015年,格力电器均保持了利润的正增长,市值也从1997年的57亿,到2017年的2629亿,翻了46倍。
而内在价值在可计算年段内,从1997年的33亿到2008年的972亿,翻了29倍,年复合增长36%。
3、熊市中买入享受双击:回头看格力电器在熊市中是被极大的低估的,基本内在价值都在市值的3倍以上。
所以在熊市中要敢于抢便宜的宝贝。
关键是需要一双能看到未来的慧眼,
那么站在2018年开始的时点,如何来评估格力电器当下的内在价值呢?如下图所示:
18年之后的净利润完全需要投资者自己进行预估了。
至于怎么估,其实就看投资者自己对企业的了解了,完全没有道理可言,哈哈。
相对来说最近3年的会比较容易估计些。
比如2018年公司营收目标是2000亿,根据今年1-5月的产品销售情况和季报情况,所以可以较有把握的预估今年会保持30%的增速,净利会在290亿左右。
19年以后则会更难些,只能根据历史和未来的预期,保守的认为格力还可以保持15%的增速,那么2018-2027年总的净利润就是6157亿,也就是格力电器我们预估的内在价值是6157亿,截止今日6月20日,格力电器的市值是2880亿,所以内在价值和市值的比值是2.1(对照历史看看一般在3以上算是低估,也就是是股价要跌到34元以下才算是有肥肉吃了,不过我估计很难等到了)。
假如目前算是在熊市的话,那么类似格力电器这样的优秀企业其实从历史角度看也并没被低估多少。
难怪一些股市老手在目前的行情下还是说找不到便宜的标的,不是因为他们太贪婪,或者股价跌得还不够多,而是从内在价值角度看目前并没有便宜多少。
最后对格力电器的估值也来作一个复盘:
1、时间的魔力:拉长时间看,10年后格力电器净利可能会到千亿,这无疑让人吃惊,也是复利的力量。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会平坦,也不会匀速,中间总会有起伏。
而格力电器20年的历史述说了其过往的传奇。
2、格力三阶段:
格力电器在1998年到2007年是成长期,这阶段公司的净利虽逐步提升,内在价值也在成长,但市值并没增加多少,只是在2007年的牛市出现了较大的市值增加。
所以企业在
成长期,特别是没有那么大规模,可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竞争优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可能并不会给以青睐,或者说很难有那么好的眼光去看透未来。
2008年到2017年是发展期,这阶段公司持续保持较高增速,企业地位凸显,产品日益畅销,市场终于有所发现并给以认可,市值也出现大幅提升。
无疑这是最佳的投资阶段。
那么未来的2018到2027年,我们保守认为公司可能会进入成熟阶段,特别在后董明珠时代,管理层面临变更,产品发展天花板日益接近,公司要保持之前10年的较高增速会比较困难,所以保守预计会降低增速。
当然这仅仅是投资者自己的猜测,事实上优秀的企业总是会找到办法,不断突破瓶颈。
三、估值再说明
估值并不复杂,主要还是看企业是否能保持盈利和成长,而最终市值又受市场牛熊情况下情绪支配影响。
当然这个估值方法对分红一块没有考虑,如果考虑分红因素,其实内在价值还要高很多,特别是类似格力这样的高分红公司。
具体可以参考之前写的PE、PB估值的文章,其中考虑了分红因素。
其实就估值方法原理都是差不多的,各有优劣,大体清楚即可。
假如在10年前的2008年,我们以243亿的价格买下格力电器,那么在10后这家公司的净利润就有200多亿。
再过几年按格力70%左右的高分红,那么拿到的分红就基本等于当初的买入价格。
这让我想起巴菲特的一些投资,经常有这样的神奇之笔,也就是未来的分红收益可以超过当初买入价格的数倍。
股神就是股神呐,有耐心有眼光。
不管是之前的PE和PB法,还是当下这个10年净利内在价值法,计算过程都是非常简单的,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搞定。
但是未来业绩的预估,其实都是模糊的,是需要随时修正
的。
所以投资越来越重视定性,要把握企业确定性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通过数字纸上谈兵。
一直不建议将估值搞得过于复杂,用一堆数据公式来精算,模糊正确即可。
所以估值不难,难在基本面的把握。
比如对于格力电器,其当下的内在价值是由未来10年的发展决定的,那么未来10年如何去预估呢?是否清楚公司主营的空调业务市场空间还有多大,空调渗透率还能提升多少,市场占有率是否会再提升,公司的多元化是否能取得进展,企业在后董明珠时代在管理上是否有变化等等。
所以投资者更多的是阅读、思考、调研、观察、分析……所谓的估值计算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