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任务一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掌握高锰酸钾法及碘量法的原理、滴定条件和指示剂。

3.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有关计算。

4.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

5.理解在氧化还原滴定中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

6.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7.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7.1概述7.1.1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与条件1.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不同于酸碱、配位、沉淀等滴定。

在这些滴定中,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反应机制比较简单,反应速率比较快。

而氧化还原滴定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上是一种电子由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的反应,物质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有些反应还需要在一定的介质中进行。

因此,其反应机制一般比较复杂,反应往往分步进行,大多数反应速度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介质对反应也有较大的影响。

2.氧化还原滴定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氧化还原滴定法与其他滴定分析方法一样,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滴定。

(1)滴定反应必须按化学反应式确定的计量关系定量地完成。

(2)反应速率必须足够快,不能有副反应发生。

(3)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化学计量点。

3.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方法大多数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较慢,很难达到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因此,在实际滴定中,通常要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反应的外部条件,提高反应速率,使之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⑴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增加反应物浓度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且可以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反应物的浓度通常不是指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浓度,而是指滴定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其他反应物介质浓度。

例如,用基准物质K2Cr2O7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时,在酸性溶液中,先加入过量KI与K2Cr2O7反应,反应式为Cg"61++14H+二25++312+7H2O在此反应中,也可通过增加H+浓度的方法来加快反应速率。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

2.试剂:常见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

3.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1)氧化还原指示剂。

(2)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

(3)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4.实例(1)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退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原理:2MnO-4+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典例分析1.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2-3===S4O2-6+2I-。

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答案D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 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升高和()因素无关。

(A)溶液离子强度的改变使Fe3+活度系数增加(B)温度升高(C)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D)Fe2+的浓度降低2.二苯胺磺酸钠是K2Cr2O7滴定Fe2+的常用指示剂,它属于()(A)自身指示剂(B)氧化还原指示剂(C)特殊指示剂(D)其他指示剂3.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前(B)滴定开始后(C)滴定至近终点时(D)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4.在间接碘量法中,若滴定开始前加入淀粉指示剂,测定结果将()(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5.碘量法测Cu2+时,KI最主要的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配位剂(D)沉淀剂6.在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 )(>)(A)KIO3(>) (B)H2O2(>)(C)HgCl2(>) (D)SO32-(>)7.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用0.02mol/L K2Cr2O7 滴定。

设试样含铁以Fe2O3(其摩尔质量为150.7g/mol)计约为50%,则试样称取量应为( )(A)0.1g左右(B)0.2g左右(C)1g左右(D)0.35g左右8.()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A)升华碘(B)KIO3 (C)K2Cr2O7 (D)KBrO39.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开始反应速度慢,稍后,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是()起催化作用。

(A)氢离子(B)MnO4-(C)Mn2+ (D)CO210. KMnO4滴定所需的介质是()(A)硫酸(B)盐酸(C)磷酸(D)硝酸11.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B)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C)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D)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12.间接碘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测定,若酸度大高,将会( )(A)反应不定量(B)I2 易挥发(C)终点不明显(D)I- 被氧化,Na2S2O3 被分解13.KMnO4法测石灰中Ca含量,先沉淀为CaC2O4,再经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最后用KMnO4滴定H2C2O4,Ca的基本单元为()(A)Ca (B)> (C)> (D)>14.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A)KMnO4溶液滴定H2O2 (B)KMnO4溶液滴定H2C2O4(C)银量法测定水中氯(D)碘量法测定CuSO415.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二、填空题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对的电位越高,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电位越低,其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

《药物分析学》第八章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学》第八章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学》第八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1.用于吡啶类药物鉴别的开环反应有:()A、茚三酮反应B、戊烯二醛反应C、坂口反应D、硫色素反应E、二硝基氯苯反应2.下列药物中,哪一个药物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A、地西泮B、阿司匹林C、异烟肼D、苯佐卡因E、苯巴比妥3.硫酸-荧光反应为地西泮的特征鉴别反应之一。

地西泮加硫酸溶解后,在紫外光下显:()A、红色荧光B、橙色荧光C、黄绿色荧光D、淡蓝色荧光E、紫色荧光4.下列药物中,哪一个药物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A、地西泮B、阿司匹林C、莘巴比妥D、苯佐卡因E、以上均不对5.有氧化剂存在时,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或含量测定方法为()A、非水溶液滴定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D、钯离子比色法E、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6.异烟肼不具有的性质和反应是()A、还原性B、与芳醛缩合呈色反应C、弱碱性D、重氮化偶合反应7.苯骈噻嗪类药物易被氧化,这是因为()A、低价态的硫元素B、环上N原子C、侧链脂肪胺D、侧链上的卤素原子8.地西泮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检查方法为:取本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合100ml溶液作为供试液;精密量取供试溶液适量。

加丙酮制成1ml中含0.3mg的溶液,作为对照液。

吸取上述两溶液各5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板上,进行检查,其杂质限量为()A、0.03%B、0.02%C、3%D、0.3%E、0.1%9.可与AgNO3生成银镜反应的药物有()A、氯丙嗪B、安定C、尼可刹米D、阿司匹林E、以上都不对10.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检查异烟肼中的游离肼,在叁比溶液中需加入()A、醋酸B、氯仿C、甲醇D、乙醇E、3%丙酮11.异烟肼中的特殊杂质是()A、游离肼B、硫酸肼C、水杨醛D、对一二甲氨基苯甲醛E、SA12.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中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的检查,中国药典主要采用()A、TLC法B、GC法C、IR法D、UV法E、差示分光光度法13.可与AgNO3作用生成银镜反应的药物有()A 、氯丙嗪 B、安定 C、异烟肼 D、尼可刹米 E、阿司匹林14.中国药典采用戊烯二醛反应鉴别尼可刹米,形成戊烯二醛反应的试剂为()A、溴化氰B、溴化钾C、碘化钾D、溴酸钾E、氯化钾15.采用戊烯二醛反应可以鉴别的药物是()A、巴比妥B、对乙酰氨基酚C、乙酰水杨酸D、异烟肼E、利眠宁16.尼可刹米是属于哪类药物()A、芳酸类B、杂环类C、维生素类D、抗生素类E、芳胺类17.钯离子比色法是以下药物中哪个药物的定量分析法()A、盐酸氯丙嗪B、异烟肼C、尼可刹米D、乙酰水杨酸E、利眠宁18.用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依据是()A、吡啶环的弱碱性B、酰肼基的还原性C、吡啶环的特性D、遇碱水解后,释放出的二乙胺的特性E、以上均不对19.中国药典对异烟肼原料和注射用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均采用()A、差示分光光度法B、比浊法C、薄层色普法D、HPLC法E、GC20.某些吩噻嗪类药物在非水介质中滴定时易产生红色的氯化产物而干扰结晶紫指示终点的变化,除去干扰可加入()A、NaHSO3B、Na2SO3C、VB1D、VC(抗坏血酸)E、硫代硫酸钠21.用铈量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指示终点的方法为()A、加酚酞指示终点B、加甲基橙C、加溴酚蓝D、加甲基红E、自身指示剂22.对于吩噻嗪类药物,可排除氧化产物干扰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是()A、与Fe3+呈色B、铈量法C、非水滴定法D、薄层色普法E、以上都不对23.在强酸性介质中的溴酚钾反应是测定()A、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B、巴比妥类的含量C、维生素C的含量D、止血敏的含量E、以上都不对24.异烟肼中的特殊杂质是指()A、硫酸肼B、水杨醛C、SAD、对一二甲氨基苯甲醛E、以上都不对25.某些吩噻嗪类药物在非水介质中滴定时易产生红色的氯化产物而干扰结晶紫指示终点的变化,除去干扰可加入()A、NaHSO3B、Na2SO3C、VB1D、Na2S2O3E、以上都不对26.对于吩噻嗪类药物可排除氧化产物干扰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是()A、与金属离子络合呈色(钯离子比色法)B、与Fe3+呈色C 、非水滴定法 D、铈量法 E、薄层色谱法27.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检查异烟肼中游离肼,在叁比溶液中加入()A、甲醇B、乙醇C、醋酸D、氯仿E、丙酮(3%)28.异烟肼的含量测定,2005版药典采用溴酸钾法,所用的指示剂为()A、乙氧基黄啥精B、甲基红C、酚酞D、甲基橙E、结晶紫29.酰肼基团的反应是以下哪个药物的鉴别反应()A、巴比妥类B、维生素B1C、异烟肼D、尼可刹米E、青霉素30.在强酸介质中的KBrO3反应是测定()A、异烟肼含量B、对乙酰氨基酚含量C、巴比妥类含量D、止血敏含量E、维生素C含量31.异烟肼与芳醛发生缩合反应其产物是()A、形成配位化合物B、放出二乙胺气体C、形成沉淀D、形成腙E、形成银镜反应32.酰肼基团是下列哪个药物的用于鉴别,定量分析的基团()A、青霉素类B、尼可刹米类C、巴比妥类D、盐酸氯丙嗪E、以上都不对33.根据吩噻嗪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方法是()A、非水溶液滴定法B、在胶束水溶液中滴定C、紫外分光光度法D、铈量法E、钯离子比色法34.根据异烟肼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方法是()A、溴酸钾法B、溴量法C、剩余碘量法D、钯离子比色法E、非水溶液滴定法35.根据利眠宁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方法是()A、非水溶液滴定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比色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铈量法36.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异烟肼含量测定的是()A、非水酸量法B、碘量法 D、溴酸钾法 E、亚硝酸钠法二、填空题1.铈量法测定氯丙嗪含量时,当氯丙嗪失去个电子显红色,失去个电子红色消褪。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滴定 含答案解析版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滴定  含答案解析版

氧化还原滴定一.实验题(共1小题)1.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相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O2水溶液(待测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2O2+6H+═2Mn2++5O2↑+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滴定实验一定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或用品中的(填字母).A.酸式滴定管(50.00mL)B.碱式滴定管(50.00mL)C.白纸D.锥形瓶E.铁架台F.滴定管夹G.量筒(10mL)(2)该滴定实验中是否需要添加指示剂(填“是”或“否”).(3)滴定管在使用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4)在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过氧化氢溶液测定浓度比实际浓度偏高的是①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实验时没有烘干处理③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④滴定前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5)进行该实验时,数据记录如表:实验序号未知浓度的H2O2溶液体积/mL 标准酸性KMnO4溶液体积/mL1 25.00 35.032 25.00 34.973 25.00 32.03则H2O2溶液的浓度为.二.解答题(共4小题)2.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经过滤、水洗,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TiO2粒子的大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请回答下列问题:(1)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的化学方程式为(2)玻璃棒有多种用途,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完全相同的是(填字母)①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 ②加热食盐溶液制备NaCl晶体③配制0.1mol/L的硫酸溶液④用淀粉﹣KI试纸检验溶液中氧化性离子⑤配制10%的硫酸钠溶液A.①⑤B.②⑤C.①④D.③④(3)水洗时检验TiO2•x H2O已洗净的方法是(4)下列可用于测定TiO2粒子大小的方法是(填字母代号)a.核磁共振氢谱b.红外光谱法c.质谱法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5)滴定终点的现象是(6)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g•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1 NH4Fe(SO4)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2(7)下列操作会导致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B.配制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C.容量瓶清洗之后,未干燥D.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3.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俗称莫尔盐),较绿矾稳定,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常用来配制Fe2+的标准溶液.(1)制备莫尔盐的流程如图:①用热的Na2CO3溶液清洗废铁屑的目的是.②其中最后一步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目的是.(2)现取0.4gCu2S和CuS的混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用40mL0.150mol•L﹣1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用0.2mol•L﹣1(NH4)2Fe(SO4)2溶液来滴定,完全反应消耗(NH4)2Fe(SO4)2溶液VmL.已知:MnO4﹣+Fe2++H+→Mn2++Fe3++H2O (未配平)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②若V=35,试计算混合物中CuS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知识

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知识

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知识1. 一、单选题1.[2]用H2C204·2H20标定KMn04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一般不超过(),以防止H2C2O4 • 2H20 的分解。

[单选题] *A.60°CB.75°CC.40°CD.90°C(正确答案)2. [2]把反应Zn + Cu2+→Zn2+ + Cu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为()。

[单选题] *A.(-)Zn|Zn2+ || Cu2+|Cu( + )(正确答案)B.(-)Zn2+|Zn || Cu2+|Cu( + )C.(-)Cu2+|Cu || Zn2+|Zn( + )D.(-)Cu|Cu2+ || Zn2+|Zn( + )3. [2]将反应Fe2+ + Ag+ → Fe3+ + Ag构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为()。

[单选题] *A.(-)Fe2+| Fe3+ || Ag+| Ag( + )B.(-)Pt| Fe2+;Fe3+ || Ag+| Ag( + )C.(-)Pt| Fe2+,Fe3+ || Ag+| Ag(+)(正确答案)D.(-)Pt| Fe2+,Fe3+ || Ag+|Ag| Pt(+)4. [2]当增加反应酸度时,氧化剂的电极电位会增大的是()。

[单选题] *A.Fe3+B.I2C.K2Cr207(正确答案)5. [2]电极电势的大小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单选题] *A.电极本身性质B.温度C.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D.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正确答案)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电对的电位越低,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B.电对的电位越高,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正确答案)C.电对的电位越高,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D.氧化剂可以氧化电位比它高的还原剂7. [3]反应 2Fe3+ + Cu = 2Fe2+ + Cu2+进行的方向为()。

[] [单选题] *A.向左B.向右(正确答案)C.已达平衡D.无法判断8. [3]在 2Cu2+ + 4I- = 2CuI ↓ + I2 中,则反应方向向()。

分析化学_武汉大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

分析化学_武汉大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2242S SO H SO KO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w m mol L L g mol g=⨯⨯⨯⨯=⨯=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8)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8)

习题解答(第八章)一、选择题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B.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D.醋酸钠的水解反应2. 单质A和单质B化合成AB(其中A显正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B被氧化B. A是氧化剂C. A发生氧化反应D. B具有还原性3. 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B )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比较不活泼的金属构成的一极为正极4. 根据下列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2Fe3++Fe→3Fe2+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 判断电极电势最大的电对为( C )A.Fe3+/Fe2+B.Cu2+/CuC.MnO4-/Mn2+D.Fe2+/Feϕ5. 在含有Cl-,Br-,I-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欲使I-氧化成I2,而Br-,Cl-不被氧化,根据φ值大小,应选择下列氧化剂中的( B )A.KMnO4B.K2Cr2O7C.(NH4)2S2O8D.FeCl36. 在酸性溶液中和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共存的是( D )A.MnO4- 和Cl-B.Fe3+ 和Sn2+C.NO3- 和Fe2+D.I- 和Sn4+7.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表判断氧化反应进行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B )A.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起反应;ϕ较大电对的氧化态物质与φϕ较小电对的还原态物质起反应;B. φC.氧化性强的物质与氧化性弱的物质起反应;D.还原性强的物质屯还原性弱的物质起反应。

二、是非题(下列叙述中对的打“√”,错的打“×”)1. MnO4-离子中,Mn和O的化合价分别为+8和-2。

( ×)2.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判定SnCl2 + HgCl2 =SnCl4 + Hg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1 对Ox-Red 电对, 25℃时条件电位(Eө) 等于( D)(A) Eө+ 0059.lgnaaOxRed(B) Eө+ 0059.lgnccOxRed(C) Eө+ 0059.lgnaaγγOx OxRed Red⋅⋅(D) Eө + 0059.lgnaaγγOx RedRed Ox⋅⋅2 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氧化)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若要增加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还原)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3. 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的关系是( B)(A) Eө= Eө(B) Eө= Eө(C) Eө= Eө(D) Eө= Eө`4. 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B)(Eө (Fe3+/Fe2+)= V, Eө (Sn4+/Sn2+)= V)(A) (B) 2× (C) 3× (D) 2×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B)(A) (B) (C) (D)6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 1 和2,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A) (B) (C) (D)7. 欲以氧化剂O T滴定还原剂Rx, O T+n1e=R T Ox=Rx-n2e,设n1=n2=1,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位的最小差值应为( B)(A) (B) (C) (D)8. 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填A,B,C,D)》(1) MnO4-滴定Fe2+时, Cl-的氧化被加快_______D_________(2) MnO4-滴定C2O42-时, 速度由慢到快_______B _________(3) Ag+存在时, Mn2+氧化成MnO4-_______ A _________(4) 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_______ C _________(A) 催化反应(B) 自动催化反应(C) 副反应(D) 诱导反应9. 用Ce4+滴定Fe2+,当体系电位为时, 滴定分数为( B)[Eө (Ce4+/Ce3+)=,Eө (Fe3+/Fe2+)=](A) 0 (B) 50% (C) 100% (D) 200%10.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 A)|[已知Eө (Ce4+/Ce3+)= V, Eө (Fe3+/Fe2+)= V](A) V (B) V(C) V (D) V11. 用K2Cr2O7滴定Fe2+, 在化学计量点时, 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A) [Fe3+] = [Cr3+], [Fe2+] = [Cr2O72-](B) 3[Fe3+] = [Cr3+], [Fe2+] = 6[Cr2O72-](C) [Fe3+] = 3[Cr3+], [Fe2+] = 6[Cr2O72-](D) [Fe3+] = 3[Cr3+], 6[Fe2+] = [Cr2O72-]12. 已知在1 mol/L HCl溶液中Eө (Fe3+/Fe2+)= V, Eө (Sn4+/Sn2+)= V。

若20 mL mol/L Fe3+的HCl 溶液与40 mL mol/L SnCl2溶液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A)(A) V (B) V:(C) V (D) V13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D)[已知此条件时E ө (Fe3+/Fe2+)= V, E ө (Sn4+/Sn2+)= V](A) V (B) V(C) V (D) V14. 用Fe3+滴定Sn2+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D)[Eө (Fe3+/Fe2+)=,Eө (Sn4+/Sn2+)=](A) (B) (C) (D)15. 根据下表所给数据, 判断用Ce4+滴定Fe2+时表中各点的值(V):浓度~化学计量点化学计量点后%化学计量点前%mol/Lmol/L)16. (1) 用mol/L KMnO4溶液滴定mol/L Fe2+溶液(2) 用mol/L KMnO4溶液滴定mol/L Fe2+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A)(A) 一样大(B) (1)>(2)(C) (2)>(1) (D) 缺电位值, 无法判断17.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电位突跃范围的大小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越(大)。

18. KMnO4滴定Fe2+的理论计算滴定曲线与实验滴定曲线有较大的差别, 这是因为( MnO4-/Mn2+电对是不可逆电对); 而化学计量点电位不在滴定突跃中点, 这又是因为( 两个半反应中电子得失数不一样, 即n1≠ n2 )。

19.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 C)(A) 2Fe3++ Sn2+ = Sn4++ 2Fe2+|(B) MnO4-+ 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C) Ce4+ + Fe2+ = Ce3+ + Fe3+(D) I2 + 2S2O32- = 2I- + S4O62-20.二苯胺磺酸钠是K2Cr2O7滴定Fe2+的常用指示剂,它属于(B)(A)自身指示剂(B)氧化还原指示剂(C)特殊指示剂(D)其他指示剂21.(×)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22.(×)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23.(√)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24.(×)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25.(×)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

26.(×)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需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27.(×)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28.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29.(√)由于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30.(√)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既能在硫酸介质中进行,又能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31. 在用K2Cr2O7法测定Fe 时, 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C)(A) 提高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B)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 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C)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D) 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

《32 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以I2标准溶液为滴定剂,利用I2的(氧化)性,测定(还原)性物质。

间接碘量法以Na2S2O3标准溶液为滴定剂,利用I-的(还原)性,测定(氧化)性物质。

33(√)间接碘量法加入KI一定要过量,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4(× )使用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使用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开始时加入。

35(×)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36(√)配好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后煮沸约10min。

其作用主要是除去CO2和杀死微生物,促进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趋于稳定37(√)配制I2溶液时要滴加KI。

38(×)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标定。

39在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所用标准溶液在标定后,有部分Na2S2O3变成了Na2SO3(Na2S2O3= Na2SO3+ S↓),用此Na2S2O3标准溶液测铜将产生( 负)误差,其原因是( 因为n(Na2SO3):n(I2)=1:1,而n(Na2S2O3):n(I2)=2:1, 故耗Na2S2O3体积减少了,使得测定结果产生负误差)。

40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l2的纯度时, 先将Ba2+沉淀为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n(BaCl2):n(Na2S2O3)]为( D)(A) 1:2 (B) 1:3 (C) 1:6 (D) 1:12>41 写出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指示剂的名称。

用重铬酸钾法测铁__二苯胺磺酸钠___。

间接碘量法测铜___淀粉溶液_________。

42在间接碘量法中,若滴定开始前加入淀粉指示剂,测定结果将(A)(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43碘量法测Cu2+时,KI最主要的作用是(B)(A)氧化剂(B)还原剂(C)配位剂(D)沉淀剂44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B)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C )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D )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45间接碘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测定,若酸度大高,将会( D )(A )反应不定量 (B )I 2 易挥发(C )终点不明显 (D )I - 被氧化,Na 2S 2O 3 被分解46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B )(A )KMnO4溶液滴定H 2O 2 (B )KMnO4溶液滴定H 2C 2O 4(C )银量法测定水中氯 (D )碘量法测定CuSO 447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如下:BrO 3- + 5Br - + 6H + → 3Br 2+ 3H 2O+ 3 Br 2+ 3 HBr OHBr OH Br BrBr 2 + 2I - → 2Br - + I 2 I 2 + 2S 2O 32- → 2I - + S 4O 62-在此测定中, Na 2S 2O 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A) 6:1 (B) 4:1 (C) 3:1 (D) 2:148 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填偏高, 偏低, 无影响)。

(1) K 2Cr 2O 7法测铁, SnCl 2加入不足 ( 偏低 )(2) 草酸标定 KMnO 4时, 酸度过低 ( 偏低 )49用KMnO 4法可间接测定Ca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