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色温和白平衡概述共113页文档
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白平衡是什么?白平衡与色温有什么关系?由于被摄对象的色彩会因照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因此在不同色彩光线下拍摄的图像会形成不同的颜色,这就是“色温”导致的差异。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则是相机纠正光线颜色偏差的功能。
下面具体看看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吧!白平衡和色温说到“白平衡”免不了要说到“色温”。
所谓“色温”,以较通俗语言解释,就是光线的颜色,色温的计量单位为开尔文(简称K)。
色彩和开尔文的关系,起源于黑体金属的辐射光(对金属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
黑色金属体受热后开始发光为暗红色,继续加热变成黄色,再加热变为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
如万里无云的澄清蓝天色温约为25000K-27000K,阴天和多云天空光为6500K-7000K,晴天日光平均直射光色温约为5400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K-6500K,钨丝灯的色温为2500K-3200K,标准烛光的.色温为1800K-1930K。
白平衡调整原理数码相机主要通过调整“红绿蓝”三色强度以修正光线造成的误差。
大多数相机除了“自动白平衡”或预设色温白平衡功能外,还提供自定义白平衡调整。
这种白平衡调节功能和传统彩色摄影时加色温转换滤镜作用相似,目的都是为了准确地还原色彩。
不过数码相机调整色温不需在镜头加滤镜,而是采用电子方式改变红、绿、蓝三基色的混合比例,把光线中偏多的颜色成分修正掉而确保图像呈现为摄影者所希望达到的色彩效果。
因此摄影者除了可以准确还原需要的色彩感觉外,也可针对白平衡调整色彩的原理,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色彩效果。
白平衡模式一般调整白平衡通过选择相机内相应的白平衡模式完成,相对来说相机预先设定的白平衡模式调整时方便快捷。
一般数码相机都有多种白平衡模式应对不同光源下色彩正常还原的需要。
常见白平衡模式为:自动、日光、多云、阴天、钨丝灯(白炽灯)、闪光灯、荧光灯等。
有些数码相机用图标表示相应光线的类型,在设定白平衡模式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光源类型的图标即可。
关于白平衡和色温

最近有位朋友问什么叫“白平衡”,他还听说用DC拍东西时需要校正白平衡,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色温是不一样的。
他想知道白平衡和色温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在白炽灯下拍出的图像色彩会明显偏红。
之所以在人眼中灯光和日光下的色彩都正常,就是因为大脑会对其进行修正。
大多数专业玩家都希望,用DC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尽可能一样。
不过,由于CCD等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必须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番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
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
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色温定义:当某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光谱分布与不反光、不透光完全吸收光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辐射出的光谱分布相同时,我们就把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之为这一光源的色温。
色温(ColorTemperature)是高档显示器一个性能指标。
我们知道,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用一个纯黑体产生出同样的光谱时所需要达到的某一温度,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
现在的15英寸以上数控显示器肯定带有色温调节功能,通过该功能(一般有9300K、6500K、5000K三个选择)可以使显示器的色彩能够满足高标准工作要求。
高档产品中有些还支持色温线性调整功能。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
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光源的颜色常用色温这一概念来表示。
摄影解析——色温与白平衡

摄影解析——色温与白平衡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各种白平衡下的照片所产生的偏色显示出补偿时的补色,白平衡功能就相当于彩色滤镜。
一般使用时选择自动白平衡(AWB)就足够,但在特定条件下如果色调不理想,可以选择使用其他各种白平衡选项。
色温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把色彩用开尔文温度(k)来定量地表示。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相当于500-550℃的热力时,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时,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则会呈现蓝色。
光源的颜色成分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这个温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他一一色温。
在日常生活中,色温现象非常普遍。
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
正午阳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600k,阴天则接近室内色温3200K。
日出、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K。
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 色温越低,光色越偏红。
某一种色光比其他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他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 同样,当一种色光比其他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
白平衡的意义由于人眼独特的适应性,有的时候我们无法发现色温的变化。
照相机的CCD却不像人眼,如果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温不一致就会发生偏色。
许多人在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偏蓝,在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黄,而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摄影经验分享:色温和白平衡关系

一、什么叫色温(光色)我们大家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比较熟悉的,也是常挂在嘴边的——七色光。
光发出的颜色就是色温。
色温就是指光源光谱成份的颜色。
色温的单位用(K)表示,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Kelvin)的英文缩写。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黄色时,我们就称它为低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蓝或蓝紫色时,我们就称它为高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我们就称它为正常色温,并且任何一种色彩只有在白色的光线照射下才能得到自身的正常颜色。
1、色温的来历色温是开尔文从零下273摄氏度对黑体进行加温测量而来的。
黑体在加温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黑体的辐射值就升高一个值,这个值就是1K。
当黑体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发出可见的辐射光线时,光线也出现了颜色,并且光线的颜色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也在变化,这变化的光线颜色就是不同的色温值。
所以色温是由温度测量出来的,但只表示光线的颜色,不表示光线的温度。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色时,色温值是在2500K¡ª¡ª32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橙黄色时。
色温值是在3200K¡ª¡ª4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黄色时,色温值是在4500K¡ª¡ª54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也称为正常色温,色温值是在5400K¡ª¡ª5600K左右,其中色温值是在5500K时光线发出颜色与正午的阳光颜色相同,被称为标准色温值。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色时,色温值是在5600K¡ª¡ª6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色时,色温值是在6500K¡ª¡ª7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紫色时,那么色温值是在7500K以上了。
2、色温的变化情况(1)、晴天时一天中的色温变化:当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景物由天空的散射光照明,因为天空是呈蓝紫色,所以色温偏高。
色温和白平衡

色温和白平衡1.色温的含义: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
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
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
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彩色摄像机的色彩重现很大程度上与光线有关。
人眼能够适应光的变化,这样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光线(如日光、卤光灯等)的照射下,它的颜色人眼看起来是一样的,而摄像机则不能适应光线的变化,当光线发生变化后,拍摄的物体的颜色会有变化。
发光体的颜色与它的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物体在相同的温度下发出的光的颜色都是一样的,一块铁与一块煤都被加热到3000K的温度,它们发出的光具有相同的颜色,它们发出的光具有相同的光谱。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热辐射光源的辐射特性。
热辐射光源是通过吸收热量、而不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补充能量的光源。
如果它所辐射的光波是可见光,我们就可以看到光源在发光。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的是不可见的红外光;当物体被加热到约770K时,开始辐射暗红色的可见光;大约在1770K时,物体开始发出白光。
因此,物体的热辐射过程的光谱特性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色温”来定义发光体。
色温是用来描述光源的,但是,色温仅用于描述光源的光辐射特性,它的光谱也随之变化。
摄影-白平衡

总结:
1)白平衡是相机自我校色、还原照片“真实”色彩的过程,当然,它的用途绝不仅仅是让画面 变得“真实”,你完全可以大胆活用白平衡,让照片变得更出色。
2)白平衡和色温本质不同,但关系密切,用一句话概括,白平衡就是相机用以应对光源色温发 生变化的一种调整功能,只有当白平衡数值接近或与光源色温值一致之时,相片才会显色正常。
3)调整白平衡小妙招:想要画面偏暖,提高相机内的白平衡数值;想要照片画面偏冷,则降低 相机内的白平衡数值。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衡有4种设置方法:自动白平衡、场景白平衡、自定义白平衡以及白平衡偏移和包围。
A T H
NKS
03 如何选择白平衡
4)白平衡偏移和包围 因为白平衡的场景模式选项已经很齐全了,加上强大的后期,因而这个功能往往被人忽略。
在上述展示的坐标中,可以看到由横纵两条坐标将区域划分为四等分, G表示绿色,A表示琥珀色,M表示品红色,B表示蓝色。
03 如何选择白平衡
白平衡偏移可以360°全方位调整,而包围功能则只能十字形上下左右调整,跟包围曝光有 点相似,可通过间隔方式拍几张不同色温值的照片,供后期筛选或合成。
自动白平衡
03 如何选择白平衡
2)场景白平衡 有时自动白平衡无法我们需求时,不妨试试场景白平衡。
03 如何选择白平衡
3)自定义白平衡 这项对新手来说有点难,记性差、对色彩不敏感的慎用。
03 如何选择白平衡
首先你得对把这张色温对照表背得滚瓜烂熟
当白平衡数值>环境色温值时,画面比真实场景暖; 当白平衡数值<环境色温值时,画面比真实场景冷。
成分含量多少的计量单位,用开尔文(单位:k)来表示。
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色温、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后,您对自定义白平衡的好处就非常好理解了。
一、什么叫色温(光色)我们大家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比较熟悉的,也是常挂在嘴边的——七色光。
光发出的颜色就是色温。
色温就是指光源光谱成份的颜色。
色温的单位用(K)表示,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Kelvin)的英文缩写。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黄色时,我们就称它为低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蓝或蓝紫色时,我们就称它为高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我们就称它为正常色温,并且任何一种色彩只有在白色的光线照射下才能得到自身的正常颜色。
1、色温的来历色温是开尔文从零下273摄氏度对黑体进行加温测量而来的。
黑体在加温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黑体的辐射值就升高一个值,这个值就是1K。
当黑体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发出可见的辐射光线时,光线也出现了颜色,并且光线的颜色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也在变化,这变化的光线颜色就是不同的色温值。
所以色温是由温度测量出来的,但只表示光线的颜色,不表示光线的温度。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色时,色温值是在2500K——32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橙黄色时。
色温值是在3200K——4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黄色时,色温值是在4500K——54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也称为正常色温,色温值是在5400K——5600K左右,其中色温值是在5500K时光线发出颜色与正午的阳光颜色相同,被称为标准色温值。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色时,色温值是在5600K——6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色时,色温值是在6500K——7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紫色时,那么色温值是在7500K以上了。
2、色温的变化情况(1)、晴天时一天中的色温变化:当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景物由天空的散射光照明,因为天空是呈蓝紫色,所以色温偏高。
当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暂短时刻,景物被太阳光象涂了一层浅黄色,所以此时色温偏低。
当太阳略偏斜或顶射时,此时的色温为正常色温。
色温和白平衡的关系

色温和白平衡的关系一、什么是色温?色温的书面定义“指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光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
换句话说就是“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如果一个纯黑的物体要发出同样的光谱则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行,而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
再说直白点就是“色温就是指光线的颜色”,大家记的时候可以这样记,但是绝对不能这样去理解色温。
关于色温大家还要记住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冷色调;色温越低,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暖色调。
二、什么是白平衡?大家将一张白纸放在黄色灯光下,白纸会被渲染成黄色;大家将白纸放在蓝色灯光下,白纸会被渲染成蓝色。
即使被外界不同光线渲染成了其它颜色,但我们还是知道这张纸就是白色,只是在不同灯光下被渲染了而已。
但是相机不行,它可分辨不出来这是物体本来的色彩还是被渲染的色彩,当前是什么颜色它就给你拍出什么颜色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相机一个设定,那就是“白平衡”。
白平衡的作用就是将不同色温值下的物体还原其真正的色彩。
三、怎么用好白平衡?我在拍摄一个偏暖色调的场景时,不想要画面偏暖色调,想要还原画面中物体本身的色彩怎么办?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有以下几种操作:①“K”选项大家进入相机的白平衡菜单,哪里就会有一个“k”选项,选择这个“k”选项大家就可以手动调整色温值了。
举个列子:你拍摄的环境色温值为4000k,此时环境中的物体是偏暖色的,想要还原物体本身的色彩。
那么你就选择“k”选项,然后把色温值调为4000k,就可以还原物体本身的色彩了。
说直白点就是你在“k”模式下,把色温值调整到当前环境的色温值,就能还原环境中物体本身的色彩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我那知道当前环境的色温值是多少?这的确是个问题,所以你可以考虑下面的操作。
②场景模式相机内置了很多场景模式,比如:日光、阴天、钨丝灯、荧光灯等等,根据你拍摄的环境选择一个模式来拍摄就行。
因为是内置的模式,所以很简单粗暴,不那么精细,效果自然也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