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
关于白平衡和色温

最近有位朋友问什么叫“白平衡”,他还听说用DC拍东西时需要校正白平衡,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色温是不一样的。
他想知道白平衡和色温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在白炽灯下拍出的图像色彩会明显偏红。
之所以在人眼中灯光和日光下的色彩都正常,就是因为大脑会对其进行修正。
大多数专业玩家都希望,用DC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尽可能一样。
不过,由于CCD等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必须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番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
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
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色温定义:当某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光谱分布与不反光、不透光完全吸收光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辐射出的光谱分布相同时,我们就把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之为这一光源的色温。
色温(ColorTemperature)是高档显示器一个性能指标。
我们知道,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用一个纯黑体产生出同样的光谱时所需要达到的某一温度,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
现在的15英寸以上数控显示器肯定带有色温调节功能,通过该功能(一般有9300K、6500K、5000K三个选择)可以使显示器的色彩能够满足高标准工作要求。
高档产品中有些还支持色温线性调整功能。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
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光源的颜色常用色温这一概念来表示。
摄影中白平衡的概念

摄影中白平衡的概念1.摄影中白平衡的概念:白平衡就是白色平衡,意思是使画面中的白色还原成白色,在大多数环境中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都会因为环境光线的影响而呈现出颜色偏差,比如一张纯净的白纸在黄色的钨丝灯下白纸的颜色就会偏黄,而白平衡的作用就是让这张白纸即使是在黄色的钨丝灯下也能呈现出白色。
从而使画面中其他颜色也得到准确的还原,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我们会直接参考画面中的白色来校正白平衡,如果画面中没有白色,我们可以拿一张白纸放到镜头前进行白平衡校正,用白色是因为我们人眼对其他颜色的色度信息没有白色敏感。
2.白平衡的作用:还原物体原本的颜色;调节照片的整体色温。
3.一般单反相机中白平衡自带的模式有: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晴天、阴天等等。
4.一般如何调节单反相机白平衡的数值:(白平衡的数值一般用“K”表示)当K值在>5000K时,场景的颜色表现出偏红&黄的效果,属于: 暖色调,具有温暖、稳重的氛围效果;适合拍摄室内效果人像。
当K值在4000-5000K时,属于中间色调(白)正常的效果,属于:白色调,具有爽快明朗的氛围效果,是真实的环境效果;适合拍摄光线较好的外景、人像,风格皆可。
当K值在<4000K时,场景的颜色表示出偏蓝的效果,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偏冷的氛围效果;适合拍摄阴天,等偏情绪类的照片。
5.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白平衡的调整过程是通过调整色温而实现的,所以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
(个人理解为,白平衡就是通过数码相机,调节相关K值,给人直接的画面效果;色温是指环境中原本的光线效果所给人的感觉。
)6.一般视频拍摄中白平衡的相关参考值:日内&外:K值一般5600k左右;夜内&外:K值一般3200k左右。
摄影经验分享:色温和白平衡关系

一、什么叫色温(光色)我们大家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比较熟悉的,也是常挂在嘴边的——七色光。
光发出的颜色就是色温。
色温就是指光源光谱成份的颜色。
色温的单位用(K)表示,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Kelvin)的英文缩写。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黄色时,我们就称它为低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蓝或蓝紫色时,我们就称它为高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我们就称它为正常色温,并且任何一种色彩只有在白色的光线照射下才能得到自身的正常颜色。
1、色温的来历色温是开尔文从零下273摄氏度对黑体进行加温测量而来的。
黑体在加温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黑体的辐射值就升高一个值,这个值就是1K。
当黑体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发出可见的辐射光线时,光线也出现了颜色,并且光线的颜色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也在变化,这变化的光线颜色就是不同的色温值。
所以色温是由温度测量出来的,但只表示光线的颜色,不表示光线的温度。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色时,色温值是在2500K¡ª¡ª32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橙黄色时。
色温值是在3200K¡ª¡ª4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黄色时,色温值是在4500K¡ª¡ª54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也称为正常色温,色温值是在5400K¡ª¡ª5600K左右,其中色温值是在5500K时光线发出颜色与正午的阳光颜色相同,被称为标准色温值。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色时,色温值是在5600K¡ª¡ª6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色时,色温值是在6500K¡ª¡ª7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紫色时,那么色温值是在7500K以上了。
2、色温的变化情况(1)、晴天时一天中的色温变化:当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景物由天空的散射光照明,因为天空是呈蓝紫色,所以色温偏高。
白平衡的原理及应用

白平衡的原理及应用一、白平衡的原理白平衡是一种摄影术语,用于调整照片中的颜色温度,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自然。
它是通过重新分配白色点的色温来实现的,以确保白色在照片中看起来确实是白色。
白平衡通常在拍摄前或后进行设置,以保证图像的色彩准确。
1. 色温色温是用来衡量光源颜色的一个指标,单位是开尔文(K)。
较低的色温(约2500K至4000K)会使图像呈现暖色调,较高的色温(约5500K至6500K)则会呈现冷色调。
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是根据色温来进行调整的。
2. 白平衡设置在相机中,通常有几个预设的白平衡模式供选择,如自动白平衡、日光、荧光灯等。
自动白平衡是最常用的模式,相机会尝试根据场景的光照条件自动调整白平衡。
然而,自动白平衡不总是准确的,特别是在复杂的照明条件下。
二、白平衡的应用白平衡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摄影和摄像领域。
在以下场景中,白平衡的正确设置可以带来更好的图像结果:1. 室内拍摄在室内拍摄中,不同类型的光源可能会导致图像色彩失真。
例如,使用荧光灯照明的场景可能会使照片出现绿色偏色。
通过选择相机的白平衡模式,可以正确调整光源的颜色温度,使图像呈现自然色彩。
2. 夜间拍摄夜间拍摄时,常常会遇到多种不同颜色的光源,如路灯、车灯等。
使用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让夜景照片更加真实,避免色彩失真。
3. 回忆录影像制作在制作回忆录影像时,白平衡的准确设置尤为重要。
通过选择适当的白平衡模式,可以让我们回忆起的场景的色彩更加真实、细腻。
4. 自然风光摄影在自然风光摄影中,白平衡的设置可以改善照片的色彩,使得大自然的美景能够以最真实的形式呈现。
例如,沙滩上的海水呈现出正确的蓝色、雪山上的雪花呈现出纯净的白色。
5. 人像摄影在人像摄影中,白平衡的准确设置可以确保皮肤色彩看起来自然,避免出现偏色。
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模式通常可以很好地处理人像拍摄,但在特殊场景下,手动调整白平衡可能是必要的。
三、总结白平衡是一项重要的摄影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中,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带来更真实、自然的图像效果。
色温与白平衡

二、白平衡 白平衡(white balance)是相机内置的色温效果调节模式。它是描述 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白色后其精确度的一项指标。物体的颜 色会因投射的光线的颜色而发生改变,在不同光线下的场合中拍摄 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效果。通过调节白平衡。可以解决色彩还 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巧用白平衡的多种模式,可以获得意 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图4一23)
色温与白平 衡
色温与白平衡
一、色温 色温(color temperature)是衡量摄影作品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图4-
18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色温在摄影、 录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其色彩和理论的 热黑体(普朗 克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 是光源的色温。它直接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在摄影上,
(四)多云白平衡 多云白平衡也被称为阴夭白平衡,能够把昏暗处的光线调节成原色状态。 在拍摄日出或日落时,使用多云白平衡强调暖调色彩,可以使日出或日落 的景色更为绚丽。 (五)自定义白平衡 自定义白平衡是指摄影者需要在相机中手动设置白平衡的基准点。即指 出以摄影现场中某个白色物体作为白色基准点。但不同的白色物体有不同 的白色,而且光线会影响人眼对白色的色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随 身携带一张标准的白色纸,在拍摄时拿出来作为白平衡基准点使用。
钨丝灯白平衡也被称为白炽光白平衡或室内光白平衡。该设置一般被用于 由钨丝灯(白炽灯)照明的环境中。 (三)荧光灯白平衡
荧光灯白平衡是适宜在荧光灯下应用的白平衡设置。因为荧光灯的类型有 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所以有些相机中不止有一种荧光灯白平衡设置。由 于每个拍摄场所所使用的荧光灯不同,荧光灯白平衡的设置也不同,摄影者 必须确定是哪种荧光灯照明,从而对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
色温与白平衡

夜晚室内,看上去灯光是白色的,其实,它的色温较低,拍出的照片会发红,这时应强加白平衡。
同理:适用于普通白炽灯、工地的探照灯和浴霸。
另一种参考值:
晴天中午前后的日光的色温大约为5500K,阴天时的光线色温大约6600K,荧光灯的色温大约4000K,白炽灯的色温大约3000K,烛光的色温大约2000K。
常见的色温(参考值)如下:
1000K 烛光
2000K 日出前
2500K 室内灯光(旧灯泡)
3000K 室内灯光(新灯泡)
3000-4000K 日出和日落,没有雾
4000-5000K 荧光灯
5000-5500K 闪光灯
5500- 工作室闪光灯
6000-7000K 日光,晴天
7000-8000K 低海拔薄云天气
8000-9000K 多云-乌云密布
9000-11000K 低海拔雨天或高海拔晴天
11000-18000K 高海拔阴天或雪天
当光源为一个在5000-5500K的色温时,呈现为白色。
较低的色温光源,偏红;
较高的色温光源,偏蓝。
当物体被电灯或太阳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出一定的光线,此光线不仅含有亮度的成份,更含有颜色的成份:
色温是描述光源色谱特性的简单方法。色温的标准单位为Kelvin,简称k。
色温低,即色温值低,意味暖光(偏黄红);
色温高,即色温值高,意味冷光(偏蓝)。
如何理解呢?大山越高,气温越低,感觉越冷。色温数值越大,图像越冷(蓝)。
白平衡(WhiteBalance)是一种让数字相机适应场景主体光色温的一种技术。白平衡通过调整感光器的输出来实现。调整白平衡就是调整色温。
晶知识扫盲系列6:色座标,色温与白平衡

液晶知识扫盲系列6:色座标,色温与白平衡1,色座标,色温及白平衡的定义(1)色座标(chromaticity coordinate):就是颜色的坐标。
也叫表色系。
色坐标是色度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光源的色坐标测量是研究光源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广泛的使用意义。
色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光源的光谱分布由色坐标的基本规定进行计算而得出的。
现在常用的颜色坐标,横轴为x ,纵轴为y 。
有了色坐标,可以在色度图上确定一个点。
这个点精确表示了发光颜色。
即:色坐标精确表示了颜色。
因为色坐标有两个数字,又不直观,所以大家喜欢用色温来大概表示照明光源的发光颜色。
(2)色温(color temperature): 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寸,单位是开尔文。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
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
(3)白平衡(white balance):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
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2,色座标,色温及白平衡的关系如上所讲,色座标与色温是有对应关系的,色温可以由色座标计算出来。
其中一个很直观的理解就是,色度图下上的某一点的颜色确定了,我们就可以由于坐标图确定了它的x轴及y 轴的点,在色度图的位置确定了,从而就可以确认它的色温了。
(1)色温在色度图中的位置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色座标与色温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通过计算软件计算色座对应色温的实例和他们的对应关系。
(相关的计算公式及软件可以通过internet搜索获得)(3)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是如何的呢?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
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

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2010年11月28日博主“今世梦奔”在看了我的有关数码照相机白平衡话题的博文后,提出:“……请教调自定义白平衡……”的话题。
今天就以下文来回答博主。
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色温、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后,您对自定义白平衡的好处就非常好理解了。
一、什么叫色温(光色)我们大家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比较熟悉的,也是常挂在嘴边的——七色光。
光发出的颜色就是色温。
色温就是指光源光谱成份的颜色。
色温的单位用(K)表示,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Kelvin)的英文缩写。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黄色时,我们就称它为低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蓝或蓝紫色时,我们就称它为高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我们就称它为正常色温,并且任何一种色彩只有在白色的光线照射下才能得到自身的正常颜色。
1、色温的来历色温是开尔文从零下273摄氏度对黑体进行加温测量而来的。
黑体在加温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黑体的辐射值就升高一个值,这个值就是1K。
当黑体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发出可见的辐射光线时,光线也出现了颜色,并且光线的颜色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也在变化,这变化的光线颜色就是不同的色温值。
所以色温是由温度测量出来的,但只表示光线的颜色,不表示光线的温度。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色时,色温值是在2500K——32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橙黄色时。
色温值是在3200K——4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黄色时,色温值是在4500K——54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也称为正常色温,色温值是在5400K——5600K左右,其中色温值是在5500K时光线发出颜色与正午的阳光颜色相同,被称为标准色温值。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色时,色温值是在5600K——6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色时,色温值是在6500K——7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紫色时,那么色温值是在7500K以上了。
2、色温的变化情况(1)、晴天时一天中的色温变化:当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景物由天空的散射光照明,因为天空是呈蓝紫色,所以色温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
2010年11月28日博主“今世梦奔”在看了我的有关数码照相机白平衡话题的博文后,提出:
“……请教调自定义白平衡……”的话题。
今天就以下文来回答博主。
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色温、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后,您对自定义白平衡的好处就非常好理解了。
一、什么叫色温(光色)
我们大家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比较熟悉的,也是常挂在嘴边的——七色光。
光发出的颜色就是色温。
色温就是指光源光谱成份的颜色。
色温的单位用(K)表示,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Kelvin)的英文缩写。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黄色时,我们就称它为低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蓝或蓝紫色时,我们就称它为高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我们就称它为正常色温,并且任何一种色彩只有在白色的光线照射下才能得到自身的正常颜色。
1、色温的来历
色温是开尔文从零下273摄氏度对黑体进行加温测量而来的。
黑体在加温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黑体的辐射值就升高一个值,这个值就是1K。
当黑体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发出可见的辐射光线时,光线也出现了颜色,并且光线的颜色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也在变化,这变化的光线颜色就是不同的色温值。
所以色温是由温度测量出来的,但只表示光线的颜色,不表示光线的温度。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色时,色温值是在2500K——32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橙黄色时。
色温值是在3200K——4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黄色时,色温值是在4500K——54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也称为正常色温,色温值是在5400K——5600K左右,其中色温值是在5500K时光线发出颜色与正午的阳光颜色相同,被称为标准色温值。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色时,色温值是在5600K——6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色时,色温值是在6500K——7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紫色时,那么色温值是在7500K以上了。
2、色温的变化情况
(1)、晴天时一天中的色温变化:
当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景物由天空的散射光照明,因为天空是呈蓝紫色,所以色温偏高。
当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暂短时刻,景物被太阳光象涂了一层浅黄色,所以此时色温偏低。
当太阳略偏斜或顶射时,此时的色温为正常色温。
(2)、阴天的色温比晴天的色温高。
(3)、晴天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色温高。
(4)、晴天阴影下的色温比阴天的色温高。
是自然光线中色温最高的一种光线。
二、色温(光色)与白平衡的关系
白平衡在数码拍摄中非常重要。
白平衡用WB来表示。
它关系到色彩的正常还原与色调的运用,可以说白平衡就是色温的管理器。
如果拍出的照片偏色,那么一定是白平衡的设置出了问题。
白平衡的设置有许多固定的模式。
在运用时可以根据现场光线的色温,选择与其相对应的色温模式就会使被摄物象获得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白平衡相当于传统摄影在镜头上加滤镜校正色温,从而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
在白平衡模式中,每一个固定的白平衡模式都有一个固定的色温值,并且高色温光线所对应的白平衡模式一定是低色温值,低色温光线所对应的白平衡
模式一定是高色温值。
当数码相机选用的白平衡模式的色温值与拍摄光线的色温值经过平衡后,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与标准色温值相近时,那么影像的色彩还原就正常;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仍然低于标准色温值,那么影像的色彩颜色或是偏红或是偏黄或是偏橙;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仍然高于标准色温值,那么影像的色彩颜色或是偏青或是偏蓝。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画面色调效果去调整相应的白平衡模式,这对于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需要有常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的一门技巧。
在我们的数码相机中一般有以下几种白平衡模式:
1、自动模式:
自动白平衡模式的范围大体在是在3000K—8000K之间;
2、钨丝灯模式:
钨丝灯光线的色温是3000K左右,那么钨丝灯模式的色温是8000K。
3、荧光灯模式:
荧光灯光线的色温是4200K左右,那么荧光灯模式的色温是6800K。
4、日光模式(标准模式):
日光的色温是5500K左右,那么日光模式的色温是5500K。
5、闪光灯模式:
闪光灯光线的色温是5600左右,那么闪光模式的色温是5400K。
6、阴天模式:
阴天光线的色温是6000K左右,那么阴天模式的色温是5000K。
7、阴影模式:
阴影光线的色温是7500K左右,那么阴影模式的色温是3500K。
8、K值调整模式:
可以从2500K—100K进行数字调整。
数字越高得到的色温效果越低,画面色调越暧。
反之数字越低得到的色温效果越高,画面色调越冷。
K值的调整是对应光线的色温值来调整的:
光线色温多少就调整K值多少,才能得到色彩正常还原的图片(因为所有的色温模式值都能从K值中调整出,所以我们一般都应该选择此种模式来进行调整色温)。
9、自定义模式:
就是可以根据现场光线的色温,自行拟定一个能使色彩得到正常还原的色温模式。
当环境的光线色温比较复杂时,想要使影像的色彩得到正常还原,最好使用自定义模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为了让画面故意偏某种色调,那么在一般情况下色温模式的运用尽量按整体色调趋向来运用。
就是说如果背景及光线偏暖调,那么相机宜采用暖调效果的模式(如阴天模式)拍摄;如果背景及光线偏冷调,那么相机可以使用冷色调效果的模式(如钨丝灯模式)拍摄。
另外,如果相机采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拍摄黑白影像,那么画面影所获得的反差也不同。
它类似于传统黑白摄影中在镜头上加不同色温的滤镜,从而增强或是减弱了某种色彩的影调。
对于照相机自动白平衡模式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一般是不使用的,因为凭他们的实际经验采用手动白平衡所得到的效果通常要好于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模式。
提示:
1、数码照相机上的自定义白平衡适用于经验和操作技巧非常熟练的发烧友和专业摄影师所采用;
2、对于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照相机上的自动白平衡已经可以应对绝大多数拍摄环境;
3、"手动白平衡一旦设定合适,照片的色彩将非常之锐利,并可免去了后期的PS处理调整。
自动白平衡在后期PS对色彩调整几乎涉及到绝大多数的照片是在所难免的。
而经过后期PS色彩调整的照片,往往在调整过程中会出现当其中一种色彩调整到位了,而另一种色彩却偏色了,您必须不断地去寻求色彩的平衡点,想找到所有色彩的平衡点有时几乎比登天还难,这就是为什么摄影发烧友和专业摄影师喜欢手动白平衡的一条重要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