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和自动白平衡 曝光和GAMMA
白平衡的调整方法

白平衡的调整方法白平衡是摄影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调整图像的色温和色彩真实性,使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自然。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使用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使图像的色彩更加准确,避免出现色偏或者色彩失真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白平衡的调整方法,并详细解析每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什么是白平衡?在理解白平衡的调整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白平衡。
简而言之,白平衡是用来纠正摄影中的色温偏差,以使拍摄的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自然的过程。
在真实的光线当中,我们所看到的白色通常是真正的中性色,这意味着它不会被任何颜色所染色。
然而,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我们所拍摄的图像中的白色可能会看起来偏冷或者偏暖。
因此,白平衡的调整就是为了使拍摄的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和真实世界中的白色一样。
二、白平衡调整方法1. 自动白平衡(AWB):自动白平衡是相机中最常见的白平衡调整方法之一。
当我们把相机设置为自动白平衡模式时,相机会根据场景中的光线条件自动调整色温,以使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自然。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当我们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关注色温的具体数值时。
然而,自动白平衡并不总是准确的,在特殊的光线条件下可能会出现错误的调整,需要我们进行手动调整。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hite Balance):预设白平衡是一种手动调整白平衡的方法。
相机中通常会提供一些预设选项,如阴天、白天、白炽灯、荧光灯等。
通过选择适当的预设选项,我们可以根据场景中的光线条件手动调整白平衡,以使拍摄的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自然。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定光线条件下的拍摄,如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拍摄,我们可以选择白天预设选项来调整白平衡。
3. 手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是最精确和灵活的调整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需要通过找到场景中的一个中性灰色点来调整白平衡。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灰卡或者一个白平衡目标图像来找到场景中的中性灰色点。
首先,将灰卡或者白平衡目标图像放在相机前方,然后聚焦并测光,调整曝光参数以使灰卡或者目标图像正确曝光。
理解相机白平衡设置

理解相机白平衡设置相机白平衡设置是数码相机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获得准确的色彩表现。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相机白平衡设置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功能。
一、什么是白平衡设置在摄影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的光源,如日光、荧光灯、白炽灯等,它们的光谱成分各不相同。
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就是为了解决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失真问题,让拍摄的照片更加真实自然。
白平衡设置可以通过调整相机的色温参数来实现,以确保所拍摄的图像中白色或者中性灰色部分的色彩准确。
二、白平衡设置的原理相机白平衡设置的原理是通过将图像感光部分的色彩恢复到真实的状态,从而保证所拍摄的图像的色彩准确。
相机的感光元件在接收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的光线时,会产生不同的电信号,而这些信号经过相机处理后会被转换为彩色图像。
白平衡设置就是根据不同光源的光谱特性,对感光元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获得色彩准确的图像。
三、白平衡设置的使用方法1. 自动白平衡(AWB):大多数相机都配备了自动白平衡功能,它会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调整白平衡参数。
在一般情况下,自动白平衡能够满足大部分拍摄需求,因此可以在日常拍摄中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B):相机还提供了一些预设的白平衡模式,如日光、阴天、白炽灯等。
当我们在特定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时,可以选择相应的预设白平衡模式,以获得更准确的色彩表现。
3. 手动白平衡(Manual WB):如果遇到复杂的光线条件或者特殊拍摄需求,自动白平衡可能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
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手动白平衡模式,通过拍摄一张白色或者中性灰色参考物的照片,并在相机设置中进行手动调整,以确保色彩准确。
四、白平衡设置的注意事项1. 光源条件:在进行白平衡设置时,需要注意光源的特性,选择相应的白平衡模式。
例如,在室内使用荧光灯时,可以选择荧光灯白平衡模式。
2. 参考物选择:在进行手动白平衡设置时,选择一个准确的参考物十分重要。
数码相机白平衡与曝光设置技巧分享

数码相机白平衡与曝光设置技巧分享在摄影中,白平衡和曝光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色彩和亮度效果。
正确地设置白平衡和曝光可以使照片看起来更加自然和美观。
在本文中,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数码相机白平衡和曝光设置的技巧。
1. 白平衡的意义和设置方法白平衡是指相机校正图像中的白色色温,以确保白色在照片中真实无色偏。
它可以使得不同光源下的照片看起来色彩更加自然。
现代数码相机通常提供以下几种白平衡设置选项:自动白平衡、预设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
- 自动白平衡(Auto WB):相机会根据环境的光线条件自动调整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通常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但在特殊的光线下(如夜景、日落等),效果可能不理想。
- 预设白平衡(Preset WB):相机提供了一些常见场景的预设白平衡选项,如日光、阴天、荧光灯、白炽灯等。
选择合适的预设白平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
- 手动白平衡(Manual WB):相机允许用户根据实际光线情况手动设置白平衡,一般需要使用白色卡片或灰卡进行辅助调整。
手动白平衡虽然相对复杂,但可以确保色彩的准确还原。
2. 设置白平衡的技巧- 室内拍摄:对于室内拍摄,由于光线条件的复杂性,我们建议使用预设白平衡或手动白平衡。
如果拍摄环境中存在多种光源,如白炽灯和荧光灯同时存在,手动白平衡可以更好地处理这种混合光的情况。
- 外景拍摄: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光线的色温也会有所不同。
在晴天拍摄时,使用日光预设白平衡可以使得照片呈现出明亮的色彩。
而在阴天或多云的情况下,选择阴天预设白平衡可以增加照片的温暖感。
- 夜景拍摄:夜景拍摄中,由于光线较暗,相机可能会以较长的曝光时间来捕捉更多的细节。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白平衡预设往往会得到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3. 曝光的意义和设置方法曝光是指相机在拍摄过程中对于光线的控制,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来获得适当的亮度效果。
正确的曝光可以保持照片的细节和动态范围。
白平衡和色温调整

白平衡和色温调整在摄影和摄像中,白平衡和色温调整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们对于获得准确的色彩再现和视觉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白平衡和色温调整的概念、应用和常见的调整方法。
一、白平衡的概念与应用白平衡是指在摄影或摄像过程中,校正图像中白色(RGB三原色均值相等)在不同色温光源下的色彩偏差,以达到真实、准确的色彩效果。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如自然光、白炽灯、日光灯等。
如果不进行白平衡调整,图像中的白色可能呈现出偏黄或偏蓝的颜色。
在实际应用中,白平衡的目标是保持图像中的中性颜色(白色、灰色)不受光源色温的影响。
这样可以确保整个图像中其他颜色的还原更加准确,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二、白平衡的调整方法在摄影或摄像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白平衡的调整:1. 自动白平衡(AWB)自动白平衡是相机或摄像机内置的一种功能,它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进行白平衡调整。
相机会根据场景中的主要颜色信息来决定白平衡的设置。
自动白平衡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下,但在特殊光线条件下,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hite Balance)预设白平衡是指利用相机或摄像机提供的预设选项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例如日光、阴天、白炽灯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光源情况选择相应的预设选项,从而达到更准确的白平衡效果。
3. 手动白平衡(Manual White Balance)手动白平衡是指通过参考物体或参考图像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用户需要将相机对准一个白色或灰色的物体,通过按下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按钮,让相机读取该物体的光源信息,并进行白平衡的校正。
手动白平衡可以得到最准确的效果,适用于光线条件复杂或相机自动白平衡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
三、色温调整的概念与应用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偏暖或偏冷的程度,单位为开尔文(Kelvin)。
色温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图像的整体色彩温度,从而调整图像的视觉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色温调整广泛应用于摄影、电影制作和电视广播等领域。
深入了解白平衡如何正确的设定白平衡

深入了解白平衡如何正确的设定白平衡白平衡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决定了照片中白色的呈现是否准确。
正确设定白平衡可以确保照片中的颜色真实、自然,并且能够帮助摄影师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准确控制色彩。
白平衡是根据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来进行调整的。
光源的颜色温度可以从相对冷的蓝色(较高的颜色温度)到相对热的橙色(较低的颜色温度)不等。
室内白炽灯的颜色温度约为2700K,太阳光的颜色温度约为5500K,而阴天或阴影的颜色温度可能更低。
摄影师可以通过设置白平衡来适应不同颜色温度的光源,以使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而准确。
以下是一些正确设定白平衡的方法:1.自动白平衡(AWB):大多数相机都提供了自动白平衡功能,它会通过计算场景中的主要光源颜色温度来自动调整白平衡。
在一般情况下,自动白平衡可以产生准确的结果,但在复杂的光线环境下,它可能会有误差。
2.预设白平衡模式:相机通常还提供了一些预设的白平衡模式,如日光、阴天、白炽灯等。
这些模式是为了方便用户在特定光线环境下快速设定白平衡。
如果你知道当前场景的光源类型,选择适当的预设模式可以获得较准确的白平衡。
3.自定义白平衡:在特殊光线条件下,如严重偏色的光源或特殊效果的灯光下拍摄,自动白平衡可能无法正确处理。
这时候,你可以通过自定义白平衡来达到更准确的结果。
具体操作方法会因相机型号而有所不同,一般需要使用一块白色或灰色纸板,将其放在场景中,并通过相机菜单或设定选项进行自定义校正。
这样相机就能正确地设定白平衡,以便在后期处理时保真地呈现颜色。
4.RAW格式拍摄:如果你使用支持RAW格式的相机,在后期处理中可以更灵活地调整白平衡。
相机将原始传感器数据保存在不经过压缩的RAW文件中,这使得你可以在后期调整白平衡、曝光和其他参数,以获得理想的色彩效果。
无论你选择哪种设定白平衡的方法,重要的是要了解光源的颜色温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也可以通过良好的构图、光线控制和后期处理等手段来达到更准确和理想的结果。
白平衡与色温调整白平衡以获得准确的色彩

白平衡与色温调整白平衡以获得准确的色彩白平衡与色温调整:获得准确的色彩在摄影和影像处理中,白平衡和色温调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准确且自然的色彩表现,使照片或影像更加真实和美观。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平衡和色温调整的概念、原理及其在摄影和影像处理中的应用。
一、白平衡的概念和原理白平衡指的是相机或摄像机校正图像中的白色区域,使其在图像中呈现出真实的白色。
因为光源的颜色温度不同,会对图像的色彩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白色在不同光源下呈现出不同的偏色。
而白平衡的作用就是消除这种偏色,还原图像真实的色彩。
白平衡的原理是基于光的颜色温度,颜色温度用于描述光源的颜色。
一般来说,颜色温度越高,光线越偏蓝(冷色调);颜色温度越低,光线越偏黄(暖色调)。
在摄影中,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日光灯、闪光灯等,它们的颜色温度也不尽相同。
二、白平衡的调整方法1. 自动白平衡(AWB)自动白平衡是相机或摄像机内置的一种功能,它可以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照情况自动调整白平衡。
相机通过分析场景中的颜色信息,判断出光源的颜色温度,并进行相应的校正。
AWB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供准确的白平衡,但在特殊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调整不准确的情况。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B)预设白平衡是在相机或摄像机上提供的一些预设选项,根据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设置不同的预设模式。
常见的预设模式包括日光、阴天、白炽灯、闪光灯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预设模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白平衡调整。
3. 手动白平衡(Manual WB)手动白平衡是通过参考一个已知白色物体的色温,手动设置相机的白平衡值。
通常会使用一个白色纸片或专门的白平衡卡作为参考物,通过将相机对准参考物并固定参数,来确保获得准确的白平衡。
三、色温调整的概念和应用色温调整是指通过调整图像中的色温来改变图像的色彩效果。
它可以用于创造不同的氛围和表达方式。
常见的色温调整方式有冷色调、暖色调和中性色调。
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调节与色温设置解析

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调节与色温设置解析在摄影领域,单反相机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相机类型。
它具有可更换镜头、高画质和丰富的功能,使得摄影爱好者们能够拍摄出更加专业和艺术的照片。
然而,要想拍摄出色彩鲜艳、真实自然的照片,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调节与色温设置。
1. 白平衡的概念和作用白平衡是指在不同光源下,相机通过调节色彩的分布,使白色看起来是真正的白色。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相机会自动或手动调整白平衡,以保证照片的色彩还原度。
当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不正确时,照片可能会出现色偏,比如偏红或偏蓝。
2. 白平衡调节的方式在单反相机中,有几种常见的白平衡调节方式。
首先是自动白平衡(AWB),相机会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调整白平衡,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
其次是预设白平衡,相机内置了一些常见的光源模式,如日光、阴天、荧光灯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式。
此外,还有一种是手动白平衡,用户可以通过取样白色物体的方式,手动设置白平衡。
3. 色温的概念和调节色温是用来描述光源颜色的术语,单位是开尔文(K)。
较低的色温(约2500K至4000K)会使照片呈现暖色调,适合拍摄日出、日落等温暖的场景。
而较高的色温(约5000K至8000K)则会使照片呈现冷色调,适合拍摄蓝天、雪景等冷色调的场景。
在单反相机中,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色温来改变照片的色调,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4. 白平衡调节与色温设置的实际应用在实际拍摄中,正确的白平衡调节和色温设置可以帮助摄影师捕捉到真实自然的色彩。
例如,在室内拍摄时,由于荧光灯的光源颜色较冷,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照片可能会呈现出冷色调。
此时,可以选择预设白平衡中的荧光灯模式,或者通过手动白平衡调节来纠正色彩偏差。
同样地,在夜晚拍摄城市街景时,由于灯光的光源颜色较暖,可以选择预设白平衡中的钨丝灯模式,以增加照片的暖色调。
此外,白平衡调节和色温设置也可以用于创造特殊的拍摄效果。
例如,通过调低色温,可以使照片呈现出浪漫的黄昏色调;通过调高色温,可以使照片呈现出冷峻的蓝色调。
不同白平衡效果总结

不同白平衡效果总结在摄影中,白平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指保持照片中白色部分的色彩准确无误的过程。
由于不同的光源颜色温度不同,如果不及时调整白平衡,那么照片中的颜色效果将会出现偏差。
因此,合理使用不同白平衡模式是摄影师必须要学会的技能。
1.自动白平衡模式,简写为“AWB”自动白平衡模式是最常用的模式,也是最基础的模式。
通过测量环境中的主要颜色以及光照的温度来自动调整白平衡。
它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是它的准确性是相对较低的,可能会出现一些颜色偏斜,比如室内的灯光色温就比较暖,如果此时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则可能会导致照片整体偏黄。
2.日光白平衡模式,简写为“SUN”日光白平衡模式适用于在阳光下拍摄外景照片,不会对色温造成影响,使照片的颜色准确,不过当白平衡不准确时,使用日光白平衡模式可能会导致图片色温过高,看着泛白。
3.阴天白平衡模式,简写为“CLOUD”阴天白平衡模式较之自动白平衡模式略显发黄,调整的原理是增加蓝色,所以阴天下的照片经常会显得更加冷僻,略逊于日光白平衡模式在外拍摄下的成色表现。
4.荧光白平衡模式,简写为“FLU”荧光白平衡模式适用于在室内或办公室拍摄,因为室内的白炽灯和显色指数高的节能灯都会导致照片色温偏向蓝色或绿色。
荧光白平衡模式可以通过使用增加红色和减少蓝色来减轻荧光灯发出的颜色偏差。
5.白炽灯白平衡模式,简写为“TUNG”白炽灯白平衡模式适用于在家庭、餐厅等有白炽灯的环境下拍摄,白炽灯发出的光线是暖黄色的,使用白炽灯白平衡模式可以抵消白炽灯的温暖。
这种模式是拍摄室内风景照片相当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在拍摄照片时,选择不同的白平衡模式是保证照片色彩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但在日常拍照使用过程中,因为场景变化较多和难以掌握场景的光线角度,建议使用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来尽量避免照片色调不一致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Thank you!
5
● 通常对于Window 的输出显示系统,gamma值为2.2,而对于苹果的输出 显示系统和打印系统来说,gamma值为1.8。由于指数运算需要消耗大量 的CPU时间,所以实 际的做法,往往是将gamma曲线用比如12段线段 进行拟合。这样只需要保存13个点的数据,用线性变换或查表的方式进 行gamma校正。要调整 gamma校正实际上也就是调整这13个点的数值 。 ● 对比度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说,其实也就是对gamma曲线的调整, 增大对比度就是提Gamma 值。对于图像处理来说,也有在硬件 gamma 校正后,单独由软件再进行一次类的幂函数变换来调整对比度。
色温和自动白平衡 曝光和GAMM定义:将黑体从绝对零度开始加温,温度每升高一度称为1开氏度 (用字母K表示),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候,黑体便辐射出可见光,其 光谱成份以及给人的感觉也会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发生相应变化。于是, 就把黑体辐射一定色光的温度定为发射相同色光光源的色温。
3
● 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一定的范围,那么胶片(或CCD 等电子 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 宽容度。 ● 人眼的感光宽容度比胶片要高很多,而胶片的感光宽容度要比数码相机的ccd 高出很多!对于sensor来说,又是如何来判断曝光是否正确呢?很标准的做法 就 是在YUV空间计算当前图像的Y值的均值。调节各种曝光参数设定(自动或手动 ),使得该均值落在一个目标值附近的时候,就认为得到了正确的曝光。 ● 在多数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上都可以看到曝光级别设定的功能,如前所述, 这种设定实际上是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给用户提供一定的曝光控制能力,强制改 变 camera sensor的曝光判断标准,获得用户想要的效果。通常的做法就是改变 Y值均值的预期值,使得sensor在自动曝光时以新的Y预期值为目标,自动调整 Exptime 和AG。 ● 曝光的均值正确了,不代表整体图像的亮度分布就和人眼所看到的保持一致 了。事实上,人眼对亮度的响应并不是一个线性的比例关系,而各种涉及到光电 转换的设 备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一般也是非线性的,对于sensor来说,其响应倒 是接近为线性关系,所以为了在各种设备上正确输出符合人眼对亮度的响应的图 像,就 需要进行校正。幂函数的指数的倒数就是通常所说的 gamma 值。
2
● 随着色温的升高,光源的颜色由暖色向冷色过渡,光源中的能量分布也由红光端向蓝光端 偏移。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光源的光谱分布各不相同,而色温只是代表了能 量的偏重程度 ,并不反映具体的光谱分布,所以即使相同色温的光源,也可能引起不同的色彩反应。人 眼及大脑对色温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自适应性,所以看到的 颜色受色温偏移的影响较小 ,而camera的sersor 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经过白平衡处理的话,和人眼看 到的颜色会有较大的偏差(虽然人眼看到的和白光下真实的色彩也有偏差)。 ● 所以从理论上可以看出,随着色温的升高,要对色温进行较正,否则物体在这样的光线 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就会偏离其正常的颜色,因此需要降低sensor对红色的增益,增 加sersor对蓝光的增益。 ● 自动白平衡是基于假设场景的色彩的平均值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果测量得到结果 偏离该范围,则调整对应参数,校正直到其均值落入指定范围。该处理过程可 能基于YUV 空间,也可能基于RGB空间来进行。对于Sensor 来说,通常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校正R/B增 益,使得UV值落在一个指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白平衡。 ● 在自动白平衡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如果拍摄的场景,排除光线色温的影响,其本身颜 色就是偏离平均颜色值的,比如大面积的偏向某种颜色的图案如:草地,红 旗,蓝天等等 ,这时候,强制白平衡将其平均颜色调整到灰色附近,图像颜色就会严重失真。因此,通 常的做法是:在处理自动白平衡时,除了做为目标结果的预期 颜色范围外,另外再设置一 对源图像的颜色范围阙值,如果未经处理的图像其颜色均值超出了该阙值的话,根本就不 对其做自动白平衡处理。由此保证了上述特殊情 况的正确处理。
4
● Gamma校正的原意是针对CRT显示器的,由于CRT显示器是通过电子束撞击荧 光屏产生亮光来实现图像的显示。但是由于电子束的能量与产生的亮光的大小 不 成正比,而需要通过Gamma校正来使两者对应起来。但在图像质量调整中 Gamma校正失去的原来的意义。它能起到的作用很多,它几乎可以影响到图像 质 量调整的各个方面。在图像质量调整中,Gamma校正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体现 细节,增强对比度。由于人眼对于高亮度的差别感觉不明显,而对低亮度的细小 差别 感觉较为明显,因此,Gamma校正通过将低亮度部分的差距拉大,而造成 低亮度部分的细节能够被人眼明显的感觉出来,而图像的细节部分基本上都是纯 在于低 亮度部分的。 ● 一般来说Gamma曲线是一条向上凸的指数曲线。横坐标表示输入数据,纵坐 标表示输出数据。经过Gamma校正后,图像数据就会依据曲线上点的横坐标和 纵 坐标,把输入的图像数据校正成输出的图像数据。举例来说,假设曲线上有一 个点的坐标是(100,120),那么输入图像数据中所有值为100的数据,在输 出 图像数据中都会变成120。一般的理解,认为Gamma校正能够提高亮度,其实这 样理解并不完全对。也就是说Gamma校正并不能提高图像的整体亮度。 它的作 用就是将Sensor送过来的原始数据进行非线性调整为另外一组数据。因为在低值 部分的Gamma曲线的斜率超过1,那么校正后的数据,在低值部分 的差距会被 拉大,而在高值部分的斜率小于1,那么高值部分的数据之间的差距会变小。这 样的图像数据,处于低值的细节部分会被提升的更明显,而高值部分的由 于人眼 感觉本来就不会很明显,因此也不会造成图像细节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