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第1课__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第1课 隋的兴亡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建立方式: 年号:
2.隋的统一
时间: 经过: 影响: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时间:581年 人物: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建立方式:外戚夺权 年号:开皇
杨坚(隋文帝)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2.隋的统一
时间:581年
时间:589年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献通考》
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1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 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
谢谢
江苏、浙江
隋朝大运河 (线路)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一条二长三点四段五河:
一条:纵贯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 全长两千多千米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琼花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 若无水殿龙舟事, 还是坏事呢?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5、作用与评价
积极: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 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建立方式: 年号:
2.隋的统一
时间: 经过: 影响: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时间:581年 人物: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建立方式:外戚夺权 年号:开皇
杨坚(隋文帝)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2.隋的统一
时间:581年
时间:589年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献通考》
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1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 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
谢谢
江苏、浙江
隋朝大运河 (线路)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一条二长三点四段五河:
一条:纵贯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 全长两千多千米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琼花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 若无水殿龙舟事, 还是坏事呢?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5、作用与评价
积极: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 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大运河的开凿过程与技术
选线规划
隋朝政府组织专家对多个可能的运河线路进行勘察和规划, 最终确定了以洛阳为中心,向北连接华北,向南连接华东 的运河线路。
施工方法
主要采用人工挖掘和疏浚的方法,同时结合自然河流和湖 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工程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工程技术,如建设闸门、 水坝等水利设施,以保证运河的通航和水位调节。
大运河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文化传承
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对于弘扬中 华文化、增强民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生态保护
大运河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有助于改善沿岸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水利工程遗产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 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 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 启示。
区域发展模式
大运河的开凿,形成了沿岸经济 区域的发展模式,为后世的区域 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国家治理智慧
大运河的开凿和管理,体现了中 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智慧和才能, 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政治管理经 验。
统一的意义与影响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和动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 一统。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为后世统一国家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01
政治上,隋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官僚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推 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
04
大运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隋炀帝, (604─618)杨 广,隋文帝 次子,仁寿 四年(604年), 文帝猝死。 后杨广即位, 为隋炀帝。
两 千 多 千 米
点
四 段
大 水 系
大 动 脉
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大运河开凿目的:
巩固统治,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控制。 (巩固隋朝统治) 2.大运河的概况: 3 + 4 + 5 = 1(一条运河)
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
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河”指什么?是谁在位时开通的?该河开凿于 哪一年?
大运河。隋炀帝。605年。
(2)胡曾和皮日休对隋开凿此“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胡曾对开凿运河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 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皮日休对开凿运河持基本 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汗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
我来选: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A)
C.西晋 D.东晋 B.东汉 2、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贡献: (D)
A、重新统一全国
C、创立了科举制
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D、开通了大运河 (D)
3、隋朝统一南北,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A、宋 B、齐 C、梁 D、陈 4、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流经今安徽境内的一段是:(B)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5、涿鹿、江都、余杭分别是今天的: (c)
第1 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隋朝建立
时间 年号 581年 开皇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建立方式 外戚夺权
隋文帝杨坚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 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老师给你提供一些资料,加上课本 知识和你课余了解的信息,你一定对大 运河的开凿有一些了解。那你就与小组 内同学合作,讨论一种简单而便于记忆 的方法来介绍大运河,然后与其他同学 共享吧!
材料一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 分河流都是东西走向。南北运输 主要靠陆路交通,运输大宗物资 十分困难。很早以来,人们就利 用天然河道或开凿人工运河展开 水路运输。
战国 、秦、汉、—
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立和发展 三时国期、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分裂和民 族隋大、融唐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
时期
东魏—北齐
北朝: 北魏
南 北
西魏—北周 5—8—1隋
朝
589
南朝:宋——齐——梁——陈
一、隋的统一
1. 隋的建立 2. 隋的统一 3. 隋的疆域 4. 隋的富庶
隋文帝杨坚
581年,杨 坚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陈 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 人嘲笑为“胭脂井”,也称“辱 井”。
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 考》 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
二、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3. 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 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增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增 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老师给你提供一些资料,加上课本 知识和你课余了解的信息,你一定对大 运河的开凿有一些了解。那你就与小组 内同学合作,讨论一种简单而便于记忆 的方法来介绍大运河,然后与其他同学 共享吧!
材料一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 分河流都是东西走向。南北运输 主要靠陆路交通,运输大宗物资 十分困难。很早以来,人们就利 用天然河道或开凿人工运河展开 水路运输。
战国 、秦、汉、—
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立和发展 三时国期、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分裂和民 族隋大、融唐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
时期
东魏—北齐
北朝: 北魏
南 北
西魏—北周 5—8—1隋
朝
589
南朝:宋——齐——梁——陈
一、隋的统一
1. 隋的建立 2. 隋的统一 3. 隋的疆域 4. 隋的富庶
隋文帝杨坚
581年,杨 坚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陈 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 人嘲笑为“胭脂井”,也称“辱 井”。
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 考》 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
二、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3. 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 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增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增 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 B.方便隋炀帝南巡. •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 D.加强北部的边防.
练一练:
A • 4.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不包括: ( )
A.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B.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人民深受分裂和战争的痛苦渴望南北统一
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 了科举制。 ⑤ 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 打击下灭亡的。 ⑥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唐.李敬芳《汴河直 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皮日休《汴河怀 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 史事件?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 家统一。
3.影响: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促进运河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促成了南水北调工程
动脑 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 靠大运河。
•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 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 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 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 速度快,费用小,所以,水运粮食在中国 古代很重要。
589年,隋灭掉南方 的陈朝,请同学们思考 隋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客 观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条 上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练一练:
A • 4.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不包括: ( )
A.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B.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人民深受分裂和战争的痛苦渴望南北统一
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 了科举制。 ⑤ 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 打击下灭亡的。 ⑥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唐.李敬芳《汴河直 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皮日休《汴河怀 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 史事件?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 家统一。
3.影响: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促进运河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促成了南水北调工程
动脑 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 靠大运河。
•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 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 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 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 速度快,费用小,所以,水运粮食在中国 古代很重要。
589年,隋灭掉南方 的陈朝,请同学们思考 隋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客 观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条 上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抄写在书上
运河美景
大运河开凿的作用(意义、影响) 大运河的开凿,不仅成为南北 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 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 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发挥 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 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 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 ___,国力___, ___数 辽阔 强盛 人口 量和___面积大幅度增长。 垦田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隋文帝杨坚
二、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2. 大运河通航后的作用
“5”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 “4”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即三点: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到余杭。 “2”即长度2000多千米。 “1”就是指一条大运河。
秦始皇 (嬴政)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 年),姓嬴,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今属 河北),故又称赵政;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 制帝国的创立者。
天子自称曰“朕”。“朕”字的意义与“我” 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 才能自称为“朕”。
作业:
①、导航 ②、作业本上: 借助数列可以巧记隋朝大运河: “5、4、3、2、1、”。请你借助 这组数据说一说。(导航)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苏伊 士运 河 巴拿 马运 河
大
太
பைடு நூலகம்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洋
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8
h
9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你阅读课文举些实例来说明。
h
10
二、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3. 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h
11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 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东南四十三州地, 若无水殿龙舟事,
取尽膏脂是此河。 共禹论功不较多。
评一评: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h
19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 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
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h
12
老师给你提供一些资料,加上课本 知识和你课余了解的信息,你一定对大 运河的开凿有一些了解。那你就与小组 内同学合作,讨论一种简单而便于记忆 的方法来介绍大运河,然后与其他同学 共享吧!
h
13
h
14
h
15
海河
隋
涿郡
朝 运 河
简 长安⊙
图
永 济 渠 黄河
洛阳
淮河
长江
余杭
h
16
h
17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大西 洋
苏伊士 运河
巴拿马 运河
太
印度 平 洋
洋
h
大
西 洋
18
《汴河直进船》
唐·李敬芳
汴水通淮利最多,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生人为害亦相和。 至今千里赖通波。
h
4
581年,杨 坚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
隋文帝杨坚
h
5
隋
统
一
前
581隋建立
政
权
分
布
图
h
6
公元589年,隋朝
大军南下陈后主携二
妃躲入的枯井,被后
胭脂井 人嘲笑为“胭脂井”,
也h 称“辱井”。
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
h
1
战国 、秦、汉、—
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
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时期
h
2
东魏—北齐
北朝:北魏
南 北
西魏—北周 581年隋
朝
589年
隋统一
南朝:宋—齐—梁—陈
h
3
一、隋的统一
1. 隋的建立 2. 隋的统一 3. 隋的疆域 4. 隋的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