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三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

第四句 , 夜半钟声” 仅衬托 出秋夜 的静谧 , “ 不 并且揭示 出霜夜 的萧疏
凄凉。在诗人看来 , 这钟声似乎也带有几分 悲凉 , 钟声传 到我乘坐 的小 船 ,
愁 思 更 浓 。 翻译 这 句 时 , 者 用 了 另 一 类 似 的 修 辞 手 法 — — 转 类 修 辞 , 笔 又
已如上述 , 枫桥夜泊》 《 的意 境是 霜夜愁思。第 一句 为背 景铺垫 , 衬托
出水 乡秋 夜 的 幽寂 清 冷 。 许 渊 冲 先 生 译 为 “ t o st r teco s sek A ne c h rw , ra— mo y t i ef s k ;王 大 镰 先 生 译 为 “ o ’ o ,rw r a df s Ial n t r t sy ” gh o y Mon S wnco s y n ot fll d c r s i
确 定 时 态 、 、 的一 定 形 式 。 从 语 义 内 容 上 说 , 是 由 隐 向 显 , 含 蓄 向 的 确 为 押 韵 找 到 了 切 人 点 。 得 借 鉴 。 然 而 旅 人 躺 在 船 上 , 在 月 落 时 分 , 格 数 则 由 值 且
倘若改 为“ o ih” 更合乎逻辑 , ntns t , i g 同 明露的转化 , 于是 那种 “ 意在言外 ” 的含 蓄美犹如 古诗今 译 , 在英译 中是难 恐怕看不到原诗 形式上 的一致 , 而会 “ 反 因韵害义 ” 时结合下一诗句 , 。 又可 以表示一种转折关系 , 使上下文承接 自然。
【 关键 词 l意境 诗化 古诗 英 译
我们都知道 , 诗歌 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 的结 合比其 它文学样式 更加 和主从复合句 ( 译文二 ) 句法结 构虽有迥 异 , 描写意境 的关键词 没有改 , 但 紧密 , 有些诗歌 甚至把诗的形式 作 为表现意 象 的重要手 段。 因此 , 诗歌 的 变。译文一用“ pedtruh 译 “ sra ho g ” 满”。 显得 生动形 象, 与若 干长元音 和辅 再 霜 “— 翻译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 , 做到 形神 兼似。 那么 , 何保持 或再 现原诗 的 音连缀一起 , 现 了秋 夜 长长 , 天 漫漫 的意境 。在 第二 篇译 文 中 , a 如 美学价值 , 仅仅以英文散文或无韵诗的形式翻译 中国的古典 诗词显然是 不 mdt 、 w e ” fc g 的切入 , is” “ hn 和“ai ” n 则点明了各个成分之间的时空关系。 够理想的。勿庸置疑 , 汉诗英译 首先 要传达 原诗的 “ 美”, 可 以说是 的 意 也

《枫桥夜泊》的汉英语篇功能对比分析

《枫桥夜泊》的汉英语篇功能对比分析
分 。当小句 的主位同时也是小句的主语时 , 这样 的主位就是 无标记性主位 ; 如果 主位不是小句的主语 , 么该主位就被称 那 为标记性主位。韩礼德根据主位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 , 主 把 位分成 ‘ 项主位” s peh me( 单 (i lte )即只由经验成分如 : m 过程 、 参与者 、 环境成分充 当的主位 ) “ 、复项主位 mut l te ) ( lpe h me i ( 即由经验成分与人际成 分和/ 或语篇成分构成 的主位 ) “ 和 句
VO _3 No 4 l2 . J .2 0 u1 01
《 枫桥夜泊》 的汉英语篇功能对比分析
尿 男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皖南医学院外语教研室, 安徽芜湖,400 210)
J 阳俊 林 ( 徽师 学 语学院, 徽芜 21 0 欧 安 范大 外国 安 湖. 0 ) 40
[ 摘 要 ]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 从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 、 信息结构和衔接 系统三个方面对唐诗《 枫桥 夜泊》 原诗及其五种英译本 加以对 比分析。语篇功能对比分析为诗 歌翻译批评研究提供 了一种客观 的新视角, 并证实 系统功能语法在诗歌语篇分析和翻译批评领域 的可应用性。 [ 关键词] 语篇功能; 枫桥夜泊 ; 主位结构; 信息结构 ; 衔接系统
e c ) 指示 照 应 ( e nt t erfrne 和 比较 照 应 (o . ne ; dmo s av eeec ) ri cr n

理论 回顾
基 于语篇特征 的分析源于系统功能语 言学 。 韩礼德( l Ha —
la ) i y 发展伦敦学派 中源 自弗斯( ih 理论 的诸多思想 , d Fr ) t 形成
项 主位 ’ c uate ) 种 。 ’ l slhme 三 (a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ple Bridge”,属于较为 典型的直译。但是在“泊”的选词上,前者选择“moor”, 后者选择“anchor”。 “moor”的本意是“系住,使停泊”,“anchor”为“抛锚, 停泊”。在苏州这种小桥流水中所停泊的船只只能是用绳子 之类的东西系住岸边的木头桩子,而非用锚固定,所以此处 “moor”比“anchor”更恰当。 此外,关于介词“by,near”二者表示距离的远近不一样: “near”表示“附近”,距离要比“by”远的多,而“by”表 示“无意识的靠近” 。因此,许渊冲先生的“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要更胜一筹,选词较贴切,读起来简 短顺口,且符合英语的一般句法习惯。
“乌啼”被译为“cry the crows”,“Crows make a ruckus”,其中cry更能勾勒出凄清的氛 围,突出“乌啼”的意境。
本诗最后一句是全诗的尾声,其翻译的难点在于一 个“到”字。 两个译本分别选择了“break,touch” 这两个词都有“到达”之意,但结合全诗意境, “break”这个词最为传神。 Break既能体现出夜的寂静,衬托出诗人难眠的苦闷, 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力度有令人沉思的意味,升华了 全诗的情感。
Thank you!
“月落”、“乌啼” “月落”,前者译为“moonset”,后者译为 “old moon”。 “moonset”泛指“月落”,而“old moon”则 是“下弦月”。古时“夜半”多指子时,而这段 时间正是新月或是上弦月的月落时间,而在夜半 时间是看不到“old moon”的。因此“moonset” 更准确一些。
译文二(By Wang shouyi and John Nover)
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The old moon is going down And the crows make a ruckus 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 There are maples on the riverbank And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 Drift with the current I fall into a sad sleep The monastery on Cold Mountain It is outside the town of gusu The sound of its bell Touches the guest boat at night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之英译——“枫桥夜泊”四种英译之比较研究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之英译——“枫桥夜泊”四种英译之比较研究
各 行 诗 句 的 线 形 排 列 中得 到 扩 展 ,形 成 主 题 倾 向 。 而 每 行 诗 句 都 构 建 一 定 的 次 级 主 题 , 为 凸 显 主
枫 桥 夜 泊 张 继 山 行
杜 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远 上 寒 山石 径 斜 , 白云 深 处 有 人 家 。
姑 苏城 外寒 山寺 ,夜 半钟 声到客 船 。
象 乃 古 汉 诗 主题 及 主 题 倾 向关 联 性 语 境 融 合 所 致 。
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 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 了阐释 。
关键词 :主题 ;主题倾 向 ;古 汉诗 ;英译
中图分类号 :H 1. 3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0 6—19 ( 0 9 3 19—0 3 8 2 0 )0 —0 1 6
在 翻 译 研 究 中 , 古 汉 诗 之 翻 译 受 到 国 内外 学 者 们 的 关 注 和 重 视 。 加 州 大 学 Wa —i p教 授 i l Yi a r
由枫?霜在不同诗篇中的意义嬗变引出主题与主题倾向范畴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视角探讨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词汇概念语境化意义嬗变规律分析了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文对古汉诗翻译过程中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了阐释
主题与主题倾 向关联 下的古汉诗之英译 1 9 1
主题与 主题 倾 向关 联 下 的 古 汉诗 之 英译

“ ” “ " 依 旧 ,意 义 嬗 变 — — 古 汉 诗 主 题 与 主 题 倾 向关 联 性 语 境 融合 枫 霜
在 古 汉 诗 中 , 同 一 语 词 于 不 同 诗 篇 中 的 意 义 大 相 径 庭 ,此 意 义 嬗 变 是 随 心 所 欲 还 是 有 其 内 在

枫桥夜泊英译文经验功能

枫桥夜泊英译文经验功能

枫桥夜泊英译文经验功能作为唐代大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枫桥夜泊》深受诗歌爱好者的喜爱。

这首诗文字简练却意境深邃,让人从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境遇和自然的感悟。

随着时间的推移,《枫桥夜泊》也被翻译成了许多语言,并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英译本也是备受欢迎的版本之一。

本文将探讨“枫桥夜泊英译文”的经验和功能。

一、经验1. 神韵翻译《枫桥夜泊》英文版的呈现,需要翻译者能够准确地传达诗歌的神韵。

神韵是诗歌的灵魂,是所有外表和形式上的描绘都不能表现的。

因此,《枫桥夜泊》英译本需要考虑一些微妙的语意变化和抒情技法。

译者需要出色的中英文双语功底,以及对东方文化的精通才能完成。

2. 当代实用性随着文化的发展和变换,当代英译本需要解决读者的实用性问题。

它必须在传达原作的精髓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它的现代意义。

基于这种现实,枫桥夜泊的英译本应该更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心理感受,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诠释。

3. 独立性发展最后,英文版的枫桥夜泊应该在与原作的联系中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性。

好的翻译应该尊重原著,但同时,也必须在有限的翻译空间内具备自己的文学意义。

英文版枫桥夜泊的译者需要具备相当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以及对英语语言的认识,才能达成翻译和独立美学价值相结合的平衡点。

二、功能1. 文化交流枫桥夜泊的英译版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该翻译版有望将古代中国文化中,对诗歌的理解和传统美学价值,传达到全球的读者中。

这样,英语和其他语言的读者,也将更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和难以忘怀的美。

2. 文学素养磨练英译版枫桥夜泊对于阅读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有用和具有启迪性的文本。

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其他文化的特色,并帮助我们通过解读来提高对诗歌和其他文体本质的理解。

3. 知识和思考的拓展最后,枫桥夜泊的英译版还可以为读者提供独特的思考游戏,让读者挖掘出他们所读到的文本和作者的更深层次意义。

这种思维上的拓展,可以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和思考领域。

浅析唐诗《枫桥夜泊》及其译文的音韵美

浅析唐诗《枫桥夜泊》及其译文的音韵美

浅析唐诗《枫桥夜泊》及其译文的音韵美摘要:汉语古诗词可谓中国文学艺术的宝贵遗产,它因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蕴、精美的形式而为人所喜爱。

诗歌本身是一种艺术,尤其是一种语言艺术,有别于日常普通语言,它具有音乐美,诗就是由声音和意义之间的不断移动的平衡构成的。

优秀的诗歌一般具有音美、形美、意美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本文对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及两个英译本从音美,即语音修辞层面上进行分析。

关键字:诗歌;音美;语音1.引言诗也被称作诗歌,由此诗与歌的密切关系可见一斑。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严格遵守韵律的文体,正是这种特性使其与其他的文体有了显著的区别。

“不同之语言有不同之音律”(吕叔湘,1988),中英两种语言在语音和语调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汉语是声调语言, 而英语则是重音语言。

这导致英译的汉语古诗很难保持原诗的“音美”。

然而,许渊冲先生提出:“如果三者(意美、音美、形美)不可兼得, 首先可以不求形似, 也可以不求音似。

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刘季春,1995)。

由此可见,在诗歌英译中,“音美”是一重要因素。

而中国古代诗歌最常见的两种音韵美就是押韵和节奏(平仄与四声),汉字单音节特征是汉语诗歌音美的基础。

译者虽然不能在英语语言中找到与汉语诗歌逐一对应的音律规则,但可以利用英语的语言规则再现原诗的“音美”。

在“枫桥夜泊”的英译中,译者发挥英语的语言优势,努力从韵律和节奏上再现原诗的“音美”。

英语则以多音节作为其音美的基础,在翻译实践中完全复制原诗的音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译者可以把握两种语言中诗歌的特点,将原诗的音美移植到译文中。

2.唐诗《枫桥夜泊》及其译文的音韵美分析原文: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一: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Beyond the city walls,from Temple of Cold Hill,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By Xu yuanchong)译文二:Night—moor at Maple BridgeMoon set,crows caw,frost fills the sky,River maples,fishing fires,drowsing in sorrow.Outside Gusu City,the Cold Mountain Temple,At the midnight bell,arrives the visitor’s boat.(By Yunte Huang)2.1 原诗平仄分析汉语讲究平仄,平声缓慢舒坦,仄声短促急速,两者交替,便构成了诗篇的节奏。

《枫桥夜泊》三个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赏析

《枫桥夜泊》三个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赏析

构 和人生体 验 , 对 原 诗 的解 读 必 然 会 有 所 不 同 , 因 而
产 生 了 不 同 的译 文 。 目前 , 《 枫 桥 夜泊 》 的 英 译 版 本

二、 《 枫桥 夜 泊 》 原 诗分 析及 其译 文
《 枫 桥夜 泊 》 是 唐朝 诗人 张继 的一 首 传世 七 绝 , 是 一首 描写 苏州 寒 山寺夜 景 的抒情诗 , 寓 情 于景 , 情
第 1 2卷
第 8 期
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Hu ma n i t i e s 8 L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的江枫渔 火 , 心 中萦 绕 着 缕 缕 愁 绪 , 难 以 人 眠 。 诗 的 后 两句 “ 姑苏 城外 寒 山寺 ,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 只 写 了

“ 译 者适 应 选择 ” 要 求 译 者 不 仅 要 适 应 以 原 文 为 典 型
要 件 的翻译 生态 环 境 , 而 且 以 译 者 为 典 型 要 件 的 翻
件事 , 写 诗 人 夜 半 时 分 卧 闻 寒 山 寺 传 来 的 千 年 钟
译 生 态 环 境 要 实 施 对 译 文 的选 择 翻 译 的过 程 就 是 译 者适 应 和译 者选 择 的交 替 循 环过 程 , 译 者 进 行 翻
译 活 动时 , 要进 行 “ 多 维 度 适 应 与 适 应 性 选 择 转 换 ”, 至 少要 能 实现 “ 语 言维 、 文 化 维 和 交 际 维 ”的 “ 三 维”

格式塔理论视角下《枫桥夜泊》的英译分析

格式塔理论视角下《枫桥夜泊》的英译分析

格式塔理论视角下 《 枫桥夜泊》的英译分析
刘丽敏 华东理工大学外 国语学院

要 : 中国 古典诗 歌 简 洁规 整的 诗歌 形 式背 后暗含 着 人们 内心微 妙 的情 感世界 。 古诗 《 枫桥 夜泊 》是 唐 朝诗 人
张 继 的代表 作 。本 文结 合格 式塔理 论 的 三大原 则 即整体 性原 则 、 闭合 性 原则 和 同构 性原 则对 《 枫桥 夜 泊》 的 三个 英译 版 本进 行分 析 ,进 而得 出诗歌 翻 译 的过程 并 不 是简 单地 把语 言结 构 层面 转换 为 目的语 的过 程 ,诗歌 整体 性 的意 象分析
许渊冲译文一:
The m oo l l g oe s
使之完 整 和谐 的心理 倾 向 , 被称 之为 闭合 性原 则 。诗 歌含
蓄 的语 言特 点充 斥 着 这 种 空 白之 美 ,为 读者 炼 造 了无 限 的遐想 空 间 。格式 塔心 理学认 为 , 心理 和物 理是 同型 的 即
同构性 原 则。外 部事物 和 内在情 感之 间是辩 证统 一 的。
蔡 廷 干 译文 二 :
T h e mo o n i s s e t t i n g ,
王大 濂 译 文 三 :
M oo n s d o wr l ,
《 枫桥 夜 泊 》这首 诗是 唐 代诗 人 张继 途径 寒 山寺 时所 著 ,流 传 甚广 : 枫 桥夜 泊 张 继
格 式塔 理 论 中有 两 个 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 的概 念 ,一 个 是格 式 塔质 , 另

个是 格 式塔 意 象 。诗 歌 翻译 文 本 具有 相 对 独立 的 整 体
性, 即格式塔质 , 它不是简单的语言成分的叠加 , 而 是 言 、象 、意 及 其结 构 的 高度 整 合 。格 式 塔 意 象是 文 学作 品作 为 一 个 整体 概 念 上 的 意 象 , 是 普 遍 存在 于 文 学文 本 中 的一种 特 质 , 而每 个格 式 塔 意象 中都 有格 式 塔质 。《 枫 桥 夜 泊 》 这首 诗 中 ,诗 人把 自己的 情怀 借 助 这些 景 物抒 发 了 出来 。诗 中出 现 的意 象 并不 是 孤 立存 在 的 ,而 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诗 文 翻译 对 比研 究 ( 一 )内容 翻 译 Y u n t e )
Z h a n gj i: aTa n g P o e t( ?一 7 8 0)f a mo u sf o rt h i s s i n g l e
译 文二
N i g h 卜 _m o o r a t Ma p l e B r i d g e
Mo o n s e t ,C r o ws c a w, f r o s t i f l l s t h e s k y ,
Ri v e r ma p l e s ,f i s h i n g i f r e s ,d r o ws i n g i n S O I T O W. Ou t s i d e Gu s u C i t y ,t h e C o l d Mo u n t a i n T e mp l e , At t h e mi d n i g h t b e l l ,a r r i v e s t h e v i s i t o r ’S b o a t .
青年与社会 2 0 1 5 年1 月上
第1 期 总g5 8 3  ̄
《 枫桥夜泊 》三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王 萌
( 天津师范大学 外 国语 学院,天津 3 0 0 3 8 7)
【 摘
要 】《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广为流传的诗歌作品。随着中国古典诗歌不断英译,这首诗倍受译者青睐,
英译本繁 多。这 些译本风 格迥异 ,故关 于此诗翻译 的研 究很 受 关注。文章 选取 了 《 枫桥 夜 泊 》的 三个英译本一 许 渊冲的译 本 ,汉 学家黄运特 的译本 以及 韦特 ・宾纳 ( B y n n e r )1 9 2 9 年的译本进行 对比研 究 ,对 比分析 了三住译者在题 目翻译 以及诗 文
翻译的不同之 处,探 究了三 个译本的精妙与不足。
【 关键词 】 《 枫桥夜泊 》,翻译 ,意境


原 诗 及 译 本
译 文 三
A Ni g h t - Mo o r i n g n e a r Ma p l e B r i d g e
枫桥夜泊 张 继
Wh i l e 1 wa t c h t h e mo o n g o d o wn,a c r o w c a ws t h r o u g h t h e
Un d e r t h e s h a d o w s o f ma p l e t r e e s a i f s h e r ma n mo v e s wi t h h i s
t o r c h;
A n d I h e a r ,f r o m b e y o n d S u - c h o u,f r o m t h e t e mp l e o n C o l d
二、题 目翻译对比 此诗题 目的翻译 ,许渊冲将 “ 枫桥夜泊”中的 “ 夜”字 在题 目中弱化 为时问状语 ,而将 “ 枫桥 停泊”作 为 了主 干 , 即 “ 夜 晚船只停 泊于枫桥 ”; 而 黄运特和宾 纳都将 “ 夜 ”字 强化 ,单独 出来 ,之后用破 折号对其 进行阐释 ,即 “ 停泊于
Mo u n t a i n,
Di ml y l i t i f s h i n g b o a t s ’ n e a t h ma p l e ’S s a d l y l i e . B e y o n d t h e c i t y wa l l s ,f r o m T e mp l e o f C o l d Hi l l , B e l l s b r e a k t h e s h i p - b o r n e r o a me r ’S d r e a m a n d mi d n i g h t
枫桥 的一夜 ” 。这 两种译法各有 特色 。而关 于题 目中 “ 停泊 于枫桥 ” 的介词 的翻译 , 许译 为介词 “ b y ” , 黄译为介词 “ n e a r ” , 宾纳译 为 “ n e a r ” ,对 比来看 ,许译 更胜 一筹 ,一方 面 ,就 词义的精 准度而 言 ,“ b y ”这 个介词 能够表达 出临岸 的船 只 随意飘荡 在枫桥 附近水 面的意境 ,另 一方 面 ,“ b y ”这个词 简短 , 与最后 “ n i g h t ”一词在有 相同的元音 , 读起来朗朗上 口。 而 “ t a ”一词 给读 者 以船 只固定在枫桥附 近水 域某个具体位 置 的感 觉 ,“ n e r”一 词则使 人感 觉船 只离枫 桥较 远 ,在 发 a 音上 ,也不如许译 的 “ b y ”更有音韵美 。故整体来 看 ,题 目 的翻译 ,许渊冲的译本更好。
f r o s t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 眠。
姑苏城外寒 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 文一
Mo o r i n g b y Ma p l e B r i d g e a t Ni g h t At mo o n s e t c r y t h e c r o w s ,s t r e a k i n g t h e f r o s t y s k y .
s t i l 1 .
Ri n g i n g or f me,h e r e i n my b o a t ,t h e mi d n i g h t b o a t .
( B yB y n n e r )
( B y Xu Y u a n c h o n 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