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的放牧及羔羊的补饲技术

合集下载

黑山羊

黑山羊

优点
黑山羊扩繁选育基地1、繁殖性能高,母羊一般年产1.7胎。产羔率:初产193%,2~4胎246%。初生及双月重: 公羔2.35kg及12.5kg,母羔2.22kg及12.3kg。
2、生长发育快:6月龄体重及体高,公羊25.5kg及58.2cm,母羊23.8kg及55.1cm;12月龄体重及体高,公 羊37.2kg及65.8cm,母羊34.9kg及60.7cm;成年体重及体高,公羊74.6kg及76.7cm,最高体重达125kg,母羊 56.2kg及68.5cm,最高体重达80.5kg。
给黑山羊做饲草供应计划是根据饲草需要计划和当地饲草来源特点制定的。首先在饲草需要计划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饲草资源、饲养方式等因素,采用放牧、加工调制、贮藏、购买等措施,广辟饲草来源,保 证有充足的饲草贮备,以满足黑山羊的需求。
养殖防疫
黑山羊羊痘病是由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的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 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高,养殖业也随之 发展起来。然而,养殖业的劲敌——动物疫病也越来越猖獗。近几年,国际上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等疫情的 报道屡见不鲜。黑山羊养殖业也必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原则来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 好地预防疫病呢?制定并严格执行防疫操作规程,是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对于现代 化黑山羊养殖场尤为重要。
生境
黑山羊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以中心产区长江以南为例,冬、春多风干旱,夏、秋多雨而潮湿。 年平均气温为15.2℃,最高(7月份)气温为39.9℃,最低(1月份)气温为-5.8℃,年降水量为1137.2毫米, 多集中在6~10月份,蒸发量为1834.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70%,无霜期为200天左右。产区幅员辽阔, 草山草坡面积大,草场植被覆盖度40~50%(高者达80%)。牧草种类多,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其他为杂草及豆科 牧草。土壤以红壤土、黄壤土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个别地方可一年两熟,沿金沙江河谷地带可三熟,主要有 水稻、小麦、玉米、杂粮及豆类。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黑山羊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力强、肉质鲜美的优良肉用山羊品种。

其养殖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证养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一、饲养环境黑山羊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

但是,为了保证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需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场地,避免在潮湿、阴暗、通风不良的地方养殖。

其次,要保持饲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保持饲舍内的空气流通。

最后,要注意防寒保暖,冬季要加强保暖措施,避免羊只受冻。

二、饲料管理黑山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饲料。

但是,为了保证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需要合理搭配饲料,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首先,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饲料。

幼羊期应以优质青草和浓缩饲料为主,成年羊期应以粗饲料和浓缩饲料为主。

其次,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保持饲料的卫生。

最后,要注意饲料的供应量和供应时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三、疾病防治黑山羊的疾病防治是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加强疫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避免疫病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饮水卫生管理,保持饮水清洁卫生,避免水源污染。

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对于发现的疾病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综上所述,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需要注意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黑山羊的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一、选种:良好的选种是养殖黑山羊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的种羊,如体型匀称、胴体长、胸宽、背宽、腿骨粗壮;母羊乳量高、抗病性强等。

再者,要选择健康、活泼、免疫力较强的种羊进行繁殖。

同时,要注意进行定期检测种羊的屠宰性状和肉质的品质,确保选种的效果。

二、饲养管理:1.饲养环境和饲料:黑山羊对饲料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较为贫瘠的地区养殖。

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还是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饲料。

饲养场地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牧场上可以种植一些绿色饲料作为补充饲料。

2.合理饲喂:黑山羊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各种植物的叶子、茎、根等。

在饲喂上要注意科学配饲,保证营养的均衡。

一般应提供优质的饲草、青贮料、浓缩饲料等。

同时要注意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黑山羊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定期喂水和清洁:保持黑山羊饮水碗的清洁,并每天定时更换水源,确保给予黑山羊足够的新鲜水。

另外,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及时清理圈舍中的饲料残渣和粪便,保持圈舍干净卫生。

三、疾病防治:1.疫苗预防:黑山羊在养殖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传染病的威胁,为了保障黑山羊的健康,养殖户应该注意给黑山羊定期注射疫苗。

常见的疫苗预防有炭疽疫苗、羊痘疫苗、马立克疫苗等。

2.卫生防疫:黑山羊的圈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防止患病的黑山羊传染给健康的羊只。

圈舍里的饲槽、水槽和圈舍四周的地面要经常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饲养管理:要养成观察羊只健康状况的习惯,如发现有生病的羊只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从一羊传染到群体中。

此外,要定时给羊只进行体检,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诊治,避免疾病扩散。

总结: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包括选种、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选种方面要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的种羊;饲养管理方面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饲料;疾病防治方面要进行疫苗预防和卫生防疫。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够保证黑山羊的健康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黑山羊是一种适应力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的山地羊种,也是我国重要的肉用羊种之一。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群健康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和繁殖管理等方面介绍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一、饲养环境黑山羊喜欢生活在山地或丘陵地带,对于气候适应性强,能耐受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海拔。

因此,在养殖黑山羊时,应选择适宜的饲养环境。

饲养场地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好的地方。

同时,要做好防风保温工作,确保其在寒冷季节的舒适度。

饲养场地应进行合理的分区,设置饮水设施和喂食设施,保证黑山羊的饮水和进食的便利性。

二、饲料管理黑山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够适应各种饲料。

在饲料管理方面,应根据黑山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目标,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的主要成分应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合理搭配,保证黑山羊的营养需求。

饲料的供给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同时,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避免使用霉变或发霉的饲料。

三、疾病预防在黑山羊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做好场地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其次,要定期对黑山羊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黑山羊的日常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四、繁殖管理黑山羊的繁殖力强,繁殖管理对于养殖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优良的种羊,确保其遗传质量。

其次,要进行合理的配种,避免近亲交配,提高后代的遗传优势。

在配种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配种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早或过频繁的配种对母羊造成伤害。

同时,要做好孕期和产后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营养供给,确保母羊的健康和幼羊的生长发育。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群健康和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合理布置,合理配制饲料,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进行科学的繁殖管理。

海南黑山羊养殖技术

海南黑山羊养殖技术

海南黑山羊养殖技术海南黑山羊养殖技术(一)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良种是黑山羊生产发展的基础。

立足省内陆方品种资源,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强纯种选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杂交改良,重点培育一批生长繁殖效率高、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的黑山羊新品种。

加大黑山羊种公羊推广力度,提高基础母畜性能。

推行基础母畜舍饲,选留优质母畜,确定合理的母畜淘汰期限,优化畜群结构。

推广母羊产前产后补饲、同期发情和羔羊早期断奶、科学饲喂等技术,提高两年三胎成功率和羔羊成活率,增加母羊数量和羔羊供应。

(二)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

规模养殖场是稳定黑山羊生产的重要力量。

坚持农牧结合,发展黑山羊适度规模养殖。

通过政策扶持,改善发展规模养殖所需的栏舍等设施设备条件,促进农户走规模养殖发展道路,逐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

结合市县特点,总结推广不同市县不同饲养阶段肉羊饲养模式。

扶持发展养殖大户、家庭羊场和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等生产模式,推进产业化经营。

(三)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以推行“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为重点,提高黑山羊标准化生产水平。

推广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科学优化羊饲草料结构,提高饲草料利用水平。

因地制宜推广黑山羊高床舍饲、全混合日粮饲喂、羔羊早期补饲与适时出栏等技术,提高饲养效率和效益。

(四)加强疫病防控和防灾能力建设强化羊布病,口蹄疫、胸膜肺炎、羊痘、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防控,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能繁母羊棚舍通风防暑降温、防灾饲草储备等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和自然灾害对生产造成的损失。

(五)推行生态种养循环利用模式畜禽废弃物污染治理要坚持源头控制、资源化利用、末端治理的原则,通过选择优良品种、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养技术、强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改善畜舍结构和通风降温工艺、改进清粪工艺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湘友联努比亚黑山羊养殖技术

湘友联努比亚黑山羊养殖技术

湘友联努比亚黑山羊养殖技术产地与育种史努比山羊因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努比亚地区而得名,是以肉用为主的山羊品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我国畜牧部门引入,进行快速繁育与推广饲养,目前,这种羊已经为广大养羊户所认可,成为他们致富发家的好帮手。

努比山羊因原产于干旱炎热的地区,所以耐热性好,对寒冷潮湿的气候适应性相对差一些。

努比山羊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条件下都能进行饲养。

目前,努比山羊已经推广到我国的湖南,四川、湖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体貌特征努比山羊体型高大、外形优美,回头率还真不低。

它背腰平直,四肢细长,被毛细短,富有光泽,以黑色为主。

努比山羊头部较小,两耳宽大下垂,鼻梁明显隆起。

成年公羊体重一般在125千克左右,成年母羊体重一般在100千克左右。

生活习性努比山羊山羊具有抗高温潮湿,合群性强、耐粗饲等生活习性。

抗高温潮湿像养殖努比山羊,在我们南方,高温、高湿、高潮的气候条件下,努比山羊越能更好地生长繁殖,体现优越的生产性能。

良好的抗高温潮湿性能,有效地防止了努比山羊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但在饲养过程中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在夏天也要通过加大通风量等方式,防止羊舍湿度过大,影响努比山羊的生长发育。

合群性强努比山羊合群性比较强,不论是舍饲还是放牧,都喜欢群居,靠在一起。

利用这种生活习性,投入很少的人力就能进行大群努比山羊的饲养管理。

耐粗饲努比山羊生长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青绿饲料四季常有。

这就为努比山羊充分利用青绿饲料创造了良好条件。

皇竹草、高丹草等都能作为努比山羊的主要口粮。

生产性能努比山羊以产肉为主,肉质怎么样呢?产肉性能努比山羊肉质良好,肉嫩、味鲜。

努比山羊肌纤维细腻,脂肪极少,不油腻,膻味极低,努比山羊的屠宰率达到55%以上,体现出它优越的产肉性能。

肥育性能一般饲养情况下,努比山羊生长发育快,7月龄体重达到40 千克左右,育肥期平均日增重220克以上,料肉比为3.6 :1。

努比山羊母羊属于季节性多次发情家畜(chu),产后第2个月开始发情,每年9—11月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20.5天,妊娠期150天,努比山羊繁殖率高,一年可以产1.8胎,产羔2—4只。

黑山羊的饲养方法

黑山羊的饲养方法

黑山羊的饲养方法黑山羊的饲养方法:1、选择品种:要选择个大生长快的健康优良品种。

2、山羊习性:爱干燥,爱清洁,厌脏臭;喜欢爬坡登高,活泼好动,群居性强,喜欢采食树枝、嫩草、嫩叶、竹叶; 抗病力强、繁殖快,抗病力强,饲养员应常细心观察山羊的动态。

3、干燥、消毒:羊舍建造在干燥,背风向阳(座北朝南)的地方,距地面高一般0.8-1.2 米以上;离村落一定距离,具备三通最佳,即:通水、通电、通路,羊舍活动场地每隔20 天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消毒药可用0.06%消特灵,5-10%漂白粉或20%生石灰乳。

4、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羊群采食被污染的饲草,阴雨天气应缩短放牧时间,在羊舍进行饲喂。

秋冬季:气温偏低,放牧时选择向阳的山坡,在太阳落山前归牧;羊舍应经常维护,如用稻草或加盖薄膜,防止夜风吹袭,圈内常铺垫干草,春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早牧晚归,选择有树林、竹林的地方放牧;羊舍开窗保持通风干燥。

5、免疫接种:山羊抗病能力强,如见病症时已很严重,所以计划接种是防病的关键。

疫苗有山羊痘,“五号病”,五联苗(羊肠毒血病,羊快疫、羊黑疫、羊猝狙、羔羊痢疾)等疫苗。

6、补盐驱虫:吊挂一种底部打孔的竹筒,让山羊自由舔食补盐或加入水中,自由饮水。

口服5-15 毫克/公斤体重的驱绦虫,或伊维菌素用0.2 毫克/公斤体重的量皮下注射驱虫。

7、选择良种公羊:公羊利用1-1.5 年后,进行调换更新,避免近新繁殖,而造成品种退化,体型变小,增重慢,出栏率低;引进体型大,生长快的良种公羊与本地母羊杂交,提高杂交后代生长速度,饲草利用率,增加产肉量。

8、羔羊肥育:刚出生羔羊应尽量吃到初乳,饲养体壮群,提高产量,及时补饲,对春羔要防寒保温,防伤害等措施,对不做公羊的,要及时阉割,驱虫,选择好草场或补饲等措施,饲养殖8-10 个月,在入冬前出栏屠宰,即当年饲养经济效益最高黑山羊的饲料配方:1.羔羊育肥饲料配方。

玉米62%,麸皮12%,豆柏8%,棉粕12%,石粉1.8%,磷酸氢钙1.2%,尿素1%,食盐1%,预混料1%。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黑山羊怎么养)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黑山羊怎么养)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黑山羊怎么养)一、舍饲黑山羊的好处1、黑山羊生长发育快。

由于减少了游走觅食活动,饲草转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羊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时间,周转快,效益高。

2、积肥多。

放养一只羊年平均积肥500kg,而圈养时为1000kg。

3、疾病少,产羔成活率高。

放养山羊由于“风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及时发现病羊,所以羔羊夭折现象经常发生。

圈养山羊可以进行精细管理,不喝脏水,染病机会少,因而母肥仔壮,成活经几乎可达100%。

4、促进植被的恢复,解决林牧矛盾,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黑山羊舍饲养殖技术舍饲,即不放牧。

将饲草定时、定量地放在羊舍饲槽或栏内饲喂山羊,让其在在舍内完成生长、发育、繁殖、育肥等全过程的一种方式。

舍饲的饲料为人工牧草、野草、灌木枝叶、秸杆类,同时必须给予充足的饮水,加喂食盐、尿素(尿)、维生素、矿物质饲料或舔砖等。

(一)羊舍建造山羊舍是山羊长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山羊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

所以,一栋理想的山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阳晒、防疾病传播、防野兽为害等功能。

根据山羊的生物学特性和马山县自然条件,羊舍建造要符合如下要求:1.羊舍面积。

羊舍应有足够面积,使山羊在舍内不太拥挤,可自由活动。

每只山羊平均占有最低面积是:种公山羊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为2.0—2.5平方米,幼龄公、母山羊为0.5—0.6平方米,阉山羊为0.6—0.8平方米。

2.山羊舍外要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为山羊舍面积的2—5倍。

运动场围墙的高度,小山羊为1.5米,母山羊为2米,公山羊为2.2米。

运动场内应架设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

3.马山县属高温多湿地区,防暑、防湿重于防寒,因此羊舍要建成内部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的敞开式羊舍,檐高3米以上,舍内架设的羊床离地1-1.5米,舍外应种树以利防暑降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山羊的放牧及羔羊的补饲技术,现在农村很多人做黑山羊养殖的项目,大部分养殖户实行放牧散养,放养的黑山羊活拨好动,精力充沛,当然在放牧过程中,养殖户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放牧时不要惊扰羊群,黑山羊虽性情柔和,但胆小,易受惊吓,如遇有声音过大或遇奇艳的颜色或突然出现异物,都会惊慌乱跑。

偶见生人,也恐惧不安。

因此,放牧黑山羊要注意安全,不惊扰羊群,如有不安,则应轻声呼唤,使其安静。

恶癖羊、有神经质的羊常表现不安,放牧时行走要慢,不使其受惊。

对于黑山羊羔的管理,很多养殖户会问,几周龄适合补料? 在这里笔者走访了伟艳黑山羊养殖基地,他们介绍说,黑山羊羔在三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和纤毛虫存在,只能靠吃乳汁进入真胃供吸收利用。

此时喂给草料,会加重羔羊前胃的负担,引起疾病。

如果喂草料过晚,胃肠得不到锻炼,前胃生长发育慢,容积过小,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羔羊三周龄以后,前胃迅速增大,而且由于接触少量食物和饮水,微生物随着口腔进入前胃,这时,羔羊开始出现反刍。

此时开食喂鲜嫩的青草、野菜、优质干青草、粉碎的精饲料等,并随着周龄的增长增加喂量及粗饲料的数量,既可避免引起疾病,又可使前胃发育加快,促进瘤胃内微生物和纤毛虫的繁殖,使其消化饲草和饲料的功能逐渐加强,为黑山羊以后采食大量的粗饲料,长大个、多增重打下良好的基础。

黑山羊羔的早期补饲步骤,对于黑山羊羔羊的饲喂其实早期补饲是有很大好出的,正确掌握好补饲的方法,有利于促进黑山羊的肠胃发育、提高生长。

下面伟艳黑山羊基地就来为饲养户介绍以下几个步骤的饲喂:第一步,可以饲喂干草,羔羊从10天开始,便训练其采食干草。

第二步,饲喂精料,羔羊出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其采食精料。

第三步,多汁饲料的饲喂:从出生后20天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并可加入切碎的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

第四步,青贮饲料:从2月龄开始喂给,最初每天50克,3月龄时可喂到0.5千克,4~6月龄增至2千克。

第五步,饮水: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必须训练羔羊尽早饮水。

第六步,补饲抗生素:为了预防羔羊拉
稀,可在补饲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