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登上企鹅岛》说课稿
登上企鹅岛

登上企鹅岛(说课)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第五册14课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登上企鹅岛》是本册第四单元第二篇阅读教学教材,是继第三单元安排的“要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写了什么,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的训练后,进行“文章是怎样从几个方面把一层意思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本课的阅读训练就是将上课《山村的早晨》中学到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时加以尝试运用,也为下一课《奇异的植物世界》的教学——即“文章是怎样从几个方面把一层意思写具体的表达方式”的第三次训练作了奠基。
3.教材特点。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少年儿童跟随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大陆的所见所闻。
主要介绍了在岛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企鹅,写出了企鹅的有趣和可爱。
按照行踪,全文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来到南极大陆看到的情景,第二部分(3—7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写登上企鹅岛的所见所闻,围绕“有趣”写了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企鹅。
4.教材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文本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三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认“般、厘”等9个字,会写“企、鹅”等15个字,掌握“企鹅、厚厚的”等几个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是围绕南极企鹅十分有趣这个意思,从几个方面具体来写的。
学习课文仔细观察的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用“尽管……可是……”写句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围绕什么意思从哪些方面具体写的,体会南极企鹅的有趣。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围绕一个意思从几方面写具体这种写法的好处。
二、说教法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师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会从老师那里获得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焕发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大大提高课堂的实效,结合《登上企鹅岛》一文的具体情况,我灵活运用优化组合教法,运用变序教学法,既节约教学时间,又更好地突出教学重难点,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读书采用以读代讲法,百遍其意自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思,读中悟,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内化。
三年级下册《登上企鹅岛》优秀教案

三年级下册《登上企鹅岛》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似sh” )及新词,认读6个字。
能用“成千上万”“彬彬有礼”造句。
2.在读中了解企鹅的外形、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能力目标展开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情感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热爱企鹅的情感。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渗透学习抓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了解企鹅的外形、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展开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南极大陆、企鹅等资料。
教师搜集相关图片与纪录片。
教具准备:电脑、制作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激情导入:播放南极风光片,说:“南极风光多么美呀,那里生长着性情凶猛的海豹,贼头鼠脑的贼鸥,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企鹅,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企鹅岛,认识那里的企鹅。
二、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找出你在预习中还没有记住的生字,再找一个好办法试着记住它。
师生讨论,提出应该注意的生词。
(板书):绒毛凶猛彬彬有礼似的(注意读音)纪律2.提出课文中你还不懂的词语。
(学生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用板书或课件将部分列出逐个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解决。
)成千上万: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想象着有多少企鹅?(结合课文理解词义)②用一个词代替“成千上万”(借助近义词理解词义)(2)绒毛:实物演示(3)彬彬有礼:生生交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见到彬彬有礼的帽带儿企鹅,你的心情怎样?读出来。
(4)凶猛:①你能用动作或表情表现出“凶猛”吗?(5)驱逐出境:采用做动作或替换词语等方法进行理解,想一想这种企鹅会说什么?3.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边默读边思考,进行质疑。
默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内容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或者有什么自己的想法?(生默读课文后提出问题,教师辅以提炼出涉及课文理解重难点的问题。
登上企鹅岛教案

登上企鹅岛教案登上企鹅岛教案1【内容简析】__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一名小学生跟随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企鹅岛上的见闻,__主要介绍了南极大陆企鹅的大小、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小作者对企鹅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力求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并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般、厘”等生字,会写“企、鹅”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企鹅岛上三种企鹅的特征,了解企鹅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
3.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了解南极大陆企鹅的可爱,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企鹅挂图、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
名字叫鹅不是鹅,爱在冰天雪地走,身上穿着黑大褂,胸前系着白围兜。
2.投影企鹅图,谁能说说你对企鹅的印象?3.在南极大陆,有一个生活着成千上万只企鹅的岛,叫企鹅岛。
你们愿意去看看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小作者登上企鹅岛,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在课文中勾画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新词。
2.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有困难的请同学或老师帮忙。
3.与同学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企鹅哪些方面的情况。
在有关的句子旁边作个记号。
2.小组合作,读懂课文。
提示方法:(1)说一说:企鹅的外形、种类等。
(2)演一演:企鹅走路的样子。
(3)画一画:画几只自己喜欢的企鹅,然后再作介绍。
3.“多么有趣的企鹅呀!”你体会到了吗?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交流。
4.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登上企鹅岛》教案》,多读几遍,并和大家交流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登上企鹅岛》说课稿

登上企鹅岛说课稿唐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收获与反思”这八点来说《登上企鹅岛》这篇课文。
一、说教材《登上企鹅岛》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篇课文主要围绕“多么有趣的企鹅啊!”介绍了企鹅的外形、种类、吃食和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企鹅的喜爱之情,激发了学生对企鹅的兴趣,同时对学生如何描写动物有一定的方法借鉴。
但因教材是纸质的局限,不能直观地将企鹅的模样、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材教学的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小朋友对动物类课文兴趣较大,所以课堂气氛应该较活跃,课堂效果较好。
作为县城里的孩子,他们容对网络的接触较多,所以在上课前如果布置学生在网上查阅有关企鹅以及南极的资料或观看有关企鹅的视频,我相信,本堂课会更加成功。
但因本人对新班级的学生不了解,也未能预先布置预习作业,所以更趋向于传统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课本及补充资料使学生了解企鹅;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与爱护之情;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定的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使学生了解企鹅,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难点:1、课文是如何围绕“多么有趣的企鹅啊!”来介绍企鹅的。
准备: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在于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外形、活动等特征,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如何围绕“多么有趣的企鹅啊!”来介绍企鹅的。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我主要利用信息技术查找搜集了有关企鹅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并制作了有关PPT。
五、说教学准备生:熟读课文,在网上搜集企鹅的相关资料。
学生在自主收集各种信息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生成信息等方面的素养,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语文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登上企鹅岛》教案与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登上企鹅岛》教案与教学设计语文(S)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4登上企鹅岛教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课文:14登上企鹅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语文(S)教学设计设计思路: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小作者跟随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大陆,登上企鹅岛的趣事。
通过对企鹅的样子、种类、特点及其生长过程的介绍,表达了小作者在南极考察时的喜悦心情和对企鹅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文章,全文共7个自然段,行文语言流畅、生动、充满着童趣。
为落实教材目标,教学设计思路如下:1.课文课程标准》倡导研究方式的转变,阅读教学应摆脱情节分析,串讲《串问,应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体味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出语文研究的特点。
采取“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辅助阅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可利用“读读、画画、想象、练说”等研究方法,把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具体到一幅幅人、事、物场景,并通过具体物质及想象、联想让一幅幅场景在大脑中活化、重组,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得到开发。
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和奥妙,探究、模仿、建构语言的运用形式(表达层面),探究作者剪裁内容、组织材料的方式,并能把这种感性触摸内化为心理经验,形成言语和语言运用心智,经过实践转化为言语和运用语言的技能。
教学目标:1.研究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研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丰盈学生概括心智。
从具体的词句中感受南极企鹅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南极的热爱之情。
4.研究课文仔细观察的方法,能把这些方法内化为语文心智。
1语文(S)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4登上企鹅岛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是围绕南极企鹅十分有趣这个意思,从几个方面具体写的。
研究课文仔细观察的方法。
语文版三年 级下册《《登上企鹅岛》》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登上企鹅岛》》课文及教学设计【课文】1986年1月14日,我们跟随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大陆。
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仍然覆(fù)盖着厚厚的白雪,只有在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能看到一些露出的地面。
我看到长城站旁边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动物。
啊,原来是企鹅!考察队的高伯伯告诉我,长城站对面有个企鹅岛,岛上的企鹅成千上万,可壮观了!我真想早点儿到企鹅岛上去看看。
高伯伯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当天下午就带我们登上了企鹅岛。
这个岛上的成年企鹅一般(bān)六十多厘(lí)米高,长着鱼鳞状的羽毛。
未成年的只有小猫那么大,全身是绒(rónɡ)毛。
它们的躯(qū)体呈流线型,背部(bù)黑色,腹(fù)部白色,对比很鲜明,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岛上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
还有一种企鹅,颈(jǐnɡ)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jì]着帽子带儿,叫帽带儿企鹅。
它们彬(bīn)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
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我刚迈(mài)进它们的“领地”,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
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所以又叫驴企鹅。
我抱起一只全身灰色的小企鹅。
高伯伯告诉我们,这只毛茸茸的的小企鹅还不能下海捕食,只能吃企鹅妈妈嘴里的食物。
果然,我看到有的小企鹅紧紧地追着企鹅妈妈,并用嘴挠它的脖子。
挠了几次以后,企鹅妈妈张开嘴,让小企鹅把嘴伸到它嘴里,吃它呕(ǒu)出来的食物。
高伯伯还告诉我们,过几个月,小企鹅就要换毛了,换毛以后才能自己下海捕食,再过几个月第二次换毛,长出鱼鳞状的羽毛,就是成年的企鹅了。
多么有趣的企鹅呀!我抱着手中灰色的小企鹅,跟它合影留念。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懂得课文是围绕企鹅十分有趣这个意思,从几个方面具体写的。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
课文《登上企鹅岛》教案

课文《登上企鹅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
(2)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企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企鹅。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企鹅的了解。
(3)简介课文《登上企鹅岛》,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生动形象。
3. 探究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企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4. 课堂小结(2)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3. 写一篇关于企鹅的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参观动物园、科普馆等,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登上企鹅岛_语文s版

外形、种类、吃食、成长。
3.文章第1—2自然段,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1986年1月14日, 我们来到南极大陆。高伯伯告诉“我”, 企鹅岛上有很多企鹅, “我”真想去看一看。起着引起下文的作用。
4.过渡句:南极离我们很远, 我们虽然不能亲眼目睹企鹅的样子, 但我们可以从书中进一步了解它们。接着, 我们就来看看企鹅是长得什么样子的?
读中品味,提高朗读水平。图文对照认识企鹅。由看到想到说,在课件的补充、生活经验的激发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成千上万: 形容数量很多。
4.同桌互读课文, 互相评价, 如果他能做到读正确, 并比较流利, 就奖励红星给他。
5.拿起课本动情地朗读课文, 进行朗读“夺旗”活动。
5.拿起课本动情地朗读课文,进行朗读“夺旗”活动。
自主学习,
相互探讨。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扫除阅读障碍,使后边课文的学习更轻松。
让课后链接充分发挥作用, 了解更多的发明创造。
课堂练习
1.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 可是南极大陆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
用“尽管……可是……”写一个句子。
尽管天气很冷, 可是我的心里热乎乎的。
尽管天气很冷,可是我的心里热乎乎的。
关联词的用法
板书设计
登上企鹅岛
“有趣”贯穿课文,感受作者对企鹅的喜爱,对大自然和南极的热爱之情
(2)企鹅种类小结
金企鹅——漂亮
帽带儿企鹅——彬彬有礼
阿德雷企鹅——凶猛
(3)企鹅岛上有漂亮的金企鹅, 温顺的帽带儿企鹅, 还有凶猛的阿德雷企鹅。通过仔细观察他们的种类名称和特点, 你发现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登上企鹅岛》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登上企鹅岛》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登上企鹅岛》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登上企鹅岛》第二课时。
登上企鹅岛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第23课。
南极大陆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使人向往的地方,那的企鹅更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这篇课文记叙了小作者跟随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大陆登上企鹅岛的所见所闻,这篇课文通过对企鹅的样子、种类、特点及生长过程的介绍,说明了企鹅的可爱,表达了小作者对企鹅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7个自然段,先讲述了企鹅的种类、特点,最后讲的是企鹅的生长过程。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细致具体的描写了岛上的三种企鹅:金企鹅、帽带儿企鹅和阿德雷企鹅。
通过文中“它的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他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我刚踏进他们的领地,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了”等细致描写,抓住了这三种企鹅的特点:金企鹅漂亮;帽带儿企鹅彬彬有礼;阿德雷企鹅凶猛。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流畅、充满童趣。
教学时,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教材,走进课文的情境,我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收集、整理和利用相关信息资料的良好习惯。
针对教材的要求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南极大陆企鹅岛上企鹅的样子、种类、特点及生长过程。
2.合理展开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3.初步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过程方法方面: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感受企鹅们的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南极大陆企鹅岛上企鹅的外形、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的课程有明确的目标:识字与写字目标: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阅读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结合《登上企鹅岛》一文的具体情况,在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是这样安排第二课时的:
首先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时空,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创设时空无限延伸的学习环境。
课前导入时,屏幕上出现了一直活泼可爱的卡通小企鹅,它做了这样的开场白“三年级的小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企鹅岛上的豆豆,欢迎大家登上企鹅岛”学生立即被企鹅豆豆热情、生动的开场白吸引,带着新鲜与好奇很快走进课文、走进企鹅豆豆为他们所展示的那片白雪冰封的晶莹世界。
这样也自然延伸了这堂课的学习环境。
作为教师的我则把握时机以导游的身份继续引导学生,模仿导游的语言、姿态说到“欢迎搭乘旅游直通车,来企鹅岛上交朋友”。
我与学生们的距离没有了,我是活泼爱玩的导游姐姐了,而学生们则是兴致勃勃的小游客。
采用直观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从而自然地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喜爱之情。
让学生找出成年企鹅与未成年企鹅的相同点。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加深对企鹅样子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其次:拥有童心才能激发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天性,才能在教学中产生创新。
面对一群颇爱幻想的孩子,教师的思维应具有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并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详细介绍了三种企鹅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了解三种企鹅的外貌、特征,我为学生准备了头饰,学生们带着头饰,按照课文的描述,又另加了稚气的童语表演的惟妙惟肖,大家不但喜欢上了可爱的企鹅,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在课堂设计时,我用“趣”和“思”绕合起来的方式继续引导学生。
我问学生:“我们就要离开蓝天、白地、环境优美的南极了,你想抱着小企鹅照相吗?你还想对小企鹅说些什么呢?”学生们争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其中有一个学生说道“xxxx年我们的首都北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作为北京的南大门我们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并欢迎小企鹅来我们这儿做客。
”学生们立志去探索大自
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情绪被激发。
看着他们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一颗颗纯洁的心,我深深为之感动。
学习应该是件快乐的事,《登上企鹅岛》的学习气氛就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
课堂上导游的姿态、语言,课堂上学生们认真的表演,我和同学们都仿佛身临其境。
在整个教学中,我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是导游,更是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进入角色、引导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去体现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这篇课文我以“童心体验、童趣引导、学玩同乐”的教学策略、积极探索,饶有兴致的与学生一同参与学习,一同《登上企鹅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