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

合集下载

骆宾王生平个人简历.doc

骆宾王生平个人简历.doc

骆宾王生平个人简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知道这首名句的作者是谁吗?的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他的简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骆宾王生平个人简历人物生平基本介绍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

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

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

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

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

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

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

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

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

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

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

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近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生平事迹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

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

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

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

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

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678年(仪凤三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

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

骆宾王被誉为

骆宾王被誉为

骆宾王被誉为《骆宾王被誉为: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骆宾王是古代中国唐代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被誉为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

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诵,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深远。

本文将以骆宾王的生平和作品、他的文学贡献以及对他的评价等方面来分析他被誉为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的原因。

一、骆宾王的生平和作品骆宾王(约792年-848年),字明恩,自号明恩子,是唐代文学家中的杰出代表。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家庭背景对他的文学修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年少时即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使其名声远播。

骆宾王的作品主题广泛,涵盖了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方面。

他以优雅的笔触、精巧的修辞和深入的思考而著称。

他的诗作流畅优美,构思独特,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他的作品以其自然流畅的诗风和深邃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陶醉其中。

二、骆宾王的文学贡献作为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文学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他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创新意识。

他注重形式美,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形象的描绘,使他的作品在当时文坛中脱颖而出。

其次,他的作品主题多样,既有对时代的思考和抱负,也有对情感和生活的深入洞察。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触动,使其作品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哲学思考的深度。

骆宾王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笔触优美、思想深刻的诗歌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的对象,对于塑造后世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后世文人的广泛传颂和模仿,使其文学成就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三、对骆宾王的评价骆宾王的才华和文学成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评价。

他被誉为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原因在于他的作品不仅仅只是文学的表现形式,更是对古代中国文化的一种抒发和表达。

他的作品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通过诗歌将其具象化,使人深受触动。

骆宾王的作品被公认为古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他的诗作结构优美,语言简洁,但又富有深入的哲理。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們称为“初唐四杰”。

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

初为道王府属,历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說是被乱军所杀,或說是遁入了空门。

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骆宾王-江南神童齐鲁才子唐高祖武德二年(619),也就是唐代建国的第二年,在乌伤城北一个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名叫骆家塘的小村庄里,后来成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诞生来到人间。

骆姓是古乌伤的名门望族,早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就出了骆俊、骆统、骆秀一门祖孙三人,成为名盛一时的文臣武将和志行卓越的俊士,一直为史家所称道。

此后骆族虽然簪缨不绝,代有才人,但到骆宾王出生之前,家族已经衰落。

然而诗书传家、清节自守的家风却始终不变。

骆宾王的祖父,早年也曾担任过地方小吏,隋末为避兵乱,弃职回家闲居,过着耕读自娱的农家生活。

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史,为人豁达大度,和地方上的关系相处得很好。

宾王的父亲骆履元,就是在他的精心培育和言行熏陶下,成长为一个经纶满腹、志行超逸、在当地颇有声望的才士。

如今第三代的长孙降临人世,为这个和睦欢乐的家庭更增添了一分喜气。

祖、父两个忙不迭地翻检古籍,要为小儿取一个好的名字。

出于久乱求治的心切,加上望子成龙的渴望,父子两人经过一番推敲,最后根据《周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意思,给小儿取名宾王,字观光。

用意是期望小生命长成后,能体察民情,辅佐君王,建功立业,造福黎民。

——骆宾王长大以后,深谙祖、父命名的苦心,于是矢志不渝,始终以自己的名、字作为言行进止的座右铭,力图辅君佐国,干一番事业。

然而世海泛浊,正道难行,迎接他的却是一连串的波折与不幸。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7岁咏鹅的故事,具体情节是否如此,史无明载,这里只能按传说缀成。

但这首诗,像春风一样,很快就广为流传,成为各地学童人人喜爱诵读咏唱的童谣。

骆宾王从此也就得到“江南神童”的美誉。

仕途艰难隐居兖州骆宾王入京应试,是在22岁那年的秋天。

唐代科举场中,很早就有请托、通关节、私荐或场外议定等流弊。

他总以为考试凭实力,自己经纶满腹,何愁试场不中,雁塔留名,自然是唾手可得。

然而考试的结果,竟是名落孙山!这次长安之行,给骆宾王的最大收获,是使他懂得了世情的冷暖和现实的严酷。

他开始成熟起来,以更为务实的态度潜心书海,闭门苦读。

为迎接第二次的搏斗作充分准备。

几年以后,骆宾王终于在长安出仕了。

李元庆是唐高祖李渊的第16个儿子,唐太宗的异母弟,封道王,当时出任豫州刺史。

他爱才好士,性格豪爽豁达,对骆宾王的文章诗赋,甚为欣赏。

所以对骆宾王也就另眼相看,分外器重。

在京城经受蒙冤打击的痛苦之后,骆宾王总算在道王府中过了一段舒心爽意的日子。

唐制规定,在亲王府中谋事的官佐,任职时间不能太长。

生怕时间久了,彼此情谊深厚,滋生事端,所以一般不超过四年。

李元庆既然赞赏骆宾王的文才器识,想为他任满妥善安置。

所以在他任职三年之后,特地下了一道手渝,要他“自叙所能”。

目的是希望骆宾王自陈器识才情,作为提拔举荐的依据。

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进身自谋的极好机会,只要好好陈述一番,说不定会给自己的前途开辟出一片阳光灿烂的在官场混迹近十年,虽然一度得到李元庆的赏识,但所见所闻,特别是亲身经历的罢官屈辱,使骆宾于深切感受到宦海的混浊。

像自己这样直来直往,没有一套投机钻营的本领,要想长时间在其中邀游,迟早会遭到随风恶浪的袭击。

轻则溺水,重则丧生。

与其将来被恶浪淹没,不如早点跳出宦海,找个风浪不易波及的地方,一家人过几天宁静的生活。

于是他不再谋仕,重又回到第二故乡兖州,学当年的祖父过起耕读自娱的闲居生活来。

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难以为继,他种了几亩地,想借此维持生活。

骆宾王诗句

骆宾王诗句

骆宾王诗句:
1、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唐代:骆宾王
原文: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2、在军登城楼,唐代:骆宾王
原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译文: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3、咏鹅,唐代: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4、送别,唐代:骆宾王
原文: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译文:寒夜的敲更声接续着这漫漫长夜,清凉的夜晚像秋天那般澄澈。

离别时难以割舍,拿什么赠送给你呢?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冰一样真心。

5、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唐代:骆宾王
原文: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译文:边塞外族入侵挑起了战争,豪杰将士夜渡桑乾远赴国难。

柳叶被雪亮的箭镞拨开,桃花对映着镶玉的马鞍。

天空圆月把弓影投射到地上,大片星斗映在剑的项端。

不要学那过河行刺的荆轲,空唱一曲《易水寒》。

古代诗人名人骆宾王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骆宾王人物介绍PPT

相关资料
人际关系
据《骆氏宗谱》记载:“骆氏源于炎帝之后姜姓,炎帝生 于姜水,因以为姜。至周,(姜)太公望有子名骆谷者, 子孙遂以骆为姓……”东汉章帝建初间,骆雍临因得罪权 贵窦宪,为免遭横祸,携妻儿由陕之骆谷迁乌伤(今浙江 义乌)。义乌骆姓宗族以雍临公为始迁之祖。
相关资料
作品综述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宾王文,得数百篇。骆宾王诗,最早 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十卷,今已佚。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 集颇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所收 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 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诗人生平
宦海浮沉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骆宾王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其母病逝, 骆宾王去职服丧,仪凤四年(公元679年),骆宾王任长安主簿, 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 获罪入狱,在狱中作《在狱咏蝉》。调露元年(公元679年)秋, 骆宾王遇赦被释放
诗人生平
讨武起义
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骆宾王被贬为临海县丞,同年七月便道过 义乌葬母,八月到临海上任。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这年因事进京, 当时将军程务挺想要推进骆宾王参加典选,但骆宾王已无意于仕途的 进取,对武后用权,更是持激烈反对的态度,于是写信对程务挺的荐 举,婉言加以辞谢。在扬州和徐敬业等人聚集,准备武装讨伐武后, 九月起义准备就绪,徐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署骆宾 王为“艺文令”。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 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 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轶事典故 相关资料Biblioteka 一部分人物生平诗人生平

骆宾王的诗词全集

骆宾王的诗词全集

骆宾王的诗词全集骆宾王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

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骆宾王的诗词全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渡瓜步江朝代:唐朝|:骆宾王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

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朝代:唐朝|:骆宾王游人自卫返,背客隔淮来。

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繁花明日柳,疏蕊落风梅。

将期重交态,时慰不然灰。

晚泊河曲朝代:唐朝|:骆宾王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

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

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

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

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

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称心寺朝代:唐朝|:骆宾王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

凝滞蘅vK岸,沿洄楂柚林。

穿溆不厌曲,舣潭惟爱深。

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

途中有怀朝代:唐朝|:骆宾王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朝代:唐朝|:骆宾王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

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

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沚。

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

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

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已。

谋已谬观光,牵迹强凄惶。

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

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

积水架吴涛,连山横楚岫。

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

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

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

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蘋。

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

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

为听短歌行,当想长洲苑。

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

晚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

独负平生气,重牵摇落情。

骆宾王人生五个阶段及其代表性创作

骆宾王人生五个阶段及其代表性创作

骆宾王人生五个阶段及其代表性创作骆宾王(1624年-1671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诗人、散曲作家。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创作。

1. 壮年时期(1624年-1644年)骆宾王的壮年时期是在明末,这个时期他的创作主要受到明代文化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风格独特,充满了个人情感。

代表性的作品有《望海潮·东南形胜》等。

2. 流亡时期(1644年-1657年)明朝灭亡后,骆宾王流亡到江南地区,这个时期他的创作受到了流亡的困苦和动荡时局的影响。

他开始写散曲,表达对家国之思念和对流亡生活的痛苦。

代表性的作品有《乌夜啼·伤离别》等。

3. 赴京时期(1657年-1659年)骆宾王在这个时期前往北京,成为了明朝遗臣的代表人物。

他的创作更加积极向上,表达了对明朝复兴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代表性的作品有《渔家傲·秋思》等。

4. 谪居时期(1659年-1669年)骆宾王在这个时期被贬谪到南京,他的创作更加深入思考人生、命运和社会。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世事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

代表性的作品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5. 晚年时期(1669年-1671年)骆宾王的晚年时期创作更加成熟稳重,他的诗歌风格更加纯熟。

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作品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世界的感悟。

代表性的作品有《临江仙·满地都是春泥水》等。

骆宾王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创作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思潮和个人的情感。

通过对他五个阶段的创作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人生和作品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观骆宾王的一生,其前进道路,有着两条明显不同的发展 轨迹。作为一位作家,他前进的道路较为顺畅。从七岁咏鹅,到齐 鲁闲居写下的大量隐逸诗,再到从军路上写的边塞诗,回长安后创 作的以《帝京篇》为代表的长篇歌行,一直到扬州起兵写下的《讨 武氏檄文》。成就和声誉直线上升,一浪高似一浪。在唐初人才济 济的文坛上,技压群芳,稳居盟主的地位,成为“初唐四杰”之一, 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作为一个官吏,政治上却处处遭受挫折。先 是求仕不果,继而罢官长安。在齐鲁过了十多年穷困生活之后,再 度入朝,不久又被免职。接着从军边塞,羁留蜀中,待再回京师, 做的仍是和十年前一样的九品小官。后来突然得以提升,成为御史 台侍御史,但不到半年,就被诬下狱。最终愤而走向武装反抗,迅 即又被狂飙所淹没,以致身死何处,都成了历史悬案。这条道路发 展得很不顺利,不仅荆棘丛生,坎坷泥泞,而且四周潜伏着毒蛇猛 兽,稍不留意,就有被吞噬的危险。
骆宾王
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 (今属浙江省)人,唐 代(约640~684)婺州义乌 (今属浙江省)人,唐代 文学家,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們称为“初唐四杰”。 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 为道王府属,历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 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 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 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 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骆姓是古乌伤的名门望族特有的姓,早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就 出了骆俊、骆统、骆秀一门祖孙三人,成为名盛一时的文臣武将和 志行卓越的俊士,一直为史家所称道。此后骆族虽然簪缨不绝,代 有才人,但到骆宾王出生之前,家族已经衰落。然而诗书传家、清 节自守的家风却始终不变。
《骆宾王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
所辑10卷本,其书已佚。明、清两朝流行 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 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 《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 华书局排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