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三十四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题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请回答:(1)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识,说说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3)材料三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你能举出2项科技成就证明这句话吗?。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这种考试制度到唐朝时,常设科目有哪些?(2)这种考试制度最初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3)这种考试制度到明朝时考查内容和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4)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这种考试制度?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2)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的作用?(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某班以唐朝、宋代和明朝历史为主线,开展了“泽被后人,光耀世界的中国文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兼收并蓄的唐朝】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最主要经济活动?A. 狩猎B. 渔业C. 农业D. 工业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主要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B3. 下列哪个皇帝开启了中国的统一大一统时代?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清乾隆答案:A二、简答题1.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请简要介绍一下宋朝的主要成就。
答案: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在政治方面,宋朝实行科举制度,提倡文治,社会相对稳定。
在经济方面,宋朝进一步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出现了繁荣的市场经济。
在文化方面,宋朝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欧阳修等,而且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成果,如宋词、宋元明三绝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有能力的人有机会成为朝廷的官员。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定型于唐朝,持续了一千多年。
科举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考试,会试是省级考试,殿试是在皇帝面前的最终考试。
科举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才德兼备的官僚人才,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贵族、地方豪强干预等。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说明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贡献。
答案: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
以下是几位主要的思想家及其贡献:- 孔子:强调仁爱和礼仪,主张培养君子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
-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强调法治和礼治,对秦法律制度产生了影响。
- 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提出了一种平等和和平的人道主义思想。
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时代巩固辅导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开放与革新的时代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参看下图,受唐朝文化影响较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朝鲜B、日本C、印度D、韩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的是( )A、西晋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B、东晋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C、隋朝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D、唐朝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代诗歌兴盛。
下列诗句最能表现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B、九天阊阖(chānghé,皇宫正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ǎnliú,皇帝)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哪些国家的使者在隋唐时期没有来过中国( ) ①美国②日本③新罗④天竺⑤阿根廷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①楼车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朝前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统治者的励精图治②注意重用人才③杰出人物的积极作用④社会经济的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弘扬佛法B、民族融合C、中外交往D、统一中国【答案】:第10题【单选题】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中后期,下列哪些现象是你能见到的( )①在长安城内可以见到长年聚居的外国客人②有人正在看雕版印刷的《金刚经》③饮茶风靡全国④妇女以穿着男装、骑马出游为时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在外国很多地方称中国人为唐人,这体现了唐朝在我国历代王朝中的地位,繁荣兴盛,宽容开放。
2019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第十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A、湖南和广东B、湖南和广西C、湖南和湖北D、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答案】:C【解析】:【分析】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孰,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很快,除了满足本蜘食需求外,还销往江浙、徵州等地。
所以,到了明清时期流传若“湖广孰,天下足“的谚语.>第2题【单选题】观察《放榜图》,规定科举考试命题的范围在《四书》《五经》之内的是()A、唐朝政府B、北宋政府C、元朝政府D、明朝政府【答案】:D【解析】:[分析]明朝时期f科举考试实行)盛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命题的范围在《四书》、《五经》之内,答题必感照A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f考萱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科举考试实行炒取士,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蜒的都是皇帝的忠实奴仆。
/成取士后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第3题【单选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下表反映了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手号朝代相关史实A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3清朝册封达赖、班禅-1-•清朝设置伊犁将军)音朝设置驻藏大臣)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时在中央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开始成为受中央管镭的正式行政区。
清朝前期,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1727年,雍正帝设9通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伊犁将军是清朝嶷的管辖新疆的明。
龄项。
>第4题【单选题】在尚未普及电影和电视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明代引进南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是( )A、玉米B、甘薯C、葡萄D、花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康乾盛世和前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政局的稳定方面B、社会的安定方面C、经济的繁荣方面D、面临的国际环境方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 )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A、“康乾盛世”B、从明中期到清前期C、从元中期到明前期D、隋唐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这说明我国( )A、封建社会开始衰落B、封建社会融和发展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D、封建社会开始分裂【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明清十大商帮是?(答出5个即可)【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到清代丝织业中心是( )。
【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
最新新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

最新新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
1. 晋代政权主要由哪个民族建立?
答:晋代政权主要由汉族建立。
2. 以下哪个不是秦朝的法律制度?
A. 法家思想
B. 长城修筑
C. 封建制度
D. 儒家思想
答:C. 封建制度。
3. 下列古代社会中,丞相是指哪个国家的职务称呼?
A. 战国时期
B. 汉朝
C. 魏晋时期
D. 三国时期
答:B. 汉朝。
4. 请问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主要实施了哪个政策?
答: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主要实施了开元盛世政策。
5. 以下哪个皇帝统一中国时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李世民
D. 宋太祖赵匡胤
答:B. 汉武帝。
6.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A. 春秋战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春秋战国和隋唐时期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答:C. 春秋战国和隋唐时期。
7. 中国古代的子爵制度是哪个国家最先创立的?答:中国古代的子爵制度最先由西周国家创立。
8. 以下哪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A. 漢文帝
B. 唐太平宗
C. 爱新觉罗·建立
D. 羲仁太后
答:D. 羲仁太后。
9. 中国古代的皇帝墓的建造工程主要有哪个阶段?
答:中国古代的皇帝墓的建造工程主要有勾画规划、埋葬下葬和陵园管理三个阶段。
10. 以下哪个朝代的正式国号为中国?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朝
D. 唐朝
答:A. 春秋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选择题1.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统治20多年间,人口大幅增长B.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有关知识。
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的是隋炀帝。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
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故答案选择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
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火药武器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战争。
结合历史知识分析: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第1题【单选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第一2^法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71年级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T 目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的内容:"195俸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1凉召开.上千名人民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知,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性质和意义。
>第2题【单选题】我国所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①农业②工业③交通业④手工业⑤资本主义工商业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⑤D、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1953年到195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和交通业是一五计划实行的主,C符合就.sm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建国初期三大改造的内容,要求学生孰悉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B、结束的标志是毛泽东的逝世C、我们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D、它是在文化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6弹的五一六通知;故A不正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故B不正确;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唐朝的繁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也以自身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
下列事件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唐朝有盛况空前的对外交往和友好的民族关系史.以下史实哪一项反映了唐代的民族交往( )
A、鲜卑族的拓跋氏改姓元氏
B、胡床、胡服、胡食传到中原地区,并为汉人所接受
C、文成公主嫁往吐蕃时带去书籍、耕作用具和蔬菜种子
D、中央设宣政院兼管吐蕃事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图片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9月底前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将建成一期工程,并对民众开放。
下列关于隋炀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隋朝,使南北重归统一
B、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C、开凿了大运河
D、618年,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B、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
D、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古迹中最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文化作出贡献的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
①隋朝②唐朝③明朝④清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改革制度
C、发展生产
D、开通大运河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B、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C、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D、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用毕生心血写了《唐本草》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C、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
D、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 ①社会比较安定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秦朝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唐朝时西行到天竺舍身求法的高僧是( )
A、鉴真
B、玄奘
C、慧能
D、法显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
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8题【单选题】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唐朝时期出现的两项是( )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答案】:
【解析】:
第19题【单选题】
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
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答案】:
【解析】:
第20题【单选题】
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气象本来是歌诗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来,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根基是( )
A、专制与跋扈
B、颓废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任性与狂妄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请根据材料归纳开元年间繁荣的表现。
(不得摘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间的哪些措施对上述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二: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唐朝还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为加强管辖,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皇帝是谁?
【答案】:无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
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
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填写相关史实,帮助小明完成这期板报。
A选官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民族关系: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对外关系: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前往天竺学习佛
法。
科技: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诗歌:诗歌繁荣,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国家。
据此回答:
结束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是哪一朝代?
概括唐朝统治者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
和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哪几个?它们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指出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主要事件。
概述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回顾历史,在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内存知己】
【但愿海波平】
【一笑泯恩仇】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
我们主张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拙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图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怎么的贡献?请举一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图二鉴真东渡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他东渡日本后为中日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图三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是在什么时候?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图四中为了抗击倭寇所涌现的著名军队叫什么?主帅是谁?有何功绩?
在近代,日本曾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伤害。
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应该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