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复习资料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复习资料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复习资料新人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目标锁定】(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及地理分布,初步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3.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

了解救灾的措施,掌握避灾方法。

【重点难点】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原因。

【自主探究】()(重点难点都在这里(懂了,不等于会了)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4题。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③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与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是()A、地面平坦,降水均匀B、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表起伏大;降水集中C、平原面积广阔,降水季节变化大D、降水丰富且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中考链接(走出教材,你有进)读“我国部分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分布图”(1900~2000年),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广。

通过看图可知此区域既是我国______________灾多发区,又是我国______________灾害集中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灾害

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原因???
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 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所以容易发生干旱。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 洪涝
洪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我国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故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易发洪涝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滑坡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同一时间,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地区,会发生多种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 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 干旱
地震
台风
寒潮
1.常见的自然灾害
认识自然灾害的概念
判断下列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196人死 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 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 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4.太平洋海底发生地震。
3.防灾减灾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 的山坡上跑。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 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 小空间的墙角。
气象 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质

灾害
灾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防灾减灾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随堂检测
我国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 水多暴雨。所以,这些地区易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人教版八级地理上册河流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级地理上册河流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级地理上册河流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4.长江概况: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

• 地震时是躲还跑?
多数专家认为: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 地方,是应急避震的最好办法。避难时应该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且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或者空间小、有支
撑的地方,或者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然后马上蹲下或者 坐下,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桌脚等牢 固的物体。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护住口鼻。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住在一楼或者平房, 你该怎么办?如果你住在高楼上呢?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室外的空旷地上; 如果教室在楼上,晃动时应躲在结实牢固的桌子下或墙角处,要用 书包、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随后迅速有序撤离楼房。
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该怎么样逃生呢?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易于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是: 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内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室外如何避震? 1、如果地震时身处室外,应当远离室外危险物和危险场所。 室外危险物包括: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的房屋、危墙等。 2.操场避震:在操场时,可以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双手抱住头部,注
(2)地质灾害 ①地震:指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运动
或其他地壳运动。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 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 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

2.4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2.4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①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②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表现在:
①同一时间,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的自然灾害
②同一地点出现多种自然灾害,不同灾害会连续发生
③同一灾害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雅地震带。

二、防灾减灾
1、防灾
①灾害预报: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精确预报台风、地震等
②修建大量防灾工程防御自然灾害,如“三北”防护林
2、减灾
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保证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及时调动救灾人员,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3、科学自救方法
①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②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当遇到滑坡时,向两侧跑离滑坡体。

③洪涝: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④当遇到洪水,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和泥坯房的屋顶。

⑤当遇到台风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关闭门窗。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 课件 第二章第四节 2.4《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 课件 第二章第四节 2.4《自然灾害》
监测 气 象 卫 星
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
估测台风强度
监测台风移动方向、速度及 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防御(监测、预报)
监测
气 象 卫 星
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 估测台风强度 监测台风移动方向、速度及 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发布台风预报、警报 或紧急警报
预报
电视广播等
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
1.灾害预报
运用遥感卫星等监测技术,就能够比较精 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自然界的
异常变动
分类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自然灾害
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和地质 灾害,也是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灾害。
看图分析,讨论 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然灾害 的特点
自然灾害 的特点
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 台风、寒潮 地震、滑坡、 泥石流
自然界的
异常变动
分类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自然灾害
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种类多,分布广
特点
危害大 频次多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成因
气象灾害的分布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来自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受季风的影响:
地质灾害分布地区
中国地形的分布
世界板块分布图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 在某一时间或地区相对集中出现,形成灾害群。 灾害群反映了灾害的空间联系性。 自然灾害具有并发性,当某种自然灾害发生 后,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这些自然灾害 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自然界中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 间存在着关联性,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灾害链, 如大灾之后有大疫;气象灾害常常诱发滑坡、泥 石流及塌陷,造成更大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 与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人为原因
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人为因素 也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加剧。
中国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灾害信息,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这些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更 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地质条 件复杂,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气象灾害发 生概率较高,包括干旱、洪涝、
台风等。
中国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这也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 性、不可预测性和强大的破坏
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 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地理学是 研究自然灾害的重要学科之一

自然灾害的类型
自然灾害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这些灾害常常给人类带来极大 的损失。

水灾分布
我国水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地区。
水灾影响
水灾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包括 房屋的破坏、农业的损失、交通的 阻断等。
中国台风灾害实例分析
台风类型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是由 热带海洋上的低气压形成的, 通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洪水
等。
台风分布
我国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浙
江等省份。
台风影响
台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 包括房屋的破坏、农业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人教版)初中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

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下文为您整理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

1.洪涝灾害
(1)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

(水文水系)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3)治理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蓄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沙尘暴现象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3)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