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最新版】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一章《藻类、植物和动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一章《藻类、植物和动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一章《藻类、植物和动物》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藻类知识点1 多细胞藻类的代表生物——水绵和海带知识点2 单细胞藻类的代表生物——衣藻知识点3 藻类的分类、特征、与人类的关系第二节植物一、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知识点1 苔藓植物代表植物——葫芦藓知识点2 苔藓植物特征、代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3 蕨类植物代表植物——肾蕨知识点4 蕨类植物特征、代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二、种子植物知识点1 油松适应干旱和贫瘠土壤的结构特点知识点2 油松和菜豆知识点3 种子植物的分类、特征、作用知识点4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比较第三节无脊椎动物一、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知识点1 线虫动物代表动物——蛔虫知识点2 线虫动物特征、代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3 环节动物代表动物——蚯蚓注:(1)蚯蚓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2)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虫动物,主要依据是:①身体是否分节,身体分节的是环节动物。

②体表是否有角质层,有角质层的是线虫动物。

知识点4 环节动物特征、代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二、节肢动物知识点1 节肢动物代表动物——蝗虫和蜜蜂1. 蝗虫注:(1)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非气门,气门只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2)取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将其中一只的头部浸没在水里,另一只的腹部浸没在水里,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为什么?浸没腹部的先死亡,因为气体进出的门户——气门在腹部。

2. 蜜蜂知识点2 节肢动物注:(1)分辨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虫动物身体不分节;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节相似不分部;节肢动物身体分节且分部。

(2)节肢动物中只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知识点3 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蛔虫、蚯蚓、蝗虫、蜜蜂等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第四节脊椎动物一、鱼类知识点1 鱼类代表动物——鲫鱼知识点2 鱼类注:(1)不叫鱼却是鱼的动物:海马、泥鳅、中华鲟属于鱼类。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

知识点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常见的刺胞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___;有______无______。

2.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2)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少数营自由生活,大多数营__________生活。

(3)扁形动物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器官简单,__________器官发达。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背腹__________;有口无__________。

3.线虫动物(1)代表动物——蛔虫蛔虫(2)常见的线虫动物:除了蛔虫,还包括蛲虫、钩虫、丝虫等。

(3)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有口有__________。

4.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沙蚕、蛭等。

(2)蚯蚓与其在土壤中宜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蚯蚓①运动: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________配合可以完成运动。

②消化: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

③呼吸:无专门的呼吸器官。

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且体壁密布_________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_构成;多靠________或________辅助运动。

5.节肢动物(1)蝗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触角、足等附肢________,头部有用于摄食的________。

身体表面包裹着坚韧的____________,外骨骼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门科学,也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点之一。

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第二章内容涉及到很多的生物学知识点,其中许多知识是关键的,需要特别重视和掌握。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2. 怎样进行生物分类:共性、特性、亚类和种。

3. 青藻和细菌的特征:在原核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

4.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2. 细胞的功能:构成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保持生物的遗传信息。

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5. 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6. 蛋白质的作用。

三、遗传规律1. 现代遗传学的基础:DNA。

2. 生命的基础:遗传基因。

3. 遗传基因的分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4. 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基因重组。

5. 遗传规律:Mendel遗传。

6.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四、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生命的基础:细胞分裂。

2. 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花和果实。

3.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根茎、分株、叶片生殖。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 植物的休眠与恢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钻研,广泛阅读,多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排除废物和生命繁衍。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通常更大,有囊泡和多个小液泡。

-动物细胞有较大的中心体,而植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质与核比例。

3.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繁衍的过程。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无丝分裂只有快速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维持生物种群稳定的重要方式。

4.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物种进化和变异的基础。

-遗传信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进化使物种适应环境的改变。

5.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共同的特征和分类关系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方便研究和交流。

-生物分类的级别包括域、界、门、纲、目、科和属。

-生物学家根据外部形态、生理特征和基因信息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不断演化和改变。

6.物种多样性与保护-地球上有大量的物种,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野生动物贸易和推广可持续发展。

7.进化论的意义-进化论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进化论揭示了生物世界的起源和发展。

-进化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进化论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进化论为生物学的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指导。

8.生物的发展和应用-生物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涉及到生命的各个方面。

-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的进步。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章植物的类群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知识点:藻类、苔藓和蕨类
1.藻类、苔藓和蕨类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结构的比较(有的画“√”,没有的画“×”)
3.【古话今议】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中描述
的美景都是由________大量繁殖引起的。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诗中的“苔”
指的是________植物。

(3)“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
嫩压春蔬”中的“蕨”指的是________植物。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章植物的类群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
知识点
1.水;多细胞;根、茎、叶;光合作用;氧气;食用;陆地上;矮小;茎;叶;
导管;叶脉;假根;阴湿;根、茎、叶;输导组织;药用;满江红;煤
2.
3.(1)藻类(2)苔藓(3)蕨类。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成功的标志: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1)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擦拭载玻片、盖玻片使用纱布。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想要移动的方向相反。

(3)更换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最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植物细胞特有)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内含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细胞特有)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酸、甜、辣和色素(植物细胞特有)注意:(1)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线粒体。

(2)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例如很毛细胞4.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人体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细胞分裂B.②表示细胞分化C.①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D.③和④的遗传物质不同答案:D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A.图中①只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A正确。

B.②形成不同组织,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B正确。

C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

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C正确、D错误。

故选D。

2、如图①~⑤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①到②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是46条→92条→92条B.由②到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C.④层次中的两个器官都是组成消化道的重要结构D.⑤中多个器官协调完成了消化、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答案:B分析:(1)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或动物体。

(2)图中的①和②表示细胞,③表示组织,④表示器官,⑤表示系统。

A.由①到②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是46条→92条→46条,A错误。

B.由②到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正确。

C.④层次中的两个器官是肝脏和胃,它们分别属于消化腺和消化道,C错误。

D.⑤中多个器官构成了消化系统,协调完成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D错误。

故选B。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七上生物第二单元超全笔记

七上生物第二单元超全笔记

七上生物第二单元超全笔记第一章:遗传与基因遗传是指生物体繁殖和发育过程中,父代生物将其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生物的过程和规律。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1.遗传物质的发现和研究历程-在19世纪末,根据豌豆实验,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物质的存在和遗传规律。

- 1944年,奥斯汀和赖勒通过转化实验确定了DNA是遗传物质。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建立DNA的空间结构模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

2. 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构成,碱基对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 DNA的功能包括存储遗传信息、复制自身、转录为RNA和调控基因表达。

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DNA的片段,包含编码蛋白质的信息。

-一个基因通常由编码区、启动子和终止子组成。

-基因通过转录为RNA,再经过翻译为蛋白质。

4.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单因素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马尔夫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互作。

5.遗传的方式-单倍体生物通过无性生殖传递遗传物质。

-有性生殖中的交叉互换和独立组合使基因重新组合。

-在有性生殖中,雄性和雌性的染色体通过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传递给子代。

第二章:基因的变异与进化基因的变异和进化是生物种群存在差异和演化的基础。

1.基因突变-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的突然变化,包括点突变、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等。

-突变可导致基因的功能变化和表型的变异。

2.基因重组-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重组可通过交叉互换、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式进行。

3.突变与进化-有利突变可使个体在环境中具有优势,适应环境的变化。

-适应环境的个体能更好地生存和繁殖,从而产生进化。

-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有利基因在种群中逐渐积累。

4.进化与物种形成-物种形成是指由于遗传隔离和遗传差异的积累而使一个群体分化成新的物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用低倍物镜、大光圈、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③观察
二、注意事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2.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
移。

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四、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内表皮)→展→盖→(用碘液)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口腔内侧壁)→涂→盖→(用碘液)染
注意: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
(保持细胞原)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2.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不同点: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六、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2、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废物排出细胞)
4、在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叶绿体):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物、植物生活需要。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内的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
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七、细胞核控制中心(多莉羊的例子p53)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的DNA中。

DNA是双螺旋结构的。

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

每一中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如人的体细胞都含有23对染色体)八、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

细胞分裂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细胞质分→细胞膜从中部凹陷▲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细胞质分→细胞中央形成新细胞膜和细胞
壁▲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九、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1、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构成作用(功能)分布
上皮组织上皮细胞保护、分泌表皮。

管腔内表皮、腺体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骨组织、血液
肌肉组织肌细胞收缩、舒张平滑肌。

骨骼肌、心肌
神经组织神经细胞感受刺激、传到神经冲动
2、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十、判断哪些生物是单细胞生物P68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