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章习题doc
化学反应工程练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1有一反响在间歇反响器中进行,经过8min 后,反响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 后,转化掉90%,求表达此反响的动力学方程式。
解2A A min 18A0min 8A0AA A0d d 219.019.0181)(218.018.081)(11kc tc kc kc x x c kt =-=-⋅==-⋅=-⋅=为假设正确,动力学方程 2在间歇搅拌槽式反响器中,用醋酸与丁醇生产醋酸丁酯,反响式为:()()()()S R B A O H H COOC CH OH H C COOH CH 2943SO H 94342+−−→−+反响物配比为:A(mol):B(mol)=1:4.97,反响在100℃下进行。
A 转化率达50%需要时间为24.6min ,辅助生产时间为30min ,每天生产2400kg 醋酸丁酯〔忽略别离损失〕,计算反响器体积。
混合物密度为750kg·m -3,反响器装填系数为0.75。
解3313111111i 1.2m 0.750.8949总体积反应0.8949m 0.910.9834有效体积反应0.91hr6054.6折合54.6min 3024.6总生产时间hr 0.9834m 750737.5换算成体积流量hr 737.5kg 634.1103.4总投料量hr 634.1kg 744.97724.1B 4.97:1B :A hr 103.4kg 601.724折算成质hr 1.724kmol 0.50.862的投料量A ,则50%转化率hr 0.862kmol 116100hr 100kg 2400/24R 116 74 60 M S R B A ==⨯==+=⋅=+⋅=⨯⨯=⋅=⨯⋅=⋅=⋅=+→+-------器器投料量则量流量产量3反响(CH 3CO)2O+H 2O →2CH 3COOH 在间歇反响器中15℃下进行。
一次参加反响物料50kg ,其中(CH 3CO)2O 的浓度为216mol·m -3,物料密度为1050kg·m -3。
化学反应工程1_7章部分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1.1 解题思路:(1)可直接由式(1.7)求得其反应的选择性(2)设进入反应器的原料量为100 ,并利用进入原料气比例,求出反应器的进料组成(甲醇、空气、水),如下表:组分摩尔分率摩尔数根据式(1.3)和式(1.5)可得反应器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和。
并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求出水、氧及氮的摩尔数,即可计算出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习题答案:(1) 反应选择性(2) 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习题2.1 解题思路: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的浓度变化数据,先作出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反应时间下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切线的斜率α。
再由求得水解速率。
习题答案:水解速率习题2.3 解题思路利用式(2.10)及式(2.27)可求得问题的解。
注意题中所给比表面的单位应换算成。
利用下列各式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值。
习题答案:(1)反应体积为基准(2)反应相界面积为基准(3)分压表示物系组成(4)摩尔浓度表示物系组成习题2.9 解题思路:是个平行反应,反应物A的消耗速率为两反应速率之和,即利用式(2.6)积分就可求出反应时间。
习题答案:反应时间习题2.11 解题思路:(1)恒容过程,将反应式简化为:用下式描述其反应速率方程:设为理想气体,首先求出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然后再计算反应物A的消耗速率亚硝酸乙酯的分解速率即是反应物A的消耗速率,利用化学计量式即可求得乙醇的生成速率。
(2)恒压过程,由于反应前后摩尔数有变化,是个变容过程,由式(2.49)可求得总摩尔数的变化。
这里反应物是纯A,故有:由式(2.52)可求得反应物A的瞬时浓度,进一步可求得反应物的消耗速率由化学计量关系求出乙醇的生成速率。
习题答案:(1)亚硝酸乙酯的分解速率乙醇的生成速率(2)乙醇的生成速率第三章釜式反应器习题3.1 解题思路:(1)首先要确定1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式,然后利用式(3.8)即可求得反应时间。
(2)理解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取决于反应状态,即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转化率,与反应器的体积大小无关习题答案:(1)反应时间t=169.6min.(2)因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体积无关,故反应时间仍为169.6min.习题3.5 解题思路:(1)因为B过量,与速率常数k 合并成,故速率式变为对于恒容过程,反应物A和产物C的速率式可用式(2.6)的形式表示。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习题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第一部分:均相反应器基本理论1、试分别写出N 2+3H 2=2NH 3中用N2、H 2、NH 3的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并写出这三种反应速率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化学计量式为S R B A 2121+=+的反应,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为B AA C C r 5.02=,试求反应速率B r =?;若反应的化学计量式写成S R B A +=+22,则此时反应速率A r =?为什么?3、某气相反应在400 oK 时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221061.3AA P d dP -⨯=-τh kPa /,问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什么?若将反应速率方程改写为21AA A kC d dn V r =⨯-=τh l mol ./,该反应速率常数k 的数值、单位如何?4、在973 oK 和294.3×103Pa 恒压下发生下列反应:C 4H 10→2C 2H 4+H 2 。
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丁烷为116kg ,当反应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235.4×103Pa /s 的速率发生变化,试求下列项次的变化速率:(1)乙烯分压;(2)H 2的摩尔数;(3)丁烷的摩尔分率。
5、某溶液反应:A+B →C ,开始时A 与B 摩尔数相等,没有C ,1小时后A 的转化率为75%,当在下列三种情况下,2小时后反应物A 尚有百分之几未反应掉? (1)对A 为一级、B 为零级反应; (2)对A 、B 皆为一级反应; (3)对A 、B 皆为零级反应。
6、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下列液相反应: A + B = R A + R = S已知原料组成为C A0 = 2 kmol/m 3,C B0 = 4 kmol/m 3,C R0 = C S0 = 0。
反应混合物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 A = 0 .3 kmol/m 3,C R = 1.5 kmol/m 3。
计算这时B 和S 的浓度,并确定A 的转化率、生成R 的选择性和收率。
化学工程基础第四章作业答案.doc

化学工程基础第四章作业答案第四章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4-2 在一定条件下,SO2催化制取SO3的反应式为已知反应器入口处SO2的浓度是7.15(摩尔分数,下同),出口物料中含SO2 0.48, 求SO2的转化率。
解∵∴4-3 已知700℃、3´105Pa(绝压)下的反应C4H10 → 2C2H4 H2 (A)(B)反应开始时C4H10为116kg。
求当反应完成50时,cA、pA、yA、cB各为多少解依题意yA,0 1,xA 50 cA,0 37.09kmol·m-3 cA 9.27 kmol·m-3 pA 7.5 ´ 104Pa yA 0.25 kmol·m-3 4-4 乙醇在装有氧化铝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脱水,生成乙烯C2H5OH → C2H4 H2O 测得每次投料0.50kg乙醇,可得0.26kg乙烯,剩余0.03kg乙醇未反应。
求乙醇转化率、乙烯的产率和选择性。
解乙醇总消耗量0.50 - 0.03 0.47kg 其转化率xA ´100 94 设生成0.26kg乙烯需乙醇a kg a 0.427kg 乙烯的选择性Sp 0.909 乙烯的收率Yp Sp·xA 0.909 ´0.94 0.854 4-5 在间歇操作搅拌釜中用醋酸和丁醇反应生产醋酸丁酯,反应式为CH3COOH C4H9OH CH3COOC4H9 H2O (A)B (R)(S)已知反应在100℃下进行,动力学方程为-rA 2.9 ´10-7cA2mol·m-3·s-1。
反应物配比为丁醇醋酸=4.972 1(摩尔比),每天生产醋酸丁酯2400kg(忽略分离损失),辅助生产时间为30min,混合物的密度视为常数。
等于750kg·m-3,试求当醋酸的转化率为50%时所需反应器的体积大小(装料系数取0.7)。
解MA 60 MB 74 MR 116 cA,0 ´750 1.753kmol·m-3 1753 mol·m-3 qn,A,0 1.724 kmol·h-1 1.724 ´103 mol·m-3 qV,0 0.9835m3·h-1 V qV,0tr t/ 0.9835 ´32.78 30 ´ 1.03m3 VR 1.47m3 4-6 某气相一级反应A →3R,反应速度常数k 8.3310-3s-1,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初始条件为纯A,总压为101325Pa。
反应工程基础教学课件:第四章答案.docx

第四章1. Fogler 《化学反应工程》(英文版)Page 242, P4-16AP4・16A The reversible isomenzationm Xylene <222^ para-Xylenefollows an elementar )T rate law. If X c is the equilibrium conversion^X X (a) Shou for a batch and a PFR: / = T PFR = — In ------------- --PF R k x c -xX / X 、\Show for a CSTR: T PFR = —j —一"-— K \X 宅一X 丿Show that the volume efficiency is, (X c -X) InPFRCSTRand then plot the volume efficiency as a function of the ralio (X/X c ) from 0to I.(d) What would be the volume efficiency for (wo CS7 Rs in series with thesum of the two CSTR volumes being the same as the PFR volume?解:(a)对于间歇反应器:化学动力学:十HC A — C B /K) K 严C ;/C ; = X'(1 — XJ化学计量学:Q=Q O (1-X) C B =C A °XV V联立以上各代"PU 对于PFR 反应器:fX dX摩尔衡算:T =F J D Jo化学动力学:-「"(C A -C B /K) K c = C B /C^ = X e /(]-X e )化学计量学:C A =C 40(l-X) C 严C A °X联立以上各式:S FR = F AO(b) 对T CSTR 反应器:(b) XcXc-X 摩尔衡算:T = N AQ 、x dXA化学动力学:-r A=k\C A-C B IK c ) K严C;/C; = X'(1 — XJ化学计量学:(:A=C AO(\-X) C H= C AQ XX X联立以上各式:S汝匸;题目侦(C)对于两种反应器的体积效率:\7 丁( Y \ ( Y= ±PFR_ =1_厶In 1- —VcSTR SsiR V X丿I X((d)按串联CSTR之间体积效率比理解(V1+V2=V PFR):设第一个CSTR反应器体积为VI,转化率为XI;第二个CSTR反应器体积为V2,转化率为X,贝IJ:由于・1/I*A随X单调增,由图示法可知在达到相同转化率条件下必冇V1+V2W,故V1+V2=V 不存在有意义解。
化学反应工程-第4章

2.轴向扩散模型的建立
设反应器管长为L,直径为D,体积为VR,在离进 口出取dl微元管段。注入示踪物后,对示踪物作物
料恒算。此过程为不稳定过程
C0 u l=0
uc
EZ
c l
u(c c dl)
dV
l
(c c dl)
u
EZ
l l
dl l=L
图4.3-2 轴向扩散模型物料衡算示意图
55
流入: 流出: 累积:
tE(t)dt
0
E(t)dt
tE(t)dt
0
0
ttd(F t)d t F(t)1td(tF )
0 dt
F(t)0
24
t 的获得
n
tE (t)dt
tiEti ti
t0
i0 n
(由 脉 冲 示 踪 实 验 获 得 的 实 验 数 据 )
0E (t)dt Eti ti
i0
t 0 1 t d F t nt i F ti( 由 阶 跃 示 踪 实 验 获 得 的 实 验 数 据 ) i 0
1
Nt
i N时,则有:
Ft
CN C0
1 e Nt/
1
Nt
...
F
1
e N
1
N
1 N
2!
2
...
N
1
1
!
N
N 1
E
NN
N 1!
e N 1 N
45
202Ed1N 1 模型参数N
当 N121 与全混流模型一致
当 N20 与活塞流模型相一致
所以,实际反应器方差应介于0与1之间
反 应器进口(输入信号),然后在反应器出口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答案

后
答
dcA ,有什么条件? dt
w.
案
网
co
m
1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习题解答
A+C↔D 解
2 rA k1cA cB k2cC k3cA cC k4cD 2 rB 2k1cA cB 2k2cC
(1)
rD k3cA cC k4cD
2 rA k1cA cB k2cC 2 rB 2k1cA cB 2k2cC k3cBcC k4cD
p p rA k c c kc A B RT RT
ww
kP
kc 2.65 104 m 6 kmol 2s 1 ( RT )3 8.314kJ kmol1K 1 303K
kh
2
气 相 基 元 反 应 A+2B → 2P 在 30 ℃ 和 常 压 下 的 反 应 速 率 常 数 k c =2.65 × 104m6kmol-2s-1。现以气相分压来表示速率方程,即(−r A )=k P p A p B 2,求k P =? (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
pA
3 pA0 2 pA
答
w.
25℃下测得下列数据,试确定该反应反 913.8 70.6 28.2 1188 65.3 22.9 ∞ 42.4 0 490.2 913.8 1188
5
ww
w.
以
解 由c A -c B =42.4 可知反应应按下列方式A+B→产物进行 设为二级反应
1 c c dcA ln A B0 kcA cB 积分得: kt cA0 cB0 cA0cB dt 1 c ln A 对 t 作图若为直线,则假设正确。 cA0 cB0 cB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第四章非理想流动

第四章非理想流动1.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 <0时,E (t )=_______。
(0)2.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 ≥0时,E (t )_______。
(>0)3.当t=0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 (t )=_______。
(0)4.当t=∞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 (t )=_______。
(1)5.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E (θ)=_______E (t )。
(t )6.表示停留时间分布的分散程度的量=2θσ_______2tσ。
(21t )7.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是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定的,根据示踪剂的输入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随机输入示踪法)8.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__。
(∞) 9.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__。
(0) 10.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___。
(1) 11.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___。
(0)12.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0) 13.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0)14.全混流反应器t=0时E (t )=_______。
(tte t -1)15.全混流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1) 16.全混流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2t )17.偏离全混流、平推流这两种理想流动的非理想流动,E (θ)曲线的方差2θσ为_______。
(0~1)18.当流体在半径为R 的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在径向存在流速分布,轴心处的流速以0u 记,则距轴心处距离为r 的流速=r u _______。
(])(1[20R ru -) 19.当流体在半径为R 的管内作层流流动时,管壁处的流速=R u 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非理想流动
1. 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 < 0时,E (t) = 。
2. 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 > 0时,E (t) _ _ 。
3. 当t=0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 (t) =_ 。
4. 当t= a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 (t ) = ______ 。
5•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E ( 9 ) = _______ E (t )
_ 2 _ 2
6. 表示停留时间分布的分散程度的量▽日= ______ 坊七。
7. 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是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定的,根据示踪剂的输入方式不同分为。
8.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时,E (t ) = ______________ 。
9.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式£时,E (t ) = ___________ 。
10.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At时,F (t) = ___________ 。
11.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V t时,F (t) = ___________ 。
2
12.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 9 )曲线的方差▽日= ____________ 。
_ 2
13.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t = _____________ 。
14. 全混流反应器t=0时E (t ) = ________ 。
_ 2 _
15. 全混流反应器其E ( 9 )曲线的方差日二_____________ 。
_ 2 _
16. 全混流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_________________ 。
_ 2
17. 偏离全混流、平推流这两种理想流动的非理想流动, E ( 9 )曲线的方差日为____________ 。
C A
18. 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C0对应曲线为___________ 。
C A
19. 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C0对应曲线为__ _ 。
20. 非理想流动不一定是由__= _______ 造成的。
21. 非理想流动不一定是由返混造成的,但返混造成了______________ 。
22. 为了模拟返混所导致流体偏离平推流效果,可借助这种轴向返混与扩散过程的相似性,在__ _____ 的基础上
叠加上轴向返混扩散相来加以修正,并认为的假定该轴向返混过程可以用费克定律加以定量描述,所以,该模型称
为_ _ _ 。
23. 在轴向分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P e = __。
24. 在轴向分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愈大轴向返混程度就________ 。
25. 轴向分散模型的偏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取决于采用示踪剂的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 的
情况。
26. 轴向分散模型的四种边界条件为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 。
27. 若流体是分子尺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来进行混合,这种流体称为_ —。
28. 宏观流体混合的混合态称为
29. 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级数n= 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30.对于反应器,微观流体与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级数n> 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的岀口转化率。
32. 当反应级数n _ 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高的岀口转化率。
33. 当反应级数n v 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 ___.__的岀口转化率。
34. 当反应级数n_=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低的岀口转化率。
35. 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 ________ 。
A. E (t )曲线
B. F (t )曲线
C. I (t)曲线
D. y (t )曲线
36. 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 ________ 。
A. E (t )曲线
B. F(t )曲线
C. I(t)曲线
D. y(t )曲线
37.平推流流动的 E (t ) 曲线的方差2。
A. 0
B. 0〜1
C. 1
D.> 1
38.全混流流动的 E (t ) 曲线的方差2。
A. 0
B. 0〜1
C. 1
D.> 1
39.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在式边界条件下有解析解。
A.闭一闭
B.开一闭
C.闭一开
D.开一开
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关。
A.示踪剂的种类
B. 示踪剂的输入方式
C.管内的流动状态
D.检测位置
41. 反应级数n= ______ 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A. 0
B. 0.5
C. 1
D. 2
42. 当反应级数n ______ 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高的岀口转化率。
A. =0
B. =1
C. > 1
D. v 1
43. 当反应级数n ______ 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低的岀口转化率。
A. =0
B. =1
C. > 1
D. v 1
44. 当反应级数n ______ 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岀口转化率。
A. =0
B. =1
C. > 1
D. v 1
45. 当反应级数n ______ 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低的岀口转化率。
A. =0
B. =1
C. > 1
D. v 1
46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 (t )的含义?
47.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 (t )的含义?
48. 简述描述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特征值?
49. 简述寻求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50. 简述脉冲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对应曲线?
51. 简述阶跃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对应曲线?
52. 简述建立非理想流动的流动模型的步骤?
53. 简述非理想流动多级混合模型的特点?
54. 有一管式反应装置经脉冲示踪法实验测得如下表所示的数:
o3
V
试根据表列数据确定该装置的有效容积V、平均停留时间t、方差匚彳和;「亍
2 _ 2 t =6.187min,门=8.971min 2尸0.234
0.082
55. 某反应器用示踪法测其流量,当边界为开一开式时,测得UI ,在此反应器内进行一般不可逆反应, 此反应若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转化率为99%,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求此反应器的岀口转化率。
:
_ 2
(1)反应物料在该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和方差;一二
(2)停留时间小于4.0min的物料所占的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