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论文认定参考建议

合集下载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级用《论文及鉴定意见模板1》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级用《论文及鉴定意见模板1》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级用《论文及鉴定意见模板1》谈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体会
多年来,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深有体会。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

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等方面作了努力。

(一)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

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就经常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

江西省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大纲

江西省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大纲

江西省职称评审论文要求总汇(2014版本)教育部分(摘录江西省人事厅职称栏文件)一、高校1、江西省高等学校实验师职称评审论文要求:取得现资格以来,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参与编写论著(本人撰写不少于3万字)。

2、江西省高等学校高级实验师职称评审论文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出版论著(第一署名作者;如系第二署名则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1部,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

b.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有2篇以上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独撰或第一作者)。

c.SCI、EI、ISTP收录论文2篇以上(至少1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3、江西省高等学校讲师职称评审论文要求:取得现资格以来,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参与编写论著(本人撰写不少于5万字)。

4、江西省高等学校副教授职称评审论文要求:一、年均授课超过200课时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出版论著1部,且在核心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2篇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

(二)发表高质量论文:理工类5篇以上,文科类6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2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且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三)发表高质量论文:理工类4篇以上,文科类5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1篇在CSSCI源期刊或CSCD期刊上发表或被SCI、EI、ISTP收录,且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四)在核心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3篇以上(至少2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二、年均授课为100-200课时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出版论著1部,且在核心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3篇以上(至少有2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二)发表高质量论文:理工类6篇以上,文科类7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2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且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三)发表高质量论文:理工类5篇以上,文科类6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1篇在CSSCI源期刊或CSCD期刊上发表或被SCI、EI、ISTP收录,且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职称评定建议

职称评定建议

职称评定建议第一篇:职称评定建议关于申报中教一级职称评定的几点意见今年受邀做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学科组评委以及大评委,看了大量老师的材料,发现很多老师非常可惜地被打掉,甚至包括一些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年年报,年年通不过。

其实每年中山市的通过率都是非常高的,被打掉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老师。

我觉得大家今后在申报中教一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材料要属实,不要以为评委是好糊弄的,虽然每个人的材料在学校都公示过,但其实还是有一些老师的材料中有明显漏洞及矛盾,比如有的老师教学工作情况中竟然出现几年的真空;有些老师的在评审表或者工作表中声称自己获过什么奖,论文在哪里发表,但又没有提供证书的复印件或者是刊物。

二、申报中教一级并不要求论文一定要发表或者宣读,但论文的质量还是要有所保证,要求一篇是教学的,一篇是教育的,起码要学科评委认为不是抄袭的。

另外,不要去非法刊物上发表论文,评委们对那些非法刊物是很不耻的;还有一些老师的论文标题看起来简直就是小说的名字。

三、申报一级要求被聘为二级3年以上,有些老师认为自己04年评上二级,07年就已经满3年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是,03年被评上二级(比如02年本科毕业),04年被聘为二级,07年才满3年。

不过也有老师被推迟了两年才转正,但转正才过了一年就来申报一级,这样破格怎么可能通过。

四、关于公开课,文件要求是任现职以来每年都必须要上至少一节公开课,是每年一节。

五、关于班主任工作,部分学科是不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但必须要学校提供证明;另外,担任科组长、级组长也相当于担任班主任工作。

再有,就算是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德育、育人相当的栏目也必须要填写自己在德育方面、培优转差方面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每个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也一定会做这些工作的。

有些老师在这些栏目中写无,那岂不是告诉大家自己只是在课堂上把书本念了一遍就算数,从来不理学生?六、继续教育的学时一定要填够,有些老师在继续教育证上学时很多,但在表格中却只是挑着填了十几个学时,这就是告诉评委我没有足够的继续教育学时。

赣州市本级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名单

赣州市本级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名单

赣州市本级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名单序杂志名称号1大江周刊2小学数学一点通3华东大学4江西中医学5科学之友6中国校园导刊7空中英语教室8科技信息9当代教育新理念10改革与开放11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小学版)12教育新视线13青年科学14基础教育研究15中国教育学刊16教育研究17大众健康18素质教育论坛19读写算20散文选刊21新一代22教师文苑23经营管理者24江西图书馆学刊25企业新天地26湘潮27教师教育科研28民间对联29教育文法30现代教师31改革开放32另保健营养33中国校外教育34教研研究与探索35基础教育(月刊)36科学时代37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38教坛聚焦39剑南文学(经典教苑)40读写月报《教研版》41知识窗《教师版》42教学实践与研究43教学实践与研究(增刊) 44小学教学研究(增刊) 45商场现代化46中国教师与教学47科学大众·科学教育48教育·中教教师49兰台世界50中外教育研究51科教创新52科学致富向导53希望月报54新课堂教研论坛55课堂内外56青春岁月57大众文艺59河北农业科学60成才之路61新余高等学报(增刊) 62教学理论与实践63现代语文64现代语文65大观周刊66数学小灵通67法制与社会68数学大世界69考试与评价(英语通) 70考试与评价7172新课程教育探索73教育创新与发展74新作文75教育改革与实践76当代中小教育文刊77教育实践与探索78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79网络财富80中国基础教育学刊81新课程教育探索82中国教师学刊83教育创新与实践84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85教育视野86今日中国教研87中外教学研究89中国科教创新杂志90中国教育理论研究杂志/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论文暨教案精选9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92新课程学习93新教育时代94时代教育科研论坛95科学教育研究96新课程研究97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98华夏教育99成功100中国科技教育101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02世界教育信息103文学教育104中外健康文摘105教师教育研究106科教文汇107语文学刊108文苑109才智110魅力中国111试题与研究(中学生报社)112试题与研究113教育科研114新课程115新课程116新课程117现代教师论坛118商情119现代阅读120考试周刊121学周刊122学周刊123教师124学苑教育125中学英语之友126学园127小学科学教师论坛128科教导刊129新课程学习130教育教学论坛131教育学刊132当代创新教育133中国现代教育方园134中国现代教育论坛135科学教育论坛136中国教育教学论坛137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138中国教育科学探究139中国教育科研论坛140新课程改革与实践141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42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143中国教师与教学杂志144中国育人145中国教师与教学146教育科研与实践147教育与教师148中国教育与教学149基础教育教学导刊150当代教育研究与探索151中国教育创新152中国教研交流153中国育人154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杂志155教育科研实践156教育之声157中国医学指南158创新教育导刊159中国教研交流160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161中国教师教学研究杂志162中国教师教学研究163新课标教育研究164江苏教师165中国教育科学166学科教育研究167东方教育168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169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170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171现代教师教学172中国基础教育研究173今日中国教研174中外教学研究175当代教育研究176管理观察177教学交流178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179中国科教研究杂志180信息教研181文学教育182湖南中学物理183当代教学论坛184小学创新一点通185基础教育研究186基础教育研究187中国教育与发展188中国教研交流189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0科学教育家191中学教学研究192都市家教193井冈社科194江西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通讯195中国育才196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7现代中小学教育198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199教师文苑200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2科教导刊203教育教学交流204新课程教研版报纸205科学导报报纸邮发代号国际刊号国内刊号44-642011CN36-1249/G2 8-309ISBN7-80883-716-6CN22-1063ISSN0257-5817CN37-1032/I 国内44-5 国外BM1012ISSN0411-9584CN36-1095/R 22-55ISSN1000-8136CN14-1032/NISSN1001-2993CN11-5663/GO 12-251ISSN1001-4128CN22-1347/GISSN1001-9960ISSN1002-2059ISSN1002-2139ISSN1002-2151CN26-1035/R 82-968ISSN1002-2151CN26-1035R 8-140ISSN1002-2562CN21-1202/NISSN1002-3275CN45-1094/G4 82-410ISSN1002-4808CN11-2606/G4 2-277ISSN1002-5731CN11-1281/G4 2-234ISSN1002-574X CN11-1023/R 38-448ISSN1002-7661CN42-1078/G4 ISSN1002-7661CN42-1078/G4 36-77ISSN1003-272X CN41-1671/1ISSN1003-285121-539ISSN1003-3880CN11-1536/G4ISSN1003-6067CN51-1071/F 44-106ISSN1003-725X CN36-1150/G2 42-204ISSN1003-8434CN43-1027/F 42-163ISSN1003-949X CN43-1345/DISSN1004-0458CN62-8126/G4 22-88ISSN1004-142CN14-1026/I 82-559ISSN1004-23772-082ISSN1004-5630CN11-0127/G4 28-253ISSN1004-7069CN32-1034/F 82-911ISSN1004-7484CN14-1172/R 80-609ISSN1004-8502CN11-3173/G4ISSN1004-92074-740ISSN1005-2232CN31-1914/G4 80-782ISSN1005-250X CN46-1039/G3 82-611ISSN1005-2984CN11-3284/C 4-324ISSN1005-6639CN31-2091/G4 38-429ISSN1006-026X CN51-1114/IISSN1006-2424CN36-1049/HOct-44ISSN1006-2432CN36-1072/G0ISSN1006-2718CN36-1086/G4ISSN1006-2758CN36-1086/G4ISSN1006-284K2-398ISSN1006-3102CN11-3518/T518-202ISSN1006-3315CN32-1427/N 28-225ISSN1006-3315CN32-1427/NISSN1006-59628-292ISSN1006-7744CN21-1354/G2ISSN1006-9682CN53-1037/CISSN1007-0745CN53-1103NISSN1007-1547CN37-1264/N 82-422ISSN1007-3442CN11-3825/CISSN1007-4880CN50-1079/G4 78-126ISSN1007-4902CN51-1391/G4ISSN1007-5070CN13-1035/CISSN1007-5828ISSN1007-8657CN19-3268/HISSN1008-1631CN13-1197/SISSN1008-3561CN23-1437/CISSN1008-6765CN36-1223/G4ISSN1008-7443CN11-3874/GISSN1008-8024CN37-1333/G4 24-194ISSN1008-8024CN42-1078/G4 64-55ISSN1008-925X CN53-1152/G0 8-203ISSN1009-0320CN21-1329/C4 64-52ISSN1009-0592CN53-1095/C 12月14日ISSN1009-5608CN22-12538-226ISSN1009-6027CN22-1315/HISSN1009-6027CN22-1387/G4 42-225ISSN1009-9298CN43-1344/G2 25-46ISSN1009-9326CN42-1523G 22-74ISSN1009-9433CN14-1274/GISSN1028-1557CN13-1418/G4ISSN1057-5635CN44-1283/G4 43-59ISSN1059-2368CN11-1038/G4 2-452ISSN1065-0415CN31-5522/G4 82-113ISSN1072-5441CN12-T392/G2ISSN1079-092748-241ISSN1083-7062CN45-1386/G4 82-207ISSN1201-3049CN11-2013/G4ISSN1205-2038CN11-1185/G4ISSN1481-1241CN11-2186/G4ISSN1544-5153CN51-4817/G4ISSN1562-2518ISSN1562-25792-9389ISSN1562-3890CN11-4365/G4ISSN1569-374X CN43-1763/GISSN1608-5319CNII-2173/G4ISSN1618-2616CN65-1085/Z 22-404ISSN1624-697X CN14-1353/012-1139ISSN1632-2601CN11-4910/G4ISSN1638-4553CN41-1273/CISSN1658-6501CN43-1658/G4 38-423(345)ISSN1671-0568CN42-1778/G4ISSN1671-0568ISSN1671-1335ISSN1671-3052ISSN1671-4350CN11-4765/N 28-225ISSN1671-489X CN11-4754X 82-128ISSN1672-3937CN11-4123/G4 38-423ISSN1672-3996CN42-1768/G4 80-107ISSN1672-5085CN11-5062/R ISSN1672-5905CN11-5147/G4外:1881内:26-205ISSN1672-7894CN34-1274/GISSN1672-8610CN15-1064/HISSN1672-9409CN15-1336/G0ISSN1673-0208CN22-1357/CISSN1673-0992CN41-1390/G 36-390ISSN1673-1301CN41-1368/G4ISSN1673-1301CN41-1368/G4Aug-41ISSN1673-1875CN43-004422-405ISSN1673-2162CN14-1324/G4 22-312ISSN1673-2162CN14-1324/G4ISSN1673-2162CN14-1324/G4ISSN1673-2669CN45-3526/G4 18-202ISSN1673-4041CN13-1370/F 18-16ISSN1673-8497CN11-5566/G2 12-53ISSN1673-8918CN22-1381/G4 18-407ISSN1673-9132CN13-1063 ISSN1673-9132CN13-1379/G4 42-351ISSN1674-120X CN46-1072/G4 18-340ISSN1674-179X CN13-1386/G4 16-98ISSN1674-2575CN15-1158/G4 64-53ISSN1674-4810CN53-1203/CISSN1674-6317CN22-1388/G4ISSN1674-6813CN42-1795/N 22-403ISSN1674-697X CN14-1353/01ISSN1674-9324ISSN1675-8153CN65-3842/GISSN1682-2563ISSN1682-3380ISSN1687-726X CN37-1268/GISSN1718-2765CN11-1382/G4ISSN1726-8176CN31-7/38/GISSN1727-5113CN37-3181/GISSN1728-2462CN64-1032/GISSN1729-8490CN43-1318/GISSN1738-1559CN13-2327ISSN1810-7117CN43-1328/GISSN1811-105/01X CN43-1348/GISSN1811-105101X CN43-1348/G4ISSN1811-105X CN43-1348/GISSN1811-105X CN43-1348/GNov-43ISSN1812-1055CN11-1018/G4 4-548ISSN1812-5417CN31-2096/G4 ISSN1812-5867CN98-1813/G2-1028ISSN1813-9883CN11-1288/G4 ISSN1814-0734CN14-0702/(F)ISSN1815-4778CN11-4111/G4ISSN1816-1723ISSN1817-105X CN43-1348/GISSN1819-9682CN68-3615/GNov-43ISSN182-1055CNII-1018/G4 6-813ISSN1829-5426CN64-2239/G4 ISSN1851-1806CN43-1275/R2-1328ISSN1860-0121CN11-4883/G4 ISSN1866-1723ISSN19816-1723ISSN1991-1610CN39-7936/G4ISSN1991-1610CN39-7936/G4ISSN1991-4024CN44-1397/G4ISSN1992-7711CN14-1307/G4ISSN1993-68933800027ISSN1994-76804月27日ISSN2079-3111CN32-0034 ISSN2080-2043CN37-2569/GISSN2135-3603CN11-1758/G4ISSN4068/G4CN11-4068/G4ISSN6610-7564CN11-3286/G4ISSN727-737X CN79-8168/G境外2-45境外CN11-1281/G42-634CN11-56888/F 22-47CN14-1025/C CN26-1035CN37-1239/G35-163CN41-0100 CN42-176842-344CN43-1041/03 CN43-1678/G4 ISSN978-5434-6255-7 赣内资字第D011号赣内资字第D011号。

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

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

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要求1.凡申报中学一级教师和实验师职务人员,须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并至少提交一篇任现职以来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或课件、案例。

申报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可参照执行。

申报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员的须提交二篇以上任现职以来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总结、科研报告或学术论文,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的论文,或获优秀论文评选县级二等奖、市地级三等奖及以上。

2.凡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应提交代表本人教科研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科研成果四篇及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的两篇论文(含科研报告、著作、案例、课件等)内容应与所教学科对口(行政领导、中层干部可有一篇关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论文,班主任可有一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论文),能反映本人学术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论文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已获县中学专题论文二等奖及以上,或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合格论文及以上奖项。

凡申报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教师提交的论文须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者已获优秀论文评选县级一等奖、市地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

对于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满20年,目前仍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时只需提供三篇论文,其中一篇为代表性论文,论文内容应与所教学科对口。

申报教育管理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职务的须提交任现职以来两篇以上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经验总结、科研报告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学术论文,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者获优秀论文评选市地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以上或有专著。

公开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当年5月31日以前已发表的论文的鉴定结论任现职期内有效。

3.同级职务转评的,原为教师(例:高校教师转中专教师、中专教师转中学教师等)论文不作要求,不同系列转评的,论文要求同低一级职务晋升相同。

教师职称论文格式要求(一)题名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我对中学教师职评材料准备的几点建议

我对中学教师职评材料准备的几点建议

我对中学教师职评材料准备的几点建议职称评定工作是件规范严肃的事情,从评审过程看,一些教师提交的材料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评定结果。

在准备职评材料时,须注意:一、所有的材料须真实有据有效1.拒绝无据材料材料的生命在于真实可信。

说话有根有据是取信于人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评审材料也是如此。

教师提供的实绩材料一定要有可靠的旁证材料。

如根据《2017年度申报高级教师材料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补充说明)“基本任期内,开设校际公开示范课不少于2次。

”要求提供“校际公开课原始教学设计及三位听课人原始评价意见。

”再如,《补充说明》规定,“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青年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主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的获奖证书等实证材料。

”“须提供辅导青年教师经验总结1份,被辅导青年教师的获奖证书原件,相关主办部门、学校、和青年教师本人的证明材料。

”一些教师不能在这些方面提供原始材料或其复印件,只是在材料上简单地写上“每学期都能开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只有青年教师写的“被指导感言”,而缺少学校的“青蓝合同”等证明材料,这样就难以说明教师们的真实能力条件已达要求。

有些在《评审条件》中没有明确要求的,也必须把佐证材料或过程性材料补充进去。

如:没有担任班主任的,“可分别提供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负责人或兼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材料”,所提供的材料,须有活动方案、计划、实效等材料佐证。

提供“教师育人成果”的材料时,要有书面总结、反映本人教书育人成果的相关数据(如成绩册及分析数据)和相关证书(或复印件,如学生获得的荣誉证书的复印件)。

2.严防无效材料。

在教师们提供的材料中,有大量过时的或无关紧要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让评委眼花缭乱,也浪费了大量的纸张。

职称评定要求提供的实绩材料大部分是要在“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如教育工作,应提供任现职以来在班主任或其他教育辅导工作方面的实绩材料,及相关的荣誉称号,教学工作方面要求提供任现职以来教师的教学成绩或学生的成绩。

《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

《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

海南省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第一条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结晶,从一个方面体现一名教师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为调动我省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研工作积极性,加强广大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推动教育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时为保证中小学、中专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质量,对申报评审人员的教育教学论文全面开展论文代表作水平质量鉴定工作。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教育教学论文是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业绩条件的主要材料之一,申报者自行从论文材料中选定代表本人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一篇论文做为代表作参加鉴定,论文代表作发表与否不限。

提交的论文应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及申报学科相一致。

第三条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工作由省教育厅职改办组织、指导、实施。

根据分级管理原则,省教育厅职改办负责所受理申报材料的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论文代表作鉴定工作,海口市、三亚市、省农垦总局、洋浦开发区教育部门负责所受理申报材料的中学一级、小学高级的论文代表作鉴定工作。

第四条申报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教师应通过论文代表作鉴定,达到相应要求。

提供鉴定的论文必须是本人任现职以来结合本人教育教学实际撰写的,论文代表作在学校公示栏或学校网站公开展示不少于5天,经学校审核确认系本人亲自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加盖公章证明。

如查实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骗取职称晋升的,取消其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并进行相应的通报批评和处分,三年内不得申报。

第五条提供鉴定的论文纸质材料A4规格一式五份,其中两份论文需要学校盖章,注明专业学科,进行备案存档。

另外三份论文上不准写明单位与作者,论文中也不能透露单位和个人身份信息,同时报送校对无误的Word格式电子文档。

论文打印要求:标题为三号字体加粗,正文为四号宋体,用A4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2.6,下2,左2,右2,固定值23磅)第六条论文鉴定评价标准(见附表)第七条专家评委库的组建工作。

赣州市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实施方案

赣州市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实施方案

赣州市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实施方案上传: 刘智勇更新时间:2016-1-24 10:13:04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赣州市贯彻落实<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领头羊”作用,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打造赣州教育升级版,为实施赣南苏区教育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作出新贡献。

二、评选名额1.市学科带头人200名。

2.市骨干教师1200名。

三、评选范围我市公办和民办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教学研究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教师。

特级教师不参加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

四、推选办法和步骤1.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学分别按《赣州市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推荐名额分配表》(附件二)确定的名额,从本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中择优推荐,经公示后,报市教育局考试考核认定。

2.上报推荐名单时,应填写好《赣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推荐表》(一式一份)、《赣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备案表》(一式一份),同时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单汇总成一览表(含姓名、单位、性别、出生年月、学段学科、教龄、学历、职称等),于2015年7月30日前将三个表的纸质稿和电子稿上报市教育局赣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研室)。

联系人廖健民,电子邮箱*********************。

3.市教育局将在2015年10月底以前,对各县(市、区)和市直中学推荐上报的市级学科带头人认真进行统一考试和考核,实行差额评选(具体的考试考核事项另行通知);对骨干教师进行认真的考核认定。

所有考核对象进行考试考核后,通过者名单将在赣州市教育网和赣州市教育科研网等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由市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最后确定我市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选,并颁发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论文认定参考建议
一、职称评审刊物的认定
主要根据《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2011年修订版)》中所附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词语、概念的特定解释”规定执行。

即:“九、省、市、县级刊物:指各种公开发行的刊物以及由省级、市级、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主办的刊物。

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一般指省级以上部门主办的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和高等本科院校的学报(须有ISSN 或CN刊号)。

凡在学术刊物的“增刊、特刊、专刊、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论文集收录的论文(除非被SCI、EI、ISTP或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收录)均不计入规定的数量,只供参考。

核心刊物: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认定的相应类别的核心期刊。


二、江西省内教育类主要刊物
(一)核心期刊
《教育学术月刊》(原《江西教育科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省教科所、省教育学会主办)
(二)一般刊物
1.《江西教育》A版、B版、C版(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

2.《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综合版(江西教育出版社主办)
三、赣州市内唯一教育内刊
《赣南教育教学研究》(赣州市教育局主管,赣州市教科所、
教研室、教育学会主办)
四、正式刊物查询
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或中国记者网查询。

如: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的在线服务栏目里选“在线查询”,然后选择“新闻出版机构查询”,输入刊物名称并选择媒体类别即可查询,正式刊物会显示此刊物的详细信息,否则会出现“当前大陆地区出版发行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期刊中未搜索到您查询的期刊”提示信息。

如:在《中国记者网》“媒体查询”栏输入刊物名称,正式刊物会显示出详细信息,假刊物则会显示“当前大陆地区出版发行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期刊中未搜索到您查询的期刊”信息。

五、如何识别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
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名额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非法期刊系没有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钱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骗教师。

上述所列期刊中,只有正式期刊刊登的论文才能计入职称评审规定的数量。

(一)正确辨别非法期刊的基本特征
1 .报刊的“名头”都很大,基本上都是“国”字号的,对广大第一线教师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例如,有的叫《中国教育×××××》,还有的在封面上注着什么“国际中文核心期刊”、“世界××××期刊”、“×××××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等等。

2 .这些报刊都标有标准刊号或统一刊号,对广大第一线教师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一般这类非法出版的教育类期刊,绝大多数都是既有国际标准期刊刊号即 ISSN ,也有国内统一刊号即CN 。

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国内统一刊号 CN 后面,大多都缀有 NR 或者 HK 即香港刊号的标识。

缺少刊号常识的教师,很容易将它与国家正式出版发行的期刊混淆。

3 .这类报刊基本上都是自办发行,即不通过邮局,没有邮发代号。

因此,从邮局或国家报刊发行网上查不到他们的任何信息。

也有少数蹩脚的非法出版的教育类报刊,有时会自欺欺人地编上一个邮发代号,但只要稍微注意就会发现,这些邮发代号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与其它国家正式出版物相同。

4 .大多数非法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通联地址一般只注明“××信箱”、“××大厦××室”或“××楼××座”,也常常在异地设办事机构。

所以,“社址”“编辑部地址”与“办事机构”分离,是这类非法出版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5 .从网上查询,常常发现这类非法出版物同名现象很多。

例如,同是《×国教育》就有三家,同是《中国教育××研究杂志》就有北京、广州两家。

可以肯定,他们不会是在一家机构注册。

当然,也有的非法出版物是盗用了国家正式出版物的刊名、
刊号(是不是经过允许,谁也说不清),大有“李鬼”战胜“李逵”之势。

6 .有的非法出版物还建有漂亮的网站,主办、协办、支持单位都是什么“中国××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中国××××公司”,什么牌子响亮打什么牌子。

有的邀请了一大批名人、专家做顾问、特邀编辑。

7 .这些非法出版物都以盈利为目的,所有要发表的文章,都要交纳为数不菲的版面费、文案处理费,可以说,“拿钱发文章”是这类期刊最最重要的特点。

(二)期刊刊号问题
凡通过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

(三)识别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方法
国内公开发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 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虽印有CN(HK)或CNXXX(HK)/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主管单位,并有详细的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

而非法出版物一般没有国内统一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没有国内明确的主管单位,通信地址不祥,常常以XXX
信箱收稿,印刷出版地都在大陆以外。

以便逃避查处,当然不可能有邮发代码了。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或CNXXX(HK)/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

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 15.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32.江苏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 36.江西省37.山东省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区 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连续出版物序号范围一律从0001~9999,其中0001~0999为报纸的序号,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

例如:《中国教育论坛》CN43-7772/R。

它明显是非法出版的刊物,由于 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它的序号后四位7772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
又如:《中国教育研究》国内刊号:CN98-0315/G4 国际刊号:ISSN1727-0499。

由于前2位98不在10到65范围内,故不是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出的刊号。

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
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从北京10到65为止)。

再如:《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国内刊号: CN.H39-7869/G CN(H)39-7869/G明显不是国内刊号,国内刊号CN紧接是6位数字,6位数字之前不含字母H或HK或RH等字样。

再说后四位786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

常见的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取缔的的非法教育类期刊有:
《中国教育》、《中国教育与发展》、《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导刊》、《中国教育创新》、《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中国科学教育》、《现代教育通讯》、《基础教育前沿》、《学术前沿》、《现代教育与教学论坛》、《当代教育研究与探索》、《中国现代教育论坛》、《当代教育研究》、《中外教育导刊》、《教育创新与实践》、《教育新视界》、《教育管理与科研》、《中国学术研究》、《教育科研与实践》、《中国教育研究论丛》、《当代教育创新》、《中国教育界》、《中国教育改革杂志》、《教育现代化》、《中国育才杂志》、《中国教育月刊》、《21世纪教育导刊》、《中国教育与教学》、《教育新世界》、《教育界》、《教与学》、《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

2012年7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