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用:英语是如何成为世界语言的
英语的定义

英语的定义英语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第三大语言。
英语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广泛,包括商业、政治、学术、科技、娱乐和旅游等领域。
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学习英语已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
英语起源于古代英国,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现代英语。
现代英语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语言,它具有丰富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特点。
英语的词汇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拉丁语、法语、德语、荷兰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印度语等。
英语的语法也非常灵活,可以通过单词的顺序和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英语的语音特点也非常多样,包括元音、辅音、重音和连读等。
英语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它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在商业领域中,英语是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许多国际公司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政治领域中,英语是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
在学术领域中,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科技领域中,英语是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娱乐和旅游领域中,英语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许多人喜欢通过英语了解世界。
学习英语已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
学习英语可以帮助人们扩大视野,了解世界,提高个人竞争力。
同时,学习英语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总之,英语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
学习英语已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它可以帮助人们扩大视野,提高个人竞争力,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全面学习英语,把英语作为一种宝贵的工具,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简述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简述英语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5世纪,当时为了适应罗马帝国的行政需要,拉丁语作为通用语言传播到不列颠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拉丁语在当地的演变和受外界影响逐渐形成了中世纪英语。
以下是英语发展史的简要概述。
中世纪英语(5世纪-1066年)在不列颠岛,拉丁语逐渐与当地的不列颠语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语言,中世纪英语。
这段时期的英语主要是著名的“贝奥武夫”等古英语文学作品的语言。
古英语受到了盎格鲁-撒克逊部落和维京人等外来势力的影响,词汇和语法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中古英语(1066年-1470年)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不列颠岛,法语成为统治者和贵族的语言。
这导致了中古英语的出现,它是古英语和法语的混合语言。
尽管法语对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人们开始逐渐重新使用英语,并在文字和口语中将它们结合起来。
这个时期的英语词汇扩大了,国家固有的文化和宗教也促进了英语的进一步发展。
早期现代英语(1470年-1800年)这一时期标志着英语的大规模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和宗教的推动,英语开始以一种统一的书面形式存在。
著名的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与此同时,英国的殖民扩张使英语开始传播到其他地区,如北美洲和澳大利亚。
现代英语(1800年至今)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在19世纪和20世纪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术词汇的引入、新的交通和通讯方式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使英语成为国际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变得更加多样化,包括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等不同的变种。
此外,现代英语也受到媒体的影响,并在音乐、电影、电视等领域中广泛使用。
总结英语的发展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古英语到中古英语,再到早期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
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技术变化都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在世界各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英语的命名及常用术语辨析

世界英语的命名及常用术语辨析李文新【摘要】全球化使英语成为了世界语言或世界英语.人们研究世界英语时,使用了很多术语,造成了术语混乱现象.本文探讨了产生混乱现象的原因,并对几组常用术语作了简要的辨析.【期刊名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0)002【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世界英语;命名;术语【作者】李文新【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0.1全球化背景下,英语被广泛用于国际交流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通用语。
该过程实际上就是标准英语向全球扩散成为世界语言或世界英语的过程。
人们在研究世界英语并给它命名时,使用了很多术语,如 International Language(IL),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EIL),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ELF),Global English,World Englishes(Wes)等。
但学界对这些术语的所指没有统一的界定,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术语体系。
这样,世界英语的研究中就出现了术语泛滥和术语混乱现象:一些术语的所指互相重叠,一些则相互矛盾,即使是同一术语,在不同研究者那里,指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为什么会出现术语混乱现象?一些常用术语到底指什么?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拟探究造成术语混乱的原因,并对学界常用的一些术语做一个简要的辨析。
一提到命名论,我们很容易想到给事物命名,如现实中先有“牛”这个动物,各种语言用不同的词来指代这个动物;另外一种情况是给“概念”命名,如汉语中用“爱”这个词来表达人们之间的一种情感,英语中则用“love”来给相同的情感命名。
这是传统命名论的两种具体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被命名的对象 (事物或概念)是事先存在的;(2)名称与事物 (或概念)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关系。
英语是怎样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

英语是怎样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一百多年前,一位波兰人以超人的智慧和满腔热情发明了超越民族界线的世界通用语言—世界语,希望世界上的各民族将来使用同一种语言,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消除民族间的猜疑和敌意,实现和保持地球上各善良民族渴望的和平。
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语没有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甚至被人遗忘。
与此形成对照,一个曾经是民族国家的语言的英语却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使用,在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学术,军事和政治交流中成为通用的语言。
在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十余个,它们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几个加勒比国家。
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七十个,其中包括尼日利亚,加纳,印度和新加坡。
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
如1996年,卢旺达宣布给予英语国家官方语言地位。
在各国的外语教学中,英语享有的优先地位超过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
在 100多个国家,英语被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
还有更多的国家准备将英语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
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子是,1996年,曾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开始用英语取代法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
据有人统计,90年代后期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即12至15亿人能讲流利的英语或能熟练使用英语。
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11亿能使用汉语的人口数字。
现在,在世界五大洲均有讲英语的国家和人民。
在国际交往中,英语的地位更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望尘末及的。
英语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
一、历史上的英国殖民主义与语言扩张从历史根源上说,世界上出现若干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早期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有关。
当时(16世纪)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建立若干殖民地。
随着殖民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殖民地的人民开始形成本土意识,最后宣布独立或建立自治政府,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
于是,英语成为若干国家的官方语言以及那些国家的人民的母语。
英语开始带有某种国际语言的色彩。
英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英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1. 古英语时期(4501066年)古英语是英语的早期形式,其词汇、语法和发音与现代英语相比有很大差异。
这一时期的英语受到拉丁语和古诺斯语的影响,词汇量相对有限。
古英语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贝奥武甫》等史诗,这些作品为后世研究古英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中古英语时期(10661500年)1066年,诺曼征服英格兰后,法语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官方语言,而英语逐渐沦为民间语言。
然而,英语并未因此消失,而是在不断吸收法语、拉丁语等词汇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
这一时期的英语,语法和词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现代英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现代英语早期(15001700年)15世纪末,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英语的地位逐渐上升。
这一时期,英语大量吸收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等词汇,词汇量迅速扩大。
随着印刷术的传入,英语标准化进程加快,语法和拼写逐渐规范。
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作品,更是将英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 现代英语时期(1700年至今)18世纪以来,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扩张,使得英语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
现代英语在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继续发展,形成了多种英语变体,如美式英语、英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
这些变体虽有差异,但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沟通无障碍。
英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如今,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日益巩固。
了解英语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语言,增进国际间的沟通与理解。
5. 语言的融合与创新英语的演变并非孤立进行,它不断地吸收其他语言的精华,实现自我更新。
在18世纪至20世纪,随着全球贸易、科技和文化的交流,英语词汇库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例如,从印度语中借来了“瑜伽”、“丛林”等词汇,从阿拉伯语中借来了“咖啡”、“算法”等。
这种语言的融合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表达,也体现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共生。
6. 语法结构的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的语法结构逐渐简化。
英语的概念与定义

英语的概念与定义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被使用和学习。
它是属于印欧语系的一员,主要由英国的英语和美国的英语两种变种构成。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不仅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民来说是母语,同时也是许多国家交流和商务沟通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英语的概念和定义,探讨其在全球的使用和学习情况。
一、英语的概念英语是指由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等变种构成的一种语言。
它起源于英国,由英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英语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具有较为灵活的表达方式。
在语音上,英语有不同的发音和口音,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地域背景。
二、英语的定义英语是由英语语法、词汇和发音组成的一门语言。
它被广泛用于社交、商务、科技、文化等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英语作为第一或第二语言的人数达到数亿人,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语言之一。
它在国际间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球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三、英语的使用情况1. 英语国家的使用:英语是英国和美国的官方语言,在这些国家,英语被广泛使用,是人们的母语。
在其他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语也是主要的官方语言。
2. 国际交流和商务:由于英语的普及和广泛使用,它成为了跨国交流和商务沟通的共同语言。
无论是商务谈判、学术交流还是旅行观光,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都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合作。
3. 科技和学术研究:英语是科技和学术界最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
许多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都是用英语进行发表和交流。
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和创新通常也首先是英语文献中出现,因此英语对于从事科技和学术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四、英语的学习情况1.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许多国家,英语被普遍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
学校教育中的英语课程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英语考试和证书:为了评估和证明学生的英语水平,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相关的英语考试和证书体系。
如托福、雅思、剑桥英语等,这些考试成绩通常也是留学、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英语是如何发展到美国去的

英语是如何发展到美国去的?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英语真正成为英国人的语言,至今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所知道的英语,大约于公元1400年,由英国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方言(Anglo-Saxon dialects)发展而来。
其中也有很多字母,借用自公元1066年征服英国的诺曼人(Normans)所说的法语。
威乐斯(Wales)、苏格兰(Scotland)和爱尔兰(Ireland)当时为不同的国家。
而人民所说的语言是塞尔特语(Celtic languages)。
在那个时候,欧洲人根本不知道有北美洲的存在;因此欧洲学者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拉丁文,其中约有300年来的历史,英语才真正成为英国人的母语。
接触过英语的人皆知,英语是源于英国的语言,它不只是英国本国的语言,也是各个英语系国家的语言。
这些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等。
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许多国家都成了英语系国家的殖民地,而英语也因此遍及了全世界,它的使用范围也不再只限于这些英语系国家。
如今,英语可说是已经变成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理所当然地,在国际间,它成为了各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共同通用的语言及沟通的工具。
尤其在商业上,英语的积极性更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英语当作母语、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言并使用于行政、教育和商业等方面,英语发展成带有各地区和人民特征的一种形式。
英语扩大了使用范围,还有二点值得一提的:第一,过去五十年来,科学和技术迅速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知识以英语出版。
因此,英语已成为优越的科学语言,许多人为了能够接近科学方面的专门文献而学习英语;第二,英语已成为国际会议、组织以及出版的主要语言之一。
根据“国外英语的趋向”一文的作者波文(J.Donald Bowen)估计,全世界使用英语的人口当中,有三亿人口是以英语为母语,至今还有另外三亿人口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必要时以英语与人交谈。
为了更加了解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差异,有二点理由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使用英语的人数以及英语的世界性。
英语的传播带来的影响

英语的传播带来的影响(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摘要:时下,英语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由民族语言地区通用语最终成长为全球通用程度最高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英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广泛传播已将世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英语地球村,英语使中国能够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关键词:英语;传播;影响;影响一、英语在全球传播的原因:从历史上看,许多语言曾有机会成为全球通用语。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语在雅典一带盛极一时,甚至远在非洲的埃及都受其影响,古希腊语的辉煌不是依靠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贤人的才智,而是依赖亚历山大大帝统帅的军队的剑与矛昔日罗马帝国威震欧洲,不可一世,浩瀚的地中海成为其内湖,使得拉丁语通行于欧洲和北非,这主要取决于罗马帝国军团的威力阿拉伯语在北非和中东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语言,是伴随着八世纪以来阿拉伯哈里发的军队的征伐,伊斯兰教的教义在这些地区得到传播的结果。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盛行于南美、非洲或远东,这是由于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国王或王后们通过其陆军和海军强力推行殖民政策的结果。
有人曾认为某种语言如果语音优美、表述清晰、具有文学魅力或宗教影响,可能会变成国际通用语。
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和法语都是范例。
认为,一种语言成为全球通用语,并不取决于它是否结构简单、词汇丰富、文学遗产雄厚以及文化与宗教影响深远。
这些因素可能会激励和启发人们去努力学习某种语言,但是不能保证这种语言将会永放光芒。
以昔日无限风光的拉丁语为例,今日只能在一些天主教堂做礼拜时才能听到。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国际语言,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一种语言的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
中国五代时期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曾说过“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做天子靠得不是仁政爱民,而是谁的兵强谁的马壮。
作天子是如此,要想成为全球通用语亦要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通用:英语是如何成为世界语言的第一章开篇——四次外敌入侵和一场文化革命我感觉到了一阵无意识的颤栗,就好像什么东西搅动了我,我半梦半醒。
那些文字背后潜藏着遥远、奇特又美丽的东西,即便我能领会,它也必定远超古英语的表达范畴。
——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魔戒三部曲》、《霍比特人》作者——译注)* * *1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我们的故事从一场人祭开始。
比这更奇怪的是,这场人祭发生在一个丹麦沼泽。
但最奇怪的怕还在于,这暴力的英语世界起源是由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所记载,他是《日耳曼尼亚志》这本书的作者,《日耳曼尼亚志》…记载了日耳曼民族的本源及国家形象‟。
塔西佗笔下的日耳曼部落崇尚自由,妻子忠于丈夫,公众都拒绝奢侈浪费;其中,邓科特里人尤其擅长马术;苏比人…把他们的头发打成结‟,还有很多关于别的民族的描写。
不过毕竟瑜不掩瑕,塔西佗又接着描述下去:这七个部落都没有什么好记载的,除了对土地女神纳瑟斯的祭祀以外:…该祭祀仪式由一些奴隶组成,而这些奴隶在祭祀过程中会被沉入湖里‟。
七个原始部落中的一个叫做“Anglii”,它在历史上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盎格鲁”。
沼地男尸之一,其面色犹若熟睡之中后来的事实证明:塔西佗的确是个优秀的观察者。
泥煤有神奇的保护作用,而…Anglii‟的残忍特质被其完好无损地记录了下来。
1950年,两名丹麦泥煤采集工人在图伦附近工作,结果挖出了一具尸体。
但当警察到来的时候,他们先召来的是本地的历史学家而非验尸官。
之后的调查就纯粹往历史方向走了。
这些沼地男尸(Moorleichen)是祭祀的牺牲品,现在在丹麦博物馆展出,保存惊人地完好。
其中的一个男尸是被掐死的,还有一个男尸被割断了喉咙,你可以在下巴上看到被割断喉咙的残端。
在这些时间久远的恐怖场面中,言语已经无法描述这些残酷的死状,但略施法术,你就会听到一种语言,它就是久远时代,我们自己的回响。
这些干尸是全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先祖,被发现的他们也可以证明,在今日,英语发展的轨迹可以在最惊人的地方出现。
英国的南大门——白色悬崖,英国著名景点之一从这些黑暗时代的小小片段也可以看出,英语实际上是一种外来语言。
用于描述西欧西北部海岸线外的小岛而使用的词语“Albion”(阿尔比恩)是由英语的根源——凯尔特语(albio)和盖尔语(alba)——两者合成的,而这两者表示的意思都是“白”,代英国的白色悬崖。
阿尔比恩是一个有着白垩巨人、原始巫术、太阳崇拜和海底怪物的地方,是英国和英国历史的开端。
英语语言的形成,也即从原始状态到盎格鲁-萨克森语中的“Englaland”,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伴随着四次外敌入侵和一场文化变革。
当然,英语在这个方面不算独特,法语、德语还有俄语都有着卑微且血腥的起源,而英语和这些语言略有区别的地方在于它发源地的特质。
英语是这个岛国的真实写照,它是一个混杂了灿烂的遗世独立和耻辱的异族占领的奇特产物。
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罗马人带来的第一次入侵将这个岛国与欧洲的拉丁语系连在了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延续千年。
盎格鲁-撒克逊人带来的第二次入侵建立了独立的英语口语文化,而这在多文化的世界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维京人带来的第三次入侵激发了英国人强烈的国民意识。
上述这些都为英国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多样性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是很有优势的国民特质。
与此同时,伴随着基督教的进入,文化开始变化,影响直至今日。
最后,这些巨变统统被殖民王者诺曼人统统打乱。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将第一个千年的英语发展史总结为“罗马-撒克逊-丹麦-诺曼的英语”。
从公元前55年到公元1066年,此地的传统不断发展,但这个国家的身份始终毫无疑问:一个岛国(更准确的说是群岛),其上的住民都住在海岸边上,只需至多一天就可以越过海峡,来到欧洲大陆。
潮汐和海上的气候从无数的方面塑造了英语语言本身。
起初,海洋之于人们只是一道有效的天然屏障和天然路径,同时也使所庇护的那些部落变得独立、骄傲、警觉并且自我意识强烈。
岛民是与众不同的;不同的是,岛民身心的范围和见识是不同的。
欧洲众国中,英国最早出现运用本国语言记载先民探索过程的口述史(即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而这绝非偶然。
但岛国性并不是英国人对外贸易欲望的来源。
许许多多的岛国,比如日本,就逐渐对外隔绝。
海虽限定了英国人的活动范围,却激励他们成为海员、商人、探险家还有帝国的建立者。
语言和文化映照出了英国人的经历,寄予了他们喜好对外交流的性格。
海将利物浦和查尔斯顿、都柏林连接起来;将惠特比和伦敦、新南威尔士连接起来;将布里斯托和牙买加连接起来;将费城和加尔各答连接起来。
在英国国民意识形成的过程之中,海所起到的作用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从另一方面看,正如历史学家戴维·迈尔斯说过的,“外面的世界并未被多佛的白色悬崖吓跑,它选择绕着白色悬崖打转,侵入了泰晤士河、乌斯河、汉堡河、特伦特河、泰恩河、福斯河、克莱德河、迪河、莫西河、塞文河还有香农河的水道。
”英国历史上发生的许多高潮时分,比如说英国历史上的所有高潮时刻——1588年英西大海战,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之战,1940不列颠之战——其成功的原因都有共性:在英吉利海峡周边、南方、西方还有空中的布防。
英国历史上一系列里程碑事件的起始,发生在公元前55年:罗马战无不胜的执政官朱利叶斯·凯撒,发动了一场向英国本岛南部海岸登陆的战役。
* * *2正如塔西佗一样,凯撒同样认为:高卢北边的迷雾之岛是一片值得征服的土地(pretium victoriae),但是他对英国的征服之旅却以惨败告终。
罗马的入侵部队不得不放弃突袭的优势,停泊在英国多佛。
布立吞人(Briton)的军队自白色悬崖居高临下,战车部队和骑兵军队在敌军舰队沿海岸移动的时候,调动这些力量尾随跟踪。
最终,凯撒的军队历尽艰难终于靠岸,他们在敌军领土上熬了一个月,但因实在难以坚持,最后还是经由英吉利海峡撤回安全舒适的高卢。
罗马时代的英国遗迹——菲什本宫殿接下来的第二年,罗马军队再次入侵,这次几乎同上次一样,仍旧毫无建树。
在罗马人尚未搞明白自己究竟是征服者还是殖民者之前,整场侵略战争都目标不明、计划不周。
但是在公元43年的时候,罗马皇帝克劳迪亚斯最终建立了罗马最北的省份“不列颠尼亚”(Britannia),也就是古英国。
罗马统治下的和平生活给这个农业化和基本由文盲构成的社会带来了好处,像是道路的修建,公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们能够接受教育。
同时,罗马人也在当地建立了以罗马化的布立吞人组成的精英统治阶级,这些统治阶级享有一定程度的文明生活,水平与罗马或其地中海殖民地大致相当(就如我们所能看到的那样,像是奇切斯特菲什本附近那辉煌壮丽的宫殿)。
拉丁语作为学术、法律和政府用语建立形成,受过教育的布立吞人开始接触大陆文化(译注:相对于英国被称作岛国,欧洲被称为大陆)。
比如说诗人马提雅尔就声称,在遥远的不列颠尼亚也有人阅读他的作品。
在大约400年里,罗马国富力强,这块殖民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在罗马放弃了对英国的占领之后(传说是在公元410年),来自欧洲的新一代征服者就将目光投向了海峡彼端的那片富饶之地,罗马为这片土地带来的安宁不复存在。
在罗马掌控英国的最后混乱的几十年中,亚瑟王的传说出现了,这是英国文化的奠基性传说之一。
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魅力几乎无人能挡。
对于这位“曾经却是永远的国王”,可能学者们会为他的祖先是谁这个问题而争论不休,他是凯尔特人的英雄,也是罗马的战争领袖。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无论这是历史还是神话,亚瑟王传说都引发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创作,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学术纷争的层面,包括坦尼森、瓦格纳和马克·吐温在内的大作家都曾参与过该题材的创作。
同时,亚瑟王还会继续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民间传说而发展下去。
梅林、吉娜薇、兰斯洛特和其他圆桌骑士们是以英国人作为原型,但是亚瑟王作为一个爱国者和体面的一个命中注定的冠军,实际上是一个不列颠人,而非英国人,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区别。
正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些日耳曼的掠夺者们用一把代表着未来的剑引入了自身的价值——成为盎格鲁人(Angelcynn=kin of the Angles,即“盎格鲁人的家族”),或者说“英国人”。
* * *3根据盎格鲁-撒克逊人编年史——他们自己的大事件记录,这些来自萨克森(德国地区)的入侵者是极为可怕的新敌人。
编年史中这样记录道:“前所未有,这个岛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大屠杀。
”从公元449到800年间,罗马不列颠人经历了征服、占领和制服的过程。
凯尔特人向西方和北方逃窜,就像“火烧屁股”一般逃离侵略者的魔爪。
盎格鲁-撒克逊人占据了之前罗马不列颠人的殖民地,并且掌握了不列颠岛上最为肥沃的这片土地的控制权。
在150年的时间里,在大致相当于今天英格兰的疆土上,他们建立了7个国家,分别是诺森布里亚、麦西亚、东英格兰、肯特、苏塞克斯、艾塞克斯和韦塞克斯。
在这个过程中,古代英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布立吞人被剥夺了财产,并被认为是外国人,这些人是威尔士人的先祖。
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互相敌视。
一首早期威尔士民歌的片段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以一颗“一往无前的心”向“撒克逊的土地”进发。
征服者总是“撒克逊人”,但是逐渐地“Anglii”和“Anglia”这些词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日常用词中。
大约在第一次海征(英国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的150年后,在各种方言中,他们逐渐得到了名称:盎格鲁人(Angelcynn ),他们的语言被称为Englisc,在今天被叫做古英语。
到公元1000年的时候,这个国家逐渐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Englaland),也就是盎格鲁人的土地。
尽管有如裂谷一般的文化界限将整个英国分开,一边是英格兰,另一边是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裂谷两侧还是有很重要的同化交融,对同时代的英国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凯尔特人的抒情精神感染了英语的口语和文学,从最早的歌谣到乔治·麦卡伊·布朗和谢默斯·希尼的诗句,其品质之高都是以撒克逊人的思维所不能理解的。
很多出色的英语作家都是凯尔特裔,像是斯威夫特、伯克、伯恩斯、斯科特、史蒂文森、王尔德、萧伯纳、贝克特、乔伊斯和狄兰·托马斯,他们的作品融合了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直白,加上睿智和富有冲击力的愁思,还有无法定论的“其他”情感。
威尔士作家简·莫里斯将这种“无法细述的渴望”定义为凯尔特人特有的气息。
“感伤是其中的一部分”,她写道,“但是以欢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形式多情而敏感。
……只简单的一瞥,我就好像被这种情感所降服,超越时间驶向虚无。
”与布立吞人相比,盎格鲁-撒克逊人务实,对生活乐观进取,让人不禁联想到干劲十足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