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惯性的正确说法?题目: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惯性的正确说法?- A)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不会改变运动状态- B)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会改变运动状态- C)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A)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不会改变运动状态 A)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不会改变运动状态2. 题目:车辆行驶时,司机急刹车,你身体向前倾斜的现象是由以下哪个物理现象引起的?题目:车辆行驶时,司机急刹车,你身体向前倾斜的现象是由以下哪个物理现象引起的?- A)作用力- B)质量差- C)牛顿第一定律- D)牛顿第二定律答案: C)牛顿第一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3. 题目: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个物体的重力为零?题目: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个物体的重力为零?- A)在空中自由下落时- B)在水中浮力与重力平衡时- C)水平地面上静止时- D)竖直地面上静止时答案: B)在水中浮力与重力平衡时 B)在水中浮力与重力平衡时第二部分:填空题1. 题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F = ? × a。

题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F = ? × a。

答案: m(质量) m(质量)2. 题目:在什么情况下,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题目:在什么情况下,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答案:当速度的变化是匀变化时当速度的变化是匀变化时第三部分:简答题1. 题目:简述赛车在转弯时为什么会向外飘离的现象。

题目:简述赛车在转弯时为什么会向外飘离的现象。

答案:当赛车在转弯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车辆惯性使得车辆继续直线前进的趋势,导致车辆向外飘离。

当赛车在转弯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车辆惯性使得车辆继续直线前进的趋势,导致车辆向外飘离。

2. 题目:解释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

题目:解释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学校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2、物理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组成的。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和,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5、认知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技能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一个层次;体验性目标的行为水平要求有、认同、三个层次。

6、现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新课标中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有:、、。

7、属于认知目标的理解水平的物理内容有、、等。

(写出三个即可)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2、“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内容()3、在评价内容上不能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的考查,应注意评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4、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共有两方面:知识的要求、物理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5、学生在进行猜想和假设时,需要有两个行为,一是假定,二是解释()三、简答题(共45分)1、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对此理念新课标是怎样解读的?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

(10分)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要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并说明这些基本要求属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

(15分)3、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有哪些?(10分)4、新课标对某三级主题表述: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请结合“基于课程标准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要求,写出第八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目标。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四套)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四套)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学校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2、物理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组成的。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和,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5、认知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技能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一个层次;体验性目标的行为水平要求有、认同、三个层次。

6、现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新课标中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有:、、。

7、属于认知目标的理解水平的物理内容有、、等。

(写出三个即可)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2、“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内容()3、在评价内容上不能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的考查,应注意评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4、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共有两方面:知识的要求、物理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5、学生在进行猜想和假设时,需要有两个行为,一是假定,二是解释()三、简答题(共45分)1、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对此理念新课标是怎样解读的?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

(10分)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要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并说明这些基本要求属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

(15分)3、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有哪些?(10分)4、新课标对某三级主题表述: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与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与答案

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15 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A. 科学素养B. 知识储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C)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A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B)A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附答案)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附答案)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3.评价应(全面)地反映教学的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4.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5.物理学理论是人类对自然办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6.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7.物理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

8.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9.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10.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作决定时尝试运用科学工作者原理和科学方法。

11.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13.在探究活动中,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4.学校实验室应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15.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_知识与技能)_,经历基本的_(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_(科学精神)_的熏陶。

16.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7.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

18.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含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含

2021 年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一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题 1 分,计15 分〕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升全体学生的〔A. 科学修养B.知识储蓄C.道德质量2.以部下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A〕D.C研究能力〕A.拥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术,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丈量工具,能丈量一些根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办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绘实验结果C.经过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案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经过实查采集凭证,会利用多种渠道采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采集能力D.拥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研究平时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平时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加察看、实验、制作、检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以部下于“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A.养成脚踏实地、尊敬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威望,勇于创新,有判断民众传媒信息能否切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看法与他人沟通的意识,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看法B.拥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术,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丈量工具,能丈量一些根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办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绘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试试应用的科学规律去解说某些详细问题。

有初步的剖析归纳能力4.以下不属于研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拟定方案〞的要求的是〔D〕A.明确研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试试选择科学研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械C.试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以下不属于研究活动“沟通与合作〞环节的根本要求是〔B〕A.有正确表达自己看法的意识B.能关注研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那么又尊敬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他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方案6.以下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研究环节的是〔C〕A.能从平时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察看中发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互相作用及能量三全局部,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版篇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2011版▽▽▽▽▽▽▽▽▽” 将其纳入“课程内容”。

A、自主B、合作C、科学探究D、传统三、简答题(32分)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0分)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应注意哪几个方面?(6分)3、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4、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哪些建议?(8分)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四、论述题(16分)新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哪些建议?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科学探究、科学内容3、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分析与论证4、课程目标、科学素养5、作业评价、测验6、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7、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8、评价体系、他评、自评9、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10、内容、标准、工具11言语式、非言语式、言语式12、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二、选择题1、D2、C3、B4、B5、B6、A7、A8、C三、简答题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应注意哪几个方面?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3、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注重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4、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哪些建议?重视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四、论述题新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哪些建议?第一、教材要为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服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倡导科学探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第二、内容的选择有利于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弹性一,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空间第三、内容的组织为实施科学探究提供便利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第四、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传递多种有教育价值的信息第五、教材的编写要有特色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篇二: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2011版 - 副本5、()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情况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15 分)
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 )
A. 科学素养
B. 知识储备
C. 道德品质
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
A. 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B. 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C.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 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 )
A.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
B. 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 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D.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
A.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D.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 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
A.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 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岀现的新问题
C. 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 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 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 )
A.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 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 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岀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7. 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
主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 B )
A.机械能B .电和磁C .电磁能D .能量守恒
8•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d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电磁能,属于能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B )
A.e、f、g、h B . b、d、f、g、h
C.a、b、c、d D . a、c、e、h
9. 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A )
A.独立操作 B .认识C.理解D.了解
10.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 ( D )
A.经历
B.认同
C.内化
D.计算
11.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 B )
A.作业评价
B. 实验评价
C.作品评价
D.成长记录
12 •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的是
(C )
A.教学内容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态度 D •教学效果
13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
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A )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岀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C. 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D.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14 •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的是( C )
A.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B. 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C.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D. 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15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含A、E、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

2. 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媒体教学资源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____________ 、物质的属
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材料及其应用。

4.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部分内容组成。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正确打“/'错误打“X”)
1.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2. 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
3. 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
4. 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5. “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之一是:(1)知道质量的含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其中第
(2)点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0分)
1、(5 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
2. (5 分)根据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说说一节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3、(10 分)课程资源包括哪些?请列举10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 分,计15分)
1. A
2. C
3. A
4. D
5. B
6. C
7. B
8. B
11. B 12. C 13. A 14. C
、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计10 分)
1. 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2. 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3.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4.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5. 科学研究科学内容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正确打错误打“X”)
1. V
2. X
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0 分)
1 . (5分)(1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 (5 分,答对一条给1 分,正确答5 条以上按满分5 分计)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1)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2)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4)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6)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7)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3. (10分,每例1 分,10例共1 0分,正确答1 0条以上按满分10计)(1)
教科书(2)教师教学用书(3)学生课外用书(4)科技书刊(5)音响资料(6)教学软件(7)互联网(8)图书馆(9)实验室(10)校外的博物馆(11)科技馆(12)工厂(13)农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