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语文课标考试习题及答案

语文课标考试习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人,教师是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研究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第二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三、多选题(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1~2年级要多认少写、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默读。
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中的“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但是,在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这违背了新课标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要求。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和研究,找到合理的解释和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阅读研究,在写作中研究,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表达、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识字、写字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能力、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研究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选项为A、①②③④。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1、问题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默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预测、推理、归纳等。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附答案(各地真题)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6.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7.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二.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答案)

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答案)一、填空题。
(28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小学写话”,3~6年级为“小研究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研究”的要求。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人,教师是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7、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研究活动的教学重点。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4分)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2、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研究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5、“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6.第二、三学段,课内作每学年16次左右。
A、8次B、7次C、16次D、14次7.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145万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笔画数最多的是()A. 明B. 笔C. 语D. 课2. “春天”一词在句子中通常作什么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定语3. 下列哪句古诗不是出自唐代诗人?()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老师”一词的反义词是()A. 学生B. 家长C. 朋友D. 医生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风吹过稻田,稻穗轻轻摇曳。
B. 雨滴落在窗户上,发出滴答声。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小猫在沙发上蜷成一团,打着呼噜。
6. “长江”一词在句子“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中作什么语?()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7. 下列汉字中,属于上下结构的是()A. 林B. 森C. 晶D. 李8. “美丽”一词的同义词是()A. 丑陋B. 漂亮C. 普通D. 奇怪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沉重而冰冷。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D. 他像一阵风一样跑过操场。
10. “勇敢”一词的反义词是()A. 胆小B. 聪明C. 懒惰D. 勤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12. 在句子“______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中,应填入的形容词是“明亮”。
13. “不入虎穴,______”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14. “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15. 在句子“老师布置了______作业,学生们都认真完成了。
”中,应填入的量词是“许多”。
16. “______”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赋予事物人的特征来表达情感。
202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三套)

202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三套)====================================一、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爸爸是一名兽医,他非常喜欢动物。
他每天都要去看病的动物。
一天,他为一只小狗治疗了一下午,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爸爸真的是个热爱动物的人。
1. 爸爸的职业是什么?()A. 医生B. 老师C. 兽医D. 工程师2. 为什么爸爸回家很晚?()A. 喜欢狗B. 去看望病人C. 有很多事情要做D. 和同事一起聚餐(2)一家人去野外游玩,小明看到了一只蝴蝶,他追着蝴蝶跑,乌龟爬得慢,车跑得快,小猫蹦蹦跳跳,小鱼在水中游,这个场景真美丽。
3. 小明看到了什么?()A. 鸟儿B. 汽车C. 蝴蝶D. 小鱼4. 谁跑得最快?()A. 乌龟B. 小猫C. 蝴蝶D. 车(3)小李的书包很重,进别人家里的时候,他不小心撞到了瓷瓶,瓷瓶掉在地上摔碎了。
好在这只是一个假的瓷瓶。
5. 小李的书包里有什么?()A. 书B. 别人家的东西C. 瓷瓶D. 玩具6. 瓷瓶是真的还是假的?()A. 真的B. 假的(4)小芳参加了跳绳比赛,她一下子跳了很多个,捧着奖杯高兴地跳了起来。
7. 小芳参加的比赛是什么?()A. 游泳比赛B. 画画比赛C. 跳绳比赛D. 竞走比赛8. 小芳获得了什么奖杯?()A. 冠军奖杯B. 亚军奖杯C. 排名第三的奖杯D. 参与奖二、作文(10分)请你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100字。
题目:我的家乡请你描述一下自己的家乡,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名胜古迹、特产等方面的内容。
三、连词成句(每题2分,共10分)请根据所给单词连成完整的句子。
9. 昨天母亲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花。
(母亲/昨天/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花。
) 答案:_________________。
10. 我们学校在北京。
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学语⽂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新课程⼩学语⽂课程标准及答案⼀、填空题:1、识字的途径有两个:⼀是,⼆是。
(集中识字;随课⽂识字)2、词串识字的功能有,,,。
(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铺垫功能)3、写字教学中要求做到“三个⼀”,指的是:,,。
(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约⼀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约⼀拳;握笔点离笔尖约⼀⼨。
)4、低年级的识字,要遵循、的原则。
(多认少写;识写分流)5、阅读教学是、、之间的对话过程。
(学⽣;教师;⽂本)6、阅读教学流⾏语:“三品”(品词、品句、品读)“三层次”(感悟、积累、运⽤)“三境界”(⼭是⼭,⽔⾜⽔;⼭不是⼭,⽔不是⽔;⼭还是⼭,⽔还是⽔;)7、学⽣阅读的⽅式、⽅法有多种,如、、等。
(朗读;背诵;默读;诵读;浏览;摘抄;交谈)8、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向互动,指的是、的互动。
(师⽣之间;⽣⽣之间)9、阅读教学承载着多重任务,但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的、和。
阅读能⼒;阅读⽅法;阅读习惯)10、阅读课的设计要以为线索,把、、、、有机结合起来。
(读;感悟;理解;积累;运⽤;表达)11、写作是为了表达和____________。
(与⼈交流)12、⼩学阶段的写作具有_______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发的需要。
(练习)13、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_____________的紧密联系。
(学⽣⽣活)14、低年级写话要以________为主,让学⽣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
(⿎励)15、写作教学要从内容⼊⼿,引导学⽣通过多种途径积累___________。
(写作素材)16、写作素材既来⾃观察⽣活得来,来⾃个⼈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______的积累。
(阅读)17、 ______作⽂,能培养学⽣的创新思维,是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重要⽅式。
(想像)18、作⽂的评改和______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
(交流)19、作⽂教学中,要引导学⽣形成____________的习惯,更要引导学⽣在修改中学会修改。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2、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 (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 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令狐采学
一、填空题。
(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
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
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
③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D 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分析题(50分)
(一)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
(10分)
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这为尽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
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
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可以看
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