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学案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学案

7.1自由平等的真谛【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案例,结合教材,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

2、结合网络语言暴力和全国妇女宣传片的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3、通过学习自由与平等,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自由主要指人们,依照活动的权利。

2、法治与自由,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法治既自由又自由。

3、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之一。

5、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6、我国公民的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互动探究】任务一、探究断线的风筝案例,及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结合教材,知道自由的含义限制及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由观。

探究活动一请同学们思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句诗的含义。

探究活动二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

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已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

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

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

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探究活动三观看视频:网络语言暴力。

思考: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阅读教材第92页内容,思考:自由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任务二、列举身边关于平等的实例及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正确理解平等的含义,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及表现,树立正确的平等观。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班级:姓名:课前案自主预习参照《课前预习》,(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一)课前预习 10分钟1、自由有哪些意义?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4、平等的含义是什么?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什么意义?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具体表现?(二)课中探究探究一:无法治不自由材料:一只风筝在天上飞, 它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 让自己不再被束缚。

天空答应了它的乞求。

线断了, 从筝如愿以偿, 它看着自己飞过广场, 飞过高楼, 越飞越高, 浑身充满了力量, 感到幸福极了。

正在此时, 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 满心欢喜的它还来不及回味, 就一头栽了下来, 再也无法飞了。

(1)风筝为什么那么想挣脱那根线?这说明了什么?(2)挣脱了束缚的风筝再也“无力回天”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二:法眼看平等材料一:近来在车顶或车尾处贴挂卡通玩偶,成为不少车主的“新时尚”。

有人认为“车顶有玩偶,若引发事故要负责任”部分车主认为 :“在自己的车上粘贴玩偶是我的权利和自由,凭什么我负责任?”材料二:深圳的赵女士在车顶放了一个蜘蛛侠玩偶,不料刚一上路就被其他司机举报,最终交警对赵女士给予了 500 元的现金处罚。

交警表示,赵女士的行为属于非法改装,会分散其他驾驶员的注意力,容易引起追尾或刮擦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16 条第一项和《机动车登记规定》第 57 条明文禁止该行为,处罚是有理有据的。

你认为材料一中部分车主的观点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赵女士在车顶放蜘蛛侠玩偶被交警处罚给了我们哪些警示?课后巩固1. 自由、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以下言论与它们的内涵不一致的是()A. 天下有绝对的自由,但无绝对的不自由B.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C. 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D. 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2.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城区摆设摊点、聚集闲逛,给疫情防控造成一定隐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阐述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指出无法治不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标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完成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之后,了解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但是由于中学生思想跳脱自由,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十分重要。

本节课将主要引导学生知道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目标:知道自由与平等的内涵;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

素质能力目标:依据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正确行使自由权利;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价值取向目标:崇尚在法治框架和范围内的自由,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活动体验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那么,我们所向往的自由、平等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导入新课,既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又能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无法治不自由活动一:“漫谈自由”古今中外,人们不曾一刻停止过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你们能给列举出一些追求自由的人吗?为什么人们渴望并追求自由呢?学生回答:陈胜吴广、陶渊明、李白、孙中山、共产党人等。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同时代都有人为追求自由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师生共同探讨追求自由的作用: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活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7-1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三、新知讲解:
第一目 无法治不自由
过渡:自由自古就是人们的追求,今天在座的同学们,你享受到自由了吗?你对自由的看法是如何呢?你想要什么样的自由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所以该网民有言论的自由,但该网民违反法律,被刑事拘留。
知识点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设计问题与活动,准备图片素材/视频。
学生准备:课前自主学习,课下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像梦一样自由
教师导语:在法治社会,我们能否真的像梦一样自由,无拘无束呢?同样,在现代社会,有没有绝对的平等?人类一直在渴望自由和追求平等的道路上探索。自由平等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师补充: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
提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些变化和做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③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④法不责众,不必在意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案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案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一)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的作用是什么?(1)能增强_____的幸福感;(2)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3)推动_____的进步与繁荣。

2.为什么自由需要一定的限制?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_____的、_____的。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什么是自由?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_________的自由。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法治与自由_________,不可分割。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_____,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_____。

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二)法眼看平等5.什么是平等?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_____,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之一。

(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_____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_____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______,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_____,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问题探究1.塞万提斯说:“自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的幸福之一。

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部编版)

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7.1 《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自由的含义。

2.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3.理解平等的含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预习要点●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三、预习问题1.自由的意义?(课本99页)2.为什么说自由都是有限制的?(课本99页)3.自由的法律含义?(课本100页)4.法治和自由的关系?(课本100页)5.平等的意义?(课本101页)6.平等的含义?(课本101页)7.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课本102页)四、预习检测1.风筝在风中的自由是靠线的束缚而获得,一旦系着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

这告诉我们()①离开了法律,公民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该题考查法治与自由。

依据教材知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分析材料可知,①②③表述正确;④错误,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要依法行使。

故选:A。

2.自醉酒驾驶纳入刑法以来,醉驾率减少七成,十年来约减少两万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A.法治和自由相互对立,二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法就要受刑罚处罚C.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D.公民应积极执法,共同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分析】本题考查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题文信息涉及法治和自由的关系,说明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自由和平等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2. 探讨自由和平等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3. 分析自由平等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自由和平等的概念及作用1. 自由的含义:自由是指个体在不受外界干涉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选择行动的状态。

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自由等方面。

2. 自由的作用:自由是个体实现个性发展、追求幸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个体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3. 平等的含义:平等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

平等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等方面。

4. 平等的作用:平等是保障个体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础。

只有在平等的环境下,个体才能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二、自由和平等的关系及实现方式1. 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自由和平等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而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2. 实现自由平等的方式: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个体的权利和利益,消除社会不平等和歧视,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三、自由平等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 个人生活中的自由平等:在个人生活中,自由和平等是个体追求幸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个体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只有在平等的环境下,个体才能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2. 社会发展中的自由平等:在社会发展中,自由和平等是社会繁荣和进步的前提。

只有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社会才能实现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导学任务:1. 思考自由和平等对你个人生活的意义,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由和平等的真谛?2. 分析社会中存在的自由和平等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3. 思考自由平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你如何能够为实现自由平等做出贡献?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学习,你对自由和平等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自由和平等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学案: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学案: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平等意识,坚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形成追求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事例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辩证思考问题。

3.知识目标:会正确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知道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未来。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难点: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未来【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课本P90——P95,填一填:1、人们向往。

2、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

3、与自由,不可分割4、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5、法律面前平等。

6、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规定各项权利。

7、任何公民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

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课本第90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谈一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活动二:阅读课本第91页,说一说: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活动三:阅读课本第91页的“探究与分享”,想一想:网络言论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吗?活动四:阅读课本第93页的探究与分享,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请用身边的实例,说一说:自己对平等的认识。

活动五:阅读课本第94页“探究与分享”,查阅资料后说一说:1、2017年两会期间,女性代表和委员的数量与比例。

2、我国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

【课堂小结构建网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下列几位同学各自谈了对“自由”的观点,你赞成的观点是( )A.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C.自由就是完全不受限制和约束的行为D.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2、无限制的自由,导致的结果是( )A.增强个人幸福感 B.激发每个人的活力C.推动社会进步与繁荣 D.导致混乱与伤害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对其含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平等是绝对的平等 D.平等是相对的平等4、拥有自由会带来益处是( )A.可以不受限制的为所欲为 B.对有意见的人可以随便开骂了C.在网上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了 D.能增强个人幸福感,能激发个人的活力5、下列对平等的表述,错误的是( )A.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B.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C.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D.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6、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说:“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这体现了( )A.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B.民主与法制的统一C.平等地享有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7、八年级学生小华双休日在校外的大街上欺负一名女生,被路过学校一名教师发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由限制的,相对的。

2.理解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识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两层含义。

二、自主预习
1.必要的限制是对的保护。

无限制的,只会走向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守才能享自由。

3.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其二是不同情况。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合作探究
有位哲人说过,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怎么看?
四、随堂演练
1.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

“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有急事要办,可以插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3.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下列对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 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
B. 真正的平等不该有丝毫的不均衡
C. 平等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D. 社会不可能实现平等
4.民主、自由总是相对的、具体的,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不受限制的绝对的自由和民主。

因此()
A.真正的自由、民主是不存在的
B.任何社会的民主、自由都是虚伪的
C.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法制范围内享受民主和自由
D.任何社会的自由、民主都是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和自由
5.信息科技的发展助推了网络时代的到来,生产生活的需要刺激了网络自由的膨胀。

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是言论自由者,不受身份、姓名、年龄、职业、时间和地点等任何限制,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递自己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转发别人的动态、评论时下的热点,号称“有网络就有自由”。

不否认网络自由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带给生活的方便快捷、带给人类的引力诱惑,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传播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我们不反对网络营销,但坚决抵制通过网络谣言、言语戏谑进行网络非法炒作,一切网络自由言论都应该坚守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公德、尊重历史事实的传播底线。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自由自由自由
2.秩序底线
3.同等对待差别对待
4.标志
合作探究
法的平等是一种规范上的平等,不是事实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而不是禁止任何差别对待。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随堂演练
1.A
2.D
3.C
4.C
5.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