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BAS)设计策略及效益分析

楼宇自控系统(BAS)设计策略及效益分析一、前言智能建筑是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建筑设备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为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使科技与建筑完美的结合,投资更趋合理,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节能、便利的环境。
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学科、高新技术的巧妙集成,它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其本质是通过综合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功能子系统,以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平台,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桥梁,把现有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綜合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实现对整个建筑的高效管理、控制和共享。
以下将对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策略和产生效益进行简述,提高对楼宇自控系统认识。
二、楼宇自控系统(BAS)设计策略成功楼宇自控系统(BAS)工程离不开合理规划、精心设计,规划设计要点介绍如下:1、工程需求分析。
(1)结合项目投资研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了解投资者具体需求以及期望目标;(2)确定建筑物内实施自控及管理的各功能子系统;(3)提列确定纳入楼宇自控系统实施监控管理的受控设备一览表。
2、确定楼宇自控系统(BAS)控制方案。
(1)依据机电专业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确定BAS监控范围,对确定纳入实施自控及管理的各功能子系统,制订详细的控制策略说明,探讨控制方案,确定控制功能和网络架构。
(2)根据系统大致规模及今后的发展,确定控制中心选址、面积和室内设备布置;针对第三方系统预留智能接口,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无缝链接形成统一整体。
(3)确定楼宇自控系统(BAS)的电源要求,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内设专用配电盘,中央工作站配置UPS供电设备,其容量满足楼宇自控系统(BAS)内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按实际状况考虑;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变化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对于大规模系统组网(约大于600点)现场控制器及末端设备的电源要求建议亦应纳入UPS 供电范围。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可做模板)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前言: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做?薛哥整理了一篇分享给大家,收藏做标准模板也可以。
正文:概述本方案针对楼宇自控系统(BAS)而进行设计,根据该项目的特点,我们将利用BAS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公共照明、空调系统、供暖通风、给水排水系统等实行全时间的控制和管理,系统收集、记录、保存有关系统的重要信息及数据,作到一体化管理,达到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办公环境需要、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的效果,最大限度安全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1、设计依据提供一些标准和规范以及招标文件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技术文件;2、需求分析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厦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要想管理好大厦内的机电设备,首先必须要知晓它们的运行情况、所处系统中担任的角色以及设备的特性等。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建立在机电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自控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将大厦中的不同机电系统设备产生的信息汇集起来,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实现对所有被监控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等现代城市综合体本案需要楼宇自控系统(BAS)监控内容具体描述如下:空调及动力设备(通过DDC接入BAS)送/排风机系统新风系统排风排烟给排水系统(通过DDC及接入BAS)集水井排水泵公共照明(通过DDC接入BAS)公共照明3、BAS系统监控内容根据项目要求,本项目楼宇自控系统监控的机电设备包括:公共照明、空调系统、供暖通风、给水排水系统。
根据某大厦内各类功能建筑的以上各系统设置情况不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置范围及监控内容如下:3.1 新风机控制监控内容控制方法启停控制空调可以通过BAS系统自动控制启动停止,也可以在现场手动控制;具有定时启停功能,可以根据预定的时间表启停设备;具有联锁功能,送风机启动前,风阀全开,送风机启动后,温度、流量控制回路使能,送风机停止后,风阀关闭,水阀关闭;支持消防联动,接受消防强制信号控制送风机以及风阀。
霍尼韦尔BACtalk艾顿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书

霍尼韦尔BACtalk艾顿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书Honeywell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目录1前言 (6)2需求分析 (6)2.1项目概述 (6)2.2系统优势与特点 (7)3系统设置总则 (11)3.1楼宇自动化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 11 3.2系统设计依据 (11)3.3系统设计原则 (12)4系统监控范围 (13)5Envision for BACtalk系统概述 (14)5.1Envision for BACtalk系统结构 (16)5.2中央图形操作站 (17)5.3控制器 (18)5.3.1全局控制器(BCM): (18)5.3.2大型控制器(VLX): (21)5.3.3中小型控制器(VLCs): (23)5.3.4V A V控制器(V A Vi-SD): (35)5.4传感器及执行器 (37)6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38)6.1总线型结构及开放的网络协议- - BACnet.. 39 6.2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及控制功能 (40)6.2.1冷冻站系统监控 (40)6.2.2热源系统监控 (43)6.2.3空气处理系统监控 (44)6.2.4给排水系统监控 (49)6.2.5供配电系统监控 (51)6.2.6照明系统监控 (52)6.2.7电梯系统运行监视 (53)6.2.8与第三厂商设备及其他系统的通信 (53)6.3BA系统节能控制 (53)7系统软件功能及特性 (56)7.1软件功能 (57)7.2系统软件特性 (58)8系统调试、验收及维护 (59)8.1系统调试 (59)8.2完工验收 (60)8.3资料提交 (60)8.4维护和保修 (61)1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建筑物迅速崛起及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必然条件。
而现代化建筑物的大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必然导致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技术性能复杂,维修服务保养项目的不断增加,管理工作已非人工所能应付。
一套全面建筑设备监控(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1章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1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88892㎡,由大剧院、体育馆、射击馆、会展中心等建筑组成。
这样规模的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机电设施协同运转才能为在场馆内的人员提供安全、舒适并节能的空间环境,这也是楼控节能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
另外,为实现整个市民活动中心建筑设施管理的现代化,和最佳的节能需求,设计方在设计系统集成时,充分考虑了全年不间断地运行需求、电磁环境的影响、宜都地区气候特点,以及与建筑群内其他系统兼容性等问题。
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以长期的经营需求为主,充分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遵循国内国外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根据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控制的要求,系统集成控制应具有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并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扩展灵活,以满足使用方运营、管理的需要。
本着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计划选用楼宇自控系统。
1.2需求分析本项目是一集楼宇自控、消防及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楼宇。
系统设计以满足用户的要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根设计院有关图纸,以技术前瞻性为导向,采用优化的设备配置、运行方案及管理方式,为大楼提供高效率的系统管理,为大楼的机电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为大楼提供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根据标书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功能和档次,在本工程的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主要应突出以下重点: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大楼提供一个高效、节能、可靠的智能控制系统,对大楼的楼宇机电设备予以控制,实现绿色、智能的建设目标,充分展现现代化大厦在智能化管理上的特点。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本项目这样的现代化建筑,需要采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楼宇自控系统,西门子公司的全以太网结构楼宇控制系统正是顺应这一要求而推出,具有技术的前瞻性,并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我们所采用的系统应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产品,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其先进性应体现在硬件产品成熟、优质,在国际上有过较长时间的应用历史背景,另外在通讯协议上应能够具有良好开放性和通用性,并已成为发展主流的先进通讯协议,以确保用户在日后系统的升级和扩容上不受单一产品通讯协议限制,方便的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容。
楼宇自控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规划设计方案1.1楼宇自控系统1.1.1系统概述本工程为某体育中心, 设有网球场、室内健身、高尔夫、瑜伽室及办公室,建筑按五层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将对整座建筑的机电设备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实现体育馆设备管理系统自动化,旨在对体育馆内空调新风、通风、给排水以及动力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以满足使用者对于馆内温度、通风等环境条件的严格要求,创造舒适的建筑环境同时达到服务和能源双优的效果。
根据某体育中心的特点,采用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保证特殊生产环境需要,节省能源10%,节省人力,最大限度安全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
1.1.2需求分析楼宇自控系统的建设需要充分体现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专业性、功能的复杂性、投资的可行性、建设的实用性等弱电系统建设所特有的专业要求,确保某体育中心的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按期正常运行。
楼宇自控系统能自动接收各DDC控制器上传的统计信息及设备状态信息(正常、故障及报警),并能记录、打印、分析和管理。
可完成功能集成,实现与消防报警系统、智能照明、监控和报警等系统的接口和联锁控制,能与其他相关的工作站进行接口,配合集成商搭建成功能完善的物业管理中心。
本方案针对某体育中心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而进行设计。
根据该项目的特点,针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围绕先进的控制理念和开放式的智能化建筑结构方式,依据有关国内外先进成功案例和相关设计规范并结合我们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多年实践经验,运用当今主流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而进行的设计。
高层住宅楼宇监控施工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楼宇监控施工设计方案一、引言高层住宅楼宇的安全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首要保障。
为有效维护楼宇安全和居民财产安全,本设计方案旨在探讨高层住宅楼宇的监控系统施工设计,以满足全方位、高质量的安全监控需求。
二、总体设计方案1. 监控摄像头位置布置为实现全面监控覆盖,设计方案应考虑将摄像头安装在以下位置:入口、楼道、电梯口、公共区域、停车场等。
合理的布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死角,确保监控的全面性和实时性。
2. 摄像头类型选择根据不同的监控区域需求,选择合适的摄像头类型。
考虑到楼宇内部和外部不同环境下的光线状况,建议采用高清晰度的网络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以确保图像质量和识别度。
3. 视频信号传输为保证视频信号的稳定传输和高质量画面的展示,应采用高性能的传输设备,如光纤、以太网等。
同时,可采取视频信号加密和防护措施,确保视频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4. 存储与回放系统监控录像的存储与回放是监控系统的关键环节。
建议采用高容量的硬盘存储设备,并结合灵活的存储策略,如覆盖录像、根据时间段存储等。
同时,配置合适的监控软件,以实现便捷的回放和检索功能。
5. 报警系统设计监控系统应配备可靠的报警功能,以实现异常事件的实时预警和快速应对。
可通过智能分析软件、移动便携设备等方式,提供异常活动检测、目标追踪等功能,确保住宅楼宇的安全和居民的安心。
三、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进行周密的规划设计,包括楼宇结构分析、通电及传输线路规划等。
同时,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影响居民生活,需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表,在业主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2. 预置及布线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合理预置摄像头位置,并进行布线施工。
预置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设备安装及调试摄像头等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系统设置和调试。
包括摄像头连接、配置推流地址、校准、录像设置、网络通信等。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与其他系统配合协调。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2.1 研究目的 (3)1.2.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3)1.3.2 国内外研究热点 (4)1.3.3 国内外研究不足 (4)1.4 本书结构安排 (4)第二章: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4)第三章:某一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4)第四章:某一领域的政策分析 (4)第五章:某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4)第六章:某一领域的区域差异与协同发展 (4)第七章:某一领域的战略建议 (4)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4)第二章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概述 (4)2.1 智能楼宇的定义 (4)2.2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组成 (4)2.3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的功能 (5)2.4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的优势 (5)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5)3.1 功能需求 (6)3.2 功能需求 (6)3.3 可靠性需求 (6)3.4 安全性需求 (7)第四章系统设计 (7)4.1 系统架构设计 (7)4.1.1 整体架构 (7)4.1.2 组件关系 (7)4.2 系统模块划分 (8)4.3 关键技术研究 (8)4.3.1 数据库设计 (8)4.3.2 分布式架构 (8)4.3.3 缓存技术 (8)4.4 系统接口设计 (8)4.4.1 接口定义 (8)4.4.2 接口参数 (9)4.4.3 接口安全性 (9)第五章硬件设计 (9)5.2 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10)5.3 硬件接口设计 (10)5.4 硬件抗干扰设计 (10)第六章软件设计 (11)6.1 软件架构设计 (11)6.1.1 系统架构 (11)6.1.2 技术选型 (11)6.2 数据库设计 (11)6.2.1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1)6.2.2 数据库索引设计 (12)6.3 关键算法设计 (12)6.3.1 密码加密算法 (12)6.3.2 数据分页算法 (12)6.4 软件抗干扰设计 (12)6.4.1 异常处理 (12)6.4.2 数据校验 (13)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3)7.1 系统集成策略 (13)7.2 系统测试方法 (13)7.3 系统功能测试 (14)7.4 系统稳定性测试 (14)第八章系统实施与部署 (15)8.1 实施步骤 (15)8.2 部署策略 (15)8.3 用户培训与维护 (16)8.4 系统升级与优化 (16)第九章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应用案例 (16)9.1 案例一:某商务楼宇 (16)9.2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 (17)9.3 案例三:某医院病房楼 (17)9.4 案例四:某学校宿舍楼 (17)第十章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 (18)10.1 安全策略设计 (18)10.2 数据加密与解密 (18)10.3 隐私保护措施 (19)10.4 系统安全认证 (19)第十一章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 (19)11.1 经济效益分析 (19)11.2 投资回报分析 (20)11.3 成本与收益比较 (20)11.4 投资风险分析 (20)第十二章结论与展望 (21)12.1 研究结论 (21)12.3 不足与改进方向 (21)12.4 今后研究展望 (22)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1 概述某医院将机电设备管理、智能灯光和能源管理三部分内容做在一个管理平台上,实现共平台的统一管理;楼控系统主要包含:楼宇自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的水电空调气的采集系统二部分内容。
在本方案中,设计的二个子系统均通过设备网进行数据通讯,并共享一个管理平台,实现共平台上的楼宇自控和能源管理二个管理模块。
某医院内部有大量机电设备,如由空调通风监控、冷热源监控、环境监测、给/排水监控、公共区域照明、公共区域风机盘管、VRV空调系统、电梯监测、变配电监测、计量管理(自动抄表)、医疗气体监测11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设备多而分散。
其中,多:即数量多,被控、监视、测量的对象多,多达上千点以上;散:即这些设备分布在各楼层和各个角落。
如果采用分散管理,就地控制、监视和测量是难以想象的。
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就可以合理利用设备,节约能源,节省人力,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楼内机电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并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本工程的楼宇自控系统主要考虑对上述大楼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所有机电设备由中央控制站统一管理,协调运作。
某医院楼宇自控系统是将医院内的楼宇自控系统(空调通风监控、冷热源监控、环境监测、给/排水监控、公共区域照明、公共区域风机盘管、VRV空调系统、电梯监测、变配电监测等)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测和管理,从而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人工成本,并能方便的实现管理人员管理的优化。
针对不同的室外环境,我们相应调节空调系统的阀门,水泵等设备,使其工作稳定,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体舒适性,最高程度的节省能源。
另外,楼宇自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它可以采集很多的数据,如水、电、风系统的运行数据、对气体(氧气等)的监测、冷热量计量及各种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管理者分析设备运行状况、维修时间、能源状况、费用计算都提供了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宇智能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
作者:刘慧, Liu Hui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300072
刊名:
电气应用
英文刊名:ELECTROTECHNICAL APPLICATION
年,卷(期):2006,25(9)
1.李正军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 2004
2.张汉杰;王锡仲;朱学莉现代电梯控制技术 2001
3.刘载文;张远峰楼宇设备监测管理综合网络与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06)
1.居荣.鞠勇.唐小波智能楼宇中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电工技术杂志2004(4)
2.杨占国.喻寿益楼宇自动化中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工业控制计算机2006,19(2)
3.谭春禄电梯智能测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4.李屹.张慧慧.郑刚.LI Yi.ZHANG Hui-hui.ZHENG Gang电梯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2009,31(8)
5.阮炳照智能电梯[期刊论文]-家庭电子2001(12)
6.张皓天智能电梯信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位论文]2007
7.吕东电梯监控系统的应用[期刊论文]-品牌与标准化2011(2)
8.郭祥.唱江华.李伯权.GUO Xiang.CHANG Jiang-hua.LI Bo-quang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智能电梯联想学习功能设计[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
9.赖放斌智能化楼宇建筑中的控制网络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2010(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gjszz20060903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