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

合集下载

广播体操教案,青春的活力

广播体操教案,青春的活力

中学生广播体操教案《青春的活力》第七节跑跳运动授课对象初、高中学生班级人数 40人课堂时间 45分钟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复习动作:第一节至第六节动作;新授动作:第七节跑跳运动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第七节—跑跳运动”技术,基本做到动作规范,连贯。

2、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以及身体全面的发力运用。

3、培养学生的协调性以及灵敏性的提高。

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次数时间组织教法开始部分(3分钟)一、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二、师生问好,教师检查学生服装装备。

三、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四、安排见习生,组织借器材。

1次3分钟队形:▼▽▽▽▽▽▽▼:教师▽▽▽▽▽▽▽:学生要求:集合整队,快、静、齐;明白本课授课内容。

准备部分(14分钟)一、绕田径场(400米)慢跑1圈。

二、做徒手操。

(4*8拍)①头部运动②扩胸运动③体转运动④腰部运动⑤膝关节运动⑥正压腿运动⑦侧压腿运动⑧手腕踝关节运动三、游戏:“你追我赶”。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发展速度素质。

游戏准备:(1)平坦的场地。

(2)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1,2两组,两列横队前后相对站立,1组在前,2组在后,两组之间相距5米。

游戏方法:游戏者在原地做小步跑(或转圈),当听到组织者一声短促的哨音后,1组立即转身向前跑,2组追拍1组中对应的人,当听到组织者两声短促的哨音时,1组转身向回追拍2组中对应的队员,按以上方法重复游戏。

备注:哨音可换做口令,如“苹果”“香蕉”等。

1次2分钟2分钟1分钟队形一:▽▽▽▽▽▽▽▽▽▽▽▽要求:跑步队伍整齐,有口令。

队形二:▼▽▽▽▽▽▽▽▽▽▽▽▽要求:教师带操,学生认真做,动作规范。

队形三:▼▽▽▽▽▽▽▽▽▽▽▽5米▽要求:游戏追拍过程中不得用力打和推搡对方。

田径场基本部分(25分钟)复习动作:《青春的活力》一至六节操动动作形式:8*8拍,动作一样,方向相反,配合广播音乐全身运动的动作。

练习形式:小组轮换的比赛,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加强操化的熟练性。

03初一广播体操青春的 活力教案

03初一广播体操青春的 活力教案
梅梁中学2008年-2009年第一学期
体育和健康课教案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第1周第4次课授课教师:张艳萍
本课
内容
中学第二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第六节:踢腿运动,第七节:跑跳运动的教学




1、运动参与目标:广播操作为学校教学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学历并熟练掌握广播操。
2、技能及健康目标:教师采用线性教学方法、教师领带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本堂课教学内容。在学习和练习中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韵律感,形成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
①教师领带学生进行练习
②练习中指出问题,进行纠正
③采用化零为整的练习方法
教学方法:
①安排分组:女生男生各为一组
②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方法:
①男生分别进行表演
②组织小组间观摩练习和比赛
③评出名次,进行点评
教学方法:
①整理队伍集体进行练习
②教师领带,学生模仿学习
要求:
①快、静、齐
②精神面貌良好
③认真听本课安排
⑴加深练习
⑵纠正错误动作
⑶培养团队荣誉感
要点:
动作舒缓、伸展、优美,通过音乐和呼吸的调整使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要求:
①快、静、齐
②认真听教师总结
场地:
操场
器材:
录音机、音乐磁带
练习密度:
全课练习密度大约在45%—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左右。
教学效果预计:
基本使8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第二套广播操动作
要点:
纠正动作,熟练掌握
要点:
⑴腿部运动的发力、高度、腿脚的规范度

第九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教案

第九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教案
3师生再见
1-3
1导入情景
2:小组组织自评
3归还器材
师生再见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习
场地器材
操场
负荷
1:密度:32%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课后记录
课后作业
1:制定广播操练习计划
2跳绳练习,恢复体力
第3课教师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腰部运动,全身运动,踢腿运动
重点:学生能了解4——6节运动路线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性
课后记录
课后作业
1:练习广播操
2跳绳练习,
第5课教师
青春的活力:复习1——8节
重点:学生能了解这套操的内涵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性
1:学生能了解整套操的内涵和动作路线,并能注意动作节奏
2:80%以上的学生能随着音乐节奏连贯的完成动作青春的活力并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节奏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形体观
2教师巡视点拨
3分组评定练习效果
四例横队练习
情景结束
放松及课后评价
1: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得到放松
2:能客观评价
1:闭好双眼,展开丰富想象
2能自评互评
3师生再见
1-3
1导入情景
2:小组组织自评
3归还器材
师生再见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习
场地器材
操场
负荷
1:密度:32%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第九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教案
第一课教师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预备姿势,热身运动
重点:学生能了解这套操的内涵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性
准备部分: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

第1套(1998)
为了切实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相关内容,继承和发展广播操的成果,针对不同学制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的发展需要,教育部于1998年5月组织创编第一套广播体操,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

这是党和国家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教育领域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

第2套(2002)
2002年8月,为了落实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以及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丰富课间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阳光工程建设”,提高青少年儿童徳、智、体、美多方面的素质,教育部创编推广第二套广播体操。

第3套(2008)
2005年后,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就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七号文件的精神,丰富学校大课间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为广大青
少年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手段,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于2008年9月正式推出。


体操名称

小学
第一套:1、小学生广播体操2、小学生广播体操
第二套:1、初升的太阳 2、雏鹰起飞
第三套:1、希望风帆 2、七彩阳光
中学
第一套:1、中学生广播体操2、中学生广播体操
第二套:1、青春的活力 2、时代在召唤
第三套:1、舞动青春 2、放飞理想。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动作要领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动作要领

预备节:8拍×2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保持直立。

第二个八拍:1——6拍踏步,同时两臂屈肘,前后摆动;7——8拍踏步,同时两手胸前击掌两次。

第一节:热身运动8拍×4预备姿势:上一节的最后一个动作。

第一个八拍:1——4拍左脚开始向前踏步,同时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握拳;第4拍还原成直立;5——6拍左腿侧身,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微屈,左臂经胸前平屈至上举,五指分开,掌心向前;7——8拍还原成直立。

第二个八拍:1——4拍右脚开始向后踏步,同时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握拳;第四拍还原成直立;5拍右腿前伸,脚跟触地,同时左腿微屈,两臂侧上举,握拳,拳心向下;6拍还原成直立;7拍左腿前伸,脚跟触地,同时右腿微屈,两臂胸前交叉,左臂在外,拳心向后;8拍还原成直立。

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二节:上肢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拍半蹲,同时左臂侧上举,掌心向下,右臂侧下举,掌心向下,头向左转,稍抬头;2拍起立;3拍半蹲,同时两臂收至胸前平屈,掌心向下,头还原;4拍起立;5——6拍同1——2拍,但方向相反;7拍半蹲,同时两臂还原至体侧,头还原;8拍还原成直立。

第二个八拍:1——2拍左脚开始踏步,同时两臂侧举,五指分开,掌心向前;3——4拍踏步,同时两臂上举,五指分开,掌心向前;5——6拍踏步,同时两臂屈肘收至胸前屈,握拳,拳心向后;7——8拍踏步成直立。

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三节:胸部运动8拍×8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拍半蹲,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后振,握拳,拳心向下;2拍起立,同时两臂向前伸至交叉前举,左臂在上;3拍半蹲,同时两臂摆至侧举后振,拳心向下;4拍同2拍;5——6拍左脚向侧一大步成半蹲,同时两手护膝,虎口向内;7——8拍跳起还原成直立。

第二个八拍:1——2拍左脚开始踏步,同时两臂侧上举,掌心向下;3——4拍踏步,同时两臂屈肘收至胸前交叉,左臂在前,手指触肩;5——6拍向左转体,同时左脚向前一大步成弓步,两臂经前伸至侧举后振,掌心向前;7——8拍向右转体还原成直立。

【教案】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

【教案】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

(八)易犯错误:(1)两臂摆动幅度小且肘外展。

(2)动作发力不快、到位制动慢。

(3)侧点步两脚开度太小、重心无明显下降。

(八)易犯错误:(1)侧上举、上举、平举动作不规范。

(2)手、脚、头配合不协调。

四、结束部分:( 5 分钟)(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3)跳跃放松(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1 周第 2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1 周第 2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2 周第 3 课(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手臂只是摆起,未顺肩前伸,无拧腰,动作不舒展。

(2)打“高尔夫球”的“挥杆”动作僵硬、不连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拧腰不充分。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2 周第 3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2 周第 4 课(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前、后、左、右移动并步不准确。

(2)俯背时,上体前屈幅度大小。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2 周第 4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3 周第 5 课(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侧摆腿幅度小,身体姿态差。

(2)前踢腿高度不够,支撑腿弯曲。

(3)转体方位不清晰。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3 周第 5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3 周第 6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3 周第 6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4 周第7 课(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动作僵硬、紧张不舒展,呼吸调整欠隹。

(2)身体过于放松、动作不成型、不到位。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4 周第7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4 周第8 课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4 周第8 课。

"青春的活力"——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课例

"青春的活力"——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课例

"青春的活力"——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课例
王雪英
【期刊名称】《学生之友:初中版》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教材分析: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在继承和发扬第一套广播体操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性和时代性,在操的整体结构设计动作语汇的选择和音乐的创作等方而进行了新的探索,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精神,更加适应新世纪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迫切要求。

【总页数】1页(P98-98)
【作者】王雪英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五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5.5
【相关文献】
1.“青春的活力”——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课例 [J], 王雪英
2.中学"青春的活力"广播体操特点剖析 [J], 谭吟月;汪康乐;邰崇禧
3.让青春在阳光下舞动——以第九套广播体操为例 [J], 朱杰
4.让青春在阳光下舞动——以第九套广播体操为例 [J], 朱杰
5.关于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创新价值的研究 [J], 郭海霞;柳聪颖;刘小战;肖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引言:广播体操作为一种轻松简单的健身活动,深受大众喜爱。

而中学生广播体操更是将健身与青春活力相结合,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的方式。

本文将从广播体操的起源、中学生广播体操的意义以及如何舞动青春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中学生广播体操在培养青年学生健康身心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广播体操的起源广播体操源于日本,最初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引入中国的。

广播体操的特点是简单易学,动作规范,适合大众群体。

广播体操节目在广播播出后,人们可以根据广播内容家中跟随指导一起做操,让全民都能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从而提升整体身体素质。

二、中学生广播体操的意义1. 健身塑形: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通过广播体操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发育与塑性,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2. 放松心情:面对忙碌的学习和考试压力,广播体操可以帮助中学生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团队意识:中学生广播体操通常是集体进行,通过配合动作,中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4.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广播体操不仅能够健身,还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保持规律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中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三、如何舞动青春1. 学习广播体操动作:中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广播体操的动作,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广播体操培训班,或者通过在线资源和视频教程学习。

2. 建立每日锻炼计划:中学生应该制定每日锻炼计划,规定好播放广播体操的时间,保证每天坚持锻炼。

可以和同学一起锻炼,互相监督,增加乐趣和动力。

3. 注重动作规范:舞动广播体操应注意动作规范,注重细节。

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力度和呼吸要求,中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并掌握,不仅要舞动出美感,还要达到健身的目的。

4. 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中学生在舞动广播体操的过程中,需要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长期坚持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中学生应该培养这种坚持不懈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任务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1、学习广播体操第1、2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5、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4、肩绕环运动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运动9、压腿运动10、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

(图示一)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第 1 次课13 分钟)(一)动作名称:热身运动(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动作发力迅速、到位准确,过程线路清晰。

(四)教学重点:两臂曲直分明。

摆动幅度大、方向正,(五)教学难点:踏步与走动轻松,躯干正直,充满活力。

(六)教学手段:(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两臂摆动幅度小且肘外展。

(2)动作发力不快、到位制动慢。

(3)侧点步两脚开度太小、重心无明显下降。

十三分钟基本部分3、广播体操(第 1 次课12 分钟)(一)动作名称:上肢运动(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屈膝弹动柔和,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四)教学重点:屈膝弹动柔和,(五)教学难点: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六)教学手段:(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4)集体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侧上举、上举、平举动作不规范。

(2)手、脚、头配合不协调。

十二分钟结束部分四、结束部分:( 5 分钟)(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3)跳跃放松(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38%运动量预测:1501401301201101009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教学任务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1、复习广播体操第1、2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3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5、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4、肩绕环运动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运动9、压腿运动10、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

(图示一)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第 2 次课13 分钟)(一)动作名称:胸部运动(二)教学任务:复习广播体操第1、2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3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屈膝弹动与手臂屈伸、振摆协调,马步蹲起充分,转体90度成马步准确到位,身体姿态保持良好。

(四)教学重点:屈膝弹动与手臂屈伸、振摆协调。

(五)教学难点:马步蹲起充分,转体90度成马步准确到位,身体姿态保持良好。

(六)教学手段:(1)复习第1—2节(2)学习第3节分解动作练习。

(3)学习第3节完整动作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振臂时,上肢未抬平,振动幅度大小。

(2)马步开度不够,重心起落幅度小。

十三分钟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2 周第2 课教学任务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1、复习广播体操第1—3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4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5、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4、肩绕环运动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运动9、压腿运动10、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

(图示一)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第 3 次课13 分钟)(一)动作名称:腰部运动(二)教学任务:复习广播体操第1—3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4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出手出脚动作规范,手脚与腰部拧转配合协调,模仿动作形象生动。

(四)教学重点:出手出脚动作规范。

(五)教学难点:手脚与腰部拧转配合协调,模仿动作形象生动。

(六)教学手段:(1)复习第1—3节(2)学习第4节分解动作练习。

(3)学习第4节完整动作练习。

(4)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手臂只是摆起,未顺肩前伸,无拧腰,动作不舒展。

(2)打“高尔夫球”的“挥杆”动作僵硬、不连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拧腰不充分。

十三分钟教学任务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1、复习广播体操第1—4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5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5、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4、肩绕环运动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运动9、压腿运动10、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

(图示一)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第 4 次课13 分钟)(一)动作名称:全身运动(二)教学任务:复习广播体操第1—4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5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手脚脚配合协调,发力迅速,四肢动作舒展,俯背时时两腿伸直,手指触地。

(四)教学重点:手脚脚配合协调,发力迅速,四肢动作舒展。

(五)教学难点:手脚脚配合协调,发力迅速,四肢动作舒展,俯背时时两腿伸直,手指触地。

(六)教学手段:(1)复习第1—4节(2)学习第5节分解动作练习。

(3)学习第5节完整动作练习。

(4)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前、后、左、右移动并步不准确。

(2)俯背时,上体前屈幅度大小。

十三分钟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5 周第1课教学任务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1、复习广播体操第1—4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5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5、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4、肩绕环运动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运动9、压腿运动10、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

(图示一)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第 5 次课13 分钟)(一)动作名称:踢腿运动(二)教学任务:复习广播体操第1—5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6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侧摆腿与踢腿加加速发力,加大踢腿与摆腿的高度,膝盖伸直、脚背绷直,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提膝时,大腿与地面平,转体方位清晰。

(四)教学重点:侧摆腿与踢腿加加速发力,加大踢腿与摆腿的高度。

(五)教学难点:膝盖伸直、脚背绷直,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提膝时,大腿与地面平,转体方位清晰。

(六)教学手段:(1)复习第1—5节(2)学习第6节分解动作练习。

(3)学习第6节完整动作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侧摆腿幅度小,身体姿态差。

(2)前踢腿高度不够,支撑腿弯曲。

十三分钟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5周第2课教学任务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1、复习广播体操第1—6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7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5、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4、肩绕环运动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运动9、压腿运动10、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

(图示一)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第 6 次课13 分钟)(一)动作名称:跑跳运动(二)教学任务:复习广播体操第1—6节及学习广播体操第7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跑跳轻松,脚下弹性好,落地缓冲自如,弓步跳、吸腿跳、开合跳步伐清晰、规范、准确。

(四)教学重点:跑跳轻松,脚下弹性好,落地缓冲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