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课件---第四章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学》 第四章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消费者可能觉察的风险主要有:财务 风险、功能风险、物理风险、心理风险、 社会风险、时机本钱风险
四、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试图对“某人为何采取那样 的行为〞之类的问题作出解释,探讨人 类作出行为决定的原因和动机。
行为动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归因的增强准那么和削弱准那么
第四节 消费者购置动机分析
一、消费者购置动机的特征 1.内隐性 2.多重性 3.复杂性
第四章 消费者的购置动机
学习要点 1.需要与动机的概念以及消费者的动机过程; 2.霍尔的驱力理论与诱因、最正确唤醒状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克莱兰德的习得
性需要理论; 4.对立过程理论、保持行为自由动机理论、躲
避风险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 5.常见的消费者购置动机。
第一节 有关动机的概念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维
2.评述霍尔的驱力理论。为何在缺乏驱力 的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仍有可能发生? 试运用驱力理论解释消费者的品牌转换 行为。
3.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 次理论对于认识消费者购置动机和制定企业营销策 略有何重要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麦克莱 兰德的习得性需要理论有何主要区别?
4.评述对立过程等具体动机理论。举例说明消 费者保持行为自由的动机及其营销意义。
3.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又称为利-害冲突,是指消费
者同时具有利、害两类购置动机而产生的矛 盾与冲突。
主要概念与术语
1.需要
2.动机
3.本能
4.驱力理论
5.诱因理论 6.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确唤醒理论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需要?何谓动机?两者之间有何联 系与区别?消费者的购置动机是如何形 成的?举例说明消费者的动机过程。
四、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试图对“某人为何采取那样 的行为〞之类的问题作出解释,探讨人 类作出行为决定的原因和动机。
行为动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归因的增强准那么和削弱准那么
第四节 消费者购置动机分析
一、消费者购置动机的特征 1.内隐性 2.多重性 3.复杂性
第四章 消费者的购置动机
学习要点 1.需要与动机的概念以及消费者的动机过程; 2.霍尔的驱力理论与诱因、最正确唤醒状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克莱兰德的习得
性需要理论; 4.对立过程理论、保持行为自由动机理论、躲
避风险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 5.常见的消费者购置动机。
第一节 有关动机的概念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维
2.评述霍尔的驱力理论。为何在缺乏驱力 的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仍有可能发生? 试运用驱力理论解释消费者的品牌转换 行为。
3.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 次理论对于认识消费者购置动机和制定企业营销策 略有何重要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麦克莱 兰德的习得性需要理论有何主要区别?
4.评述对立过程等具体动机理论。举例说明消 费者保持行为自由的动机及其营销意义。
3.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又称为利-害冲突,是指消费
者同时具有利、害两类购置动机而产生的矛 盾与冲突。
主要概念与术语
1.需要
2.动机
3.本能
4.驱力理论
5.诱因理论 6.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确唤醒理论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需要?何谓动机?两者之间有何联 系与区别?消费者的购置动机是如何形 成的?举例说明消费者的动机过程。
研修班消费者行为学—第四章(需要和动机)

第四章
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知识
一、需要的概念 1、需要的定义 人的需要是由于人们本身缺乏某种生理 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不平衡状态。
消费者需要的定义: 是指消费者由于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 乏产生紧张状态或不舒服感,从而对以商 品或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产生的要求 和欲望。
二、动机的概念 1、动机的定义 心理学上,把动机定义为引发和维持个 体行为并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它是一 种内在的驱动力量,是个体基于某种欲望或 需要所引起的心理冲动。
2、动机产生的条件 ♦必须以需要为基础 ♦要求相应的刺激条件 ♦必须要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条件
动机过程模型
学习
刺激
期待满足 的需要
低级需要 高级需要
具体的物 难以确定需要满足的 方式和途径
♦ 广告定位中的应用 广告 定位:决定产品应该怎样被预期的消费 者知觉。 关键:为产品找到合适的位置 (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依据:任何需要都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 例:汽车广告针对富裕的人群宣传安全需要
功利性和享乐性需要 功利性需要:寻求获得一些实际的利益。 例如:一辆实用的汽车(耐用性) 一台实惠的电脑(经济性) 一件保暖的衣服(保暖性) 强调决定产品性能的功能特性。
人的5个需要层次图
成就需要 (充分发挥自己才能、 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尊重需要 (自尊和被人尊 重的需要) 社交需要 (友谊、交往等需要) 安全需要 (保障人身安全等需要) 生理需要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 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以及对异性的需要
营销战略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睡眠、性的需要 产品:健康食品、药品、特殊饮料、 低胆固醇食物、健身器材等 2、安全需要:寻找安全、稳定、熟悉的环境 产品:烟火报警器、预防性药物、保险、 社会保障、养老投资、汽车安全带、 防盗报警器、保险箱等
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知识
一、需要的概念 1、需要的定义 人的需要是由于人们本身缺乏某种生理 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不平衡状态。
消费者需要的定义: 是指消费者由于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 乏产生紧张状态或不舒服感,从而对以商 品或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产生的要求 和欲望。
二、动机的概念 1、动机的定义 心理学上,把动机定义为引发和维持个 体行为并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它是一 种内在的驱动力量,是个体基于某种欲望或 需要所引起的心理冲动。
2、动机产生的条件 ♦必须以需要为基础 ♦要求相应的刺激条件 ♦必须要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条件
动机过程模型
学习
刺激
期待满足 的需要
低级需要 高级需要
具体的物 难以确定需要满足的 方式和途径
♦ 广告定位中的应用 广告 定位:决定产品应该怎样被预期的消费 者知觉。 关键:为产品找到合适的位置 (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依据:任何需要都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 例:汽车广告针对富裕的人群宣传安全需要
功利性和享乐性需要 功利性需要:寻求获得一些实际的利益。 例如:一辆实用的汽车(耐用性) 一台实惠的电脑(经济性) 一件保暖的衣服(保暖性) 强调决定产品性能的功能特性。
人的5个需要层次图
成就需要 (充分发挥自己才能、 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尊重需要 (自尊和被人尊 重的需要) 社交需要 (友谊、交往等需要) 安全需要 (保障人身安全等需要) 生理需要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 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以及对异性的需要
营销战略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睡眠、性的需要 产品:健康食品、药品、特殊饮料、 低胆固醇食物、健身器材等 2、安全需要:寻找安全、稳定、熟悉的环境 产品:烟火报警器、预防性药物、保险、 社会保障、养老投资、汽车安全带、 防盗报警器、保险箱等
消费者行为第四章[]PPT课件
![消费者行为第四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d0d868c5da50e2524d7ff8.png)
2020/1/11
6
1.2学习的基本构成要素
5.重复。重复刺激既可增加学习强度,又可增 加学习的速度,重复的影响是和信息的重要性以 及所给予的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20/1/11
7
1.3学习的作用
第一,获得信息。信息获取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怎样或 通过哪些渠道获得信息,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均需要借助 学习这一手段。
4.强化安排。
a.固定比例强化。根据固定的反应次数或数量给予强化 的安排称为固定比例强化。
2020/1/11
22
2.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2020/1/11
13
2.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5.条件刺激的辨别。刺激辨别就是对于相似的刺激予以 不同反应的学习过程,亦即将一种刺激与另一种刺激相区 分的学习过程。 6.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抑制分为外抑制和内抑制。外抑 制是指由于外部的分心刺激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的暂时丧失 现象。
2020/1/11
14
2.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1.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箱。
2020/1/11
15
2.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引发反应
自发反应
应答行为
操作行为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
2020/1/11
16
2.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2020/1/11
20
2.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4.强化安排。
(1)比例强化安排。消费者必须在强化之前做出一定 次数或数量的反应之后才能得到强化。反应的次数或数量 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固定的。据此可以将比例强化 安排分为固定比例强化和可变比例强化。
《消费者行为学》第四章--赵妤

计算机使用指数
个人计算机 文字处理 图表制作 游戏 沟通(电子邮件) 0 1
1.1 2.4 1.8
7.2
2
3
4
5
6
7
8
9
10
Source:S.Ram and M.J.Jung,“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roduct Usag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Winter 1990.
(二)影响消费者对 产品实际绩效认知的因素
• 3.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 • 顾客对某种产品有特别的期徃,那么在消费过程 中,他可能较其他人更有选择性地感受到那些能 够证实其期望的服务项目。
• 4.对交易是否公平的感知 • 消费者对产品是否满意,丌仅仅取决于对产品预 期不实际功效乊间的比较,还取决于消费者认为 交易是否公平合理。
品牌忠诚与重复购买?重复购买分习惯型购买和忠诚型购买?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强烈的情感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品牌忠诚对企业营销的意义?品牌忠诚形成的原因消费者不满时的反应不满较为不利的态度不采取行动采取行动向商店或制造商投诉向私人或政府机构投诉不再购买该品牌或不再光顾该店告诫亲友采取法律行动影响抱怨行为的因素?不满意的程度?对抱怨的态度?从抱怨中获得的利益?消费者采取抱怨行动的资源?对责任的归因?产品对消费者的重要性?消费者个性公司的反应?免费抱怨热线?设立处理投诉的机构?服务合同产品处置产品在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均可能发生产品或产品包装的处置
• 提醒企业应将导致丌满的属性绩效保持在最低期 望水平,同时尽量将导致满意的属性绩效保持在 最高水平。
二、影响消费者满意的因素
《消费者行为学原理》PPT课件_OK

16
9、信息获取方式 消费者为了购买必须获取信息,产品信息的获取也可认为 是消费行为的一个环节并且可以观察。 获取信息与消费者的求知、购买的意愿、消费行为的合理 化、表现欲等有关。 信息获取的行为特征包括:主动性特征,内容特征,媒介特 征,时间特征,场合特征,范围特征,深度特征等。
17
10、购买过程行为 企业营销人员一般还会关心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 以此希望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销活动。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行为 也是可观察的。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行为与其个性、购买决策的难度等有 关。 购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大量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有 交叉;此外,购买目标的明确性,购买速度,坚定性,讨价还价 方式和坚持性等。
19
(二)应重点研究的消费者行为 以上各种消费者行为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在有限的篇幅中 不可能对所有消费者行为问题都进行细致的研究,因而应该确定 哪些消费者行为问题要重点讨论。 从应用性的角度说,国家、企业、消费者等行为导向群体所特 别关心的内容,尤其是企业所特别关心的内容,应该成为研究的 重点。下表列出了各种消费行为对三类行为导向群体的意义:
消费拉动、投资水平 总量平衡、市场繁荣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进入什么行业、生产 什么产品。 产品线决策、品牌战略、 供求平衡,国际竞争力
21
决策行为内容 5、买多少
6、何处买
7、何时买
8、怎样买 9、信息获取
对消费者 一次需求的满足程度, 消费结构优化,购 买成本。 购买便利性、选择性、 信誉、价格、服务等 多种顾客价值内容。 由需求强度引起的消费 效用,购买价格、产品 的先进性、流行性。 便利性、选择性、安全 感、价格、交货时间。 了解行情,刺激需求, 优化选择,表现能力
9、信息获取方式 消费者为了购买必须获取信息,产品信息的获取也可认为 是消费行为的一个环节并且可以观察。 获取信息与消费者的求知、购买的意愿、消费行为的合理 化、表现欲等有关。 信息获取的行为特征包括:主动性特征,内容特征,媒介特 征,时间特征,场合特征,范围特征,深度特征等。
17
10、购买过程行为 企业营销人员一般还会关心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 以此希望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销活动。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行为 也是可观察的。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行为与其个性、购买决策的难度等有 关。 购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大量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有 交叉;此外,购买目标的明确性,购买速度,坚定性,讨价还价 方式和坚持性等。
19
(二)应重点研究的消费者行为 以上各种消费者行为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在有限的篇幅中 不可能对所有消费者行为问题都进行细致的研究,因而应该确定 哪些消费者行为问题要重点讨论。 从应用性的角度说,国家、企业、消费者等行为导向群体所特 别关心的内容,尤其是企业所特别关心的内容,应该成为研究的 重点。下表列出了各种消费行为对三类行为导向群体的意义:
消费拉动、投资水平 总量平衡、市场繁荣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进入什么行业、生产 什么产品。 产品线决策、品牌战略、 供求平衡,国际竞争力
21
决策行为内容 5、买多少
6、何处买
7、何时买
8、怎样买 9、信息获取
对消费者 一次需求的满足程度, 消费结构优化,购 买成本。 购买便利性、选择性、 信誉、价格、服务等 多种顾客价值内容。 由需求强度引起的消费 效用,购买价格、产品 的先进性、流行性。 便利性、选择性、安全 感、价格、交货时间。 了解行情,刺激需求, 优化选择,表现能力
4 第四章 态度和购买行为《消费者行为学》

白人与黑人分校学习"有不同态度的大学生作 被试,第一组为反对分校者(即反对歧视黑人者), 第二组为赞成分校者(即有种族歧视者)。然后让 两组被试分别地朗读11篇主题为"反对黑人与白人 分校学习"的文章。
读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将读过的文章内容、尽量 完整的写出来。
第一组学生所记忆的材料数量(即成绩) 远优于第二组。
✓1985年4月23日,新可乐取代传统可乐上市。
决策后果
✓初期的反应还不错,有1.5亿人尝试了新的可口可乐, 这比以往尝试任何新产品的人都要多。
✓最初4个小时,公司接到了约650个电话。到5月中旬, 电话以每天5000个的速度增加,并且还有许多愤怒的信 件。公司增加了电话线路,雇用了新的人员来答复顾客 的提问。可口可乐在人们的言谈中是 ,突然之间却背叛了他们。一些人甚至威胁说要改喝 茶、水。
第四章 消费者态度和购买行为
第四章 消费者态度和购买行为
1 态度概述 2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导入新课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 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
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美 国北卡罗莱纳州,比可 口可乐晚12年。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味道有什么不一 样?
决策阶段
✓1982年,可口可乐开始实施代号为“堪萨斯计划” 的划时代营销行动,掏出400万美元进行了一次口味 大测试。
咖啡
• Sterling Blend咖啡美妙、浓郁的口味和芬芳源 于对最新咖啡豆的调制
你所喝的咖啡能表明你的身份,它 能显示出你高贵而独特的品味
三种类型足球迷——产品带给消费者利益
四、 消费者态度和信念
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属性和利益的知识 ① 客体——属性信念 ② 属性——利益信念 ③ 客体——利益信念
读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将读过的文章内容、尽量 完整的写出来。
第一组学生所记忆的材料数量(即成绩) 远优于第二组。
✓1985年4月23日,新可乐取代传统可乐上市。
决策后果
✓初期的反应还不错,有1.5亿人尝试了新的可口可乐, 这比以往尝试任何新产品的人都要多。
✓最初4个小时,公司接到了约650个电话。到5月中旬, 电话以每天5000个的速度增加,并且还有许多愤怒的信 件。公司增加了电话线路,雇用了新的人员来答复顾客 的提问。可口可乐在人们的言谈中是 ,突然之间却背叛了他们。一些人甚至威胁说要改喝 茶、水。
第四章 消费者态度和购买行为
第四章 消费者态度和购买行为
1 态度概述 2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导入新课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 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
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美 国北卡罗莱纳州,比可 口可乐晚12年。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味道有什么不一 样?
决策阶段
✓1982年,可口可乐开始实施代号为“堪萨斯计划” 的划时代营销行动,掏出400万美元进行了一次口味 大测试。
咖啡
• Sterling Blend咖啡美妙、浓郁的口味和芬芳源 于对最新咖啡豆的调制
你所喝的咖啡能表明你的身份,它 能显示出你高贵而独特的品味
三种类型足球迷——产品带给消费者利益
四、 消费者态度和信念
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属性和利益的知识 ① 客体——属性信念 ② 属性——利益信念 ③ 客体——利益信念
《消费者行为学》PPT课件

因素5: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 因素6:知觉、情绪、动机、态度、学习 因素7:个性和自我概念
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
1.1.2影响因素的清单
营销因素
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因素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1.2 消费者行为总体解释模型
1.2.1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 霍金斯模型 阿塞尔模型:消费者行为反馈 所罗门模型:消费者行为轮盘 彼得模型
消费者 行为学 4.消费者 与亚文化
1.2.1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
霍金斯模型 阿塞尔模型 所罗门模型 彼得模型
消费者 消费者 的感知 的行为 与认 公司 知 营销战略
环境
1.2.2消费者行为黑箱模型 1.2.3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
5阶段模型: 认知 问题 搜寻 评价 信息 备选方案 7阶段模型: 搜集 资料 购买前 评估 选择 与决策 购后 评价
2.2 消费者需求分类
默里的 心理需要清单
避免羞辱 失败、丢脸 受人嘲弄 •防卫 •对抗
施虐受虐 的需要
与社会沟通 有关的需要
•攻击 •谦卑
与人际间感情 有关的需要 •亲和 •拒绝 •抚养 •求助 •玩耍
•认识 •讲解
与权力有关 的需要 •支配 •遵从 •同一性 •自主 •敌对
对无生命物 的需要 •获得 •保护 •秩序 •保持 •构造
消费文化 消费革新及扩散 时尚与流行
经典
接 受 量
时髦
时尚
生存周期
创新如何变为时尚:两种理论
向下滴渗理论(trickle-up-down theory) 西美尔(1971)的时尚哲学 凡勃伦(1953)的“炫耀性消费”
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
1.1.2影响因素的清单
营销因素
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因素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1.2 消费者行为总体解释模型
1.2.1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 霍金斯模型 阿塞尔模型:消费者行为反馈 所罗门模型:消费者行为轮盘 彼得模型
消费者 行为学 4.消费者 与亚文化
1.2.1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
霍金斯模型 阿塞尔模型 所罗门模型 彼得模型
消费者 消费者 的感知 的行为 与认 公司 知 营销战略
环境
1.2.2消费者行为黑箱模型 1.2.3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
5阶段模型: 认知 问题 搜寻 评价 信息 备选方案 7阶段模型: 搜集 资料 购买前 评估 选择 与决策 购后 评价
2.2 消费者需求分类
默里的 心理需要清单
避免羞辱 失败、丢脸 受人嘲弄 •防卫 •对抗
施虐受虐 的需要
与社会沟通 有关的需要
•攻击 •谦卑
与人际间感情 有关的需要 •亲和 •拒绝 •抚养 •求助 •玩耍
•认识 •讲解
与权力有关 的需要 •支配 •遵从 •同一性 •自主 •敌对
对无生命物 的需要 •获得 •保护 •秩序 •保持 •构造
消费文化 消费革新及扩散 时尚与流行
经典
接 受 量
时髦
时尚
生存周期
创新如何变为时尚:两种理论
向下滴渗理论(trickle-up-down theory) 西美尔(1971)的时尚哲学 凡勃伦(1953)的“炫耀性消费”
消费者行为学第四章PPT课件

A0 代表消费者对待品牌的总体
态度;
bi 表示消费者对待品牌拥有的 第i个属性的信念强度; ei 表示消费者对属性i的偏好程
度;
n 代表品牌具有属性的数量。
第27页/共32页
4.3 消费者态度理论
4.3.3态度的测量 • 认知—信念的测量: 一般用语意差别量表 • 情感的测量: 一般用李克特量表分别测其感觉 • 行为倾向的测量: 一般用间接问题或直接问题
所以传播应差异求新
7.从众跟随以保安全
所以传播应重视意见领袖
第10页/共32页
4.1.3 介4入.1度消费者信息搜索行为与介入度 • 专注程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所谓“专注”,是对一事件或物品所感受到的重要性以及与个
人的关系。 • 根据关注程度把消费者划分成:
A.更换品牌者 B.信息搜寻者 C.日常品牌购买者 D.品牌忠诚者
第25页/共32页
多属性态度模型 4.3 消费者态度理论 • 经典的多属性态度模型亦称为费希宾(Fishbein)模型。该模型
的3个变量是:
属性
(Attributes)
信念
(Beliefs)
第26页/共32页
重要性 权重
(Importance Weights)
• 多属性态度模型4公.3式 消费者态度理论
布莱克韦尔的分类复杂决策epsextendedproblemsolving有限决策lpslimitedproblemsolving习惯决策rpsroutinizedresponsebehavior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第15页共32页rps常规习惯型反应lps解决有限型问题?低成本产品?频繁的购买?消费者低度介入?熟悉的产品类别和品牌?对于购买很少思考调查与花费?高成本产品?不频繁的购买?消费者高度介入?不熟悉的产品类别和品牌?广泛地思考调查与花费eps解决扩展型问题购买类型的过渡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第16页共32页消费者购买决策与产品生命周期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介绍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epslpsrps产品生命周期决策阶段使用信息数量决策速度第17页共32页搜集信息有限的内部信息搜集搜集信息有限的内部信息搜集搜集信息有限的内部信息搜集介入度与不同购买类型的决策过程低度购买介入高度购买介入购后行为无认知冲突有限评价购买问题认知选择性名义型有限型扩展型问题认知一般性问题认知一般性评价与选择评价的属性少简单的决策规划备选方案少购买购后行为无认知冲突有限评价评价与选择评价的属性多复杂的决策规划备选方案多购买购后行为无认知冲突有限评价第18页共32页fcb方格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思考者thinker感觉者feeler行动者doer反应者reactor高度介入低度介入第19页共32页态度的定义
态度;
bi 表示消费者对待品牌拥有的 第i个属性的信念强度; ei 表示消费者对属性i的偏好程
度;
n 代表品牌具有属性的数量。
第27页/共32页
4.3 消费者态度理论
4.3.3态度的测量 • 认知—信念的测量: 一般用语意差别量表 • 情感的测量: 一般用李克特量表分别测其感觉 • 行为倾向的测量: 一般用间接问题或直接问题
所以传播应差异求新
7.从众跟随以保安全
所以传播应重视意见领袖
第10页/共32页
4.1.3 介4入.1度消费者信息搜索行为与介入度 • 专注程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所谓“专注”,是对一事件或物品所感受到的重要性以及与个
人的关系。 • 根据关注程度把消费者划分成:
A.更换品牌者 B.信息搜寻者 C.日常品牌购买者 D.品牌忠诚者
第25页/共32页
多属性态度模型 4.3 消费者态度理论 • 经典的多属性态度模型亦称为费希宾(Fishbein)模型。该模型
的3个变量是:
属性
(Attributes)
信念
(Beliefs)
第26页/共32页
重要性 权重
(Importance Weights)
• 多属性态度模型4公.3式 消费者态度理论
布莱克韦尔的分类复杂决策epsextendedproblemsolving有限决策lpslimitedproblemsolving习惯决策rpsroutinizedresponsebehavior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第15页共32页rps常规习惯型反应lps解决有限型问题?低成本产品?频繁的购买?消费者低度介入?熟悉的产品类别和品牌?对于购买很少思考调查与花费?高成本产品?不频繁的购买?消费者高度介入?不熟悉的产品类别和品牌?广泛地思考调查与花费eps解决扩展型问题购买类型的过渡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第16页共32页消费者购买决策与产品生命周期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介绍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epslpsrps产品生命周期决策阶段使用信息数量决策速度第17页共32页搜集信息有限的内部信息搜集搜集信息有限的内部信息搜集搜集信息有限的内部信息搜集介入度与不同购买类型的决策过程低度购买介入高度购买介入购后行为无认知冲突有限评价购买问题认知选择性名义型有限型扩展型问题认知一般性问题认知一般性评价与选择评价的属性少简单的决策规划备选方案少购买购后行为无认知冲突有限评价评价与选择评价的属性多复杂的决策规划备选方案多购买购后行为无认知冲突有限评价第18页共32页fcb方格42类别购买决策理论思考者thinker感觉者feeler行动者doer反应者reactor高度介入低度介入第19页共32页态度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1 信息加工理论
❖ 信息加工论认为学习是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 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论主要关注两个 问题: 1.人类记忆系统的性质;2.记忆系统中知识 表征和贮存的方式。
信息的存贮
外
加工器
部 环 境
输入
感受器 注意 (辨别编码、复述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输出(反应)
等)
提取
继续
记忆
6.1.4 消费者态度的构成
一、态度的成分
起因
成份
成分表现 态度
刺激: 产品、情境、 零售商、推销 员、广告或其
他态度对象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2.通过塑形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继续
强化理论
❖ 强化: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 程序。
❖ 强化物: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 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 强化物的分类:强化与惩罚
强化与惩罚
❖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
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例:购买某种物品后得到 别人羡慕的目光
❖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
引例: 可口可乐的失误
❖ 1982年可口可乐开始实施代号为“堪萨斯计划”的 划时代营销行动。
❖ 可口可乐掏出400万美元进行了一次口味大测试。 ❖ 1985年4月23日,新可乐取代传统可乐上市。 ❖ 一场营销噩梦恰恰是从4月23日上午的那个新闻发布
会开端了。 ❖ 1985年 7月11日,可口可乐决定恢复传统配方的生
商品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经验与技能, 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
5.1.1 消费者学习的概念
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多种途 径学习。
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认知的变化。 消费者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认知的变化是相
对持久的。 消费者学习包含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学习过
程。
5.1.2 消费者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
塑形过程可用于新产品 引入阶段。
营销中塑形过程的运用
消费送到你家里的免费爆米花
用试用时赠送的优惠券购买第二份 爆米花
以全价购买爆米花
5.2.3 经典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形成条件
应答行为
条件刺激与无条 件刺激相匹配
自发行为 及时强化
反应的主动性
被动
学得了什么 刺激间信号关系
出现
5.3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对整个 问题情景进行感知与理解,领悟其中各种 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此 基础上产生新的行为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 感知刺激、把刺激和需要联系、评估可选 产品及评价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的思维过程。 而经典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的是在 刺激联想基础上的后果。
产。 ❖ 分析:可口可乐的错误,在于只重视品牌的认知成
份——口感,却忽略了品牌的情感成份。
6.1.1 消费者态度的含义
一、学术界若干见解
✓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人们的好 恶观
✓态度是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态度是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
综合体 二、定义
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认识上 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
❖ 特征:生动形象、
容量大、
时间特短(1-4秒)
短时记忆,将信息保 存1分种以内,并根 据信息的意义进行存 储。
特征:容量有限 (7±2个组块)
时间短(1分钟 左右)
音、形、意多重编码
1)记忆的结构
❖ 长时记忆: 信息保持1分钟
以上的记忆 ❖ 特征:
时间长(时、日、 月、年)
容量无限 双重编码:语义、 表象
二、价值表达功能
❖ 态度主要反映该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价值 , 态度表达了一种核心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和 自我形象。
表达一种核心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和 自我形象。
广告通过暗示使用、购买某产品能导 致增强自我意识、成就感或独立感等来 利用态度的价值表达功能。
三、效用功能
❖ 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获 得他人和社会群体赞同、奖赏,指导个体去 获取渴望的基本利益。例如:汽车广告宣传 产品性能,就反映了态度的效用功能。
2)记忆的储存与提取
❖ 信息基本上以形象储存和 意义储存存放在长时记忆 中。
❖ 提取是我们从长时记忆中 恢复信息的过程。
❖ 消费者更容易记住的是产 品的利益而不是属性。
❖ 案例:“农夫山泉有点 甜” ;“农夫果园喝前摇 一摇”;农夫山泉新包装
3)记忆的遗忘
遗忘――指识记的内容不能 保持。即:对识记过的事 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 的再认和回忆。
广告
喜爱
搜集信息 产品试用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在营销中的应用 (续)
❖ 2、消退
消退:条件刺激单独地多次出现,而不伴 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逐渐地减弱直 至最后消失。例如:消费者终止习惯购 买——对某一品牌不再满意。
❖ 在营销中的应用:
避免消退:品牌不断创新,不断用优质产 品来强化。
创造消退:禁烟广告——切断香烟与吸烟 所带来的愉悦感之间的联系而获得成功。
第4章 消费者 的学习
1 消费者学习概述 2 行为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3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引言
❖ 消费者的行为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通过
学习,消费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提 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行为也在不断的 调整和改变。 ❖ 消费者的学习和记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记忆学习是无法进行的。 ❖ 在这一章,我们将讨论学习和记忆的本质, 学习与记忆的机制、理论,以及它们在消费 者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续)
❖ 3、自然恢复
已经消退了的条件反射, 经过一段时间休息之后, 当条件刺激再次出现时, 条件反射会重新恢复。
❖ 在营销中的应用:启用 “老字号”(美加净、同 仁堂)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续)
❖ 4、刺激泛化
刺激泛化:对某种特 定的刺激所作的反应 会扩大到其他相类似 刺激的反应中。 (“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井绳”;“惊弓 之鸟”)
之间的已有的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另一 种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
食物
唾液分泌
UCS
UCR
铃声
唾液分泌
CS
CR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过程
经典条件反射过程中消费者学习
红豆诗歌 UCS
美好情感 UCR
衬衫 CS
美好情感 CR
5.2.1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应用
❖ 1、联想: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替换产 生事物的相互联系。
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 对能够给予回报的产品/品牌形成积极
的态度,反之亦然 说明提供回报或允诺的重要性
四、自我防御功能
❖ 态度保护自我不受焦虑和恐吓的威胁。
态度有助于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严峻 环境及难以正视的事实。
广告可利用消费者对被“社会流放”的 厌恶心理,发展消费者对被社会接受、自 信和吸引力有关品牌的积极态度。
5.3.2 消费者的观察学习 ❖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 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
1.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2.通过间接经验(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
行为的过程 。
❖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 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 而进行的学习。
❖ 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 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 持)、再认(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
识记
保持
再认与回忆
外部信息
录入信息 放入记忆
储存信息保 留在记忆里
取出 储存的信 息并使用
1)记忆的结构
❖ 感觉记忆,是指最初信 息的瞬间存储。个体借 助自身的感觉系统以复 制的方式记录信息。
6.1.2 消费者态度的特点
❖对象性 ❖习得性 ❖内隐性 ❖稳定性 ❖可变性
6.1.3 消费者态度的功能
一、认知功能
❖ 态度决定人们对特定信息的过滤、筛选、组 织和构建,从而帮助个体增加对事物的认识 和理解。
帮助组织日常基础的信息,排序信息, 摒弃不相关信息
形成产品或品牌或购物的知识 可能与客观事实相符或不符
继续
斯金纳实验
刺激 (饥饿)
强化
R1 R2 R3 . . . Rn
奖赏 (食物)
返回
操作性条件反射下消费者学习
刺激 (口香糖)
厂家期望的反应 (试用)
强化 (味道好)
增加对该 口香糖的购买
返回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 ❖ 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营销中的应用
1.通过强化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 刺激泛化在营销中应用
产品策略:仿制品 包装策略:类似包装 品牌策略:品牌延伸 广告策略:“宁城老窖,
塞外茅台”
商品陈列:多种品牌的 洗手液陈列在一起
❖ 刺激泛化是一把“双刃 剑”:冠生园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续)
❖ 5、刺激辨别
❖ 刺激辨别指只对于特定刺激做出反应而对于 相近的刺激不做出反应的过程。
例如:三精蓝瓶葡萄糖酸钙, 请认准蓝瓶的钙。
❖ 刺激辨别与产品定位 品牌形象/产品定位/产品再定位
5.2.2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应用
❖ 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因为被强化而发生的反应。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学习是一种反应 概率上的变化。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 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 增加,从而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斯金纳实验 操作性条件反射下消费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