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反应热的计算》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训练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训练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课时训练4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解析:A中ΔH为“+”时,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

B中生成物为CO,不是碳的燃烧热,错误。

C中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错误。

D为盖斯定律,正确。

答案:D2.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s)+O2(g)CO2(g) ΔH=-393.51 kJ·mol-1②C(金刚石,s)+O2(g)CO2(g) ΔH=-395.41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解析:由①-②得: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石墨更稳定,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2)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3)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1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

2C(s)+2H2(g)+O2(g)CH3COOH(l)A.ΔH=+488.3 kJ·mol-1B.ΔH=-244.15 kJ·mol-1C.ΔH=-977.6 kJ·mol-1D.ΔH=-488.3 kJ·mol-1解析:所求反应由(2)×2+(3)×2-(1)所得,则ΔH=ΔH2×2+ΔH3×2-ΔH1=-488.3 kJ·mol-1。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时跟踪检测: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答案+解析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时跟踪检测: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C(s)+O 2(g)===CO 2(g) ΔH 1; C(s)+12O 2(g)===CO(g) ΔH 2,则ΔH 1>ΔH 2B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ΔH =-57.3 kJ ·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 .由C(石墨,s)===C(金刚石,s) ΔH =+1.90 kJ ·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在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ΔH =-285.8 kJ ·mol -1解析:选B 1 mol 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应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因ΔH 1、ΔH 2均小于零,所以ΔH 1<ΔH 2,A 错误;浓硫酸稀释过程中要放热,因此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B 正确;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金刚石所具有的能量高于石墨所具有的能量,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所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 错误;2 g 即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2 mol H 2反应对应的焓变应为-571.6 kJ ·mol -1,D 错误。

2.已知:①Fe 2O 3(s)+32C(s)===32CO 2(g)+2Fe(s)ΔH 1=+234.1 kJ ·mol -1②C(s)+O 2(g)===CO 2(g)ΔH 2=-393.5 kJ ·mol -1则2Fe(s)+32O 2(g)===Fe 2O 3(s)的ΔH 是( )A .-824.4 kJ ·mol -1B .-627.6 kJ ·mol -1C .-744.7 kJ ·mol -1D .-169.4 kJ ·mol -1解析:选A 根据盖斯定律,32×②-①即得热化学方程式:2Fe(s)+32O 2(g)===Fe 2O 3(s) ΔH =32ΔH 2-ΔH 1=-824.4 kJ ·mol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3-2反应热的计算(课时练)(学生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3-2反应热的计算(课时练)(学生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3-2 反应的计算1.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ΔH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和495 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1/2O2(g) ΔH=-485 kJ·mol-1B.H2O(g)===H2(g)+1/2O2(g) ΔH=+485 kJ·mol-1C.2H2(g)+O2(g)===2H2O(g) ΔH=+485 kJ·mol-1D.2H2(g)+O2(g)===2H2O(g) ΔH=-485 kJ·mol-12.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 x)的污染,已知:①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1=-574kJ·mol-1②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2=-1160kJ·mol-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CH4(g)+2NO2(g) =N2(g)+CO2(g)+2H2O(g) ΔH=-867kJ·mol-1B.CH4(g)+4NO2(g) =4NO(g)+CO2(g)+2H2O(l) ΔH3>ΔH1C.若用0.2mol CH4还原NO2至N2,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一定为173.4kJD.若用标准状况下2.24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1.6mol3.在298 K、100 kPa时,已知:Cl2(g)+H2(g)===2HCl(g)ΔH1 2H2O(g)===2H2(g)+O2(g)ΔH22Cl2(g)+2H2O(g)===4HCl(g)+O2(g)ΔH3则ΔH3与ΔH2和ΔH1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3=2ΔH1-ΔH2 B.ΔH3=ΔH1+ΔH2C.ΔH3=2ΔH1+ΔH2 D.ΔH3=ΔH2-ΔH14.炼铁的总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Q kJ ,可能发生了以下过程:①3Fe2O3(s)+CO(g) → 2Fe3O4(s)+CO2(g)+Q1 kJ;②Fe3O4(s)+CO(g) → 3FeO(s)+CO2(g)+Q2 kJ;③FeO(s)+CO(g) → Fe(s)+CO2(g)+Q3 kJ。

高中化学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试题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甲,中间态为乙,终态为丙,它们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H1|>|ΔH2| B.|ΔH1|<|ΔH3|C.ΔH1+ΔH2+ΔH3=0 D.甲→丙的ΔH=ΔH1+ΔH2解析:题述过程中甲为始态,乙为中间态,丙为终态,由盖斯定律可知:甲→丙,ΔH =ΔH1+ΔH2<0,D正确;在过程中ΔH1与ΔH2的大小无法判断,A错误;因|ΔH3|=|ΔH1|+|ΔH2|,B正确;因为甲→丙和丙→甲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所以ΔH1+ΔH2+ΔH3=0,C正确。

答案:A2.如图所示,ΔH1=-393.5 kJ·mol-1,ΔH2=-395.4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比石墨的强D.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解析: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物质,其转化过程为化学变化,B项错误;由图中看出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热量,石墨的稳定性比金刚石的强,故C 项错误,A项正确。

答案:A3.肼(H 2NNH 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 为942、O===O 为500、N —N 为154,则断裂1 mol N —H 键所需的能量(kJ)是( )A .194B .391C .516 D.6583.解析:ΔH 3=-(ΔH 2-ΔH 1)=-[-2 752 kJ·mol -1-(-534 kJ·mol -1)]=+2 218 kJ·mol -1,则断裂1 mol N —H 键所需的能量=(2 218 kJ -500 kJ -154 kJ)÷4=391 kJ 。

人教版选修4 化学 第1.3.2 反应热的计算课时检测卷 含

人教版选修4 化学 第1.3.2 反应热的计算课时检测卷 含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反应热的计算一、选择题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2H 2O(l)===2H 2(g)+O 2(g) ΔH 1=+571.6 kJ/mol ②2H 2(g)+O 2(g)===2H 2O(g) ΔH 2=-483.6 kJ/mol 当1 g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其热量变化为( ) ①放出 ②吸收 ③2.44 kJ ④4.88 kJ ⑤88 kJ A .②⑤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2①②可得H 2O(l)===H 2O(g) ΔH =+44 kJ·mol -1,则1 g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吸收的热量为44kJ18≈2.44 kJ。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2.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 2(g)===SO 2(g)ΔH 1=-297.16 kJ·mol -1②S(正交,s)+O 2(g)===SO 2(g)ΔH 2=-296.83 kJ·mol -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 3=+0.33 kJ·mol -1B .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S(单斜,s)===S(正交,s) ΔH 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S(单斜,s)===S(正交,s) ΔH 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②,即ΔH 3=ΔH 1-ΔH 2=-297.16 kJ·mol -1-(-296.83 kJ·mol -1)=-0.33 kJ·mol -1,所以S(单斜,s)===S(正交,s)为放热反应,说明S(单斜,s)能量高,相对不稳定,S(正交,s)能量低,相对稳定,故选C 。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 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mol -1现有0.2 mol 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气、固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 kJ 热量,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1 B .1∶2 C .2∶3 D .3∶2 【答案】A【解析】设炭粉的物质的量为x ,H 2的物质的量为y ,由题意知110.2mol 483.6kJ mol 393.5kJ mol 63.53kJ 2x y x y --+=⎧⎪⎨⋅⋅⋅+⋅=⎪⎩ 解得x =0.1 mol ,y =0.1 mol ,则x ∶y =1∶1。

高中化学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过程有密切的关系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C.盖斯定律只是一条简单的自然规律,其实际作用不大D.有的化学反应过程没有能量变化解析:反应热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盖斯定律的实际作用很大,C项错误;任何化学反应均有能量变化,D项错误。

答案:B2.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Cl2(g)+H2(g)2HCl(g) ΔH22Cl2(g)+2H2O(g)4HCl(g)+O2(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解析:据题意可知,第三个反应可以是第一个反应和第二个反应的两倍之和,故ΔH3=ΔH1+2ΔH2。

答案:A3.已知:①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②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ΔH为( )A.+262.6 kJ·mol-1B.-131.3 kJ·mol-1C.-352.3 kJ·mol-1D.+131.3 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把已知的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可求得制备水煤气反应的ΔH。

①-②,得2C(s)+O2(g)-2H2(g)-O2(g)2CO(g)-2H2O(g) ΔH=-221.0kJ·mol-1-(-483.6kJ·mol-1),即2C(s)+2H2O(g)2H2(g)+2CO(g) ΔH=+262.6kJ·mol-1C(s)+H2O(g)CO(g)+H2(g)的ΔH=+262.6kJ·mol-1÷2=+131.3kJ·mol-1。

(人教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1章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1章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含答案)

课时作业(四)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ΔH 1和ΔH 2表示,则( ) ①H 2(g)+12O 2(g)===H 2O(g) ΔH 1=-Q 1 kJ/mol ;②2H 2O(l)===2H 2(g)+O 2(g) ΔH 2=+Q 2 kJ/mol A .Q 1>Q 2 B .Q 1=Q 2 C .2Q 1<Q 2D.12Q 2=Q 1 【解析】 将①式改写成③式:2H 2O(g)===2H 2(g)+O 2(g) ΔH 3=+2Q 1 kJ/mol ,③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②式相同,但③式中H 2O 为气态,②式中H 2O 为液态,生成液态水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多,故2Q 1<Q 2。

【答案】 C2.乙醇的燃烧热为ΔH 1,甲醇的燃烧热为ΔH 2,且ΔH 1<ΔH 2,若乙醇和甲醇的混合物1 mol 完全燃烧,反应热为ΔH 3,则乙醇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ΔH 3-ΔH 2ΔH 3-ΔH 1B.ΔH 2-ΔH 3ΔH 3-ΔH 1C.ΔH 2-ΔH 3ΔH 1-ΔH 3D.ΔH 3-ΔH 1ΔH 2-ΔH 3【解析】 本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则得乙醇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ΔH 2-ΔH 3ΔH 3-ΔH 1。

【答案】 B3.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 2(aq)+H 2(g) ΔH 1 ②Sn(s、灰)+2HCl(aq)===SnCl 2(aq)+H 2(g) ΔH 2③Sn(s、灰)>13.2 ℃<13.2 ℃Sn(s 、白) ΔH 3=+2.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B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C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D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及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稳定性。

人教版化学同步练习选修四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作业及答案全解

人教版化学同步练习选修四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作业及答案全解

1。

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B.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C.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D.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可由相关化学方程式的焓变相加减而得到解析:由于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是确定且是唯一的,因此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的焓变是一样的,即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由盖斯定律知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是由其他几个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可由相关化学方程式的焓变相加减而得到。

因此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答案:C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C(s)+错误!O2(g)===CO(g)的反应热为-110。

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解析:A中ΔH为“+”时,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

B中生成物为CO,不是碳的燃烧热,错误。

C中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错误。

D为盖斯定律,正确。

答案:D3.已知25℃、101 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 kJ·mol-14Al(s)+2O3(g)===2Al2O3(s)ΔH=-3119。

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成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成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同为6 mol 氧原子,O3的能量高于O2,则O3不稳定,由O2变成O3要吸收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