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优秀5篇)

高一化学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优秀5篇)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想知道吗?很多高一的同学一直想要高一化学知识点,所以就为大家准备了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是小编征途帮大家收集的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优秀5篇】,仅供借鉴。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 篇一1.阿伏加德罗常数N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例如:1molO2中约含有个6.02×10氧分子242molC中约含有1.204×10个碳原子231molH2SO4中约含有6.02×10硫酸分子23+23-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个Na和9.03×10个OH;23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较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
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篇二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化学实验安全与防护1.1 实验安全- 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 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 危险品的分类与标志1.2 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玻璃仪器的清洗与干燥- 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与校准- 气体的收集与检验-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2. 物质的量2.1 物质的量概念- 物质的量的定义- 摩尔的概念与符号- 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2.2 物质的量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实例-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的大小与质量3.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与分组-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在元素性质预测中的应用4.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4.1 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 键长、键能与化学键的关系- 氢键的概念与应用4.2 分子结构- 分子形状与键角- 分子轨道理论- 范德华力与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5. 化学反应与能量5.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特点- 化学平衡的概念与标志5.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焓变的定义与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定律6. 有机化学基础6.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卤代烃、醇、酚的结构与性质6.2 有机化学反应- 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的特点与区别- 有机合成方法与策略- 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7.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7.1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目的与要求的确定- 实验原理与步骤的设计- 实验试剂与仪器选择7.2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 实验方案的改进与优化以上是对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第一章:离子反应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1.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离子间发生的相互作用。
离子反应的特点包括反应速度快、反应物浓度常为液体或溶液、离子间的电荷转移。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化学物质之间的组成和性质变化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包括反应物、生成物、摩尔比、状态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3.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的指标。
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百分浓度和容量浓度。
4.溶液的配制与稀释配制溶液是指通过控制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的比例来制备所需要的溶液。
稀释溶液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来调整溶液的浓度。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近,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电子分布在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壳层中,电子的质量非常小,电子带有负电荷。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各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排列起来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周期性的顺序将元素进行排列,相同的元素又放在同一族中。
3.元素的主要性质元素的主要性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呈现金属光泽。
非金属通常没有金属的光泽,互相之间存在较大的电负性差异。
4.原子结构和周期性的关系原子的电子分布和原子序数的增加规律有关,电子的层数和壳层数与主量子数有关,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数增加,原子的半径变小,电子云靠近核心区域。
第三章:元素的化学性质1.单质与混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物质,具有一定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性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的物化性质与组成物质有关。
2.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
常见的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活泼性、惰性、还原性、氧化性、与非金属的化合等。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第1篇示例: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等于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元素的序号,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是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元素所能给出或吸收的电子数目。
化合价是确定化合物成分的重要依据。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摩尔数和化学组成。
在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满足物质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的过程,氧化是指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是指获得电子的反应。
3.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或分子结合而形成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则是指化合物分解为原子或分子的过程。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摩尔数乘以分子质量。
摩尔概念是化学计算的基本依据。
2. 溶液的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溶液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溶液的配制、稀释以及溶质的质量、摩尔数和体积的计算。
四、离子反应1.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以电荷平衡相互组成的化合物。
在离子反应中,正负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体。
2. 离子反应的平衡离子反应通常发生在溶液中,通过离子反应的平衡可以确定生成的物质和沉淀物。
五、物质的性质1. 可溶性可溶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通常通过溶质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来表示。
2. 导电性导电性是物质导电的能力,通常与物质中自由电子的数量有关。
3. 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是指物质在水中形成的溶液的酸碱性质,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 (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高一化学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一化学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 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电子层次分布
-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和特点
2. 化学键和化合物:
-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 分子式和化合价的计算
- 共价键的极性和离子化合物的离解度
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动态平衡的特点
- 平衡常数和反应的方向性
4. 酸碱理论和溶液的性质:
- 酸碱的定义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 pH值和酸碱强弱的关系
- 溶液的浓度表示和溶解度的计算
5. 氧气、水和氢气:
- 氧气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 水的组成、性质和水的硬度
- 氢气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6. 碳与有机化合物:
- 碳的特殊性质和碳的同素异形体
-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和性质
- 醇、醛、酮、酸和酯等有机官能团的命名和性质
这些是高一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具体的学习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和教材的要求有所差异。
建议你根据自己的教材和老师的指导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一、化学基础知识1.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组成所有化学物质的基本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手段进行分离和提纯。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其中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右侧,中间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加和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比较重要。
3.摩尔和化学计量摩尔是化学中物质的计量单位,表示物质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可以用摩尔质量来表示,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中质量的摩尔数。
化学计量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数量的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和数量可以用化学计量来计算。
4.溶液溶液是指由溶质和溶剂混合形成的透明或浑浊的液体混合物。
溶质是溶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介质。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可以用摩尔浓度和质量浓度来表示,其中摩尔浓度表示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数量,质量浓度则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二、物态变化1.相变相变是物质从一种物态转化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在常压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称为熔化,相变时吸热;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称为凝固,相变时放热;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称为汽化,相变时吸热;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称为液化,相变时放热。
2.溶解溶解是指溶剂将溶质分子间的作用力打破,将溶质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
溶解的速度和溶解度受到溶质型号、溶剂型号、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物质之间的溶解度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可以用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来表示。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2)周期的分类第一、二、三周期,所排元素种类: 2、8、8,短周期;第四、五、六、七周期,所排元素种类:18、18、32、32,长周期。
此外:镧系元素 57La~71Lu 15种元素第六周期,IB族;锕系元素 89Ac~103Lr 15种元素第七周期,IB族;超铀元素 92U号元素以后。
(3)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同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4)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卤素→惰性元素(第一与第七周期例外 );(5)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主要化合价从+1~+7,-4~-1,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2. 族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成纵行,叫族。
(1)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2)族的分类长短周期共同组成的族为主族,用A表示;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为副族,用B表示,并用罗马数字表示其序号;稀有气体元素所在的列为零族,计作“0”;族类ABⅧ0族数7711族序号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ⅧO列序号1、2、13、14、15、16、173、4、5、6、7、11、128、9、1018(3)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共10列通称为过渡元素,包括Ⅷ族和七个副族,是从左边主族向右边主族过渡的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2分。
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运算结果为正数的是()A.(﹣3)2 B.﹣3÷2 C.0×(﹣2017)D.2﹣32.(3分)把0.0813写成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则a为()A.1 B.﹣2 C.0.813 D.8.133.(3分)用量角器测得∠MON的度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C.D.4.(3分)=()A.B.C.D.5.(3分)图1和图2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使它与原来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6.(3分)如图为张小亮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A.100分B.80分C.60分D.40分7.(3分)若△ABC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10%得△A′B′C′,则∠B′的度数与其对应角∠B的度数相比()A.增加了10% B.减少了10% C.增加了(1+10%)D.没有改变8.(3分)如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粘在一起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A.B.C.D.9.(3分)求证: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证:AC⊥BD.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①又BO=DO;②∴AO⊥BD,即AC⊥BD;③∵四边形ABCD是菱形;④∴AB=AD.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10.(3分)如图,码头A在码头B的正西方向,甲、乙两船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以等速驶向某海域,甲的航向是北偏东35°,为避免行进中甲、乙相撞,则乙的航向不能..是()A.北偏东55°B.北偏西55°C.北偏东35°D.北偏西35°11.(2分)如图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铁片,过两个顶点剪掉一个三角形,以下四种剪法中,裁剪线长度所标的数据(单位:cm)不正确...的是()A. B. C.D.12.(2分)如图是国际数学日当天淇淇和嘉嘉的微信对话,根据对话内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4+4﹣=6 B.4+40+40=6 C.4+=6 D.4﹣1÷+4=613.(2分)若= +,则中的数是()A.﹣1 B.﹣2 C.﹣3 D.任意实数14.(2分)甲、乙两组各有12名学生,组长绘制了本组5月份家庭用水量的统计图表,如图,甲组12户家庭用水量统计表用水量(吨)4569户数4521比较5月份两组家庭用水量的中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比乙组大B.甲、乙两组相同C.乙组比甲组大D.无法判断15.(2分)如图,若抛物线y=﹣x2+3与x轴围成封闭区域(边界除外)内整点(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个数为k,则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是()A.B.C.D.16.(2分)已知正方形MNOK和正六边形ABCDEF边长均为1,把正方形放在正六边形中,使OK边与AB边重合,如图所示,按下列步骤操作:将正方形在正六边形中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KM边与BC边重合,完成第一次旋转;再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MN边与CD边重合,完成第二次旋转;…在这样连续6次旋转的过程中,点B,M间的距离可能是()A.1.4 B.1.1 C.0.8 D.0.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有2个空,每空2分。
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3分)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不能直接测量其距离.于是,小明在岸边选一点C,连接CA,CB,分别延长到点M,N,使AM=AC,BN=BC,测得MN=200m,则A,B间的距离为m.18.(3分)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19.(4分)对于实数p,q,我们用符号min{p,q}表示p,q两数中较小的数,如min{1,2}=1,因此,min{﹣,﹣}=;若min{(x﹣1)2,x2}=1,则x=.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8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0.(8分)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AB=2,BC=1,如图所示,设点A,B,C所对应数的和是p.(1)若以B为原点,写出点A,C所对应的数,并计算p的值;若以C为原点,p又是多少?(2)若原点O在图中数轴上点C的右边,且CO=28,求p.21.(9分)编号为1~5号的5名学生进行定点投篮,规定每人投5次,每命中1次记1分,没有命中记.0.分.,如图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累积得分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之后来了第6号学生也按同样记分规定投了5次,其命中率为40%.(1)求第6号学生的积分,并将图增补为这6名学生积分的条形统计图;(2)在这6名学生中,随机选一名学生,求选上命中率高于50%的学生的概率;(3)最后,又来了第7号学生,也按同样记分规定投了5次,这时7名学生积分的众数仍是前6名学生积分的众数,求这个众数,以及第7号学生的积分.22.(9分)发现任意五个连续整数的平方和是5的倍数.验证(1)(﹣1)2+02+12+22+32的结果是5的几倍?(2)设五个连续整数的中间一个为n,写出它们的平方和,并说明是5的倍数.延伸任意三个连续整数的平方和被3除的余数是几呢?请写出理由.23.(9分)如图,AB=16,O为AB中点,点C在线段OB上(不与点O,B重合),将OC绕点O逆时针旋转270°后得到扇形COD,AP,BQ分别切优弧于点P,Q,且点P,Q在AB异侧,连接OP.(1)求证:AP=BQ;(2)当BQ=4时,求的长(结果保留π);(3)若△APO的外心在扇形COD的内部,求OC的取值范围.24.(10分)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A(0,5),直线x=﹣5与x轴交于点D,直线y=﹣x﹣与x轴及直线x=﹣5分别交于点C,E,点B,E关于x轴对称,连接AB.(1)求点C,E的坐标及直线AB的解析式;(2)设面积的和S=S△CDE +S四边形ABDO,求S的值;(3)在求(2)中S时,嘉琪有个想法:“将△CDE沿x轴翻折到△CDB的位置,而△CDB与四边形ABDO拼接后可看成△AOC,这样求S便转化为直接求△AOC的面积不更快捷吗?”但大家经反复演算,发现S≠S,请通过计算解释他的△AOC想法错在哪里.25.(11分)平面内,如图,在▱ABCD中,AB=10,AD=15,tanA=,点P为AD 边上任意点,连接PB,将PB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Q.(1)当∠DPQ=10°时,求∠APB的大小;(2)当tan∠ABP:tanA=3:2时,求点Q与点B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3)若点Q恰好落在▱ABCD的边所在的直线上,直接写出PB旋转到PQ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26.(12分)某厂按用户的月需求量x(件)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其中x>0,每件的售价为18万元,每件的成本y(万元)是基础价与浮动价的和,其中基础价保持不变,浮动价与月需求量x(件)成反比,经市场调研发现,月需求量x与月份n(n为整数,1≤n≤12),符合关系式x=2n2﹣2kn+9(k+3)(k为常数),且得到了表中的数据.月份n(月)12成本y(万元/件)1112需求量x(件/月)120100(1)求y与x满足的关系式,请说明一件产品的利润能否是12万元;(2)求k,并推断是否存在某个月既无盈利也不亏损;(3)在这一年12个月中,若第m个月和第(m+1)个月的利润相差最大,求m.2017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2分。
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运算结果为正数的是()A.(﹣3)2 B.﹣3÷2 C.0×(﹣2017)D.2﹣3【分析】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9,符合题意;B、原式=﹣1.5,不符合题意;C、原式=0,不符合题意,D、原式=﹣1,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分)把0.0813写成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则a为()A.1 B.﹣2 C.0.813 D.8.13【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把0.0813写成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则a为8.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3.(3分)用量角器测得∠MON的度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量角器的圆心一定要与O重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概念,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3分)=()A.B.C.D.【分析】根据乘方和乘法的意义即可求解.【解答】解:=.故选:B.【点评】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方和乘法的意义.5.(3分)图1和图2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使它与原来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当正方形放在③的位置,即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6.(3分)如图为张小亮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A.100分B.80分C.60分D.40分【分析】根据绝对值、倒数、相反数、立方根以及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的绝对值为1,2的倒数为,﹣2的相反数为2,1的立方根为1,﹣1和7的平均数为3,故小亮得了80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掌握绝对值、倒数、相反数、立方根以及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3分)若△ABC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10%得△A′B′C′,则∠B′的度数与其对应角∠B的度数相比()A.增加了10% B.减少了10% C.增加了(1+10%)D.没有改变【分析】根据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判断出两个三角形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解答.【解答】解:∵△ABC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10%得△A′B′C′,∴△ABC与△A′B′C′的三边对应成比例,∴△ABC∽△A′B′C′,∴∠B′=∠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图形,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8.(3分)如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粘在一起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两个小正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9.(3分)求证: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证:AC⊥BD.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①又BO=DO;②∴AO⊥BD,即AC⊥BD;③∵四边形ABCD是菱形;④∴AB=AD.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分析】根据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O,∴BO=DO,∴AO⊥BD,即AC⊥BD,∴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①→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3分)如图,码头A在码头B的正西方向,甲、乙两船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以等速驶向某海域,甲的航向是北偏东35°,为避免行进中甲、乙相撞,则乙的航向不能..是()A.北偏东55°B.北偏西55°C.北偏东35°D.北偏西35°【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甲的航向是北偏东35°,为避免行进中甲、乙相撞,∴乙的航向不能是北偏西3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方向角问题,理解方向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2分)如图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铁片,过两个顶点剪掉一个三角形,以下四种剪法中,裁剪线长度所标的数据(单位:cm)不正确...的是()A. B. C.D.【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10≈14,由此即可判定A不正确.【解答】解:选项A不正确.理由正方形的边长为10,所以对角线=10≈14,因为15>14,所以这个图形不可能存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12.(2分)如图是国际数学日当天淇淇和嘉嘉的微信对话,根据对话内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4+4﹣=6 B.4+40+40=6 C.4+=6 D.4﹣1÷+4=6【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方法,求出每个选项中左边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判断出哪个算式错误即可.【解答】解:∵4+4﹣=6,∴选项A不符合题意;∵4+40+40=6,∴选项B不符合题意;∵4+=6,∴选项C不符合题意;∵4﹣1÷+4=4,∴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13.(2分)若= +,则中的数是()A.﹣1 B.﹣2 C.﹣3 D.任意实数【分析】直接利用分式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 +,∴﹣====﹣2,故____中的数是﹣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正确掌握分式加减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4.(2分)甲、乙两组各有12名学生,组长绘制了本组5月份家庭用水量的统计图表,如图,甲组12户家庭用水量统计表用水量(吨)4569户数4521比较5月份两组家庭用水量的中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比乙组大B.甲、乙两组相同C.乙组比甲组大D.无法判断【分析】根据中位数定义分别求解可得.【解答】解:由统计表知甲组的中位数为=5(吨),乙组的4吨和6吨的有12×=3(户),7吨的有12×=2户,则5吨的有12﹣(3+3+2)=4户,∴乙组的中位数为=5(吨),则甲组和乙组的中位数相等,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和扇形统计图,根据扇形图中各项目的圆心角求得其数量是解题的关键.15.(2分)如图,若抛物线y=﹣x2+3与x轴围成封闭区域(边界除外)内整点(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个数为k,则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是()A.B.C.D.【分析】找到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得出k=4,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x2+3,当y=0时,x=±;当x=0时,y=3,则抛物线y=﹣x2+3与x轴围成封闭区域(边界除外)内整点(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为(﹣1,1),(0,1),(0,2),(1,1);共有4个,∴k=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k的值.16.(2分)已知正方形MNOK和正六边形ABCDEF边长均为1,把正方形放在正六边形中,使OK边与AB边重合,如图所示,按下列步骤操作:将正方形在正六边形中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KM边与BC边重合,完成第一次旋转;再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MN边与CD边重合,完成第二次旋转;…在这样连续6次旋转的过程中,点B,M间的距离可能是()A.1.4 B.1.1 C.0.8 D.0.5【分析】如图,在这样连续6次旋转的过程中,点M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红线,观察图象可知点B,M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1,由此即可判断.【解答】解:如图,在这样连续6次旋转的过程中,点M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红线,观察图象可知点B,M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正六边形、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作出点M的运动轨迹,利用图象解决问题,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