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市2019年中考数学分类解析 专题9:三角形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第二期) 专题28 解直角三角形(含解析)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第二期) 专题28 解直角三角形(含解析)

解直角三角形一.选择题1. (2019•广东省广州市•3分)如图,有一斜坡AB,坡顶B离地面的高度BC为30m,斜坡的倾斜角是∠BAC,若tan∠BAC=,则此斜坡的水平距离AC为()A.75m B.50m C.30m D.12m【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图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得AC的长,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BCA=90°,tan∠BAC=,BC=30m,∴tan∠BAC=,解得,AC=7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 (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3分)小菁同学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测量路灯的高度.如图,已知她的目高AB为1.5米,她先站在A处看路灯顶端O的仰角为35°,再往前走3米站在C处,看路灯顶端O的仰角为65°,则路灯顶端O到地面的距离约为(已知sin35°≈0.6,cos35°≈0.8,tan35°≈0.7,sin65°≈0.9,cos65°≈0.4,tan65°≈2.1)()A. 米B. 米C. 米D. 米【答案】C【解析】解:过点O作OE⊥AC于点F,延长BD交OE于点F,设DF=x,∵tan65°=,∴OF=xtan65°,∴BD=3+x,∵tan35°=,∴OF=(3+x)tan35°,∴2.1x=0.7(3+x),∴x=1.5,∴OF=1.5×2.1=3.15,∴OE=3.15+1.5=4.65,故选:C.过点O作OE⊥AC于点F,延长BD交OE于点F,设DF=x,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表示OF的长度,然后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中等题型.二.填空题1. (2019•江苏宿迁•3分)如图,∠MAN=60°,若△ABC的顶点B在射线AM上,且AB=2,点C在射线AN上运动,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BC的取值范围是<BC <.【分析】当点C在射线AN上运动,△ABC的形状由钝角三角形到直角三角形再到钝角三角形,画出相应的图形,根据运动三角形的变化,构造特殊情况下,即直角三角形时的BC的值.【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BC1⊥AN,垂足为C1,BC2⊥AM,交AN于点C2在Rt△ABC1中,AB=2,∠A=60°∴∠ABC1=30°∴AC1=AB=1,由勾股定理得:BC1=,在Rt△ABC2中,AB=2,∠A=60°∴∠AC2B=30°∴AC2=4,由勾股定理得:BC2=2,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点C在C1C2上移动,此时<BC<2.故答案为:<BC<2.【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或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考察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2. (2 019·江苏盐城·3分)如图,在△ABC 中,BC =26+,∠C =45°,AB =2AC ,则AC 的长为________.【答案】2【解析】过A 作AD ⊥BC 于D 点,设AC =x 2,则AB =x 2,因为∠C =45°,所以AD =AC =x ,则由勾股定理得BD =x AD AB 322=-,因为AB =26+,所以AB =263+=+x x ,则x =2.则AC =2.3. (2 019·江苏盐城·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2x -1的图像分别交x 、y 轴于点A 、B ,将直线A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交x 轴于点C ,则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答案】131-=x y 【解析】因为一次函数y =2x -1的图像分别交x 、y 轴于点A 、B ,则A (21,0),B (0,-1),则AB =25. 过A 作AD ⊥BC 于点D ,因为∠ABC =45°,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D =410,设BC =x ,则AC =OC -OA =2112--x ,根据等面积可得:AC ×OB =BC ×AD ,即2112--x =410x ,解得x =10.则AC =3,即C (3,0),所以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是131-=x y .4. (2019•浙江湖州•4分)有一种落地晾衣架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通过改变两根支撑杆夹角的度数来调整晾衣杆的高度.图2是支撑杆的平面示意图,AB 和CD 分别是两根不同长度的支撑杆,夹角∠BOD =α.若AO =85cm ,BO =DO =65cm .问:当α=74°时,较长支撑杆的端点A 离地面的高度h 约为 120 cm .(参考数据:sin 37°≈0.6,cos 37°≈0.8,sin 53°≈0.8,cos 53°≈0.6.)【分析】过O 作OE ⊥BD ,过A 作AF ⊥BD ,可得OE ∥AF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OE 为角平分线,进而求出同位角的度数,在直角三角形AFB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h 即可.【解答】解:过O 作OE ⊥BD ,过A 作AF ⊥BD ,可得OE ∥AF , ∵BO =DO , ∴OE 平分∠BOD ,∴∠BOE =∠BOD =×74°=37°, ∴∠F AB =∠BOE =37°,在Rt △ABF 中,AB =85+65=150cm , ∴h =AF =AB •cos ∠F AB =150×0.8=120cm , 故答案为:120【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2019•江苏宿迁•10分)宿迁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图①是某品牌共享单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物图,图②是其示意图,其中AB、CD都与地面l平行,车轮半径为32cm,∠BCD=64°,BC=60cm,坐垫E与点B的距离BE为15cm.(1)求坐垫E到地面的距离;(2)根据经验,当坐垫E到CD的距离调整为人体腿长的0.8时,坐骑比较舒适.小明的腿长约为80cm,现将坐垫E调整至坐骑舒适高度位置E',求EE′的长.(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sin64°≈0.90,cos64°≈0.44,tan64°≈2.05)【分析】(1)作EM⊥CD于点M,由EM=ECsin∠BCM=75sin46°可得答案;(2)作E′H⊥CD于点H,先根据E′C=求得E′C的长度,再根据EE′=CE﹣CE′可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1,过点E作EM⊥CD于点M,由题意知∠BCM=64°、EC=BC+BE=60+15=75cm,∴EM=ECsin∠BCM=75sin64°≈67.5(cm),则单车车座E到地面的高度为67.5+32≈99.5(cm);(2)如图2所示,过点E′作E′H⊥CD于点H,由题意知E′H=80×0.8=64,则E′C==≈71,1,∴EE′=CE﹣CE′=75﹣71.1=3.9(cm).【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解答.2. (2019•江西•8分)图1是一台实物投影仪,图2是它的示意图,折线B-A-O表示固定支架,AO垂直水平桌面OE于点O,点B为旋转点,BC可转动,当BC绕点B顺时针旋转时,投影探头CD始终垂直于水平桌面OE,经测量:AO=6.8cm,CD=8cm,AB=30cm,BC=35cm.(结果精确到0.1)(1)如图2,∠ABC=70°,BC∥OE。

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9平面几何之直角三角形问题—解析卷.doc

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9平面几何之直角三角形问题—解析卷.doc

备考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九平面几何之直角三角形问题考点扫描☆聚焦中考直角三角形问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重点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三方面,总体來看,难度系数低,以选择填空为主。

关于解直角三角形主要是解析题。

解析题主要以计算为主。

结合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三方血进行直角三角形问题的探讨:(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勾股定理;(3)解直角三角形.考点剖析☆典型例题頑(2018・玉林)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ZB二ZD二90° , ZA=60° , AB二4,则AD的取值范围是2<AD<8・【分析】如图,延长BC交AD的延长线于E,作BF丄AD于F.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E、AF即可判断;【解答】解:如图,延长BC交AD的延长线于E,作BF丄AD于F.在RtAABE 中,VZE=30° , AB=4,AAE=2AB=8,在RtAABF 中,AF二寺AB二2,AAD的取值范围为2<AD<8,故答案为2<AD<8.例2| (2018・盐城)如图,在直角△ABC 中,ZC 二90° , AC 二6, BC 二8, P 、Q 分别为边BC 、AB 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AAPQ 是等腰三角形且Z\BPQ 是直角三角形,则AQ 二 芈或孕. 【分析】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①如图1屮,当AQ 二PQ, ZQPB=90°时,②当AQ 二PQ, ZPQB=90° 时;【解答】解:①如图1中,当AQ=PQ, ZQPB 二90°时,设AQ 二PQ 二x,・.・PQ 〃AC,AABPQ^ABCA,.BQ_PQ・ 10-x = x10 ~_6,・15 rAAQ~. 4②当 AQ 二PQ, ZPQB=90° 时,设 AQ 二PQ 二y.VABQP^ABCA,• PQ.BQ•• A L BC '■ y,10-y飞8 例3| (2018・黄冈)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4cm,底面周长为32cm,在杯内壁离杯底5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3cm 与蜂蜜相对的点A 处,则 蚂蚁从外壁A 处到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为20 cm (杯壁厚度不计).・・x 二 图1 图?蚂蚁月【分析】将杯子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F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 B的长度即为所求.:【解答】解:如图连接A' B,则A' B 即为最短距离,A' B=A/A^D^+BD^A/162+1 2 2=20 (cm).故答案为20.^H| (2018*杭州)如图,在中,ZACB=90°,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于点D;以点A为圆心,八D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于点E,连结CD.(1)若ZA=28° ,求ZACD的度数.(2)设BC=a, AC二b.①线段AD的长是方程x2+2ax・b2=0的一个根吗?说明理由.②若AD=EC,求学的值.B【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Z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ZBCD,计算即可;(2)①根据勾股定理求岀AD,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比较即可;②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 V ZACB=90° , ZA=28° ,.\ZB=62° ,VBD=BC,・・・ZBCD二ZBDC二59° ,・・・ZACD二90° - ZBCD二31°;(2)①由勾股定理得,A B R AC J BC S/ai2 + b2,AD=Va2 + b2 - a,解方程x2+2ax - b~0 得,x^~2a± V4a2+4b2^ 土需盯予-a,2・・・线段AD的长是方程x2+2ax - b2=0的一个根;② VAD=AE,AAE=EC=4,2 由勾股定理得,a2+b2=(寺b+a)2, 整理得,竿导.b 4巫(2018-遵义)如图,吊车在水平地血上吊起货物时,吊绳BC与地血保持垂直,吊臂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4。

广东省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 ﹣2的绝对值等于【】A. 2B. ﹣2C. 12D. ±2【答案】A【解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2到原点的距离是2,所以﹣2的绝对值是2,故选A2.某网店2019年母亲节这天的营业额为221000元,将数22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2.2110⨯ B. 52.2110⨯ C. 322110⨯ D. 60.22110⨯【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2210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得到2.21,所以22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21×10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如图,由4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得到的图形,结合所给图形以及选项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观察图形,从左边看得到两个叠在一起的正方形,如下图所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左视图的观察位置.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632b b b ÷=B. 339b b b ⋅=C. 2222a a a +=D. ()336a a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除法法则、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法则逐一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A. 633b b b ÷=,故A 选项错误;B. 336b b b ⋅=,故B 选项错误;C. 2222a a a +=,正确;D. ()339a a =,故D 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等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四个银行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在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6.数据3、3、5、8、11的中位数是( )A. 3B. 4C. 5D. 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从小到大排序:3、3、5、8、11,位于最中间的数是5,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①给定n 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如果n 为奇数,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如果n 为偶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任何一组数据,都一定存在中位数的,但中位数不一定是这组数据里的数.7.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a b >B. a b <C. 0a b +>D. 0a b< 【答案】D【解析】【分析】先由数轴上a ,b 两点的位置确定a ,b 的取值范围,再逐一验证即可求解.【详解】由数轴上a ,b 两点的位置可知-2<a <-1,0<b <1,所以a<b ,故A 选项错误;|a|>|b|,故B 选项错误;a+b<0,故C 选项错误; 0a b<,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的运算等,根据数轴的特点判断两个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8.24的结果是( )A. 4-B. 4C. 4±D. 2【答案】B【解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12x x ≠B. 21120x x -=C. 122x x +=D. 122x x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逐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0的两个实数根,这里a=1,b=-2,c=0,b 2-4ac=(-2)2-4×1×0=4>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12x x ≠,故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1120x x -=,故B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221b x x a -+=-=-=,故C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20c x x a⋅==,故D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的意义,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延长CB 至E 使2EB =,以EB 为边在上方作正方形EFGB ,延长FG交DC 于M ,连接AM 、AF ,H 为AD 的中点,连接FH 分别与AB 、AM 交于点N 、K .则下列结论:①ANH GNF ∆≅∆;②AFN HFG ∠=∠;③2FN NK =;④:1:4AFN ADM S S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AD=∠C=∠E=∠EFB=∠BGF=90°,AD//BC ,继而可得四边形CEFM 是矩形,∠AGF=90°,由此可得AH=FG ,再根据∠NAH=∠NGF ,∠ANH=∠GNF ,可得△ANH ≌△GNF(AAS),由此可判断①正确;由AF ≠AH ,判断出∠AFN ≠∠AHN ,即∠AFN ≠∠HFG ,由此可判断②错误;证明△AHK ∽△MFK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对③进行判断;分别求出S △ANF 、S △AMD 的值即可对④作出判断.【详解】∵四边形ABCD 、BEFG 是正方形,∴∠BAD=∠C=∠E=∠EFB=∠BGF=90°,AD//BC ,∴四边形CEFM 是矩形,∠AGF=180°-∠BGF=90° ∴FM=EC ,CM=EF=2,FM//EC ,∴AD//FM ,DM=2,∵H 为AD 中点,AD=4,∴AH=2,∵FG=2,∴AH=FG ,∵∠NAH=∠NGF ,∠ANH=∠GNF ,∴△ANH ≌△GNF(AAS),故①正确;∴∠NFG=∠AHN ,NH=FN ,AN=NG ,∵AF>FG,∴AF≠AH,∴∠AFN≠∠AHN,即∠AFN≠∠HFG,故②错误;∵EC=BC+BE=4+2=6,∴FM=6,∵AD//FM,∴△AHK∽△MFK,∴632FK FMKH AH===,∴FK=3HK,∵FH=FK+KH,FN=NH,FN+NH=FH,∴FN=2NK,故③正确;∵AN=NG,AG=AB-BG=4-2=2,∴AN=1,∴S△ANF=11·12122AN FG=⨯⨯=,S△AMD=11·42422AD DM=⨯⨯=,∴S△ANF:S△AMD=1:4,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11.计算:1120193-⎛⎫+=⎪⎝⎭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0次幂和负指数幂运算法则分别化简两数,然后再相加即可.【详解】10120193-⎛⎫+ ⎪⎝⎭=1+3 =4,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已知//a b,175∠=︒,则2∠=_____.【答案】105°【解析】【分析】如图,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3的度数,继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3=180°,∠1=75°,∴∠3=105°,∵a//b,∴∠2=∠3=105°,故答案为:105°.【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13.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答案】8【解析】【分析】n 边形的内角和是(n ﹣2)•180°,如果已知多边形的边数,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详解】根据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n ﹣2)•180=1080,解得n=8.∴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记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并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边数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解方程的问题来解决.14.已知23x y =+,则代数式489x y -+的值是_____.【答案】21【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x-2y=3,继而对所求的式子进行变形后,利用整体代入思想即可求得答案.【详解】∵x=2y+3,∴x-2y=3,∴4x-8y+9=4(x-2y)+9=4×3+9=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正确的进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某校教学楼AC 与实验楼BD 的水平间距CD =在实验楼顶部B 点测得教学楼顶部A 点的仰角是30,底部C点的俯角是45︒,则教学楼AC的高度是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答案】3【解析】【分析】过点B作BM⊥AC,垂足为E,则∠ABE=30°,∠CBE=45°,四边形CDBE是矩形,继而证明∠CEB=∠CBE,从而可得CE长,在Rt△ABE中,利用tan∠ABE=AEBE,求出AE长,继而可得AC长.【详解】过点B作BM⊥AC,垂足为E,则∠ABE=30°,∠CBE=45°,四边形CDBE是矩形,∴3,∵∠CEB=90°,∴∠CEB=90°-∠CBE=45°=∠CBE,∴3在Rt△ABE中,tan∠ABE=AE BE,即33153=∴AE=15,∴3即教学楼AC的高度是3米,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1所示的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且每个角都是直角,长度如图所示,小明按图2所示方法玩拼图游戏,两两相扣,相互间不留空隙,那么小明用9个这样的图形(图1)拼出来的图形的总长度是_______(结果用含a、b代数式表示).【答案】a+8b【解析】【分析】观察可知两个拼接时,总长度为2a-(a-b),三个拼接时,总长度为3a-2(a-b),由此可得用9个拼接时的总长度为9a-8(a-b),由此即可得.【详解】观察图形可知两个拼接时,总长度为2a-(a-b),三个拼接时,总长度为3a-2(a-b),四个拼接时,总长度为4a-3(a-b),…,所以9个拼接时,总长度为9a-8(a-b)=a+8b,故答案为:a+8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题——图形的变化类,通过推导得出总长度与个数间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解不等式组:()12214x x ①②->⎧⎨+>⎩【答案】3x >. 【解析】 【分析】先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详解】解不等式①,得3x >, 解不等式②,得1x >,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解集的确定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是解题的关键.18.先化简,再求值:221224xx x x x x -⎛⎫-÷ ⎪---⎝⎭,其中x【答案】22x +1. 【解析】 【分析】括号内先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最后把数值代入化简后的结果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2121x x x x x x +--=⋅-- =2x x+,当x =时,原式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在ABC ∆中,点D 是边AB 上的一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 ∆内,求作ADE ∠,使ADE B ∠=∠,DE 交AC 于E ;(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D2DB =,求AE EC 的值. 【答案】(1)见解析;(2)2AEEC=. 【解析】 【分析】(1)以点B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BA 、BC 于点F 、G ,以点D 为圆心,以BF 长为半径画弧,交DA 于点M ,再以M 为圆心,以FG 长为半径画弧,与前弧交于点H ,过点D 、H 作射线,交AC 于点E ,由此即可得;(2)由(1)可知DE//BC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2)∵ADE B ∠=∠, ∴//DE BC . ∴2AE ADEC DB==.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熟练掌握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全体男生1000米跑步的成绩,随机抽取了部分男生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绘制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题图表所示,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成绩等级频数分布表成绩等级频数A 24B 10C xD 2合计y成绩等级扇形统计图(1)x=______,y=______,扇形图中表示C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度;(2)甲、乙、丙是A等级中的三名学生,学校决定从这三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介绍体育锻炼经验,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同时抽到甲、乙两名学生的概率.【答案】(1)4,40,36;(2)1 3 .【解析】【分析】(1)根据B等级的人数以及所占的比例可求得y,用y减去其余3组的人数可求得x,用360乘以C等级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得相应圆心角的度数;(2)画出树状图得到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再找出符合条件的情况数,利用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y=10÷25%=40,x=40-24-10-2=4, 360×440=36度, 故答案为:4,40,36 (2)画树状图如图:共有6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同时抽到甲、乙的有两种情况, ∴P(同时抽到甲、乙)=2163=.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扇形统计图,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弄懂图表,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还用到了知识点: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某校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购买篮球、足球共60个,已知每个篮球的价格为70元,每个足球的价格为80元.(1)若购买这两类球的总金额为4600元,求篮球、足球各买了多少个? (2)若购买篮球的总金额不超过购买足球的总金额,求最多可购买多少个篮球? 【答案】(1)篮球、足球各买了20个,40个;(2)最多可购买篮球32个. 【解析】 【分析】(1)设篮球、足球各买了x ,y 个,根据等量关系:篮球、足球共60个,篮球、足球共用4600元,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2)设购买了a 个篮球,根据购买篮球的总金额不超过购买足球的总金额,列出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设篮球、足球各买了x ,y 个,根据题意,得6070804600x y x y +=⎧⎨+=⎩,解得2040 xy=⎧⎨=⎩,答:篮球、足球各买了20个,40个;(2)设购买了a个篮球,根据题意,得()708060a a≤-,解得32a≤,∴最多可购买篮球32个.【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列出方程或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2.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以点A为圆心的EF与BC相切于点D,分别交AB、AC于点E、F.(1)求ABC∆三边的长;(2)求图中由线段EB、BC、CF及FE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10,10,5(2)S阴影205π=-.【解析】【分析】(1)结合网格特点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2)由(1)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BAC=90°,连接AD,求出AD长,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扇形面积公式分别求出ABC∆的面积和扇形AEF的面积,继而可求得答案.【详解】(1)2226210AB=+=2262210 AC=+=,224845BC=+=;(2)由(1)得AB2+BC2=(210)2+(210)2=80=(45)2=BC2,∴90BAC∠=︒,连接AD,则222425AD=+=,∴=ABC AEFS S S阴扇形∆-=21902360ADAB ACπ⋅⋅-=()2902512102102360π⨯⨯⨯-=205π-.【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扇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相关内容以及网格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一次函数1y k x 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ky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1,4-,点B的坐标为()4,n.(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21kk x bx+>的x的取值范围;(2)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3)点P在线段AB上,且:1:2AOP BOPS S∆∆=,求点P的坐标.【答案】(1)1x<-或04x<<;(2)4yx=-,3y x=-+;(3)27,33P⎛⎫⎪⎝⎭【解析】 【分析】(1) 观察图象得到当1x <-或04x <<时,直线y=k 1x+b 都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方,由此即可得; (2)先把A(-1,4)代入y=2k x 可求得k 2,再把B(4,n)代入y=2kx可得n=-1,即B 点坐标为(4,-1),然后把点A 、B 的坐标分别代入y=k 1x+b 得到关于k 1、b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答案;(3)设AB 与y 轴交于点C ,先求出点C 坐标,继而求出7.5AOB S ∆=,根据P :1:2AO BOP S S ∆∆=分别求出2.5AOP S ∆=,5BOP S ∆=,再根据 1.5AOC S ∆=确定出点P 在第一象限,求出1COP S ∆=,继而求出P 点的横坐标23P x =,由点P 在直线3y x =-+上继而可求出点P 的纵坐标,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观察图象可知当1x <-或04x <<,k 1x+b>2kx;(2)把()1,4A -代入2ky x=,得24k =-,∴4y x=-,∵点()4,B n 在4y x=-上,∴1n =-,∴()4,1B -,把()1,4A -,()4,1B -代入11y k x b =+得11441k b k b -+=⎧⎨+=-⎩,解得113k b =-⎧⎨=⎩, ∴3y x =-+;(3)设AB 与y 轴交于点C ,∵点C 在直线3y x =-+上,∴()0,3C ,()()113147.522AOB A B S OC x x ∆=⋅+=⨯⨯+=,又:1:2AOD BOP S S ∆∆=, ∴17.5 2.53AOP S ∆=⨯=,5BOP S ∆=, 又131 1.52AOCS ∆=⨯⨯=,∴点P 在第一象限,∴ 2.5 1.51COP S ∆=-=,又3OC =,∴1312P x ⨯⨯=,解得23P x =, 把23P x =代入3y x =-+,得73P y =,∴27,33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涉及了待定系数法,函数与不等式,三角形的面积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4.如图1,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的外接圆,过点C 作BCD ACB ∠=∠交O 于点D ,连接AD 交BC 于点E ,延长DC 至点F ,使CF AC =,连接AF .(1)求证:ED EC =; (2)求证:AF 是O 的切线;(3)如图2,若点G 是ACD ∆的内心,25BC BE ⋅=,求BG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BG=5. 【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 ABC CB =∠∠,再根据圆周角定理以及ACB BCD ∠=∠可得BCD ADC ∠=∠,即可得ED=EC ;(2)连接OA ,可得OA BC ⊥,继而根据CA CF =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以推导得出CAF ACB ∠=∠,可得//AF BC ,从而可得OA AF ⊥,问题得证; (3)证明ABECBA ∆∆,可得2AB BC BE =⋅,从而求得5AB =,连接AG ,结合三角形内心可推导得出BAG BGA ∠=∠,继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5BG AB ==. 【详解】(1)∵AB AC =,∴A ABC CB =∠∠, 又∵ACB BCD ∠=∠,ABC ADC ∠=∠, ∴BCD ADC ∠=∠, ∴ED EC =; (2)连接OA ,∵AB AC =,∴AB AC =, ∴OA BC ⊥,∵CA CF =,∴CAF CFA ∠=∠, ∴2ACD CAF CFA CAF ∠=∠+∠=∠, ∵ACB BCD ∠=∠,∴2ACD ACB ∠=∠, ∴CAF ACB ∠=∠,∴//AF BC , ∴OA AF ⊥, ∴AF 为O 的切线;(3)∵ABE CBA ∠=∠,BAD BCD ACB ∠=∠=∠, ∴ABECBA ∆∆,∴AB BEBC AB=, ∴2AB BC BE =⋅,∵25BC BE ⋅=,∴5AB =,连接AG ,∴BAG BAD DAG ∠=∠+∠,BGA GAC ACB ∠=∠+∠,∵点G内心,∴DAG GAC ∠=∠,又∵BAD BCD ACB ∠=∠=∠,∴BAD DAG GAC ACB ∠+∠=∠+∠,∴BAG BGA ∠=∠,∴5BG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内心等知识,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3373848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右侧),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CD 交x 轴于点F ,CA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CFE ∆,点A 恰好旋转到点F ,连接BE .(1)求点A 、B 、D 的坐标;(2)求证:四边形BFCE 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2,过顶点D 作1DD x ⊥轴于点1D ,点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M x ⊥轴,点M 为垂足,使得PAM ∆与1DD A ∆相似(不含全等).①求出一个满足以上条件的点P 的横坐标;②直接回答....这样的点P 共有几个? 【答案】(1)1,0A ,()7,0B -,(3,23D --;(2)证明见解析;(3)①点P 的横坐标为53-,11-,373-,②点P 共有3个. 【解析】 【分析】(1)令y=0,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求得x 的值即可求得A 、B 两点的坐标,对解析式配方可得顶点D 的坐标;(2)由CF CA =,CO ⊥AF ,可得OF=OA=1,如图2,易得1DD F COF ∆~∆,由此可得3OC =,继而证明ACF ∆为等边三角形,推导可得//EC BF ,再由6EC DC ==,6BF =,可得//EC BF ,问题得证;(3)①设点P 的坐标为233373,x x x ⎛⎫+- ⎪ ⎪⎝⎭,分三种情况:点P 在B 点左侧,点P 在A 点右侧,点P在AB 之间,分别讨论即可得;②由①的结果即可得.【详解】(1)令2333730x x +-=, 解得1x =或7-,故()1,0A ,()7,0B -,配方得()23323y x =+-,故()3,23D --; (2)∵CF CA =,CO ⊥AF ,∴OF=OA=1,如图,DD 1⊥轴,∴DD 1//CO ,∴1DD F COF ∆~∆, ∴11D D CO FD OF =,即23CO =21, ∴3OC =,∴CF=22OC OF +=2,∴2CA CF FA ===,即ACF ∆为等边三角形,∴∠AFC=∠ACF=60°,∵∠ECF=∠ACF ,∴AFC ECF ∠=∠,∴//EC BF ,∵CF :DF=OF :FD 1=1:2,∴DF=4,∴CD=6,又∵6EC DC ==,6BF =,∴//EC BF ,∴四边形BFCE 是平行四边形;(3)①设点P 的坐标为233373,x x x ⎛⎫+- ⎪ ⎪⎝⎭, (ⅰ)当点P 在B 点左侧时,因为PAM ∆与1DD A ∆相似,则1)11PM MA DD D A =,即2333731848=423x x x +--,∴11x =(舍),x 2=-11;2)11PM MA AD DD =, 即233373848=423x x +-,∴11x =(舍),2373x =-; (ⅱ)当点P 在A 点右侧时,因为PAM ∆与1DD A ∆相似,则3)11PM MA DD D A=, 2333731848423x x x +-,∴11x =(舍),23x =-(舍);4)11PM MA AD DD =,即2 33373848=423x x+-,∴11x=(舍),253x=-(舍);(ⅲ)当点P在AB之间时,∵PAM∆与1DD A∆相似,则5)11PM MADD D A=,即2333731423x xx-+-⎝⎭,∴11x=(舍),23x=-(舍);6)11PM MAAD DD=,即233373423x x-+⎝⎭,∴11x=(舍),253x=-;综上所述,点P的横坐标为53-,11-,373-;②由①可得这样的点P共有3个.【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函数与几何综合题,涉及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正确进行分类讨论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019-2020年度】中考数学 专题19 全等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度】中考数学 专题19 全等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度】中考数学专题19 全等三角形试题(含解析)☞解读考点【2015年题组】1.(2015六盘水)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可利用A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利用ASA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SSA不能判定△ABC≌△DC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2015贵阳)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A=∠C B.∠D=∠B C.AD∥BC D.DF∥BE【答案】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2015义乌)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ADC和△ABC中,∵AD=AB,DC=BC,AC=AC,∴△ADC≌△ABC (SSS),∴∠DAC=∠BAC,即∠QAE=∠PAE.故选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4.(2015泰州)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1对 B.2对 C.3对 D.4对【答案】D.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4.综合题.5.(2015宜昌)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12 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ABD与△CBD中,∵AD=CD,AB=BC,DB=DB,∴△ABD≌△CBD (SSS),故③正确;∴∠ADB=∠CDB,在△AOD与△COD中,∵AD=CD,∠ADB=∠CDB,OD=OD,∴△AOD≌△COD(SAS),∴∠AOD=∠COD=90°,AO=OC,∴AC⊥DB,故①②正确;故选D.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新定义;3.阅读型.6.(2015宜昌)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7.(2015荆门)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D,△BC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和CD,AE分别交CD,BD于点M,P,CD交BE于点Q,连接PQ,BM,下面结论:①△ABE≌△DBC;②∠DMA=60°;③△BPQ为等边三角形;④MB 平分∠AMC,其中结论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D.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综合题;4.压轴题.8.(2015柳州)如图,G,E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的点,且AG=CE,AE⊥EF,AE=EF,现有如下结论:①BE=GE;②△AGE≌△ECF;③∠FCD=45°;④△GBE∽△ECH1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CB=90°,AB=BC,∵AG=CE,∴BG=BE,由勾股定理得:BE=GE,∴①错误;2∵BG=BE,∠B=90°,∴∠BGE=∠BEG=45°,∴∠AGE=135°,∴∠GAE+∠AEG=45°,∵AE⊥EF,∴∠AEF=90°,∵∠BEG=45°,∴∠AEG+∠FEC=45°,∴∠GAE=∠FEC,在△GAE和△CEF中,∵AG=CE,∠GAE=∠CEF,AE=EF,∴△GAE≌△CEF,∴②正确;∴∠AGE=∠ECF=135°,∴∠FCD=135°﹣90°=45°,∴③正确;∵∠BGE=∠BEG=45°,∠AEG+∠FEC=45°,∴∠FEC<45°,∴△GBE和△ECH不相似,∴④错误;即正确的有2个.故选B.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正方形的性质;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综合题.9.(2015柳州)如图,△ABC≌△DEF,则EF= .【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ABC≌△DEF,∴BC=EF,则EF=5.故答案为: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0.(2015盐城)如图,在△ABC与△ADC中,已知AD=AB,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ABC≌△ADC,只需再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答案】DC=BC或∠DAC=∠BAC.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开放型.11.(2015贵港)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连接AE,BE,则∠AEB的度数为.【答案】30°.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正方形的性质;4.综合题.12.(2015常州)如图是根据某公园的平面示意图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公园的入口位于坐标原点O,古塔位于点A(400,300),从古塔出发沿射线OA方向前行300m是盆景园B,从盆景园B向左转90°后直行400m到达梅花阁C,则点C的坐标是.【答案】(400,800).【解析】试题分析:连接AC,由题意可得:AB=300m,BC=400m,在△AOD和△ACB中,∵AD=AB,∠ODA=∠ABC,DO=BC,∴△AOD≌△ACB(SAS),∴∠CAB=∠OAD,∵B、O在一条直线上,∴C,A,D也在一条直线上,∴AC=AO=500m,则CD=AC=AD=800m,∴C点坐标为:(400,800).故答案为:(400,800).考点:1.勾股定理的应用;2.坐标确定位置;3.全等三角形的应用.13.(2015福州)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MNC,连接BM,则BM的长是【答案】.1考点:1.旋转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角平分线的性质;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等腰直角三角形;6.综合题.14.(2015鄂尔多斯)如图,△ABC中,∠C=90°,CA=CB,点M在线段AB上,∠GMB=∠A,BG⊥MG,垂足为G,MG与BC相交于点H.若MH=8cm,则BG= cm.12【答案】4.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直角三角形;3.综合题.15.(2015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函数()的图象上.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取线段OB 的中点C ,连结PC 并延长交x 轴于点D .则△APD 的面积为 .6y x =0x >【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PB⊥y 轴,PA⊥x 轴,∴=|k|=6,在△PBC 与△DOC 中,∵∠PBC=∠DOC=90°,BC=BC ,∠PCB=∠DCO,∴△PBC≌△DOC,∴S△APD=S 矩形APBO=6.故答案为:6.APBD S 矩形考点:1.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6.(2015)如图,OP 平分∠MON,PE⊥OM 于E ,PF⊥ON 于F ,OA=OB ,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答案】3.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角平分线的性质;3.综合题.17.(2015贺州)如图,在△ABC 中,AB=AC=15,点D 是BC 边上的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ADE=∠B=∠α,DE 交AB 于点E ,且tan∠α=.有以下的结论:①△ADE∽△ACD;②当CD=9时,△ACD 与△DBE 全等;③△BDE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为12或;④0<B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入正确结论的序号).34214245【答案】②③.若△BDE 为直角三角形,则有两种情况:(1)若∠BED=90°,∵∠BDE=∠CAD ,∠B=∠C ,∴△BDE ∽△CAD ,∴∠CDA=∠BED=90°,∴AD ⊥BC ,∵AB=AC ,∴BD=BC=12;12(2)若∠BDE=90°,如图2,设BD=x ,则DC=24-x ,∵∠CAD=∠BDE=90°,∠B=∠C=∠α,∴cos ∠C=cosB=,∴,解得:,∴若△BDE 为直角三角形,则BD 为12或,故③正确;45154245AC DC x ==-214x =214设BE=x ,CD=y ,∵△BDE ∽△CAD ,∴,∴,∴,∴,∴,∴,∴0<BE ≤,∴故④错误;BE CD BD CA =2415x y y =-21524x y y =-215144(12)x y =--15144x ≤485x ≤485故答案为:②③.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8.(2015南宁)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AB 、DC 边上的点,且AE=CF ,(1)求证:△ADE≌△CB F ;(2)若∠DEB=90°,求证:四边形DEBF 是矩形.【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证明见试题解析.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矩形的判定.19.(2015崇左)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AB=AC ,AD=AE .求证:BE=CD .【答案】证明见试题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可以判断△ADE≌△AEB,再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说明结论.证明:在△ADE和△AEB中,∵AB=AC,∠A=∠A,AD=AE,∴△ADE≌△AEB,∴BE=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0.(2015来宾)如图,在▱ABCD中,E、F为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连接DE、BF,(1)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2)求证:DE∥BF.【答案】(1)△ABC≌△CDA,△ABF≌△△CDE,△ADE≌△CBF;(2)证明见试题解析.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1.(2015百色)如图,AB∥DE,AB=DE,BF=EC.(1)求证:AC∥DF;(2)若CF=1个单位长度,能由△ABC经过图形变换得到△DEF吗?若能,请你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等描述你的图形变换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能,△ABC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绕点C旋转180°即可得到△DEF.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几何变换的类型;3.网格型.22.(2015常州)如图,在▱ABCD中,∠BCD=120°,分别延长DC、BC到点E,F,使得△BCE和△CDF都是正三角形.(1)求证:AE=AF;(2)求∠EAF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6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AD=∠BCD=120°,∠ABC=∠ADC,AB=CD,BC=A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BC,DF=CD,∠EBC=∠CDF=60°,即可证出∠ABE=∠FDA,AB=DF,BE=AD,由SAS证明△ABE≌△FDA,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FAD,求出∠AEB+∠BAE=60°,得出∠FAD+∠BAE=60°,即可得出∠EAF的度数.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BCD=120°,∠ABC=∠ADC,AB=CD,BC=AD,∵△BCE和△CDF都是正三角形,∴BE=BC,DF=CD,∠EBC=∠CDF=60°,∴∠ABE=∠FDA,AB=DF,BE=AD,在△ABE和△FDA中,∵AB=DF,∠ABE=JIAO FDA,BE=AD,∴△ABE≌△FDA(SAS),∴AE=AF;(2)∵△ABE≌△FDA,∴∠AEB=∠FAD,∵∠ABE=60°+60°=120°,∴∠AEB+∠BAE=60°,∴∠FAD+∠BAE=60°,∴∠EAF=120°﹣60°=60°.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3.(2015乐山)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平面上的F点处,DF交BC于点E.(1)求证:△DCE≌△BFE;(2)若CD=2,∠ADB=30°,求BE的长.【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试题解析:(1)∵AD∥BC,∴∠ADB=∠DBC,根据折叠的性质∠ADB=∠BDF,∠F=∠A=∠C=90°,∴∠DBC=∠BDF,∴BE=DE,在△DCE和△BFE中,∵∠BEF=∠DEC,∠F=∠C,BE=DE,∴△DCE≌△BFE;(2)在Rt△BCD中,∵CD=2,∠ADB=∠DBC=30°,∴BC=,在Rt△BCD中,∵CD=2,∠EDC=30°,∴DE=2EC,∴,∴CE=,∴BE=BC﹣EC=.222-=EC EC CD(2)33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综合题.24.(2015潜江)已知∠MAN=135°,正方形ABCD绕点A旋转.(1)当正方形ABCD旋转到∠MAN的外部(顶点A除外)时,AM,AN分别与正方形ABCD的边CB,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连接MN.①如图1,若BM=DN,则线段MN与BM+D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②如图2,若BM≠DN,请判断①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如图3,当正方形ABCD旋转到∠MAN的内部(顶点A除外)时,AM,AN分别与直线BD交于点M,N,探究:以线段BM,MN,DN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何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MN=BM+DN;②成立;(2)直角三角形.(2)如图3,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E,连结NE.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E=BM,AE=AM,∠EAM=90°,∠NDE=90°.先证明△AMN≌△AEN.得到MN=EN.由DN,DE,NE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得到以线段BM,MN,DN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图2,若BM≠DN,①中的数量关系仍成立.理由如下:延长NC到点P,使DP=BM,连结AP.∵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ABM=∠ADC=90°.在△ABM与△ADP中,∵AB=AD,∠ABM=∠ADP,BM=DP,∴△ABM≌△ADP(SAS),∴AM=AP,∠1=∠2=∠3,∵∠1+∠4=90°,∴∠3+∠4=90°,∵∠MAN=135°,∴∠PAN=360°﹣∠MAN﹣(∠3+∠4)=360°﹣135°﹣90°=135°.在△ANM与△ANP中,∵AM=AP,∠MAN=∠PAN,AN=AN,∴△ANM≌△ANP(SAS),∴MN=PN,∵PN=DP+DN=BM+DN,∴MN=BM+DN;(2)以线段BM,MN,DN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3,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E,连结NE.由旋转的性质得:DE=BM,AE=AM,∠EAM=90°,∠NDE=90°.∵∠MAN135°,∴∠EAN360°∠MAN∠EAM =135°,∴∠EAN =∠MAN.在△AMN与△AEN中,∵AM=AE,∠MAN=∠EAN,AN=AN,∴△AMN≌△AEN.∴MN=EN.∵DN,DE,NE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以线段BM,MN,DN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1.几何变换综合题;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和差倍分;5.探究型;6.综合题;7.压轴题.【2014年题组】1.(2014年贵州黔西南)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答案】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2014年湖南益阳)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E ≌△CDF ,则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A .AE=CFB .BE=FDC .BF=DED .∠1=∠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别作出判断:A 、当AE=CF 时,构成的条件是SSA ,无法得出△ABE≌△CDF,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 、当BE=FD 时,构成的条件是SAS ,可得△ABE≌△CDF,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当BF=ED 时,由等量减等量差相等得BE=FD ,构成的条件是SAS ,可得△ABE≌△CDF,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当∠1=∠2时,构成的条件是ASA ,可得△ABE≌△CDF,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2014年江苏连云港)如图,若△ABC 和△DEF 的面积分别为、,则( )1S 2SA .B .C .D .1212S S =1272S S =12S S =1285S S = 【答案】C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等底等高三角形的性质.4.(2014年福建福州)如图,在Rt △ABC 中,∠ACB=90°,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延长BC 到点F ,使..若AB=10,则EF 的长是_______ .12CF BC =【答案】5.【解析】∵在Rt△ABC 中,∠ACB=90°,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AB=10,∴AD=5,AE=EC ,,∠AED=90°.12DE BC =∵,∴DE=FC .12CF BC =在Rt△ADE 和Rt△EFC 中,∵AE=EC ,DE=FC ,∴Rt△ADE≌Rt△EFC (SAS ).∴EF=AD=5.考点: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5.(2014年湖南长沙)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B=DE ,BE=CF ,AC=6,则DF= __________ .【答案】6.考点:1.平行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6.(2014年湖南常德)如图,已知△ABC 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 ,点D 在CA 的延长线上,且DC=BC ,AD=AO ,若∠BAC=80°,则∠BCA 的度数为______.【答案】60°.【解析】试题分析:∵△ABC 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 ,∴∠ACO=∠BCO.在△COD 和△COB 中,∵CD=CB,∠OCD=∠OCB,CO=CO ,∴△COD≌△COB (SAS ).∴∠D=∠CBO.∵∠BAC=80°,∴∠BAD=100°,∠BAO=40°.∴∠DAO=140°.∵AD=AO,∴∠D=20°.∴∠CBO=20°.∴∠ABC=40°.∴∠BCA=60°.考点:1.角的平分线定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7、(2014年福建福州7分)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答案】证明见试题解析.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8.(2014年湖北宜昌)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 平分∠CAB.(1)求∠CAD的度数;(2)延长AC至E,使CE=AC,求证:DA=DE.【答案】(1)30°;(2)证明见试题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和角平分的性质进行解答.(2)由ASA证明△ACD≌△ECD来推知DA=DE.试题解析:解:(1)∵在Rt△ABC中,∠ACB=90°,∠B=30°,∴∠CAB=60°.又∵AD平分∠CAB,∴∠CAD=∠CAB=30°,即∠CAD=30°.12(2)证明:∵∠ACD+∠ECD=180°,且∠ACD=90°,∴∠ECD=90°.∴∠ACD=∠ECD.在△ACD与△ECD中,∵AC=EC,∠ACD=∠ECD,CD=CD,∴△ACD≌△ECD(SAS).∴DA=DE.考点: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考点归纳归纳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基础知识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基本方法归纳: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线段相等和角的计算的有关问题注意问题归纳: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关键是找准对应点,利用对应点得到相应的对应边以及对应角.【例1】如图,已知△ABC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点D在CA的延长线上,且DC=BC,AD=AO,若∠BAC=80°,则∠BCA的度数为.【答案】60°.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归纳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基础知识归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基本方法归纳: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还有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注意问题归纳: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例2】如图,△ABC和△DEF中,AB=DE、角∠B=∠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DEF()A.AC∥DF B.∠A=∠D C.AC=DF D.∠ACB=∠F【答案】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归纳 3:角平分线基础知识归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基本方法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角平分线的性质经常用来解决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注意问题归纳:注意区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由三角形全等得到的.【例3】如图所示,AB=AC,BD=CD,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答案】证明见试题解析.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角平分线的性质.☞1年模拟1.(2015届中考二模)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的依据是()A O B AOB'''∠=∠A .(SAS )B .(SSS )C .(AAS )D .(AS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利用尺规作图法,可知OC=O ′C ′,OD=O ′D ′,CD=C ′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 )可得△OCD ≌△O ′C ′D ′,得出.故选B .A O B AOB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尺规作图.2.(2015届中考二模)如图,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A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的一点,当PA=CQ 时,连接PQ 交AC 于点D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PD=DQB .DE=AC C .AE=CQD .PQ ⊥AB2121 【答案】D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平行线的性质.3.(2015届中考模拟)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和AFG 摆放在一起,A 为公共顶点,∠BAC=∠AGF=90°,它们的斜边长为2,若△ABC 固定不动,△AFG 绕点A 旋转,AF 、AG 与边BC 的交点分别为D 、E (点D 不与点B 重合,点E 不与点C 重合),设BE=m ,CD=n .下列结论:(1)图中有三对相似而不全等的三角形;(2)m•n=2;(3)BD2+CE2=DE2;(4)△ABD≌△ACE;(5)DF=AE .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A .(5)当AF 与AB 重合时,AE=AF ,AB=AF ,得到DF ≠AF ,于是由AE 与DF 不一定相等;12212试题解析:(1)△ABE ∽△DAE ,△ABE ∽△DCA ,故(1)错误;(2)∵△ABE ∽△DCA ,∴,由题意可知CA=BA=, ∴,∴m=,∴mn=2;(1<n <2); 故(2)正确;BE BAAC CD =n =2n (3)证明:将△AC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至△ABH 的位置,则CE=HB ,AE=AH ,∠ABH=∠C=45°,旋转角∠EAH=90°.连接HD ,在△EAD 和△HAD 中, ∵AE=AH ,∠HAD=∠EAH-∠FAG=45°=∠EAD ,AD=AD , ∴△EAD ≌△HAD ,∴DH=DE .又∠HBD=∠ABH+∠ABD=90°, ∴BD2+CE2=DH2, 即BD2+CE2=DE2; 故(3)正确;(4)若△ABC固定不动,△AFG绕点A旋转,∴∠BAD≠∠CAE,∴△ABD与△ACE不一定全等,∴(4)错误;(5)当AF与AB重合时,AE=AF,AB=AF,∴DF≠AF,∴AE与DF不一定相等;∴(5)错误.故选A.121 2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等腰直角三角形.4.(2015届中考二模)如图,在▱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BE交CD延长线于点F,则△EDF与△BCF的周长之比是()A.1:2 B.1:3 C.1:4 D.1:5【答案】A.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2015届中考模拟二)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BC=5,对角线BD平分∠ABC,则△BCD的面积为()A.7.5 B.8 C.15 D.无法确定【答案】A.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6.(2015届中考二模)如图,点A,B,D,E在同一直线上,AB=ED,AC∥EF,∠C=∠F.求证:AC=E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片对于性质,再由原子条件即可证明△ABC ≌△EDF (AAS ),推出AC=EF 即可.试题解析:证明:∵AC ∥EF ,∴∠A=∠E .在△ABC 和△DEF 中,,∴△ABC ≌△EDF .A E C F AB ED ∠=∠⎧⎪∠=∠⎨⎪=⎩∴AC=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7.(2015届中考二模)如图,在△ABC 中,D 为AB 边上一点,F 为AC 的中点,连接DF 并延长至E ,使得EF=DF ,连接AE 和EC .(1)求证:四边形ADCE 为平行四边形;(2)如果DF=,∠FCD=30°,∠AED=45°,求DC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解:如图,过点F 作FG ⊥DC 与G .∵四边形ADCE 为平行四边形,∴AE ∥CD .∴∠FDG=∠AED=45°,在Rt △FDG 中,∠FGD=90°,∠FDG=45°,DF=,∵cos ∠FDG=,∴DG=GF===2.DG DFcos DF FDG ⋅∠cos45︒ 在Rt △FCG 中,∠FGC=90°,∠FCG=30°,GF=2,∵tan ∠FCG=,∴,FGGC 2tan tan30FG CG FCG ===∠︒∴DC=DG+GC=.2+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8.(2015届中考二模)如图1,在△ABC 中,CA=CB ,∠ACB=90°,D 是△ABC内部一点,∠ADC=135°,将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连接DE.(1)①依题意补全图形;②请判断∠ADC和∠C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答案;(2)在(1)的条件下,连接BE,过点C作CM⊥DE,请判断线段CM,AE和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AB=,如果PD=1,∠BPD=90°,请直接写出点A到BP【答案】(1)①作图见解析;②∠ADC+∠CDE=180°;(2)AE=BE+2CM,理由解析;(3)(2)线段CM,AE和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E=BE+2CM,理由如下:∵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CD=CE,∠DCE=90°,∴∠CDE=∠CED=45°.又∵∠ADC=135°,∴∠ADC+∠CDE=180°,∴A、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E=AD+DE.又∵∠ACB=90°,∴∠ACB-∠DCB=∠DCE-∠DCB,即∠ACD=∠BCE.又∵AC=BC,CD=CE,∴△ACD≌△BCE,∴AD=BE.∵CD=CE,∠DCE=90°,CM⊥DE,∴DE=2CM,∴AE=BE+2CM.(3)点A到BP考点:1.作图—旋转变换;2.探究型;3.和差倍分;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9.(2015届中考二模)如图,点D是等边△ABC中BC边上一点,过点D分别作DE∥AB,DF∥AC,交AC ,AB 于E ,F ,连接BE ,CF ,分别交DF ,DE 于点N ,M ,连接MN .试判断△D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DMN 为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考点:1.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0.(2015届中考一模)如图,已知,在△ABC 中,CA=CB ,∠ACB=90°,E ,F 分别是CA ,CB 边的三等分点,将△ECF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角(0°<α<90°),得到△MCN,连接AM ,BN .(1)求证:AM=BN ;(2)当MA∥CN 时,试求旋转角α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3(2)∵MA∥CN,∴∠ACN=∠CAM,∵∠ACN+∠ACM=90°,∴∠CAM+∠ACM=90°,∴∠AMC=90°,∴cos α=.13CM CE AC AC ==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旋转的性质;3.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11.(2015届中考模拟)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BC ,∠ABC=120°,∠MBN=60°,∠MBN 绕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CF 时(如图1),易证AE+CF=EF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CF 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答案】证明见解析.∴△ABE≌△CBF(SAS);∴∠ABE=∠CBF,BE=BF;∵∠ABC=120°,∠MBN=60°,∴∠ABE=∠CBF=30°,∴AE=BE,CF=BF;121 2∵∠MBN=60°,BE=BF,∴△BEF为等边三角形;∴AE+CF=BE+BF=BE=EF;121 2则△BAE≌△BCK,∴BE=BK,∠ABE=∠KBC,∵∠FBE=60°,∠ABC=120°,∴∠FBC+∠ABE=60°,∴∠FBC+∠KBC=60°,∴∠KBF=∠FBE=60°,在△KBF和△EBF中,BK BEKBF EBF BF BF⎪∠⎪⎩∠⎧⎨===∴△KBF≌△EBF,∴KF=EF,∴KC+CF=EF,即AE+CF=EF.图3不成立,AE、CF、EF的关系是AE-CF=EF.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和差倍分;3.存在型;4.探究型;5.综合题.12.(2015届中考一模)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O是AC的中点,AE=CF,DF∥BE.(1)求证:△BOE≌△DOF;(2)若OD=AC,则四边形AB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12【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BCD是矩形,理由见解析.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3.矩形的判定;4.探究型.13.(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直线MN过点A且MN∥BC,过点B为一锐角顶点作Rt△BDE,∠BDE=90°,且点D在直线MN上(不与点A重合),如图1,DE与AC交于点P,易证:BD=DP.(无需写证明过程)(1)在图2中,DE与CA延长线交于点P,BD=DP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在图3中,DE与AC延长线交于点P,BD与DP是否相等?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证明.【答案】(1)BD=DP成立.证明见解析;(2)BD=DP.证明见解析.∵∠1+∠ADB=90°,∠ADB+∠2=90°,∴∠1=∠2.在△BDF与△PDA中,,∴△BDF≌△PDA(ASA),∴BD=DP .⎪⎩⎪⎨⎧︒=∠=∠=∠=∠4521DAP DFB DA DF(2)BD=DP .证明如下:如答图3,过点D 作DF ⊥MN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A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A=DF .在△BDF 与△PDA 中,,∴△BDF ≌△PDA (ASA ),∴BD=DP .⎪⎩⎪⎨⎧∠=∠=︒=∠=∠PDA BDF DA DF PAD F 45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直角三角形;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探究型.14.(2015届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如图,在△ABC 与△ABD 中,BC 与AD 相交于点O ,∠1=∠2,CO=DO .求证:∠C=∠D.【答案】证明见解析.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5.(2015届中考一模)已知:如图,在▱ABCD 中,线段EF 分别交AD .AC .BC 于点E 、O 、F ,EF⊥AC,AO=CO .(1)求证:△ABF≌△CDE;(2)在本题的已知条件中,有一个条件如果去掉,并不影响(1)的证明,你认为这个多余的条件是 (直接写出这个条件).【答案】(1)证明见解析;(2)EF ⊥AC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6.(2015届中考模拟二)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E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F 是D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F 、EF ,恰有BF=EF ,将线段EF 绕点F 顺时针旋转90°得FG,过点B作EF的垂线,交EF于点M,交DA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NG.(1)求证:BE=2CF;(2)试猜想四边形BFGN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BFGN为菱形,证明见解析.(2)解:四边形BFGN为菱形,证明如下:∵MN⊥EF,∴∠E+∠EBM=90°,且∠EBM=∠ABN,∴∠ABN+∠E=90°,∵BF=EF,∴∠E=∠EBF,∴∠ABN+∠EBF=90°,又∵∠EBC=90°,∴∠CBF+∠EBF=90°,∴∠ABN=∠CBF,∵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NAB=∠CBF=90°,在△ABN和△CBF中∴△ABN≌△CBF(ASA),∴BF=BN,又由旋转可得EF=FG=BF,∴BN=FG,∵∠GFM=∠BME=90°,∴BN∥FG,∴四边形BFGN为菱形.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菱形的判定;4.旋转的性质;5.和差倍分.。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资料--全等三角形含答案(共11页).docx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资料--全等三角形含答案(共11页).docx

全等三角形1已知:AB=4, AC=2, 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3 已知:Z1=Z2, CD=DE, EF//AB,求证:EF=AC4 已知:AD 平分ZBAC, AC=AB+BD,求证:ZB=2ZC5 已知:AC 平分ZBAD, CE 丄AB, ZB+ZD=180° ,求证:AE=AD+BEZC=ZD, F 是 CD 中点,求证:Z1=Z22 已知:BC=DE, ZB=ZE,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 BE、CE分别平分ZABC、Z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7 已知:AB=CD, ZA=ZD,求证:ZB=ZC&P 是Z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求证:PC-PB<AC-AB9 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 AC=7,求DC13已知:如BD1AC ,分别为D、E, BD、CE相交于点F。

求证:BE=CD. 图,AB=AC, CEXAB,垂足10.如图,已知AD/7BC, ZPAB的平分线与ZCBA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的连线交AP于D.求证:AD+BC=AB. 11如图,AABC中,AD是ZCAB的平分线,且AB=AC+CD,求证:ZC=2ZB12 如图:AE、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7CF, BE=C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14 在AABC 中,ZACB = 90°, AC = BC ,直线MV 经过点C ,且AD 丄MZV 于D , BE L MN 于E . (1) 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 ^ADC竺ACEB;② DE = AD + BE ;(2)当直线MV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 若不成立,说明理由.15如图所示,已知AE丄AB, AF丄AC, AE=AB, AF=AC。

求证:16.如图,已知AC〃BD, EA、EB分别平分ZCAB和ZE,则AB与AC+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DBA, CD过点(1) EC=BF; (2) EC丄BFB C17.如图9所示,A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ACB=90° , AD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AD的垂线,交AB于点E,交AD于点F,求证:ZADC=ZBDE.图9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答案)1. 延长AD到E,使DE=AD,则三角形ADC全等于三角形EBD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BE<AE<AB+BE即:10-2<2AD<10+2 4<AD<6又AD是整数,则AD=52证明:连接BF和EF。

中考数学三角形的边与角真题归类(附答案)

中考数学三角形的边与角真题归类(附答案)

中考数学三角形的边与角真题归类(附答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中考数学三角形的边与角真题归类(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三角形的边与角真题归类(附答案)一.选择题1. (2019荆门)已知:直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A. 30B. 35C. 40D. 45解析:∵3是△ADG的外角,A+1=30+25=55,∵l1∥l2,4=55,∵EFC=90,EFC=90﹣55=35,2=35.故选B.2.(2019中考)如图,在△ABC中,C=70,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2=【 B 】A.360B.250C.180D.1403.(2019连云港)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A. 50B. 60C. 70D. 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4的度数,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出5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BCD中,1=50,2=60,4=1801-2=180-50-60=70,4.(2019深圳)如图所示,一个60o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么的度数为【】A. 120OB. 180O.C. 240OD. 3000【答案】C。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角定义。

【分析】如图,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4+600=1800,又根据平角定义,3=1800,4=1800,1800-1+1800-2+600=1800。

2=240O。

故选C。

5.(2019聊城)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的度数是()A.75B.90C.105D.12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探究型。

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E及E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BAE=45,E=30,6.(2019毕节)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若1=120,2=80,则3的度数是( )A.40B.60C.80D.120解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B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1-ABC,代入即可得出答案.7.(2019十堰)如图,直线BD∥EF,AE与BD交于点C,若ABC=30,BAC=75,则CEF的大小为( D )A.60B.75C.90D.10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是△ABC的外角,ABC=30,BAC=75,ABC+BAC=30+75=105,∵直线BD∥EF,CEF=1=10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9梅州)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 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2=()A.150B.210C.105D.7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佛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佛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3分)(2019•佛山)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这个几何体是()=1y=7.(3分)(2019•佛山)据佛山日报2019年4月4日报道,佛山市今年拟投入70亿元人民22若、若10.(3分)(2019•佛山)把2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要全部用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3分)(2019•佛山)如图,线段的长度大约是 2.3(或2.4)厘米(精确到0.1厘米).12.(3分)(2019•佛山)计算:(a3)2•a3=a9.13.(3分)(2019•佛山)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6.,由14.(3分)(2019•佛山)如图是一副三角板叠放的示意图,则∠α=75°.15.(3分)(2019•佛山)如图,AC⊥BC,AC=BC=4,以BC为直径作半圆,圆心为O.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AB,过点O作AC的平行线交两弧于点D、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OE=2解答:=π×﹣=2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另有要求的按要求作答,16~20题,每小题6分,21~23题,每小题6分,24题10分,25题11分,共75分)16.(6分)(2019•佛山)计算:÷2﹣1+•[2+(﹣)3].÷).17.(6分)(2019•佛山)解分式方程:=.18.(6分)(2019•佛山)一个不透明的袋里装有两个白球和三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一样,(1)求“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2)直接写出“从袋中同时任意摸出两个球,摸出的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P=.19.(6分)(2019•佛山)如图,⊙O的直径为10cm,弦AB=8cm,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求OP的长度范围.ABAB=××==3cm20.(6分)(2019•佛山)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要求:不能直接写出答案,要有解题过程;注:“图象经过某象限”是指“图象上至少有一点在某象限内”.)(2)那一组数据比较稳定?=))﹣22.(8分)(2019•佛山)现有不等式的性质:①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或整式),乘的数(或整式)为正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乘的数(或整式)为负时不等式的方向改变.请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利用性质①比较2a与a的大小(a≠0);(2)利用性质②比较2a与a的大小(a≠0).23.(8分)(2019•佛山)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近似根(精确到0.1).=124.(10分)(2019•佛山)(1)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要求根据图1写出已知、求证、证明;在证明过程中,至少有两处写出推理依据(“已知”除外)](2)如图2,在▱ABCD中,对角线焦点为O,A1、B1、C1、D1分别是OA、OB、OC、OD 的中点,A2、B2、C2、D2分别是OA1、OB1、OC1、OD1的中点,…,以此类推.若ABCD的周长为1,直接用算式表示各四边形的周长之和l;(3)借助图形3反映的规律,猜猜l可能是多少?BCAB BC CD×,=×=,++)由图可知,+++++25.(11分)(2019•佛山)我们把“按照某种理想化的要求(或实际可能应用的标准)来反映或概括的表现某一类或一种事物关系结构的数学形式”看作是一个数学中的一个“模式”(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如图是一个典型的图形模式,用它可测底部可能达不到的建筑物的高度,用它可测河宽,用它可解决数学中的一些问题.等等.(1)如图,若B1B=30米,∠B1=22°,∠ABC=30°,求AC(精确到1);(参考数据:sin22°≈0.37,cos22°≈0.92,tan22°≈0.40,≈1.73)(2)如图2,若∠ABC=30°,B1B=AB,计算tan15°的值(保留准确值);(3)直接写出tan7.5°的值.(注:若出现双重根式,则无需化简)ABC==C=﹣AB=x xC=x+x;BC=a C=2a+a=)==2)C=。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的生态廊道,使之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到今年底各区完成碧道试点建设的长
度分别为(单位:千米):5,5.2,5,5,5,6.4,6,5,6.68,48.4,6.3,这组数据的众
数是( )
A.5
B.5.2
C.6
D.6.4
【解答】解:5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 5 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5
故选:A.
H 分别是 AO,BO,CO,DO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23 页
A.EH=HG B.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C.AC⊥BD D.△ABO 的面积是△EFO 的面积的 2 倍
8.(3 分)若点 A(﹣1,y1),B(2,y2),C(3,y3)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则 y1,
21.(12 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广东省正加速布局以 5G 等为代表的战略
性新兴产业,据统计,目前广东 5G 基站的数量约 1.5 万座,计划到 2020 年底,全省 5G
第 4 页 共 23 页
基站数是目前的 4 倍,到 2022 年底,全省 5G 基站数量将达到 17.34 万座. (1)计划到 2020 年底,全省 5G 基站的数量是多少万座? (2)按照计划,求 2020 年底到 2022 年底,全省 5G 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22.(12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P(﹣
第 6 页 共 23 页
2019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3 分)|﹣6|=( )
A.﹣6
B.6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9:三角形一、选择题1. (2019广东广州3分)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A.B.C.D.2. (2019广东深圳3分)小明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他发现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和一斜坡上;如图,此时测得地面上的影长为8米,坡面上的影长为4米.已知斜坡的坡角为300,同一时刻,一根长为l米、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则树的高度为【】A.(6米B.12米C.(4+米 D.10米【答案】A。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延长AC交BF延长线于E点,则∠CFE=30°。

作CE⊥BD于E,在Rt△CFE中,∠CFE=30°,CF=4,在Rt△CED中,CE=2,∵同一时刻,一根长为1米、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DE=4。

∵△DCE∽△DAB,且CE :DE=1:2,∴在Rt△ABD 中,AB=12BD=(12=A 。

3. (2019广东深圳3分)如图,已知:∠MON=30o,点A 1、A 2、A 3 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OM 上,△A 1B 1A 2. △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l ,则△A 6B 6A 7 的边长为【 】A .6B .12C .32D .64【答案】C 。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如图,∵△A1B 1A 2是等边三角形,∴A 1B 1=A 2B 1,∠3=∠4=∠12=60°。

∴∠2=120°。

∵∠MON=30°,∴∠1=180°-120°-30°=30°。

又∵∠3=60°,∴∠5=180°-60°-30°=90°。

∵∠MON=∠1=30°,∴OA 1=A 1B 1=1。

∴A 2B 1=1。

∵△A 2B 2A 3、△A 3B 3A 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

∵∠4=∠12=60°,∴A 1B 1∥A 2B 2∥A 3B 3,B 1A 2∥B 2A 3。

∴∠1=∠6=∠7=30°,∠5=∠8=90°。

∴A 2B 2=2B 1A 2,B 3A 3=2B 2A 3。

∴A 3B 3=4B 1A 2=4,A 4B 4=8B 1A 2=8,A 5B 5=16B 1A 2=16。

以此类推:A 6B 6=32B 1A 2=32,即△A 6B 6A 7 的边长为32。

故选C 。

4. (2019广东肇庆3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6B .18C .20D .16或20【答案】C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当4为腰时,4+4=8,故此种情况不存在;②当8为腰时,8-4<8<8+4,符合题意。

∴此三角形的周长=8+8+4=20。

故选C 。

二、填空题三、解答题1. (2019广东省7分)如图,小山岗的斜坡AC 的坡度是tan α=,在与山脚C 距离200米的D 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26.6°,求小山岗的高AB (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26.6°=0.45,cos26.6°=0.89,tan26.6°=0.50).【答案】解:∵在RtABC 中,AB 3tan =BC 4α=,∴4BC=AB 3。

∵在RtADB 中,0AB tan 26.6=0.5BD=,∴BD=2AB。

∵BD﹣BC=CD=200,∴2AB﹣4AB 3=200,解得:AB=300。

答:小山岗的高度为300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和坡度坡角问题)【分析】在RtABC 中根据坡角的正切值用AB 表示出BC ,在RtDBA 中用AB 表示出BD ,根据BD 与BC 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 (2019广东佛山6分)如图,已知AB=DC ,DB=AC(1)求证:∠ABD=∠DCA,注:证明过程要求给出每一步结论成立的依据.(2)在(1)的证明过程中,需要作辅助线,它的意图是什么?【答案】证明:(1)连接AD ,在△BAD 和△CDA 中,∵ AB=CD (已知),DB=AC (已知), AD=AD (公共边),∴△BAD≌△CDA(SSS )。

∴∠ABD=∠DC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作辅助线的意图是构造全等的三角形即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连接AD ,证明三角形BAD 和三角形CAD 全等即可得到结论;(2)作辅助线的意图是构造全等的三角形。

3. (2019广东广州9分)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AB=AC ,∠B=∠C.求证:BE=CD .【答案】证明:∵在△ABE和△ACD中,∠A=∠A,AB=AC,∠B=∠C.∴△ABE≌△ACD(ASA)。

∴BE=C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由已知和∠A=∠A,根据ASA证△ABE≌△A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4. (2019广东汕头7分)如图,在△ABC中,AB=AC,∠ABC=72°.(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中作出∠ABC的平分线BD后,求∠BDC的度数.【答案】解:(1)作图如下:(2)∵在△ABC中,AB=AC,∠ABC=72°,∴∠A=180°﹣2∠ABC=180°﹣144°=36°。

∵AD是∠ABC的平分线,∴∠ABD=12∠ABC=12×72°=36°。

∵∠BDC是△ABD的外角,∴∠BDC=∠A+∠ABD=36°+36°=72°。

5.(2019广东汕头9分)如图,小山岗的斜坡AC 的坡度是tan α=,在与山脚C 距离200米的D 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26.6°,求小山岗的高AB (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26.6°=0.45,cos26.6°=0.89,tan26.6°=0.50).【答案】解:∵在RtABC 中,AB 3tan =BC 4α=,∴4BC=AB 3。

∵在RtADB 中,0AB tan 26.6=0.5BD=,∴BD=2AB。

∵BD﹣BC=CD=200,∴2AB﹣4AB 3=200,解得:AB=300。

答:小山岗的高度为300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和坡度坡角问题)【分析】在RtABC 中根据坡角的正切值用AB 表示出BC ,在RtDBA 中用AB 表示出BD ,根据BD 与BC 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6. (2019广东湛江8分)某兴趣小组用仪器测测量湛江海湾大桥主塔的高度.如图,在距主塔从AE60米的D 处.用仪器测得主塔顶部A 的仰角为68°,已知测量仪器的高CD=1.3米,求主塔AE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68°≈0.93,cos68°≈0.37,tan68°≈2.48)【答案】解:根据题意得:在Rt△ABC 中,AB=BC•tan68°≈60×2.48=148.8(米),∵CD=1.3米,∴BE=1.3米。

∴AE=AB+BE=148.8+1.3=150.1(米)。

∴主塔AE 的高度为150.1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矩形的性质。

【分析】由题意即可得:在Rt△ABC中,AB=BC•tan68°,根据矩形的性质,得BE=CD=1.3米,即可求得主塔AE 的高度。

7. (2019广东肇庆7分)如图,已知AC⊥BC,BD⊥AD,AC 与BD 交于O,AC=BD.求证:(1)BC=AD;(2)△OAB是等腰三角形.【答案】证明:(1)∵AC⊥BC,BD⊥AD,∴△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在△ABC和△BAD中,∵ AC=BD ,AB=BA,∠ACB=∠BDA =900,∴△ABC≌△BAD(HL)。

∴BC=AD。

(2)∵△ABC≌△BAD,∴∠CAB=∠DBA,∴OA=OB。

∴△OAB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AC⊥BC,BD⊥AD,得出△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再由AC=BD,AB=BA,根据HL得出△ABC≌△BAD,即可证出BC=AD。

(2)根据△ABC≌△BAD,得出∠CAB=∠DBA,从而证出OA=OB,△OAB是等腰三角形。

8. (2019广东珠海7分)如图,水渠边有一棵大木瓜树,树干DO(不计粗细)上有两个木瓜A、B(不计大小),树干垂直于地面,量得AB=2米,在水渠的对面与O处于同一水平面的C处测得木瓜A的仰角为45°、木瓜B的≈,仰角为30°.求C处到树干DO的距离CO.(结果精确到1米) 1.73≈)1.41【答案】解:设OC=x,在Rt△AOC中,∵∠ACO=45°,∴OA=OC=x。

=︒。

在Rt△BOC中,∵∠BCO=30°,∴OB OC?tan30≈。

∵AB=OA﹣OB= x-,解得1+1.73=4.735∴OC=5米。

答:C处到树干DO的距离CO为5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设OC=x,在Rt△AOC中,由于∠ACO=45°,故OA=x,在Rt△BOC中,由于∠BCO=30°,故=︒=,再根据AB=OA-OB=2即可得出结论。

OB OC?tan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