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参考

合集下载

温湿度合格范围

温湿度合格范围

温湿度合格范围
温湿度合格范围因不同行业和应用而有所差异。

通常情况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温湿度合格范围:
1. 一般办公室/居住区:温度范围为20摄氏度至26摄氏度,相对湿度范围为30%至60%。

2. 电子设备/计算机房:温度范围为20摄氏度至24摄氏度,相对湿度范围为40%至60%。

3. 实验室/医疗设备房:温度范围为18摄氏度至26摄氏度,相对湿度范围为40%至60%。

4. 食品储存/餐饮业:温度范围为0摄氏度至7摄氏度(冷藏),相对湿度范围为50%至70%。

5. 温室/植物种植:温度范围为18摄氏度至28摄氏度,相对湿度范围为50%至7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提供一般性的范围参考,具体的温湿度要求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此外,还应遵守当地的法规和指导方针。

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标准

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标准

当谈到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标准时,通常会有一些具体的指导方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温度:机房的温度通常应该保持在20°C至25°C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温度有助于防止设备过热,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和设备寿命的延长。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设备过热,而过低的温度可能增加设备的能耗。

2. 湿度:机房的湿度通常应该保持在40%至60%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湿度有助于防止静电放电和设备受潮,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灰尘的积聚。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设备受潮和腐蚀,而过低的湿度可能增加静电放电的风险。

为了确保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标准范围内,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安装空调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可以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其处于标准范围内。

-使用湿度控制设备:例如加湿器和除湿器,可以帮助调节机房的湿度。

-定期监测和调整:定期对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其符合标准。

总的来说,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标准是为了保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机房管理人员来说,确保温度和湿度处于标准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

服务器机房温湿度标准

服务器机房温湿度标准

服务器机房温湿度标准服务器机房作为存放重要设备的关键场所,其温湿度标准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合理的温湿度控制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因此,制定和执行服务器机房温湿度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合理的温湿度标准。

在一般情况下,服务器机房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0°C至25°C之间,湿度应该控制在40%至60%之间。

这个范围既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又可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其次,为什么需要严格执行温湿度标准呢?首先,温度过高会导致设备过热,甚至损坏,而温度过低则容易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影响正常运行。

其次,湿度过高会增加设备受潮的风险,而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静电的产生,对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严格执行温湿度标准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如何保证温湿度标准的执行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服务器机房的温湿度情况,一旦超出标准范围,立即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其次,可以采用空调和加湿器等设备来调节机房的温湿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此外,还可以定期对空调和加湿器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保障温湿度标准的执行。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可能会对温湿度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制定服务器机房温湿度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标准,并严格执行。

综上所述,服务器机房温湿度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控制温湿度,才能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服务器机房温湿度标准,并严格执行,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A级机房环境要求

A级机房环境要求

A级机房环境要求A 级机房环境要求1.空调机房环境温湿度:温度:冬季:20±2℃夏季:23±2℃温度变化率≤5℃/h 相对湿度:50%±5% 洁净度:符合标准ASHRAE52-76,粒度≥0.5mm,个数≤10000 粒/dm 噪声:关闭主设备的条件下,在工作人员正常办公位置处测量不高于68dB(A).(GB) 机房单位面积的冷负荷为:257w/m2h 系统控制室单位时间换气数:≥23 次/h 数据中心机房单位时间换气数:≥22 次/h 2.防火防火系统基于以下原则建设:- 采用高灵敏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环保型FM200 气体灭火系统;FM-200 气体火火系统保护区及存储环境温度为0~54℃,存储压力25kg/cm2 -本气体灭火系统能以自动、机械手动和远程启动三种方式启动;设有备用电源,操作时间为24 小时。

-所有气体灭火保护区的维护构件满足一定的抗压要求,其允许压强差不低于1.2kPa。

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低于0.6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 -灭火系统在启动前能自动检测被保护区区是否有人员存在;- 火灾发生时,自动声光报警,警示相应区域人员撤离。

防火动作原理:当防护区火灾发生,感烟探测器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闪灯、警铃动作,提示工作人员撤离火灾发生区域;当感烟探测器报警和感温探测器同时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防护区外闪灯、蜂鸣器动作,控制联动系统切除非消防电源、关闭相应区域防火阀等联动设备,同时启动红外探测系统;当红外探测系统确认相应保护区无人员存在时,启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防火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3.门禁系统选用系列感应卡式门禁设备,并具有联机管理功能4.防雷满足执行10/350us 坡形,可防护雷电流150kA 对建筑物的破坏。

计算机机房温湿度标准

计算机机房温湿度标准

计算机机房温湿度标准
首先,计算机机房温湿度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计算机机房中,计算机设
备长时间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机房温度过高,会导致设备散热不良,甚至损坏设备。

另外,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设备短路,过低的湿度则容易产生静电,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合理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其次,计算机机房温湿度标准的具体要求一般是在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内进行控制。

根据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的温度一般要求在18℃-27℃之间,湿度要求在40%-60%之间。

这个范围是经过多次实验和研究得出的,可以保证计算机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稳定,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控制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有多种方法。

首先是通过空调系统来控制温度,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进行调节。

其次是通过加湿器和除湿器来控制湿度,根据湿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另外,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机房的通风系统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温度。

总之,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机房的温湿度。

总之,计算机机房温湿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的正常
运行和使用寿命。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机房温湿度标准的重要性、具体要求以及控制方法,对于保障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合理控制机房的温湿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it机房温湿度标准

it机房温湿度标准

it机房温湿度标准
国家标准机房温湿度具体标准如下:
国家把计算机机房一般分为A类、B类和C类,对三类机房的要求不一样,标准依次降低:
1、A类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为温度10至25摄氏度,湿度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七十。

2、B类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为温度10至28摄氏度,湿度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十十。

3、C类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为温度10至30摄低度,湿度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七十五。

温湿度控制要求:
1、温度偏高,易使机器散热不畅,使晶体管的工作参数产生漂移,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重时还可造成元器件的击穿损坏(通信设备在长期运行工作期间,机器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较为适宜,对于机房空调设备的选择,有条件的应尽量选择机房专用精密
空调)。

2、湿度对通信设备的影响也很大,空气潮湿,易引起设备的金属部件和插接件管部件产生锈蚀,并引起电路板、插接件和布线的绝缘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电路短路,空气太干燥又容易引起静电效应,威胁通信设备的安全。

为了保持通信机房的相对湿度符合标准,可视机房具体情况配置加湿器或抽湿机,加湿器工作时不要离通信设备太近,且喷雾口不要正对着通信设备,以防喷出的雾气对设备有影响,可根据机房内温度计的显示数据随时调整。

一般说来,机房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范围内较为适宜。

机房温湿度操作规范

机房温湿度操作规范

温湿度操作规范5.1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v),温湿度规定如下:5.1.1计算机开机时机房的室内温湿度注:SCM机房与PV数据中心机房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执行。

5.1.2计算机停机时机房内的温湿度注:SCM机房与PV数据中心机房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执行。

SCM机房与PV数据中心机房温湿度严格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执行,其他机房温湿度按照上面表1和表2的温湿度执行。

5.2 SCM机房与PV数据中心机房统称为核心机房,二级机房与弱电间统称为其他机房。

SCM机房与PV数据中心机房有精密空调,能保证机房内的温湿度达到国家A级机房标准,所以分类为核心机房。

二级机房与弱电间分类为其他机房,因为目前机房内的湿度达不到B级机房标准,所以分类为其他机房。

5.3核心机房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执行,其他机房按普通机房标准执行。

温湿度超出或即将超出标准需及时调整。

按照实际运行情况做出以下规定:5.3.1计算机开机时机房的室内温湿度5.3.2计算机停机时机房内的温湿度1、PV数据中心机房温湿度调整步骤:按回车键输入密码,按上/下键选择密码数字。

再按上/下键选择设定点控制再按回车键确定。

然后选择回风温度/湿度按回车键,再按上/下键设定温湿度。

设定完成后按回车确认,然后按退出设置画面。

2、SCM机房温湿度调整步骤:按回车键输入密码,按上/下键选择密码数字。

再按上/下键选择设定点控制再按回车键确定。

然后选择回风温度/湿度按回车键,再按上/下键设定温湿度。

设定完成后按回车确认,然后按退出设置画面。

3、普通机房巡检时发现温度超出规定范围,马上按操作空调控制面板的上/下键调整空调温度。

报障:a、核心机房精密空调有问题打电话到厂家报障和咨询。

b、两栋大楼(办公大楼、研发大楼)弱电间的空调有问题报障到物业。

c、工厂内空调有问题报障到人事总务部。

所有空调有问题先报障后报告机房环境负责人并跟踪与记录。

第四条:机房温湿度数据的采集,核心机房以监控机显示结果为准,其他机房以电子温湿度计显示结果为准。

各类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参考

各类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参考

各类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参考
各类机房的温湿度监控标准参考
A 类机房:包括干线传输枢纽和设置长途交换机、省际/省内骨干信令转接点、省际/省内骨干智能网SCP、省际/省内骨干数据网设备的电信机房及其动力机房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25℃,湿度40~7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10~26℃,湿度40~75%
B 类机房:包括设置本地网汇接局、关口局、智能网SCP、信令
转接点、无线市话核心网设备、传输骨干节点、数据骨干节点(含城
域网核心层设备)、IDC、拨号服务器的通信机房及其动力机房,进口程控交换母局和5万门以上的国产程控交换母局机房及其测量室、动
力机房,服务重要用户及要害部门的交换、传输、数据设备通信机房,长途干线上下话路站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28℃,湿度30~7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5~28℃,湿度30~80%
C 类机房:包括5万门以下国产程控交换母局、城域网汇聚层数据机房及所属的动力机房,长途传输中继站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30℃,湿度30~75%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5~30℃,湿度20~80%
D 类机房:包括设置固定电话模块局、用户接入网、城域网接入层设备(小区路由器、交换机)、DSLAM设备、线缆进线室机房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5~33℃,湿度20%~8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0~35℃,湿度15%~85%
注: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4小时以内),允许设备在低于、或高于正常温、湿度范围的条件下工作的温、湿度
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参考
各类机房的温湿度监控标准参考
A类机房:包括干线传输枢纽和设置长途交换机、省际/省内骨干信令转接点、省际/省内骨干智能网SCP、省际/省内骨干数据网设备的电信机房及其动力机房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25℃,湿度40~7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10~26℃,湿度40~75%
B类机房:包括设置本地网汇接局、关口局、智能网SCP、信令
转接点、无线市话核心网设备、传输骨干节点、数据骨干节点(含城
域网核心层设备)、IDC、拨号服务器的通信机房及其动力机房,进口程控交换母局和5万门以上的国产程控交换母局机房及其测量室、动
力机房,服务重要用户及要害部门的交换、传输、数据设备通信机房,长途干线上下话路站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28℃,湿度30~7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5~28℃,湿度30~80%
C类机房:包括5万门以下国产程控交换母局、城域网汇聚层数据机房及所属的动力机房,长途传输中继站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30℃,湿度30~75%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5~30℃,湿度20~80%
D类机房:包括设置固定电话模块局、用户接入网、城域网接入层设备(小区路由器、交换机)、DSLAM设备、线缆进线室机房等。

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5~33℃,湿度20%~8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0~35℃,湿度15%~85%
注: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4小时以内),允许设备在低于、或高于正常温、湿度范围的条件下工作的温、湿度
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